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富可敌国的沈万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679 更新时间:2024/1/25 7:53:41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易而积累原始财富,从而使他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至今,苏南、浙北、安徽一带仍广泛流传着关于沈万三的发财、豪奢、田产、经商以及家庭生活诸方面的许多故事、传说。

网络配图

元朝中叶,沈万三的父亲沈祐由湖州路乌程县(今浙江省湖州)南浔镇沈家漾迁徙至周东垞,后又迁至银子浜。沈万三在致富后把苏州作为重要的经商地,他曾支持过平江(苏州)张士诚的大周政权,张士诚也曾为沈万三树碑立传。明初,朱元璋定都南京,沈万三助筑都城三分之一,朱元璋封了他两个儿子的官;在南京还建造了“廊庑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楼四座……”,有了舒适的住宅;但不久,沈万三被朱元璋发配充军,在云南度过了他的余生。

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云南都留下了足迹。沈万三始终把周庄作为他立业之地;“万三住宅在蔫西北半里许,即东庄地及银子浜、仓库、园亭与住宅互相联络”(《周年镇志》卷二),“万三家在周庄,破屋犹存”(明·杨循吉《苏谈》)。尽管他受到张士诚、朱元璋的封赏,但他不愿离开这块宝地。元,王行字止仲,吴县人,沈万三延为西宾,每一文成,沈酬金一镒“(《周庄镇志》卷六·杂记),可见,他连自己的子孙都要留在这块富裕之地,不惜重金加以培养,使沈家久盛不衰。

网络配图

那为什么会招来杀身之祸?原因不外乎这几条:

第一:

沈万三在民间的知名度不亚于白蛇娘娘,据《明史》记载,他当年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功不可没。后来他又自告奋勇的要出资犒劳军队,结果惹恼了朱元璋脆弱的自尊心,认为他是故意展示财富,有谋反之心,之后在马皇后的求情下,才免其死罪,将他发配到云南。

《明史》中,记载了朱元璋与沈万三这样一段对话:

朱元璋问:“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沈万三说:“每一军犒金一两。”朱元璋说:“此虽汝至意,不须汝也!”

第二:

朱元璋的仇富心理很极端,他为了修筑自己的帝国,强行对富户们采取迁徙手段,将苏州、杭州、嘉州、湖州等地四千多家富户集体迁往南京。这一点在朱元璋亲手编写的《大诰三编》里有着记录:这位做了18年粮长的富翁,不但谎报灾荒还出钱收买官吏。所以,在查明真相后便将他斩草除根了。而在洪武二十六年的蓝玉谋反案里,沈家遭到了彻底的、毁灭性打击。之所以斩杀蓝玉,朱元璋最初的动机是为了保护年幼的皇长孙朱允文登基后不受到那些豪杰的威胁。所以,他一面铲除最有威胁性的功臣,一面斩断民间富豪的根,不幸的是,沈家被朱元璋列入了名单之内。

网络配图

《明史》里也有好几处提到沈万三,其中一处在大脚马皇后的传记里写得明白:吴兴的富民沈秀,也就是沈万三,帮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又请求出资犒劳军队。朱元璋发怒说:“匹夫敢犒劳天子的军队,绝对的乱民,该杀。”马皇后进谏说:“你老婆我听说法律这个东西,是用来诛杀不法之徒的,但不是用来诛杀不祥之人。老百姓富可敌国,是老百姓自己不祥,不祥之民,苍天必然会降灾祸给他,陛下又何必再杀他。”朱元璋听了有些解气,饶过沈万三没杀,把他流放到云南去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何暴打茹太素:禁绝废话提高效率?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史》里有个很有意思的“段子”,今天读来还让人会心一笑。1376年,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打了一份报告,长达17000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不知道要说啥。朱皇帝实在受不了,当场找人把茹部长狠揍了一顿。第二天又让王秘书接着念,从第16500字到结尾,茹

