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 雍正只用三招

朱元璋杀15万人无法治贪 雍正只用三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14 更新时间:2023/12/26 4:21:36

说起是古代的贪官污吏,那绝对是值得大书特书一件事,从古至今无数的奸佞史上留名,蔡京童贯之流,王振严嵩等无一不是当世巨贪,虽然他们最终的下场都是留下千古骂名和不得好死,但是为什么贪官屡屡的出现在中国的历史上呢?这就要从中国的文化说起。

网络配图

中国从隋朝开始了科举制度,从此读书人的社会上升通道豁然开朗,苦读中第,走入仕途成为了天下学子的共同归宿,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所有士子的共同梦想,很多寒门士子在经年的苦读中一朝中举成为官僚阶层,在这其中无法难免会出现成功后的自大,面对金钱的诱惑无法把持自己的人。

而官员腐败向来是古代中国的亡国之兆,所以历代君王中屡屡有治理贪腐的行为,而在中国历史上对最恨贪官的无疑就是朱元璋,据统计在朱元璋在位期间,是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杀贪官最多的皇帝,朱元璋当政的31年中,大约有10万到15万贪官人头落地。

朱元璋是起义军出身,成功建国后他总结了很多元朝灭亡教训,而重典治吏是明朝建立之初的一大标志,朱元璋认为纲纪废弛,官吏放纵,是激化阶级矛盾的主因,从而才导致了农民大起义,这是元王朝崩溃的主要原因。

网络配图

正是因此,他极力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用重典惩治“奸顽”。他曾说:“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的,决不宽恕”。

而且朱元璋也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律来治理贪官,他颁布了有史以来最为严厉的肃贪法令:贪污60两以上银子者,立杀!”而且刑罚的方式也颇为残酷,在对贪官污吏实施的刑罚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凌迟,把人绑在柱子上,用刀慢慢割;后来他又发明了剥皮填草,就是将贪污官员处死后,把贪官的皮剥下来,然后在皮内塞上稻草,做成稻草人,并挂于公座之旁,供众人参观;

就在这样的严刑下,大量的官员人头落地,但即便这样,依旧发生了明初三大案这样的事情,明朝的贪污不断的另一个理由是官员的俸禄过低,当时正一品官月俸米八十七石,正四品二十四石,正七品七石五斗。合成银两,一个县令月收入不过五两,折换成现在币值,一千元左右。如果不贪污,大明王朝的官员们根本活不下去。所以即使杀人无数,明朝一朝始终在贪污的笼罩之下。

到了清朝,虽然也有贪污,但是相比明朝的混乱已经好了很多,虽然少,但是清朝治理贪污的法子要比明朝有效的多,而这个人就是雍正,雍正在位时诛杀贪官不计其数,在追查贪官时,就是死也不放过他,让他的子孙做穷人。雍正说:这些人自知罪大恶极自身难保,就想一死抵赖,借死保住财产,让子孙后代享用,这万万不行。

网络配图

雍正的招数相比朱元璋要高明了很多,相比朱元璋狠辣的诛杀,雍正的招数更是诛心之举,雍正打击贪官的办法分三步:1、首先罢官,然后再索赔,这样就堵死了贪官继续鱼肉百姓的可能。2、索赔,所贪欠金额一经查实,无论地位有多高、资格有多老必须全额如数赔偿。如果部门亏空,所在部门主管官员要负相应的经济责任。3、抄家,赃官们的罪一经核实,一方面严搜衙署,一面行文原籍官员,将其家产查封,家人监控,追索已变卖的财物,杜绝其转移藏匿赃银的可能。就把他的家底抄个干净,连他们的亲戚、子弟的家也不放过。就是赃官死了,也要向他们的子孙们追赔。

而且后来还发明了让官员围观行刑的观斩,血淋淋的场面对在场官员起到的震慑作用不言而喻,所以雍正一朝,在雍正接手时,国库储银仅八百万两,而亏空的数字却大得惊人。后来从雍正反腐倡廉开始后仅仅五年,国库储银就由康熙末年的八百万两增至五千万两。更重要的是,社会风气改变了。雍正一朝无官不清的说法,也许夸张了点,却是对雍正治理腐败的肯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乞丐皇帝朱元璋为什么要把自己的祖先葬在水下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他小时候家境贫寒,从小就去给富贵人家放牛。有一个珍珠翡翠白玉汤的相声,令我记忆深刻,相信大家应该也都看过,我最初知道朱元璋的名字就是从那个相声里得知的。都说朱元璋是乞丐皇帝,但他的一生不可谓不传奇。朱元璋出生寒门,没有背景没有靠山,却能在四十岁建立属于自己的国度。图片来源于网

