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国屡立战功的大唐驸马薛万彻真的参与谋反了吗

为国屡立战功的大唐驸马薛万彻真的参与谋反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599 更新时间:2023/12/21 22:30:08

薛万彻是大唐驸马。他出身将门,父亲是隋末高级军官。后来,他与他兄弟一起投靠了李渊,被封作将军,立下了许多战功。公元618年,窦建德带着10万兵马进攻幽州,当地的守城人是薛万彻兄弟。万彻哥哥对万彻和其他军官说,寡不敌众,不管出去迎战多少次都只会失败,要用计谋取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应该先让弱一点的兵马打头阵吸引敌人来攻,敌人肯定会想要渡河交战。再让精兵埋伏在城边,等敌人渡到一半河时,就让这批精兵攻打对方,这样就能赢了。果不其然,薛万彻打赢了这场仗。窦建德不死心,这次他带来了20万兵马。薛万彻冷静应对,带着百来号精兵从地道绕到窦建德的后方袭击。窦建德又再次落败逃走。这两场仗他都赢得干脆,可是在和窦建德的继任者刘黑闼交战时却失败了,差点就被对方俘获。

薛万彻在入朝后就到太子手下做事,李世民所拥有的实力雄厚的集团对太子构成了严重威胁。太子为保住地位想要反对李世民。世民先发制人杀死了太子。薛万彻带领2000精兵赶来攻打玄武门,但久攻不下又转攻秦王府。但李世民很快就控制了局面,薛万彻只能躲进深山。李世民多次派人跟他说自己不会怪罪他,他才敢出来。后来他被任命为右领军将军。在世民登基两年后,他随军攻打了突厥。在士兵士气低下时,他安慰说:现在城中已经没有声音了,说明已经是败亡的时候了,这个时候千万不能放弃。最后因击败突厥有功,又被封为大都督。

薛万彻与薛仁贵

薛万彻和薛仁贵不是一家人或是远亲。他们不是同时代的人, 薛万彻成名于唐太宗时代,而薛仁贵在贞观末年才参军,成名于高宗时代。薛万彻是陕西人,将门出身。他本来是隋朝的军官,后来投降唐军。他两次打败窦建德,大战刘黑闼。因为作战的勇猛无敌,被太子李建成看中并当成了心腹。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玄武门之变中,他带着太子府中所有的护卫拼死进攻玄武门,想保太子,见攻不下又转攻秦王府。直到亲眼见到太子的头颅,他知道已经回力无天,逃入了深山。李世民数次派人宽慰后,才出来向李世民谢罪。后来他又击败突厥,从征吐谷浑,大败薛延陀,进攻高句丽。在李治登基四年后,因谋反的败露而被斩杀。

薛仁贵是山西人,世族出身。等到了他那辈,薛氏家族已经没落了。他过得穷困潦倒,在妻子的劝说下参军。他参加了唐军对高句丽的征讨,当然只是小兵,而薛万彻确是这场战役中的高级军官。参加这场战争不久, 薛平贵就立功了。 唐军将领被围困,没有人能救得出他。在这个时候,薛仁贵如救世主一般从天而降,取敌将首级,震千军万马,逼退了敌人,救出了将领。为了把握住扬名的机会, 薛仁贵打仗的时候穿着白袍。所有的人都注意到了到了这个勇猛的白袍小将,李世民也不例外。在班师回朝后,皇帝就让薛仁贵守玄武门,这等于是将守卫皇帝的工作交给他。一守就守了十二年。其间李世民去世了,他的儿子上位。玄武门发大水,薛仁贵救下了皇帝,皇帝感谢薛仁贵,给了他施展军事才华的平台。薛仁贵在不惑之年统领兵马平定四方,又用了三支箭平定天山,安定了唐朝边疆,最后他用了数千兵马灭了隋唐皇帝数次征讨不成的高句丽。他享年七十岁,在雁门关结束了他传奇的一生。

薛万彻怎么死的

薛万彻因为参与谋反,被长孙无忌杀了。薛万彻屡次立下战功,一时之间封赏无数。他打仗有谋略,迷失在别人的夸赞中,渐渐地看不上身边的军官,认为他们愚蠢。他还仗着手中的权势作了一些违背军纪的事,有人就把他给告了。可是在皇帝的眼里,这是他的妹夫,为他的大唐立下这么多的功劳,怎么看怎么都是好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当着薛万彻的面把告他状的信烧毁了。不久后,薛万彻身边的军官揭秘说他经常在背地里埋怨朝廷。这个时候英国公发话了,认为大唐的将军,皇帝的妹婿,怎么可以发怨言,这是不能饶恕的。太宗皇帝为此撤去了薛万彻的职务,并把他流放了,后来又赦免了他。

