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文武双全:真实的宋江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文武双全:真实的宋江究竟是个啥样的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271 更新时间:2024/1/13 21:55:36

宋江是施耐庵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江湖人称“及时雨”“呼保义”,是个有着仗义疏财的黑矮汉子。原为郓城县押司,后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并在被招安后率领梁山兄弟们先后攻打辽国以及田虎、王庆和方腊率领的起义军,回朝后不久被奸臣高俅等人用毒酒害死。但这样的宋江只是施大爷故事中的人物,那么,历史上真有宋江这个人物吗?若有,究竟是个啥样的人呢?据史料记载,历史上还真有宋江这个人物,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被朝廷招安。

网络配图

关于宋江的记载,现存的史料不少。《宋史?徽宗纪》记载,“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宋史?张叔夜传》记载,“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除了正史,也有其他资料有宋江的相关记载,如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云“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张守《毗陵集?秘阁修撰蒋圆墓志铭》云“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陈泰《所安遗集?补遗》云其在“童艸时,闻长老言宋江事”,“宋之为人,勇悍狂狭”。《东都事略》云“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 结合各种记载,宋江其人也渐渐明了起来。

宋江“勇悍狂狭”,文武双全,智勇兼备。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十二月,宋江因不满官场黑暗腐败,聚集了三十六个亡命之士“起河朔”,即在黄河以北地区起事,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官军莫敢婴其锋”,即州县官吏士兵打不过他,纷纷避而远之。后来,宋江的名气越来越大,部众也越来越多,队伍渐渐强大起来,能“横行齐魏”,即在山东、河北一带,可以横冲直撞,“官军数万无敢抗者”,成为一支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队伍。

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十月,浙江方腊在青溪(今浙江淳安)起义。十二月,宋江率部攻打京西、河北等地州县,严重威胁到了京城安全,引起宋徽宗的恐慌。后来,宋徽宗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大军前去征讨,剿灭宋江。宋江见敌我势力悬殊,不敢硬拼,便避其锋芒,率部自青州南下,在流动作战中与官军迂回周旋,后被沂州知州蒋园所率的军队击败。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三月,宋江领导起义军继续南下,先是攻打淮阳(今江苏邳县西南),接着占据楚州(今江苏淮安),后来进入海州(今江苏连云港西南)境内。同月,方腊连破处州(今浙江丽水)、秀州(今浙江嘉兴),与宋江所部遥相呼应,江南大乱,宋廷为之惊恐。

网络配图

这时,亳州知州侯蒙向宋徽宗建议采取“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的办法,将宋江招安,使其归顺朝廷,然后让宋江征讨方腊,但此计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侯蒙就病死了,招安之事一度搁浅。后来,宋徽宗又命海州知州张叔夜设法招降宋江。张叔夜通过招募敢死队、设伏、诱战等手段,给宋江以重创。趁宋江所部慌乱之际,发动全面进攻。在重兵包围之下,宋江不得已率部接受招降。从宣和元年十二月至宣和三年三月,宋江领导的起义只坚持了一年零五个月。

关于宋江被招安一事,北宋末年人李若水的《忠愍集?捕盗偶成》诗为证:“去年宋江起山东,白昼横戈犯城郭。杀人纷纷剪草如,九重闻之惨不乐。大书黄纸飞敕来,三十六人同拜爵。狞卒肥骖意气骄,士女骈观犹惊谔。今年杨江起河北,战阵规绳视前作。嗷嗷赤子阴又言,又愿官家早招却。我闻官职要与贤,辄啖此曹无乃错。招降况亦非上策,政诱潜凶嗣为虐。不如下诏省科徭,彼自归来守条约。小臣无路打高天,安得狂词裨庙略。”从诗中可以看出,宋江等三十六人确实投降了张叔夜,而且都被封官拜爵。

网络配图

宋江被招安后,其事迹说法不一,争论较大,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称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而《折可存(宋武功大夫)墓志铭》则云“宣和二年,浙江方腊起义,……可存领其他三将兵,冒矢突阵,力擒方腊。……班师京途中,又奉命镇压宋江起义。”墓志铭说宋江并没有去征方腊,是折可存在征讨方腊胜利后,才将其擒住的。不过,《水浒传》已深入人心,宋江的的结局大抵如施耐庵所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美人之死:是刘邦安排失当,还是吕雉心肠太毒?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美人之死:是刘邦安排失当,还是吕雉心肠太毒?戚夫人,名懿,祖籍定陶(今山东定陶),时居下邳(今江苏邳州),汉高祖刘邦的宠妃。从后世出土的汉画石像中,还可以看到她“翘袖折腰”的婀娜舞姿。戚夫人因年轻貌美,能歌善舞,常鼓瑟抚琴陪侍在刘邦身边,深得刘邦宠爱。后因废立太子之故,与皇后吕雉成了生死冤家。刘邦去

