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一代枭雄李世民为何要向小小的突厥族低头纳贡

一代枭雄李世民为何要向小小的突厥族低头纳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068 更新时间:2024/1/25 6:03:41

唐太宗时期的可谓是国富兵强,但战无不胜的李世民却向突厥族俯首称臣,乖乖为突厥纳贡了十二年。这是为什么?

突厥族是我国北方境内一个古老而又显赫的民族。早在南北朝时期,突厥族建立了人数多达数十万的军队。隋末天下大乱之际,突厥部落势力迅速发展,一跃成为雄居漠北、力控西域,甚至对中原地区也造成严重威胁的强大军事力量。

网络配图

与此同时,隋末农民起义的风暴已逐渐席卷全国大部分地区。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一直在等待时机的李渊、李世民父子在晋阳(今山西太原)率军三万誓师,正式起兵,试图窃取农民起义的胜利果实。

在李渊、李世民父子起兵时,突厥军队趁机袭击晋阳,大肆掠夺一番而去。突厥的袭击,使李渊、李世民父子意识到突厥不但是一支可怕的力量,而且也是他们争夺天下的后顾之忧,如果不与突厥搞好关系,自己刚刚形成的势力就会遭到灭顶之灾。为了消除突厥的威胁,李渊、李世民父子与心腹刘文静商议,由唐公李渊亲自给突厥国始毕可汗写了一封卑辞修好,并许以“称臣纳贡”的书信,又带上一份厚礼,派刘文静前往突厥谈判。

刘文静这次出使突厥,秉承了李渊、李世民父子的的意图,抓住了突厥始毕可汗贪财图利的弱点,许诺攻下京师长安后所有财帛金宝归其所有,正中始毕可汗下怀。

随着李渊势力的发展壮大,突厥人的胃口也越来越大。始毕可汗经常寻找各种借口,要李渊进贡财物。而李渊、李世民父子认识到由于唐朝在实力上与突厥相比仍处于下风,与其他集团争夺天下的局面还没有结束,所以只能稳住突厥,强忍怒气,继续送钱送礼俯首称臣,与突厥可汗搞好关系。

网络配图

唐朝统一全国后,突厥人看到不可能像以往那样从各个割据者手中勒索财物了,因此趁唐朝国力还不十分强大之际,连年进扰内地,掠夺人口和财富。突厥颉利可汗曾亲率大军15万入攻并州(今山西全境和河北、内蒙部分地区),掳掠男女5000余口;又曾率骑兵10余万大掠朔州、进袭太原;更于626年李世民刚刚即位之时率兵20万直逼唐都长安城外渭水便桥之北,距长安城仅40里,京师震动。唐太宗被迫设疑兵之计,亲率臣下及将士隔渭水与颉利对话。颉利既见唐军军容威严,又见太宗许以金帛财物,与之结盟,表示臣服,才领兵而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渭水之盟”。

李世民即位后,任人为贤,知人善用,注重经济发展,增强军事实力,一直到贞观三年(629年)以后,唐朝对突厥的臣服终于有了改变。此时,唐朝军队的作战能力大大提高,兵源极广,士兵人数也大幅度攀升;相反,突厥的实力却逐渐下降,一些属国纷纷起来反抗,突厥上层统治者中间又出现分裂,形势出现了有利于唐朝的变化。从617年到629年的这十二年里,雄材大略的李世民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如何解决突厥问题,无时无刻不在为突厥问题而咬牙切齿。时机,时机,他在等待时机。

网络配图

贞观三年(629年),李世民在综合分析当前形势,做好充分军事准备后,认为彻底解决突厥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决定出兵突厥,打一个漂亮的“翻身仗”,彻底消除自己心中隐忍了十二年的阴影,彻底改写大唐帝国向突厥“称臣纳贡”的历史,命李靖率领唐军主动出击突厥,大败突厥军,活捉颉利可汗,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至此,李世民对突厥的臣服历史宣告结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了死后能让儿子稳坐皇位竟做了这样的事情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曹操可以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位枭雄了,他的种种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他曾经三番五次的捉到刘备三兄弟,可却多次把他们放走,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知道刘备可能拥有所谓的汉室正统和道义上的制高点,但却没有自己的地盘,所以并没有多么在意刘备,而在刘备投靠刘表之后,曹操开始慌了,于是大兵压境。如果那时候的刘备把这