  • 探秘慈禧创造的世界纪录:竟是生日礼物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大清晚期的实际掌权人慈禧太后,为众人所熟知。但是她创造的世界纪录又有谁知道呢!今天跟大家聊得便是慈禧的“生日礼物”,千万不要小看,那可是世界纪录!生日礼物很独特!万寿祝疆无!慈禧五十岁生日:爆发中法战争!清廷在越南的权利没有了!网络配图又作清法战争,是1883年12月至1885年4月(光绪九年十一月

  • 为让儿子当国王而让丈夫关入米仓饿死的女人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朝鲜英祖的继妃金氏害死庄献世子,和孙子正祖相斗多年。这当中,还有一个关键人物——庄献世子的妻子惠庆宫洪氏。洪氏的是朝鲜宣祖嫡长公主贞明公主的后人,父亲洪凤汉还促成了英祖续妃之事。洪氏当选世子妃,生下儿子正祖。图片来源于网络后来庄献世子被父亲关进米仓饿死,多年后他儿子正祖继位,洪氏还写下了一部《恨中录

  • 揭秘:孝恭仁皇后为何不喜欢亲生儿子雍正?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皇后的名分全因他的儿子登上了皇位,她14岁就进宫, 19岁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她一辈子生了三子三女。为何她偏偏就不喜欢雍正呢?网络配图这得从雍正的出生说起,当时乌雅氏虽然生下了雍正,由于没有被册封,地位低下(后来才被晋升为德妃),没有资格去抚养自己的皇子,于是刚出生的胤禛被送到当时

  • 明朝“大部制”改革:朱元璋为何废除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从传说中先秦时代按照图腾命名的龙官、鸟官;到秦汉时期强调人治的“三公九卿”的出现,一时间丞相位高权重,连皇帝都得去丞相府议政;而隋唐时期“三省六部”的设立,让“部”第一次以清晰的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这六个部究竟掌管了国家的哪些方面,和我们今天常说的“外交部”“国防部”是一个概念吗?再到宋朝的“中书门

  • 揭秘:历史上为数不多的顾念手足之情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但是要说所有的皇帝对待亲兄弟都是那么像冬天般的冷酷,也有点说不过去。毕竟皇帝也是人做的,他们也有人性,他们也渴望亲情,在历代皇帝中,笔者就知道有至少三个是对兄弟非常好的,好到今天的“五好家庭”也未必做得到。网络配图1.汉景帝刘启汉景帝刘启本来是哥四个,但是他登基前,老三老四,也就

  • 和孝庄有染却成为得力大臣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孝庄皇太后是清初的一代贤后,关于他下嫁多尔衮也是百年来争议不断。今天,小编不讲她下嫁多尔衮的事,而是讲另一位和她有染的大臣,这个男人最终还成了大清得力重臣,此人是谁?此人就是降清的明朝大将洪承畴!网络配图话说,洪承畴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然而在民族气节依旧支撑着汉人脊梁的明代,他却做了大明帝国的叛徒。

  • 帝王之家: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大盘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皇帝,自然会以为是继位,比如唐朝的李世民是继位的,清朝的雍正继位等等,都是从老子那传下来的。历史上也有像创业一样,白手起家的。下面就由来说历史故事网小编带你去盘点下历史上白手起家的皇帝:1、青少年时代的刘邦,怎么看都不像当皇帝的胚子。出身低微也就算了,他不学无术;不学无术也就算了,他还游手好闲;

  • 诸葛亮死后预测那些事 无一例外都验证了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他是我国伟大的军事家,发明家,在他的一生中有很多发明,木牛流马,诸葛连弩,孔明灯,比比皆是。而最令人感到最神秘的无非,就是他的占卜术,诸葛亮每遇难题,必暗自用一种独到的占卜法。而他利用占卜术,预测的一些事情,好像无一例外都验证了。网络配

  • 揭秘:魏晋南北朝三百年真正掌控天下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任官吏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九品中正制,亦称九品官人法。肇始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由尚书陈群首倡,其间虽经损益,然至隋文帝开皇中才废止,前后历经凡三百多年,与汉之察举制、唐宋之科举制,堪称选人三大法。陈群的本意是要改良汉之“察举制”,同时也继承“察举制”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