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末年最后的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东汉末年最后的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400 更新时间:2023/12/7 20:24:08

东汉末期同属凉州人的三位杰出的名将。他们都在治羌中立功扬名,故而在当时被称为“凉州三明”。 这三人,在对羌战争中都有过很杰出的战绩,在羌人中也有很高威名。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皇甫规(104年-174年),字威明,安定郡朝那县(今宁夏彭阳县)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

皇甫规出身将门世家,祖父皇甫棱,曾任度辽将军;父亲皇甫旗,任扶风都尉。永和六年(141年),西羌大肆侵扰三辅地区,又包围安定,谋犯长安。征西将军马贤率十万大军征剿,未成功。皇甫规此时是布衣,见马贤战术错误,料其必败,于是上书说明情况。不久,马贤果然中伏,在射姑山为羌军围歼,马贤及其二子均战死。郡守知道了皇甫规懂兵略,举荐任命为功曹,命其率八百士兵,与羌军交战,斩首数级,使羌军退却。

此后,皇甫规被举为上计掾入朝为官。后来,羌兵大集合,攻击烧掠陇西,朝廷以为祸患。皇甫规上疏朝廷,自己请求报效国家,汉顺帝没有听从他的意见。建康元年(144年),汉顺帝驾崩,外戚梁冀为大将军,专横跋扈。本初元年(146年),皇甫规在对策中讽议梁冀。梁冀记恨皇甫规,皇甫规于是托病免官回家。皇甫规在家乡教授学生三百多人,共十四年。

延熹二年(159年),梁冀被诛杀,朝廷征召皇甫规。之后泰山郡叔孙无忌揭竿而起,攻略郡县。朝廷以皇甫规为泰山郡太守。皇甫规就任后,平定了叔孙无忌的起义。延熹四年(161年),叛羌侵扰掳掠关中, 三公举荐皇甫规为中郎将,持节监关西兵,讨伐零吾、东羌等,将其击破,斩首八百级。先零诸种羌仰慕他的威信,相劝降者十余万。延熹五年(162年)三月,沈氐羌攻张掖、酒泉。皇甫规发骑兵征讨。

之后皇甫规在凉州招抚羌人,安定羌变,缓解东汉朝廷与羌人之间的矛盾。羌人非常感慕,前后相归降者逾二十万口。这对汉羌之间的融洽十分有利,更使边疆地方得以安宁。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规因为拒绝宦官索取钱财,被诬罪下狱。之后经诸位公卿和太学生等三百余人上书救援,才得以被赦免归家。延熹六年(163年),征召皇甫规任度辽将军,到任数月,举荐中郎将张奂代替自己。延熹九年(166年),张奂升任大司农,皇甫规再次担任度辽将军。皇甫规在任数年,北方边境无事。

永康元年(167年),皇甫规被征召为尚书。不久,皇甫规被调为弘农郡太守,获封寿成亭侯,食邑二百户,但他推辞封爵。最后,他又转任护羌校尉。熹平三年(174年),皇甫规因年老多病被召还,在路上去世,终年七十一岁。

二、张奂(104年-181年),字然明。敦煌郡渊泉县(今甘肃安西县东)人。东汉时期名将、学者。

张奂父亲张惇曾任汉阳太守。张奂年少时游学,师从太尉朱宠。后来,张奂受大将军梁冀征辟。不久因病离职,之后又被举为贤良,策试得第一名,被擢拜为议郎。永寿元年(155年),张奂被调任为安定属国都尉。张奂到职不久,南匈奴七千余人起兵反汉,进攻南匈奴单于王庭,东羌也出兵响应,进攻张奂的驻地。当时张奂营垒中只有二百多人。张奂听到叛军进攻的消息后,便马上带领军士出击。汉军很快占据了龟兹,断绝了南匈奴与东羌的交通,东羌相继率众降张奂,同汉军共同攻打南匈奴叛军,不断取得胜利。南匈奴叛军首领十分惶恐,便率众向张奂投降,这样安定郡内的叛乱平定。