  • 他是历史上最会打仗的人 却落得被赐死的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战国末期,国与国之间连年征战,杀人掠地。“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是当时最真实的写照。从史学上看,他是当之无愧的战神,是秦国统一天下的最重要奠基者之一,但从人性上讲,他是天生的屠夫。那白起为什么会被人称 “人屠”?网络配图人屠,其实就是杀人魔王。一个杀人魔王也就罢了,这个杀人魔王还

  • 汉武帝自灭三族的原因是什么?和自我膨胀的性格有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君主,但是在伟大也是个人不是?每个人都会犯错,要不然也不会有“罪己诏”了,汉武帝的功绩真的是不可否认的,比起千古一帝秦始皇来说,有过之而不及。不过他却和始皇帝有一个共同的愿望,那就是长生不老。而且后期武帝为了长生不老也是煞费苦心,间接的也害死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自己的亲人

  • 诸葛亮转投自身难保的刘备 其实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诸葛亮人才难得,且自命不凡,为何会偏偏选择当时困顿潦倒的刘备呢?要知道,诸葛亮投刘备的时候,刘备当时自身都难保,连一块像样的根据地都没有,他所栖身的新野县城也是刘表看他可怜让他暂住的。当时的刘备,新败于曹操,几乎全军覆灭,走投无路之际,投了刘表,说句不好听的,面对

  • 秦始皇为得到他发动灭国之战 但为何又弃而不用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韩非(约公元前280--前233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颗明珠,可以说,这位汉族、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做了了不起得的事情。人们尊敬地称这位说话不利索的书生为韩非子或韩子。本来他是韩国公子,荀子的学生。但是命运坎坷,令人感慨。《史记》载: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

  • 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隋炀帝杨广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杨广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有名的人物,不仅在历史上,在现在他也依然很有名气,因为关于他的史料有很多,并且除了这些史料之外杨广还广泛地出现在现在的一些影视作品中,所以他是一个人们都熟悉的历史人物。那么杨广是谁,他的具体简介是什么呢,在历史上杨广怎么死的,死因是什么呢?杨广的简介杨广,字阿摐,小名英,故称杨英

  • 从优秀王爷到皇帝,宋徽宗将蒸蒸日上的中国推向了灾难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元符三年,即公元1100年2月23日,正国泰民安的大宋王朝,仿佛风和日丽间,突然一声炸雷袭来:二十四岁的宋哲宗赵煦,竟在午夜驾崩了!封建社会,皇帝好比国家火车头,这位刚驾崩的宋哲宗赵煦,更是出名的马力强劲款,别看亲政才七年,却内抓经济外揍西夏,生生把大宋拽到民富兵强的新高度。谁知这下彻底熄火。举

  • 沈万三真有聚宝盆吗?怎么会给朱元璋修城墙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沈万三的钱是怎么来的?学者们有大地主说、大资本家说、航海通商说、金融贸易说、官商勾结说、继承意外遗产说等多种。普通百姓很难相信正常营生能赚来这么多钱,因而多持意外得宝说。《云焦馆纪谈》记录了两种说法。一说沈万三苏州人,打鱼为生,有一天在船边洗碗,不小心把碗掉入水中,捞了半天,只捞到一批圆溜溜的石丸子

  • 三国时期,曹操太庙配享的大臣一共有多少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时间长河不停的流淌,历史在不停的发展,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看看曹操的故事。古代臣子能够配享太庙的都是至高无上的荣誉,臣属之中只有立下大功之臣才有可能被供奉在太庙,这对于大臣来说是极高的荣誉。而三国时期,曹操的太庙配享大臣一共有26人,他们分别是夏侯惇、曹仁、曹

  • 土木堡之变朱祁镇为何没有被杀 瓦刺为何不趁机拿下北京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明英宗朱祁镇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土木堡之变,瓦剌首领也先为什么不杀掉朱祁镇,并一举拿下北京?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瓦剌大举入侵明境,王振撺掇朱祁镇亲征。由于大太监王振的胡乱指挥,明军在土木堡被瓦剌击败,二十万明军精锐毁于一旦。英宗朱祁镇在此战中被瓦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