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知识渊博的翰林学士 却为何最终被流放海

他是知识渊博的翰林学士 却为何最终被流放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1/4 0:38:34

公元973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翰林学士卢多逊出使南唐。本来这是一次例行性的出使,赵匡胤也没有交代其他的特别任务。可是卢多逊临回来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跑去跟南唐后主李煜说,宋朝正在编书,而且是一部天下地理全书,其中唯独少了南唐的那一部分,希望李后主能够多多支持宋朝的文化事业。

南唐后主李煜在诗词上是一流,治国上二流,要是玩政治就是完全的不入流。他完全不明白地理、经济和人口等信息在那个时代对于军事上的意义。他想都没想,立刻表示慷慨支持这一伟大的文化工程。卢多逊由此对南唐的经济、人口、地理等形势了然于心,回国后就向宋太祖提出了收复江南之策,北宋很快实现了对江南的统一。

网络配图

卢多逊因为这个功劳,被赵匡胤高看了一眼。也让卢多逊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了信心。其实卢多逊有理由为自己骄傲。他的知识渊博,20岁就中了进士。曾主持编辑《开宝本草》、《开宝通礼》以及《旧五代史》等重要的文化典籍,可谓成果丰硕。

正是自视甚高,让卢多逊对自己太过自信了,满朝文武没有几个他能看的上的。这其中就包括赵家兄弟的“结社兄弟”,宰相赵普

当然,这也不能全怪卢多逊,经过五代的战乱之后,老粗的骄兵悍将倒是遍布朝野,可能治国的文士却找不出来几个,就连足智多谋,一手导演了“黄袍加身”戏码的开国功臣,宰相赵普文化水平也不高。

卢多逊看不起没文化的人,对赵普这种半吊子书生稳居高位非常不满。按照他的理论,自己才是宰相之才啊。偏偏宋太祖虽然也是武夫出身,却酷爱读书,当了皇帝后有了条件更是恶补知识,每天手不释卷。

本来一个宰相和皇帝的弟弟走的近点也没事,何况这个弟弟将来要当皇帝的。可是卢多逊的行为一下子就刺到了赵家老二的心事。赵光义这个皇位合法性存疑!本来赵光义对自己皇位的合法也没啥信心,他自己说他是“兄终弟及”,按照母亲皇太后的懿旨意外当上皇帝的,可是在天下人眼里就是来路不正。而且更要命的是按照他自己的逻辑,将来他还要把皇位传给弟弟廷美,越想越窝囊。

网络配图

宋太宗赵光义想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正在琢磨着怎么对付弟弟廷美,卢多逊却跑去和廷美凑近乎,卢多逊这次可是聪明过头了,他知识虽多,察言观色的能力却近乎白痴。而且他还忘了一个官场法则,叫痛打落水狗,一定要让政敌永世不得翻身才行,比如赵普。

被贬了官的赵普生命力依然顽强,现在虽然站着中枪,但是根基还在。毕竟和赵家兄弟是磕过头的拜把子弟兄,他们的关系之复杂岂是一个进士卢多逊能比的?赵普远在几百里外不用猜就知道赵光义想干啥,现在机会终于来了。

赵普很快回到朝廷,以“金匮之盟”亲历者的身份向群臣现身说法,并向高怀德、石守信等群情激奋的老兄弟们说明情况,强调太后传位的懿旨就是由他亲笔撰写的,没有任何阴谋。这一下子就打消了大家的猜疑,稳定了朝廷和军队。从此解决了太宗皇位的合法性问题。

接着,赵普又贡献一计,以谋逆的罪名,把太宗最大的心腹之患赵廷美干掉了。赵普再次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二次辉煌,恢复了宰相职位。有人上来,就得有人下去。借口不用找,都是现成的------前宰相卢多逊私通赵廷美,图谋不轨。皇帝立刻下令罢官夺爵,依法处置。

网络配图

其实赵普还是不错的,之前曾经好几次劝卢多逊自己辞官隐退,可是卢多逊贪恋权位,不能决断。最终被人揭发,一败涂地。

卢多逊的罪名应该是全家抄斩,不过他运气好,生在宋朝,死不了。而且皇帝也念他多年辛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最后被免去死刑,全家流放海南,永不再用。他的人生就此谢幕,三年后,卢多逊死在海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乾隆继位有惊无险不但被康熙看中对手被雍正下了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雍正继位,可谓是腥风血雨,其他八个参与竞争的兄弟,只有同父异母的老十三胤祥至始至终为他效命。雍正上台后,恩怨分明,对老十三给予的政治待遇和地位,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就是皇帝的阿哥们也必须对其进行跪拜之礼。而对他那七个对手,都是圈禁而死,尤其是老八被喊作“阿其那”(满语“狗”),老九被称为“塞思

