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他是威震东南亚的海盗王 最后为何被斩首?

他是威震东南亚的海盗王 最后为何被斩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233 更新时间:2024/2/4 1:43:33

元末明初是中国航海业发展的高峰时代,不但出了许多敢于冒险开拓海外的海商和百姓,也出了不少赫赫有名的海盗,洪武年间让朱元璋伤透脑子的东南亚海盗陈祖义就是其中之一。

关于陈祖义,官方的定性是一位海盗头目。他祖籍广东潮州,年轻时全家前往南洋,盘踞南洋几十年后,成为东南亚一带最大的海盗头目,据说手下成员鼎盛时期超过万人,战船百艘,专门抢劫过往的商船。

太祖朱元璋对陈祖义的船队很头疼,因为陈祖义不但抢劫商船,连政府的使船也不放过。洪武年间,陈祖义的势力已经从日本,台湾一直延伸到印度洋,势力之庞大难以想象,很多东南亚小国也要向其纳贡。

网络配图

海盗的猖獗使朱元璋开出了50万两白银的天价捉拿,但是根本没有用。陈祖义不上几年就攻陷了沿海50多座城镇,后来在明政府的联合打击下,陈祖义跑到了东南亚三佛齐的渤淋邦国,在国手底下当了大将,等到老国王死后,他干脆自立为王,当上了渤淋邦国的国王,海盗王在海外有了自己的固定地盘。

陈祖义也曾经给永乐皇帝“进贡”,希望能够获得明朝政府的承认,他毕竟也是明朝出去的。但是他“进贡”的方式很特别,从来不自己带货物,而是空船出海,一路上抢到什么送什么。返回的时候照样是一路抢,不但抢劫国王的商船和使船,连明政府的使船也不放过,几次下来,永乐皇帝朱棣也受不了,洪武时期的通缉令重新有效。

其实陈祖义就是一个海盗,他就是靠这个吃饭的,可能在他看来,自己一路抢劫商船去给皇帝进贡也没什么不好。但是明朝政府无法容忍,因为他的行为已经使明朝的对外贸易出现了严重的损失。

这次,陈祖义的赏金已经涨到了白银750两,这差不多是明朝大半年的财政收入了,可见永乐对陈祖义的不满,陈祖义也荣登史上悬赏金额最高的通缉犯名单,不过对陈祖义来说,他该干啥还干啥,照样抢劫。

不久,他把目光盯在了一支庞大的船队身上,这就是郑和下西洋的船队。1405年,郑和船队首次下西洋,到达了陈祖义的驻地,陈祖义假装归顺,实际是是想探听郑和船队的情况。两年后的1407年,郑和船队返航再次经过陈祖义的驻地,陈祖义决定动手了。

网络配图

陈祖义根据郑和船队的规模,断定郑和船上“有宝”,就决定抢劫。该开始他的手下还有点犹豫,毕竟郑和船队的估摸和势力太大了,不是他一个小小的海盗能拿的下来的。

但陈祖义一再鼓动手下,说“明朝的船队虽众,但操船者初涉远洋,大多为河塘之师;明朝的船虽大,但行动迟缓,且不熟地形;明朝的水师虽强,但多年未战,骄兵,且以马步兵为主。”

陈祖义说的也许对,但是他小瞧了郑和,也许在他心里根本就没瞧得起过郑和,前半辈子没下过海,所有的功劳都是陆战得来的,而且还是个太监,太监有什么本事……。

他没想到的是郑和对陈祖义早就有防范,从占城返航的一路上,郑和听到了全是对陈祖义控诉。沿岸很多小国海路不通,航道全被这个海盗给截断了。而且陈祖义要袭击郑和船队的消息被另一个华人,东南亚爪哇旧港的统治者施进卿知道了,施进卿老早就告诉了郑和。

陈祖义率海盗船来袭击时,郑和船队迅速包围敌船,用火攻烧毁了0艘海盗船,杀海盗5000多人,还缴获了7艘船,至于陈祖义,当场被生擒被带回京师,最后被永乐皇帝当众斩首示众,铲除了东南亚海上的祸患。

网络配图

在郑和未下西洋的前航海时代,以陈祖义船队的规模和势力,完全不逊于世界上任何一支精锐海军,他如果能够合理协调海上秩序,促进海上贸易,对国家也是大功一件。可是他把主要精力用在不加区分的海盗抢劫上,迫使明朝政府以悬赏和闭关锁国来应对。(很多史学家也说,东南沿海海盗猖獗也是朱元璋闭关锁国的原因之一)。

