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诸葛亮转投自身难保的刘备 其实另有隐情

诸葛亮转投自身难保的刘备 其实另有隐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350 更新时间:2023/12/18 10:49:45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诸葛亮人才难得,且自命不凡,为何会偏偏选择当时困顿潦倒的刘备呢?要知道,诸葛亮投刘备的时候,刘备当时自身都难保,连一块像样的根据地都没有,他所栖身的新野县城也是刘表看他可怜让他暂住的。当时的刘备,新败于曹操,几乎全军覆灭,走投无路之际,投了刘表,说句不好听的,面对当时的窘况,连刘备自己都觉得前途灰暗。刘备当时很沮丧,他对追随他的那帮手下说:你们走吧,不要再跟着我刘备了,没前途。但就在刘备如此困顿的时候,自比管仲乐毅的大才诸葛亮却在此时投到了他的麾下。据某些史料说,诸葛亮完全是毛遂自荐来投刘备的,并非刘备三顾茅庐才来的。

网络配图

诸葛亮于此时选择刘备,他的脑袋是不是被门挤了?以他的名气和才能,他完全可以有更好的选择,比如投曹操,当时曹操刚刚打败了袁绍,平定了北方,大有统一天下之势,投靠这样前途不可限量的雄主,不比无立锥之地的倒霉蛋刘备强一百倍?纵使不投曹操,诸葛亮也大可投孙权,孙权虎踞江东,坐领六郡八十一州,前途也远远好过刘备。更何况,自己的兄长诸葛瑾也在江东,投靠孙权也不失为一个好选择?但很奇怪,诸葛亮这位名声在外的琅琊才子却偏偏选择了当时前途暗淡的刘备。

对于诸葛亮这次的选择,我们虽然感到纳罕,但还是可以参透其中的一些门道。历来学者分析诸葛亮投刘不投曹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条。首先,刘备是仁德之主,跟着这样的人,诸葛亮踏实;其次,诸葛亮素有忠于汉室之心,选择根苗红正的刘备,摒弃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汉贼曹操,是他正统忠君思想作用下的必然之选;还有,投靠当时势孤的刘备,那叫雪中送炭,刘备必定对他宠信有加,言听计从,说一不二,而投靠当时帐下人才济济的曹操,则有可能被曹操冷落,不受重视。总之,原因很多,但最基本的是这三条。不能说这样的说法没有道理,但其实,诸葛亮最终选择刘备而不是曹操,其实另有隐情和内幕,而这段不为人知的隐情,或许才是诸葛亮不投曹操的真正原因。

网络配图

说来话长,诸葛亮的家乡本在徐州琅琊。在诸葛亮14岁的时候,徐州发生了一件震动天下的大事:曹操的老爸死了,死于徐州牧陶谦的部下之手。曹操为替父报仇,攻下徐州之后,丧心病狂地下令屠城三日,顿时整个徐州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景况惨绝人寰,好比近代日本屠刀下的南京城。那一年,年仅14岁的诸葛亮亲历了这场浩劫。因为这场人为的浩劫,诸葛亮不得不被迫和叔父诸葛玄背井离乡,离开了故乡徐州,到了荆州。从此,故乡变成他乡。可以想象,经历如此劫难,当时诸葛亮幼小的心灵是何等地震撼,震撼之余,他也同时记住了一个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名字:曹操。对于诸葛亮来说,血流成河的徐州城,势必将成为他日后噩梦中的永远主题,而曹操这个名字,也总是和兽性、残暴、没人性紧紧联系到了一起。

长大后,诸葛亮一定还会听到长辈们讲另外一个人的名字:刘备。据那些年长的长辈讲,徐州城被曹操围得铁桶一般的时候,对徐州城施以援手的就是此人,而且,在当时,刘备兵微将寡,救徐州完全是因为大义,可佩可敬。尽管刘备最终没有救下徐州,但诸葛亮作为徐州土著人,依旧为刘备当时的义举而感动。