延熹元年(158年),朝廷调张奂担任使匈奴中郎将,进驻南匈奴单于王庭,负责匈奴事务。同年,南匈奴诸部在休屠各的率领下起兵反汉,与乌桓、鲜卑攻掠沿边九郡。张奂用计诱降了乌桓;对南匈奴诸部叛军,采用袭击战略,将其击败,诛杀了休屠各部首领,余众皆降。又率南匈奴单于袭破了攻掠汉边的鲜卑,使北部边疆得到安宁。

延熹二年(159年),桓帝铲除了外戚梁冀。张奂过去曾当任过梁冀属吏,也被免官。在中郎皇甫规先后七次的荐举下。延熹六年(163年),张奂被任命为武威郡太守,在武威期间,他实行了平徭均赋,使人民的赋役负担有所减轻;同时他又革除民间陋习。受到百姓爱戴。之后,朝廷调张奂担任度辽将军,代表朝廷处理鲜卑、乌桓事务。数年间幽、并二州,清静无事。

延熹九年(166年),朝廷调张奂任大司农,掌管国家经济。鲜卑听到张奂调离,便勾结南匈奴、乌桓,共五六千骑兵,开始攻掠沿边九郡,杀害百姓;同年秋,鲜卑又率八九千骑兵,联结东羌等共攻张掖、酒泉,北方沿边地区深受其害。为了平息叛乱,朝廷仍以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监督幽、并、凉三州及度辽、乌桓二营。南匈奴和乌桓听到张奂率兵到前线时,便率众二十万口投降。张奂诛其首恶,对降众采取安抚办法。

延熹十年(167年),东羌与先零羌五六千骑攻掠关中,羌人大败汉军,杀千余人;同年冬,东羌再次劫掠管仲地区。这时张奂派司马尹端、董卓二人率兵进击,大败羌人,斩其首领,俘羌人万余人。汉灵帝即位后,张奂入朝担任禁军将领,之后被宦官利用,率军进击大将军窦武,迫其自杀。事后自责不已,拒受封侯,又上疏为窦武等人伸冤。不久因得罪宦官被诬陷罢官。晚年归居故乡,授课著书,不再为官。光和四年(181年),张奂在家中去世,终年七十八岁。

三、段颎(jiǒng)(?-179年),字纪明,武威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东汉名将。

段颎年轻时便学习驰马射箭,崇尚游侠之风。段颎最初被推举为孝廉。之后迁任辽东属国都尉,当时鲜卑侵犯边塞,段颎就率军赶往。因为担心鲜卑会逃走,于是段颎在路上伪装撤退,并在退路上暗设伏兵。鲜卑认为段颎真的撤退,于是率军追赶。段颎于是集合军队还击,犯边的鲜卑,全被斩获。之后太山、琅邪二郡的东郭窦、公孙举等聚众三万人起义,朝廷派兵剿讨,不能平息。永寿二年(156年),司徒尹颂荐举段颎,于是以段颎为中郎将。段颎率军讨伐东郭窦、公孙举等,大获全胜,斩杀东郭窦、公孙举,获首万余级。朝廷封段颎为列侯。

延熹二年(159年),段颎升为护羌校尉。正值八个羌族部落侵犯陇西、金城边关,段颎率兵及湟中义羌的一万二千骑兵出湟谷,将其击败。又追击余部,再战,大胜,斩杀其首领以下共二千人,俘获一万余人,其它都逃走了。延熹三年(160年),剩下的羌人又率军侵犯张掖,杀害百姓。又召集一千多个部落,集中兵力向段颎的部队发起攻击。段颎下马与他们大战,战斗到中午,刀折矢尽,羌人也撤退。段颎追击,边战边追。持续四十多天,出塞追击二千余里,斩杀羌人首领,斩俘五千多人。又分兵攻石城羌,斩一千六百人。段颎又派兵进击白石城,斩首俘虏三千多人。

