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元世祖忽必烈:中国历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

元世祖忽必烈:中国历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32 更新时间:2024/1/22 5:58:01

忽必烈(1215年—1294年),姓孛儿只斤,蒙古族人,是成吉思汗孙子、监国托雷的儿子。因为在位时把国号由“大蒙古国”改为“大元”,所以忽必烈是大蒙古国的最后一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

图片来源于网络

1251年,忽必烈的同母长兄蒙哥继承为大汗,他因此被封为王。第二年,忽必烈攻打大理国(现在的云南等地),1254年破大理城,大理灭国,并入大蒙古国版图。后来,蒙哥正式宣布攻击南宋,1258年忽必烈率军南下。在南宋打仗期间,蒙哥病逝,忽必烈佯作攻打换来了南宋的割地求和,于是撤兵回去。

1260年,忽必烈登基为大蒙古国的大汗,是第五位大汗,不久建年号为“中统”。四年后,忽必烈又把年号改为“至元”,不久又改国号为“大元”,成为了元朝的第一位皇帝。1274年,正式定都在大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

1274年,忽必烈派人出征日本,后因台风失败撤军。第二年派去日本的使臣又立马被杀,因此在1281年,元朝开始了第二次征讨,虽然这次是兵分两路可还是以失败告终。两次东征期间,元军对南宋的攻打也没有中断,最后在1276年攻破临安城,南宋投降并灭亡。

1294年,忽必烈病逝,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庙号世祖。由于从小尊崇儒学,所以忽必烈在位时十分重视汉文化,重用汉臣,采用汉法,因此虽然他攻打征服了不少地方,但后世对他的评价依然不错。

忽必烈杀了多少人

常说一将功成万骨枯,有战争就免不了死伤,有仁爱的将领宁愿花更多的精力来换取双方更少的伤亡,但在历史上更多的是以杀立威,敢于屠城和杀人的情况。忽必烈就曾经被评价为中国历史上杀人和屠城最多的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蒙古人的战争基本上都是对外的征服,从东南亚沿海到东欧地中海,以侵略和掠夺为主。为了更快更多的发战争财,蒙古人常常屠城和斩杀俘虏。因为对他们而言,这些敌人和百姓都不是蒙古族人,是外族就没必要客气和心软。而当他们是在统一蒙古或者平定内乱时,即使是面对反抗自己的族人,想来也不会这么杀人不长眼

忽必烈领导、指挥或者参与的战争,主要是在中国境内或者周围,比如大理、南宋、缅甸等。有人统计,元朝灭宋,最后得到百姓930万户,比宋宁宗嘉定十一年时的1360万少了30%,按照每户有5人来计算,也就是说南宋大约被屠杀了2400万。

除了战争,之后元朝的统治也纵容着杀戮。据说在当时元朝的法律规定,人分四等,其中蒙古人第一,色目人第二,北方汉人第三,南方汉人第四。因此杀最高等的蒙古人要偿命,而杀最低等的汉人只需要罚交一头毛驴的价钱。在这样的法律下,蒙古人杀汉人的事情自然时有发生。

在蒙古人杀戮和统治下,中国大约失去了7000多万人口。据说,这还成了一项吉尼斯世界记录。

打仗天才忽必烈

打仗天才忽必烈是一部由胡军主演的影视作品。该剧以忽必烈为主角,全面讲述了元朝开国皇帝的一生。成吉思汗的三儿子窝阔台对汗位野心勃勃,他的妻子更是阴狠毒辣。拖雷是窝阔台的四弟,战功赫赫,深得大汗信任。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久后,拖雷的四儿子忽必烈降生。忽必烈自幼展现了聪明机警胆识过人的一面。成吉思汗非常喜欢这个孙子,曾经想过要把汗位传给这个孙子。这引起了窝阔台的忌惮,想尽办法想要杀害他的四弟和侄子,但始终没有成功。窝阔台继承了父亲的汗位,可是大妃依旧对拖雷父子不放心,毒害了拖雷。长子蒙哥决定为父亲报仇,想要起兵造反。其实大妃现在巴不得蒙哥这样做。拖雷的妻子深明大义劝住了大儿子,汗后的阴谋没有成功。大妃将窝阔台毒死,她自己也自食恶果。

蒙哥登位,开始警惕忽必烈,到了最后才明白自己的弟弟对自己只有忠心。蒙古王朝又因为汗位陷入了争斗,最后忽必烈打败了自己的胞弟阿里不哥成功继任汗位。阿里不哥与自己的四哥自幼感情深厚,两人常常一起并肩作战。可是后来阿里不哥因心爱的女人爱上了四哥与他生了嫌隙。阿里不哥凡事都想要跟忽必烈争个输赢,结果反倒是自己走上了灭亡之路。