他在向永乐朝贡和受封之后仍然不改本性,甚至袭击明朝使船,最后终于被杀。

陈祖义为了避祸逃亡南洋,成了名震一时的海盗王,对那时的东南亚小国来说,他是个大麻烦。对永乐皇帝来说,他的作用就是借他弘扬了国威,拉进与东南亚国家的距离,仅此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他背叛过刘备 但却是刘备最为赏识的俊杰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为人爽朗,性格沈静,智谋过人,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并且博览群书,学识渊博。二十五岁时,举孝廉,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虽然年轻,但他能够体察民情,抚弱育孤,深得百姓敬重。后来,徐州牧陶谦提拔他为典农校尉,主管一州农业生产。他亲自考察徐州的土壤状况

  • 明朝朱棣为何能在短短三年内打败建文帝?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靖难之役,又称靖难之变、奉天靖难,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死后不久爆发的一场政变。明太祖朱元璋把儿孙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势力日益膨胀。因太子朱标早死,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是为建文帝。建文帝与亲信大臣齐泰、黄子澄等采取一系列削藩措施,决定先削那些力量较小的藩王,于是首先袭执周王朱橚,把他废为庶人

  • 诸葛亮、姜维北伐失败 原来是一个魏国将领出了大力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的你,肯定熟络诸葛亮六出祁山、姜维北伐的故事吧?至于敌对方魏国,最为大家熟悉的是司马懿。可你知道吗?其实有一个人,他并不为民间的百姓知晓,但在抵挡蜀国进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网络配图他就是涂涂今天要讲的主角儿:郭淮。郭淮何许人也?他字伯济,太原阳曲人,三国时期魏国名将,官至车骑将军,

  • 朱元璋痛恨的宋奸:死后仍施百鞭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秦桧被称为千古奸臣,那骂名绝对是再过一万年也洗不清,不过在明朝初期,汉人却对南宋另外一位宋奸更加的痛恨,死了百来年,还被朱元璋命人挖了出来鞭尸三百,这人便是蒲寿庚(不能称他为汉奸,因为他并不是汉人)。蒲寿庚祖先是中东人,做东西方贸易,后来定居占城(现在的越南),约11世纪移居广州,经营商舶,成为首屈

  • 康熙为何对八阿哥如此绝情?竟要断绝父子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后世称呼为康熙帝。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十一月,康熙率领众皇子皇孙前往热河行猎。因为时属生母良妃卫氏二周年忌辰,八阿哥胤禩未能随从而是单独前去祭奠已故的母亲。康熙回程快到京时,胤禩未去康熙行在请安,却派太监给康熙送了两只老鹰,并说他即将回京。令人

  • 解读历史名将:狄青如何成为军事主官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叫狄青。或许我们听说过他的名字却不太了解他。先来简单介绍下狄青: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

  • 史上最狠的皇帝:逼死了自己的三族 却被称为“千古一帝”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汉武帝的名气不可谓不大,与秦始皇齐名,就是所谓的秦皇汉武,也是千古一帝,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但是人无完人,汉武帝却在晚年犯了一系列的错误,逼死了自己的老婆、儿子、女儿、侄子、孙子,相当于自灭三族,古人云虎毒不食子,一代雄主的汉武帝为何会如此心狠手辣?网络配图汉武帝即位的时候,祖父两人的“文

  • 这个王朝曾统一中国华北东北:两位皇帝却在一天暴毙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金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王朝之一,他的疆土曾覆盖中国华北大片领土,北宋便是金朝所灭。而就是中国看起来很强盛的王朝却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一天内暴毙两位皇帝。公元一二三四年二月,蒙将率军南下入侵金国。当时金国一国之君完颜守绪因为懦弱惧怕蒙军,竟然以自己要率兵抵御蒙军为由,丢下妻子以及全家老小,自己独自从

  • 孟珙:完结岳飞未完夙愿 一雪靖康之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抗金名将岳飞,一首满江红名垂千古,同时也道出了他终身的夙愿。在南宋那个动乱的年代,似乎很多的人都痛恨当时的皇帝的不作为,才会有了当年的靖康之耻的发生。但是在岳飞,韩世忠等人的应用反击之下,南宋还是抵抗住了金朝的多次进攻。最终,在岳飞等人在天之灵的注视下,此人最终和蒙古联合灭了金朝,一雪靖康之耻。那么

  • 逸闻趣事:宋真宗为拉拢良相赐钱送美女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宋真宗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名儿好学,善书法为宋朝以文治天下奠定了夯实基础。今天,小编要和大家讲一个真宗与其丞相的一段逸闻。此为丞相就是王旦,王旦是北宋名相,因出生于清晨,故名旦,字子明。如同一轮破云朝日,在漫天彩霞掩映下,王旦的仕途犹如天助,进展地非常顺利,宋太宗时中得进士,官居郎中;宋真宗时连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