  • 太武帝拓跋焘的雄才堪比汉武帝 却一生争议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若说北魏鲜卑帝国最有本事的帝王,一定得是太武帝拓跋焘了。但凡谥号带“武”的,多是雄主,譬如汉武帝,一生致力开疆拓土。而我们这位太武帝的武功,似乎与前人也大有相当之势。当然,我们还是先翻开太武帝的“从业”履历一看:拓跋焘为明元帝拓跋嗣之子,这明元帝,前文已经提过,因父母失和家庭破裂,患上了忧郁症,没当

  • 明朝武将石亨一个权力大到群臣都害怕的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石亨是渭南人,所属朝代是明朝。他是明朝的武将。他在人生巅峰时期,曾就太子太师一职。图片来源于网络明朝石亨出生在武将之家,当时,明朝的武官职位可以继承,所以,他算是个官二代,继承的是他伯父的职位,因为他伯父没有自己的孩子,而且他本身长相就比较威猛,也可以算是善战之人。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历史长流中,一直

  • 第一巨贪和珅富可敌国 乾隆为什么不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和珅,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在描叙和珅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巨贪,和珅的一生贯穿就是一个字贪,说其是中国历史第一巨贪也不为过。网络配图据记载乾隆死后15天,和珅就被嘉庆处死,给抄了家底。抄家的名册都登录了有100多册,其中房屋3000间;田地8000顷;银铺42处;当铺75处;吉林人参600斤;玉如意1

  • 司马欣在乱世中把握机会直步青云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电视剧中司马迁的扮演者有吴晓东、沈雪炜。《楚汉传奇》中司马迁的扮演者是吴晓东,最新上映的电视剧《秦时明月》中司马欣的扮演者是沈雪炜。司马欣在剧中的戏份虽不多,但也缺其不可。二人在剧中对司马欣这个角色诠释的非常到位。图片来源于网络吴晓东,现在担任国家话剧院的导演,毕业的院校是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曾出演

  • 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押送生辰纲的目的,杨志押送生辰纲第几回,杨志押送生辰纲

    梁中书因何会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开辟鸿蒙,谁为情种。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因此上继续这痛并快乐的水浒话题。言归正传,今天说说《水浒传》里智取生辰纲这件事。施耐庵先生在这个事件前加了一个“智”,其目的无非是与吴用这个智多星中的“智”相呼应。不过

  • 吕后曾想杀光开国功臣,为何又没动手?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前195年6月,汉高祖刘邦走到了生命的终点,结束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死于长安城的长乐宫中,终年六十二岁。继承皇位的虽然是汉惠帝刘盈,但执掌朝政的却是刘邦的妻子吕后。刘邦死后,吕后秘不发丧,一直没有对外公布消息,因为在此时她正在酝酿一个血腥的计划,她想杀光西汉的开国功臣们!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

  • 司马炎和司马攸是亲兄弟,为什么会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曹魏权臣司马师,他是司马懿的儿子,妻子却是曹爽的表姐妹,出于政治目的,最终毒死了自己的结发妻子夏侯徽。今天咱们说说司马家族另外一位冷血的人物,他就是司马懿的孙子、晋武帝司马炎!司马炎是司马昭的儿子,也是司马师的侄子,他堪称是一位冷血的皇帝,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

  • 魏征不是李建成的亲信吗 魏征为什么会被李世民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世民和魏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魏征生前被李世民视为镜子,死后为什么被推倒墓碑、取消子女婚约?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或恨,我们应该看看原因再做评判。魏征能够被李世民重用,犯颜直谏只是表面原因,两人的互相需要、互相成就才是关键;而魏征遭受的波折身后事,则是他触碰

  • 铁叫子乐和为什么会因为一封信丧命?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铁叫子乐和是什么结局,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铁叫子乐和,是一位心灵手巧、多才多艺之人。他原本是登州牢城营的小牢子,因营救被等地富户毛太公陷害入狱的解氏兄弟,与孙立、孙新、顾大嫂等人一起劫牢成功,此后上梁山落草。梁山大聚义时,乐和排名第七十七位,担任军中走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