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李亨有没有机会当皇帝?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李亨有没有机会当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4192 更新时间:2024/1/24 15:39:07

如果没有安史之乱,或者仅仅只是没有马嵬兵变的话,李亨十有八九没有机会当皇帝。

李亨生于71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儿子,他能够坐上皇太子的宝座,可谓是运气使然,他能够活着坐上皇帝的宝座则是局势和阴谋使然。

李亨有两个哥哥,一个是李琮,一个是李瑛

李琮虽然是李隆基的长子,但是却没有被立为皇太子,也许这也是他的幸运,因为没有机会当皇太子,反倒让他能够好好地活着,病死之后还被追封为靖德太子,虽然没什么用,可好歹也得了一个身后名。

李瑛生于706年,后于开元三年,即715年,时年9岁的李瑛被李隆基册立为皇太子。

不过,李瑛虽然当了太子,可却不意味着他可以高枕无忧了,他可以稳稳当当地等李隆基一死,他便可以即位当皇帝了。

他想从太子变成皇帝,还得继续熬呀,得熬死了李隆基他才能当皇帝。

李瑛熬了22岁,从9岁熬到了31岁,却没有机会继续往下熬了,因为危机已经在向他走来了。

皇帝的后宫实际上是皇权争斗最为激烈的地方,哪个给皇帝生了儿子的妃嫔不想让皇帝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然后当皇帝的接班人?恐怕除了少数几个难得看得开、看得明白的人之外,没有人不想。

所以,李瑛的危机也来自于后宫。

当时,李隆基最为宠爱的妃子是武惠妃,武惠妃作为后宫最得宠的女人,她给李隆基生了四个儿子,除了李一和李敏不幸夭折之外,余下二子安然无恙地活了下来,即寿王李瑁和盛王李琦

武惠妃既然有儿子,也得李隆基宠爱,自然也有让自己的儿子当太子、将来当皇帝的心思,所以自然会出手对付李瑛。

她的手段也很直接,跑去找李隆基哭哭啼啼地说,太子结党,想要害我们母子三人,还说皇上您的坏话,您可得给我作主呀。

李隆基一听,瞬间怒了,直接便说要废了李瑛这个太子,连同李瑶李琚一起贬为庶人,好在当时被张九龄给劝住了。

只是,李瑛、李瑶和李琚三人最后也没能逃过武惠妃的构陷,最终被贬为庶人,开始还说是流放,可还没走几步便被赐死了。

李隆基“一日弃三子”之事,在当时也引起了朝堂震动。

李瑛被废,李隆基是不是又得重新册立太子了?应该立谁为太子呢?李瑛被废,然后被赐死的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事——武惠妃也在这一年病死了。

如果武惠妃没死的话,凭她受宠的程度,估计只要给李隆基吹吹枕边风,太子之位便会落到寿王李瑁的头上,只可惜她一死,她所作的努力便付诸东流了。

这才便宜了老三李亨,让李亨捡了个漏,坐上了太子的位置,真可谓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李亨成为了太子,心里虽然很激动,可是却如坐针毡呀,不敢有一丝疏忽大意,李隆基“一日弃三子”给他留下了很深很负面的心理阴影,当上了太子又如何?李隆基一不高兴,还不是一句话便能够废了他,一句话便能够让他死?

当太子最痛苦的便是熬,最怕的便是有一个命长的皇帝老爹,熬不过皇帝老爹。

李亨在738年被立为太子,这一熬,便熬了18年,熬到了755年,他心里慌呀,眼见着没了武惠妃,却又出了一个杨贵妃,更让他害怕的是杨贵妃的受宠程度比起武惠妃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他好不容易熬了18年,如果杨贵妃突然给李隆基生了个儿子,然后学武惠妃构陷李瑛一样构陷他的话,他能躲得过去吗?

李隆基晚年行事全凭喜好,对杨贵妃的宠爱更是到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地步,所以杨贵妃如果真学武惠妃的话,李亨可以说是只有死没有生。

恰好这一年又发生了一件事——安禄山造反了!

737年,李瑛被赐死后,武惠妃病死,让李亨逆袭当上了太子。

755年,当李亨危机感越来越强的时候,安史之乱爆发了,再一次给了他一个摆桎梏的时机,不得不说他的运气确实很好。

他要以安史之乱作为契机,撇开李隆基,先斩后奏地自行称帝,让自己当皇帝成为一个天下皆知的既定事实。

这么一来,李隆基便几乎没有机会再威胁到他的生命,也不能废了他的太子之位,剥夺他继承皇位的权力了。

李亨所要走的第一步是削弱李隆基的政治影响力和威望,这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他要等一个最好的时机,这个时机可能会有,也可能没有。

李隆基的出逃,显然给了李亨这样一个机会,于是,他在背后推动了一场让李隆基彻底颜面扫地的事——马嵬兵变。

马嵬兵变之后,李隆基的威望降到了最低点,这也成了李亨利用自己在军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威望取代李隆基的最好时机!

所以,李亨撇开了李隆基,也没有和李隆基商量,直接便向天下人宣布:我李亨从这一天开始正是即位当皇帝了。

李隆基听说李亨称帝,并且尊自己为太上皇之后,面色铁青,但也充满了无奈,他可不想当什么太上皇,这么被自己的儿子夺位也不是他想看到的。

但是不管他愿不愿意,不管他有多委屈,他也没办法改变,他只能接受李亨给他的安排,因为李亨已经掌控了军权,他没了军权,拿什么去反对李亨?