网络配图

这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不是小说演义,而是完全可以考据的史实。或许这才是诸葛亮最终摒弃曹操选择刘备的真正内幕。正是出于对曹操深入骨髓的憎恶和仇恨,又出于对刘备长久以来的景仰和好感,才让诸葛亮最终摒弃了如日中天的曹操,而选择了势穷力孤的刘备。这样的故事,倒真有点像时下热播的《琅琊榜》中的情节,江左梅郎最终毅然选择默默无闻的靖王,和诸葛亮当初毅然选择势穷力孤的刘备何其相似。搞不好,梅长苏的原型,就是诸葛亮,也未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得到他发动灭国之战 但为何又弃而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这位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做了了不起得的事情。人们尊敬地称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生为韩非子或韩子。本来他是韩国公子,荀子的学生。但是命运坎坷,令人感慨。《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

  • 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不仅在历史上,在现在他也依然很有名气,因为关于他的史料有很多,并且除了这些史料之外杨广还广泛地出现在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所以他是一个人们都熟悉的历史人物。那么杨广是谁,他的具体简介是什么呢,在历史上杨广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呢?杨广的简介杨广,字阿摐,小名英,故称杨英

  • 从优秀王爷到皇帝,宋徽宗将蒸蒸日上的中国推向了灾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2月23日,正国泰民安的大宋王朝,仿佛风和日丽间,突然一声炸雷袭来:二十四岁的宋哲宗赵煦,竟在午夜驾崩了!封建社会,皇帝好比国家火车头,这位刚驾崩的宋哲宗赵煦,更是出名的马力强劲款,别看亲政才七年,却内抓经济外揍西夏,生生把大宋拽到民富兵强的新高度。谁知这下彻底熄火。举

  • 沈万三真有聚宝盆吗?怎么会给朱元璋修城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的钱是怎么来的?学者们有大地主说、大资本家说、航海通商说、金融贸易说、官商勾结说、继承意外遗产说等多种。普通百姓很难相信正常营生能赚来这么多钱,因而多持意外得宝说。《云焦馆纪谈》记录了两种说法。一说沈万三苏州人,打鱼为生,有一天在船边洗碗,不小心把碗掉入水中,捞了半天,只捞到一批圆溜溜的石丸子

  • 三国时期,曹操太庙配享的大臣一共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的故事。古代臣子能够配享太庙的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臣属之中只有立下大功之臣才有可能被供奉在太庙,这对于大臣来说是极高的荣誉。而三国时期,曹操的太庙配享大臣一共有26人,他们分别是夏侯惇、曹仁、曹

  •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为何没有被杀 瓦刺为何不趁机拿下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英宗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土木堡之变,瓦剌首领也先为什么不杀掉朱祁镇,并一举拿下北京?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明境,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由于大太监王振的胡乱指挥,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二十万明军精锐毁于一旦。英宗朱祁镇在此战中被瓦剌

  • 辛弃疾的一生留下了多少作品?他的词作的中心的思想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辛弃疾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爱国词人。辛词的出现,是宋词发展到最高峰的标志。辛弃疾和他那一派作家的创作使豪放派发展成为一个声势浩大的震惊词坛的重要流派。辛弃疾的《稼轩长短句》现存词作620余首,是两宋词人中作

  • 初唐四杰:批评以“上官体”为代表的唐初宫廷诗风,开创了新的题材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初唐四杰,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初唐后期,诗歌创作的潮流发生了重要变化。首先就是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踏上诗坛。他们都是高宗武后时期地位不高而文名頗大的新诗人。他们不满于宫廷应制诗的空虚内容和呆板形式,热切要求抒写自己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与悲欢离合的人生感

  • 紫髯伯皇甫端是什么实力?对梁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皇甫端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卢俊义率领梁山头领攻打东昌府,原以为东昌府守将不堪一击,便让人到东昌城下搦战,没想到被东昌守将张清几块石头给打懵了。于是派人请宋江火速支援。宋江人马一到,不但很快打下东昌府,还收服了东昌府的飞石英雄张清。张清为了向宋江表真心,给宋江送了一份入山礼。张清的

  • 靖难之后朱允炆去了哪里 朱允炆是逃出皇宫还是死于大火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朱允炆结局,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1.张居正的说法靖难之后朱允炆到底去哪里了?这个问题其实万历皇帝就问过张居正张首辅:听说建文帝在那个时候逃走了,老师,这是真的吗?明朝皇家也不知道这事真相究竟如何。张居正是怎么回答的呢?说咱们的书上没写,但听朝中前辈们讲,说建文当日是从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