继位后的忽必烈在臣子的建议下开始逐鹿中原,最终灭了南宋王朝,结束了三百年的乱世。这就是打仗天才忽必烈的介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李贽割完脖子竟然还在聊天:七十老翁何所求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李贽晚年在狱中,要侍者为他剃头,等侍者离开的间隙,李贽用剃刀割开了咽喉,但并没有咽气,留下了一段对话。侍者问:和尚痛否?答:不痛。问:和尚何自割。答:七十老翁何所求!而据袁中郎记载,李贽在自刎后两天,才始得脱离苦海,为他悲惨而激越的人生画上了句号。网络配图李贽,号卓吾、温陵、龙湖等等,是明朝著名的异

  • 项羽为何最后败于刘邦 竟是因为做了这三件蠢事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项羽的军事才能是有目共睹的,但他最后却败给了军事能力输于自己的刘邦,最后在垓下自刎,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呢?项羽统帅的楚军,是秦末各路起义军中最具战斗力的军队。可以说如果没有项羽,秦将章邯、王离将有很大的可能平定各路叛乱。在垓下之战前,项羽大败40万秦军于巨鹿,之后又以3万人击破50万汉军,取得

  • 张飞:大丈夫死于非命 刘备孔明才是幕后元凶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古籍记载,张飞是被其帐下的张达、范强所杀。但是你们知道吗?实际上,张飞遇刺除了有“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的内因,还有缺点被人故意放纵的外因。下属范强、张达近身操刀的真正缘由,是因为上司刘备和诸葛亮的长期运作,远程攻心。张飞,字益德,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张飞以其勇猛、鲁莽、嫉恶如仇而

  • 清朝康熙为什么将十三阿哥胤祥圈禁了十年 ?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在胡玫的电视剧《雍正王朝》里,皇十三子胤祥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为他是这些皇子里面最讲情谊的皇子,而且武艺高强,为人豪爽,这样的定位就如武侠小说里的侠客一样,所以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康熙临终的时候,告诉胤禛说,他之所以圈禁胤祥,是因为胤祥有时候太冲动,不善于权变,害怕有时候鲁莽,把胤禛也拖下水

  • 明朝秘史:为什么说朱棣是个大流氓?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明成祖朱棣是一个极其有才,胸怀大志之人,他曾经与次子朱高煦都是战场上的能力干将。所以他的性情本性可能多少受到了那些残酷战场上的影响,以至于后面他登上皇位之后,虽然是一代明君,但是却也杀害了很多人。朱棣有哪些暴行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曾经发生过一起骇人惊人的后宫惨案,当时其皇后仁孝皇后逝世之后,后宫管理比

  • 女将军秦良玉说的何必将军是丈夫是什么意思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纵观历史,虽然历朝历代大多以男性为尊,女子或在闺阁闭门不出,或在家中相夫教子,但是仍然涌现出了一批令人敬佩的巾帼英雄。花木兰代父从军、樊梨花是大唐女将、穆桂英挂帅出征、梁红玉成为了宋朝抗金女英雄……这些人物,有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有的只是流传于民间故事中,但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思

  • 刘备为什么可以将诸多好汉纳入自己的名下?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刘备,(公元161——公元223),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昭烈帝。在起家之前,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卖草鞋的商人,却成为了关羽、张飞等人的“老大”。在称帝之后,蜀汉的势力日益壮大,三国时期许多被人们口口相传的英雄们也成为了他的将军,帮助他实现光复汉室的理想。那么,贫商出身(至少在他参加镇压黄巾军之前

  • 他出身卑贱命运坎坷 最后被一颗红丸夺去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明光宗名叫朱常洛,是神宗的长子,明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他一生都处于宫廷的阴谋中,在位仅一个月,就死掉了,被后人称为“一月天子”。朱常洛生于万历十年(1582年)八月,是神宗的长子,却差点不被父亲承认。朱常洛的母亲王氏,乃是神宗生母李太后宫中的一名普通宫女。神宗前来向太后请安,意外看上了她。不过只临幸

  • 隋炀帝聪明多才 为何却成了大昏君?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的昏君,其实不见得个个都是昏庸之辈。乐不思蜀的阿斗和“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毕竟是少数;其他即使如成天和嫔妃玩做买卖游戏的南朝东昏侯、整日只知道做木匠活的明熹宗,其实也就是心思没放到大事上去而已,要论智商,恐怕也未必很差。他们中间的某些人,恰恰是因为太聪明了,结果倒成了昏君,而且是比上面提

  • 汉朝功臣萧何自污以表忠心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按照惯例,要进行论功封赏。在为功臣们排名时,他把从未带兵打过仗的萧何排在了第一位。于是有满身伤痕的大将不服了,意思是,俺们在前线出生入死,凭什么比不上坐在办公室里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老萧呢?刘邦以其独有的嬉笑怒骂的风格,非常不客气地答曰:你们充其量是“功狗”,人家萧何可是“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