  • 唐太宗特赦290名死囚犯 是受到一个启发?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个思想开放的时代,思想影响思维,思维引领行动,行动创造奇迹,在这一方面,唐太宗李世民就是个典范,他曾放出二百九十名死囚犯回家过年。其实,李世民此仁德之举,是受到了一个大胆县官的启发,此人名叫唐临。唐临(601年—660年),字本德,京兆长安人,年轻时就有很响亮的名声。武德初年,事太子李建成,先

  • 许平君霍成君都因皇后之位而死她为何能善始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汉宣帝的皇后: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己,生于汉武帝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他是汉武帝和卫子夫的曾孙,戾太子刘据和史良娣的孙子,史皇孙刘进和妾王翁须的儿子。巫蛊之祸,家人蒙难,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公元前七十四年)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

  • 朱元璋为何先攻打强大的陈友谅而不攻弱小的张士诚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的建立经历了三场重要的斗争,第一是和陈友谅,第二是张士诚,第三是元朝。当年的朱元璋集团在打败了元军,攻取集庆以后,面对一个陈友谅,一个张士诚两个对手。对于先攻打打那个,出现了争论。当时从兵力和实力上看,陈友谅比张士诚要强大很多倍,可朱元璋最后还是决定先攻打自己的最强对手陈友谅。网络配图本来张士诚

  • 揭秘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法国女英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英法百年战争中的一位女英雄的形象如今活跃在电视荧屏以及各类文学作品之中,因为她独特的历史地位广为传颂,这位英雄就是圣女贞德,一个在这场战争中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的女子,甚至可以说是她带动了法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图片来源于网络贞德出生在法国的一个普通农村,在她十六岁的时候,她告诉村里人自己遇到了圣母圣子,

  • 解密:纣王为什么亡国 帝辛真的是一代暴君么?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知之,帝辛是商朝的最后一任皇帝,现今社会,有关帝辛的电视不断的出现在人们的视觉中,帝辛这一角色的扮演已经深入人心了,帝辛的角色比严嵩这个大奸臣还让人们深入了解。电视中所讲诉的帝辛前期是一个令人敬佩的霸主,后期就变成一个荒淫无道的昏君,当然现今的人们没有参与过历史,只能从历史中人们遗留的只言片语中

  • 南宋蟋蟀宰相贾似道真的只会好闲误国吗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贾似道被人称为蟋蟀宰相是有原因的。蟋蟀宰相,有两个重点,一个在蟋蟀,一个在宰相。图片来源于网络首先,蟋蟀。传说中贾似道特别的喜欢蟋蟀,喜欢玩蟋蟀,而且玩出了档次,玩出了水平,玩出了境界。不仅自己玩,还开出了一代风气,带着朋友们大家一起玩。为了玩蟋蟀还专门写了本书。不过遗憾的是,这本书现在大部分已经轶

  • 民族英雄文天祥为大爱割舍小家的爱国情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文天祥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爱国英雄,字履善,自号文山,世称文山先生。文天祥生前大义凛然,死后留名百世。文天祥到底为什么备受尊敬呢,或许可以从文天祥简介中找到答案。图片来源于网络文天祥生于江西庐陵,也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县,从小家境优渥,酷爱读书,对县里的历史名人欧阳修(谥号“文忠”)等人很是推崇。他对着欧

  • 名相高拱做出了哪些贡献被称为救世良相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高拱生于1513年,卒于1578年,由此可见是明朝时期的人。高拱的祖辈为了躲避元末的乱世,从山西洪洞,迁移到了新郑高老庄村。因为我们都说他是新郑人,是汉族中人。图片来源于网络他出身于宦官世家,从出生以来就受到了严苛的管教,因此5岁就会对偶,8岁就要诵千言,也许他的才华是被逼出来的,或许是他自身就有这

  • 解密:明朝崇祯皇帝因何事而丢了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1627年,明思宗崇祯皇帝朱由检十七岁受遗命继承皇位。即位初年,崇祯帝为了减省国库的开支,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他带领着臣民进行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勤俭节约大运动。作为倡导人和带领人,崇祯皇帝起到了很好地带头作用,衣服破了舍不得换新的,让宫女缝补一下接着穿。皇帝一般吃的都是山珍海味,喝的是琼浆玉液,崇祯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