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了死后能让儿子稳坐皇位竟做了这样的事情

曹操为了死后能让儿子稳坐皇位竟做了这样的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708 更新时间:2024/1/15 17:56:53

曹操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枭雄了,他的种种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曾经三番五次的捉到刘备三兄弟,可却多次把他们放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刘备可能拥有所谓的汉室正统和道义上的制高点,但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并没有多么在意刘备,而在刘备投靠刘表之后,曹操开始慌了,于是大兵压境。如果那时候的刘备把这些资源都掌握在手,必然会成为曹操的心腹大患。而在曹操在占领荆州、新野之后,诸葛亮果断联合孙权的吴军,在赤壁一战大败曹军,曹操在赤壁战役中吃了大亏,从此变成了三分天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本书中的早期,那些君主对手下的人都十分信任,把权利尽可能的下放出去,然后得到了一部分权利的将军为了自己的前途,取得了非常大的战功。但是在三分天下之后,战争的频率逐渐降低,到了利益的分配,这几位君主就开始变脸了,不再那么相信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属下,开始出现怀疑猜忌的心里,比如曹操。

曾经非常信任的手下夏侯两兄弟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这两兄弟也都是忠心耿耿,没有二心,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排的上号的大人物。原本曹操也是非常信任这两个他本家兄弟的,但是在三分天下后,曹操开始对这两兄弟有了一些猜忌。他担心这两兄弟会摄政,会参与曹丕的政事,甚至会篡位,为了保证自己儿子的稳定统治,曹操下决心清洗他们的势力。这就是帝王心术。

曹操之所以选择曹丕作为皇子而非曹植,是因为曹植的心太单纯了,他尊崇儒家之道,但是儒家之道却不太适合战乱频繁的三国时期,需要的是一位心狠手辣,行事果决的铁血君王,显然曹丕是更合适的。

可是三分天下也不是那么好维持的,打赢了战争之后,维持既有的秩序很难,主要就难在自己阵营的人心思多样,阵营内部会有各种利益集团,会有各种勾心斗角。本来在战争时期,有共同的目标,什么内部的矛盾都会被忽略了,那时候大家可以放下矛盾去和相同的敌人作战,而在战争稍微放松之后,就开始面临利益分配的问题了,这其中自然是各种明争暗斗,蠢蠢不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是就有必要提一下曹操这个人的特殊的身份了。曹操其实原来的姓叫夏侯,是他爹认一位宦官做干爹之后,曹操才改的姓氏。而他的本家兄弟们各个都勇猛过人,都是数的上号的无双猛将。夏侯惇是大将军,夏侯渊也是戍守边疆的大将。这两个人的实力很强大。曹操担心的是,在自己死后,自己的孩子曹丕即位后的处境。以曹丕的能力只能对付一些与他同辈的人以及那个文弱的兄弟曹植,但是在面对夏侯兄弟这些功勋老将就完全那没有办法了,不管是资历还是威望,都远远不如对方。曹操很担心自己死后,自己的儿子会被本家兄弟压制,甚至被篡位,为了解决这种问题,曹操只能选择自己亲自下手铲除掉自己的本家兄弟,提保证不会有人威胁到儿子孩子的统治。

我们来看看这两兄弟是怎么死的。这夏侯两兄弟虽然在战场上有冲锋陷阵的无双本领,但是有勇无谋,轻易地就被曹操算计了进去了。

首先曹操给自己兄弟夏侯渊写信说希望他出妙计,灵性一点,巧妙地杀掉黄忠,可是夏侯渊是一个粗人,根本不懂计谋,结果是想出了点子,却根本抵不过经验老道的黄忠,计谋并没有奏效,反而被对方打败,而作为主将的夏侯渊也是战死。可怜一个大将就这样把自己套进去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在曹操临死前,把夏侯惇召了过去,可怜夏侯惇还以为自己是托孤之臣,结果没有想到,这是曹操的阴谋。曹操提前命令法师在屋里设好了诅咒,这是用来针对兄弟夏侯惇的,夏侯惇当然没有往不好的方面想,只是满心以为这是曹操器重他,特意叫他一个人过去。他是万万没想到,自己忠心耿耿,却被被主公特意布置在屋内的阵法算计,而在曹操死后不多久,夏侯惇也得了一场大病,病的很重,起不了床,久治不愈,在挣扎了一段时间后,终究是抵不过天意,也撒手人寰。一代大将,就这么死在了君主的算计之中。

自古帝王之术只为利益,不论兄弟亲情,能做到曹操这样的也算是极品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伯温为何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人物,最聪明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刘伯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二人能掐会算,前推八百年,后算八百载。不过这两个人又有所不同,一个是刘备的军师,被刘备奉为上宾,后来做了丞相;一个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不过两个人的结局都很惨,诸葛亮死于北伐的五丈原;刘伯温却被皇帝朱元璋偷偷害死在

  • 王莽改制失败导致贵族不满,这个改革家有点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代纪元表中都把新王朝归类为汉朝。新朝往往被历史学家忽略,虽然他只是昙花一现,但不可否认他的存在。《汉书·元后传》的开篇就介绍王莽的身世:“孝元皇后,王莽姑也。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他的家族姓氏可以追溯到皇帝时代,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

  • 他是李世民最倚重的老臣 却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看过关于唐太宗的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曾帮助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又将自己的妹妹送进宫,当上了皇后,他自己的为官之道也一路通途,位极人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可是最后长孙无忌也死的很惨,被人诬陷谋反,最终自缢身亡。可以说,在李世民当皇帝时,长孙无忌真

  • 大贪官和珅是如何捞到了八亿两白银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字一号巨贪绝对是和珅。那么,和珅是用哪些手段贪得这么大一个家业的?这是和珅敛财的主要手段。和珅曾当过户部、内务府、崇文门监督最高长官,长期主管户部三库,这些部门都是和珅捞财的直接源泉。内务府负责宫廷使用、食物、武装守备等各方面的事务,以及内廷使用和皇帝的一切开销。各地朝贡的礼

  • 古代女性的悲剧“转房婚”:大唐公主历嫁祖孙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史籍中关于汉族公主历嫁两辈、数任外番国王或可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西

  • 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偏要选择刘备当自己的主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过的颠沛流离,直到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以后,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征战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当自己的主公呢?当时曹操,刘表、孙权......等等有十几个比刘备实力更强大的主公,刘备与他们相比,是要什么没什么,是最落魄的一个。网络配图当时希望得到诸葛亮的有曹操、孙

  • 他因让个梨子名贯古今 可曹操为什么非杀他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代。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曾历任北海(今山东省)太守,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声望很高。然而,孔融这个颇有建树的才子却被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所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说,孔融的思想言论与曹操的许多

  • 最可悲的唐朝和亲公主:一辈子都给人做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但是她一生没有封号,死后未得追封。之所以称小宁国公主,那还是

  • 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为何最后宋江却要杀李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逵,绰号“黑旋风”。因为打死了人逃遇赦宥,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后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但是他

  • 盘点:魏国五子良将的离奇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演义》在小说史上是绝对占有一席之地的,国人有很多都拜读过这本小说。很多人都被其中的英雄人物所吸引,小编也相信在大家之中也有着魏国五子良将的忠实粉丝。今天,小编翻了一下《三国演义》,在其中发现了一个离奇的现象,魏国的五子良将的死因很奇特,其中有四人死于弓箭之下,一人竟是惭愧而死的。网络配图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