李亨在756年即位当皇帝,可是也没当多久,到了762年便一命呜呼了。

更有趣的是,李隆基也是在这一年死的,虽然李隆基死在了李亨的前头,可是李隆基死后仅仅过了12天,李亨也紧跟着死了,这一点颇耐人寻味,这也是有人说李亨死前下手杀死李隆基的原因。

可见,如果没有马嵬兵变,李亨老老实实地等李隆基老死的话,他很可能熬不过李隆基,所以几乎没有机会当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近三十年不上朝 期间为何没有出现太多的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明朝为什么万历最出名,明朝为什么没有好皇帝,明朝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不上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作为中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王朝,一共出现过16位的皇帝。在这些皇帝当中,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即使在中国众多的封建王朝当中也是相当有传奇色彩的。对于明朝很多人都会用这样的一句话来概括它,那就是“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

  • 揭秘:历史上的毌丘俭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毌丘俭东征,中国历史上最贪的人,毌丘俭谋大逆

    后三国的历史之所以不如前三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了一种“英雄之气”。这种英雄之气既可以表现为肩负起天下的大志,更体现在面对威权的逼迫时所能够表现出的态度。前三国中这种以一己之力肩负起天下兴亡的英雄其数量绝不少,但到了后三国时代就显得乏善可陈。也许是因为知道三国鼎立的局势已然稳固,想要去改变并且敢于

  • 秦始皇手下的重要谋士,尉缭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秦国的谋士有哪些人,卢绾结局,秦始皇的军师是谁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丞相李斯功不可没,李斯为秦始皇制定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战策。我们都知道,李斯只是一个文官,文官出出主意动动嘴还行,要想让李斯上阵指挥有点强人所难。李斯秦始皇是一国之君,要坐镇后方统筹全局,脱不开身,再说也不能让皇上亲自上阵吧?如果没有一个阵前指挥官,再好的战策也只能停留在

  • 李世民杀了十个亲侄子,背后知道的大臣有谁?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渊不阻止李世民屠侄,唐太宗李世民杀了多少功臣,李世民和李建成是同一个母亲吗

    李渊在宫殿的湖面上摇着桨。 当船驶离海浪时,尉迟恭身穿铠甲,率领部队直奔宫殿。 在那个年代,带着武器进入宫殿是斩首的严重罪行。 如果这是正常的话,就是给他尉迟公100个胆子,他也不敢。 看到目前的情况,李渊知道发生了什么大事。 李渊便问尉迟恭发生了什么事?尉迟恭回答:“王子和齐国王已叛逆并被殿下杀害

  • 李陵做了什么事情,司马迁还要替他求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李广与李陵什么关系,如何评价李陵,李陵是哪个朝代的人

    李陵做了什么,司马迁为何为他求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李陵,西汉名将、文学家,飞将军李广的长孙。 擅长骑射,爱护士卒。汉武帝觉得李陵颇有其祖父李广的风范,便升任他为骑都尉。九月,汉武帝下令李陵从居延遮虏障出发,深入敌军腹地巡回侦查匈奴的动静,如果不见匈奴的踪影,就退回到受降城

  • 陈昌:陈霸先唯一活到成年的嫡子,却被堂兄陈蒨害死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陈霸先之后的皇帝,陈霸先被鞭尸,陈霸先若多活几年

    他是陈霸先和皇后章要儿唯一的儿子,结果却被人害死,感兴趣的读者就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陈昌,是陈霸先和皇后章要儿唯一的儿子,也是陈霸先唯一活到成年的儿子。陈霸先有四个儿子,除了陈昌其他三个均早夭了,这也导致了后来他的继承人变成了侄子。陈昌容貌英俊神情秀朗,且聪明机智颇懂政事,陈霸先登基后立他

  • 明朝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是郑和指挥?他有什么能耐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的意义,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郑和为什么要做太监

    明朝七次下西洋,为什么都是郑和指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一件伟大的航海壮举,在当代社会可以说是家喻户晓。郑和下西洋从永乐三年开始,直到宣德五年结束,郑和一共带队7次下西洋,开创了中国乃至人类航海史的壮举。这7次下西洋,郑和都是作为首领指挥

  • 历史上文鸯是如何吓死司马师的?他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上有黄歇这个人吗,司马师司马昭关系好吗,司马昭和司马师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文鸳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提到赵云,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长坂坡救主,当阳七进七出,特别是七进七出传为佳话。连曹操都甚为爱惜赵云这个人才。但是其实后三国时期,也有一个人做到了七进七出,但是却因为出生的晚了点,光芒被赵云遮住了,他便是文鸯。他生活在三国末期,此时大

  • 攻下汉中后,坐镇汉中的为何不是赵云?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备攻下汉中了没有,刘备让赵云攻下城池,刘备汉中有多少人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赵云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公元219年,刘备在汉中之战中战胜了曹操,就此夺得了汉中,让益州的安全有了保障,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于沔阳自称汉中王,并定治所于成都。当时汉中是益州的咽喉之地,十分重要,必须派出一位让刘备放心的将领坐镇,在这个时候,刘备以外的提拔了魏延做

  • 努尔哈赤为何能与明朝抗衡?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为什么让努尔哈赤做大,忽必烈与努尔哈赤的关系,努尔哈赤和明朝的战争

    努尔哈赤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历朝历代的史书记载中,为了抬高自己,以彰显血统高贵或者君权神授,对于自己祖先的来历和事迹,写的极其夸张,犹如今天的奇幻小说。这些事迹甚至用奇葩一词来形容,也根本不为过,神奇程度不亚于当今的奇异事件。比如商朝先祖殷契的母亲是吞了神鸟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