  • 刘伯温为何最后还是没有逃脱死亡的毒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人物,最聪明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刘伯温,在老百姓的心目中,这二人能掐会算,前推八百年,后算八百载。不过这两个人又有所不同,一个是刘备的军师,被刘备奉为上宾,后来做了丞相;一个是大明朝的开国元勋,帮助朱元璋做了很多事情。不过两个人的结局都很惨,诸葛亮死于北伐的五丈原;刘伯温却被皇帝朱元璋偷偷害死在

  • 王莽改制失败导致贵族不满,这个改革家有点悲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历代纪元表中都把新王朝归类为汉朝。新朝往往被历史学家忽略,虽然他只是昙花一现,但不可否认他的存在。《汉书·元后传》的开篇就介绍王莽的身世:“孝元皇后,王莽姑也。他是孝元皇后的侄子。”他的家族姓氏可以追溯到皇帝时代,莽自谓黄帝之后,其《自本》曰:黄帝姓姚氏,八世生虞舜。舜起妫汭,以妫为姓。至周武

  • 他是李世民最倚重的老臣 却死在一个女人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长孙无忌,看过关于唐太宗的电视剧的人应该都知道他,他曾帮助李世民策划玄武门之变,助李世民夺得帝位,后又将自己的妹妹送进宫,当上了皇后,他自己的为官之道也一路通途,位极人臣,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了。可是最后长孙无忌也死的很惨,被人诬陷谋反,最终自缢身亡。可以说,在李世民当皇帝时,长孙无忌真

  • 大贪官和珅是如何捞到了八亿两白银的?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字一号巨贪绝对是和珅。那么,和珅是用哪些手段贪得这么大一个家业的?这是和珅敛财的主要手段。和珅曾当过户部、内务府、崇文门监督最高长官,长期主管户部三库,这些部门都是和珅捞财的直接源泉。内务府负责宫廷使用、食物、武装守备等各方面的事务,以及内廷使用和皇帝的一切开销。各地朝贡的礼

  • 古代女性的悲剧“转房婚”:大唐公主历嫁祖孙三代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每一位远嫁外番的汉族公主,除了要担负起朝廷赋予的安邦重任外,还必须要经受住异国风俗的挑战。语言不通、水土不服,她们可以渐次学会,逐步适应;而身体要被几个男人们轮番占有规矩,可不像学发音、穿兽皮、吃腥肉那样所能够欣然接受的。史籍中关于汉族公主历嫁两辈、数任外番国王或可汗的例子,不胜枚举。如西

  • 诸葛亮那么聪明,为何偏要选择刘备当自己的主公?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刘备的前半生,可谓是过的颠沛流离,直到诸葛亮为他出谋划策以后,才算是真正地开始征战天下。那么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实力最弱的刘备当自己的主公呢?当时曹操,刘表、孙权......等等有十几个比刘备实力更强大的主公,刘备与他们相比,是要什么没什么,是最落魄的一个。网络配图当时希望得到诸葛亮的有曹操、孙

  • 他因让个梨子名贯古今 可曹操为什么非杀他不可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孔融,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生于公元153年,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后代。他天资聪颖,才华横溢,曾历任北海(今山东省)太守,少府,太中大夫等职,声望很高。然而,孔融这个颇有建树的才子却被一向”唯才是举“的曹操所杀,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来看一看:首先从政治方面来说,孔融的思想言论与曹操的许多

  • 最可悲的唐朝和亲公主:一辈子都给人做妾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唐朝总是无比优雅无比强大的,雍容华贵之风,开放包容之态,都足以让后世的人们怀想,只是美轮美奂的历史光环之下,却掩不住个人的悲凉,哪怕是身为公主,也依然活得没有任何尊严。小宁国公主,李唐荣王李琬女儿,在大唐和亲的公主之中,身份不算低了,但是她一生没有封号,死后未得追封。之所以称小宁国公主,那还是

  • 李逵对宋江忠心耿耿,为何最后宋江却要杀李逵?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李逵,绰号“黑旋风”。因为打死了人逃遇赦宥,留在江州当牢子。为了解救宋江和戴宗劫法场大闹江州,欲背着老母上梁山,后因老母被虎吃,李逵怒杀一窝四虎。李逵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