李治上位后,把薛万彻封为刺史。薛万彻和房遗爱很要好。房遗爱是太宗的女婿,按辈分,应该叫薛万彻一声姑父。 有一次,他们两个在讲悄悄话。薛万彻再次表达了对朝廷的怨言。房遗爱对他说如果国家发生变故,应该立荆王为帝。但谈话不知道怎么回事被泄漏了出去,薛万彻被捕了,一开始还不承认说过这一番话。直到房遗爱做证,他才松口。公元653年,他被处斩。在死前,他发出悲叹:自己好好的一个大好男儿, 应该留在世上报效国家,现在却因为房遗爱的缘故被杀。他敞开自己的衣服对监斩官说:“来斩我啊!”但是刽子手一时间没有砍准,薛万彻让他加力,连砍三次才斩了他的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鸦片战争的谈判很奇葩: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许多波澜”。皇帝生气了,林则徐下课。这事能全怪林则徐吗?没有

  •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在历史上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耶律阿保机,他是哪国人?他的一生有什么杰出的事迹?他如何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辽太祖?以至于后世之人,提起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便赞不绝口。成为了辽太祖后,耶律阿保机在政绩上又做出了何种作为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耶律是一个复姓,鲜少见于汉人,经翻阅典籍,属于契丹族的一个大姓。耶律阿保机,还有一个汉人的名,叫做

  • 汉章帝刘炟为何会在帝业巅峰时期溘然离世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汉明帝刘庄一生中有九个儿子,最后他选择立第五子刘炟为太子,一则因为刘炟虽非马皇后亲生,但从小养在马皇后身边,视同亲生,刘庄信任和宠爱皇后,为了皇后以后老有所依;但更为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汉明帝刘庄觉得众儿子中只有第五子刘炟最像自己的性格,于是乎,便将太子之位传给他,在汉明帝薨逝后,年仅18岁的太子刘炟继

  • 揭秘史上最强“外交官”:姚贾舌战四国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自古至今,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外交是显然必不可少的,正所谓:弱国无外交。我们来看下古代最强外交官,究竟有多厉害?战国时期,秦国独大,那时候没有高科技没有任何的联络方式,出使就变成了是唯一的方法。然而使者代表国家出去了,君王也没有任何方法再去联络那位使者了,想要联络就必须再派一位新的使者去联络

  • 汉武帝为抗击匈奴处死自己的亲外甥昭平君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也许正因为存在内外压力,才迫使景帝废了柔弱的太子刘荣而让刘彻继位,这就是英武盖世、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他一继位就实施了“众建诸侯小其国”的“推恩令”,即将各诸侯国的国土,平分给各诸侯王所有的儿子,从而杜绝了同姓诸侯王国再造反的后患。汉武帝一生做了四件大事:文治、法治、武攻及派张骞出使西域建立丝绸之路。

  • 名相谢安的另一面:提出言论封杀的第一人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谢安也算是魏晋时期的一代名相,曾在淝水之战中稳如泰山的下棋足见其从容,收到捷报后仍然不动声色亦可见其淡定。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却有个一生的瑕疵。图片来源于网络晋哀帝隆和年间(562—565),才子裴启出了一本书——《语林》,记载魏晋时代名士们的言谈、容止和轶闻,开了志人笔记之风,“大为远近所

  • 东汉一代猛将黄忠年轻时是个厉害人物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在《三国志》等历史书籍中,没有提到黄忠生于何年,只知黄忠卒于公元220年。而在《三国演义》等演义小说中,作者介绍到,黄忠生于公元147年,卒于公元222年。如果真要按照正史研究黄忠属什么生肖的话,根本就研究不出来,因为正史没有记载黄忠的出生年月,所以有关黄忠的属相问题,我们无从得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

  • 北周第一名将韦孝宽浓墨重彩的一生事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韦孝宽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即使放在中国整个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他一生经历了西魏灭亡、北周建立,为多任皇帝南征北战,战功显著,称得上是北周第一名将,也有人认为他是南北朝第一。图片来源于网络二十几岁,韦孝宽就开始带兵打仗,因为每战每胜,战功不断而获得了爵位,提拔了官职。除了行军,韦孝宽也做过许多地

  • 元世祖忽必烈早年英雄得志晚年却不尽如人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蒙古族是马背上的民族,一日三餐除了奶,最离不开的就是羊肉,最出名的美食也常与他们的羊肉有关,烤羊腿、烤羊排。而现在吃火锅必点的涮羊肉,传说就是忽必烈这个蒙古大汗、元朝皇帝发明的。图片来源于网络传说,忽必烈有次亲率大军南下远征。行军路上,人困马乏就像休息会吃饭,忽必烈觉得军中伙食太差,突然想起家乡的好

  • 揭秘:唐太宗为什么不宠爱年轻貌美的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武则天是唐朝的美女,因为容颜俏丽,很早就有美名。14岁的小女子被召入宫,刚开始很受大唐皇帝的宠爱。可是后来发生了几件事,让李世民对武则天不得不提防。其一,武则天非常聪明,看见太宗喜欢书法,就潜心研磨书法;知道皇帝喜欢诗歌,也找时间自己琢磨诗歌,当然这两方面在当时都有太高的造诣。就因为武则天过于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