延熹四年(161年),上郡的羌人联合侵犯并、凉二州,段颎率义羌征讨。凉州刺史郭闳贪图战功,故意拖延段颎,使军队不得前进。而义羌征战久了,都思念家乡故旧,于是也反叛了。郭闳把罪责推到段颎身上,段颎因此被捕入狱。羌虏更加猖獗,攻陷营坞,扰乱各郡。之后朝廷知道段颎被诬陷的,段颎被释放。延熹六年(163年),羌人的势力更加强盛,凉州几乎沦陷。朝廷再任段颎为护羌校尉,前去征讨。延熹七年(164年)春,羌人三千部落至段颎军前投降。余下的叛军撤退后集结屯驻。段颎率兵一万余人将其击败,斩杀其大帅,杀死俘虏四千多人。

延熹八年(165年)春,段颎又进击勒姐种部落,斩首四百余级,投降的有二千多人。夏天,又进击当煎种部落于湟中,但被击败,被围困三天,段颎悄悄在黑夜出兵,击鼓还战,大破羌军,杀虏几千人。段颎穷打猛追,辗转山谷间,从春天到秋天,无日不战,敌人因此又饥又困,各自逃散,北去侵略武威一带。段颎击败西羌,共斩首二万三千级,俘获数万人,马牛羊共八百万头,一万多部落投降。朝廷封其为都乡侯,食邑五百户。永康元年(167年),当煎诸种部落又反,集合四千多人,段颎这次彻底击败他们,斩杀其主帅,斩首三千余级,西羌从此平定。

建宁元年(168年)春,段颎带兵一万多人,与先零东羌战于逢义山。羌兵多,段颎的部队开始害怕。段颎大呼喊叫激励兵将,段颎驰马在旁,带队突然袭击,羌军崩溃,共斩首八千余级,获牛马羊二十八万头。夏天,段颎再追击东羌,率轻快部队走二百多里,击败了东羌,之后一路追击了三天三夜,。一直追到泾阳,羌人余部四千部落,全部分散逃跑到汉阳山谷之间。

建宁二年(169年)夏,段颎派田晏、夏育率领五千人在凡亭山击败东羌。羌军溃散,向东逃跑,又聚集在射虎谷。段颎计划一举消灭东羌,于是派千人结木为栅,广二十步,长四十里,阻拦他们。分派田晏、夏育率七千人,悄悄地上西山。又派司马张恺等率三千人上东山。段颎自己率步兵、骑兵进击水上。段颎于是与东西山汉军夹击,挥兵进击,羌人大败并溃散。段颎追至谷上下门穷山深谷之中,处处击破。斩其主帅以下一万九千人,获牛马不可胜数。招降的四千人,分别安置在安定、汉阳、陇西三郡,至此东羌全部平定。

段颎自出征来共一百八十战,斩敌首三万八千六百余级,获牛马等四十二万七千五百余头,军士仅战死四百余人。东西羌皆被段颎平定。朝廷改封段颎新丰县侯,食邑万户。建宁三年(170年)春,朝廷召段颎还京师,灵帝任命段颎为侍中,调任执金吾、河南尹。段颎为保住富贵,开始依附宦官,与中常侍王甫结为党羽,冤杀了中常侍郑飒、董腾等人。

之后陆续为太尉、司隶校尉、颍川太守、太中大夫。光和二年(179年),又接替桥玄为太尉。朝廷追究宦官王甫罪责,段颎坐罪下狱,饮鸩而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步军五虎将指的是谁?李逵都要靠边站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梁山好汉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水浒传作为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大家并不陌生。里面描写了北宋末年,奸臣当道,官逼民反,百姓民不聊生,108位好汉上梁山替天行道,最后接受朝廷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这108将中,武力也分三六九等,有高有低。这期中,最厉害的当属卢俊义和

  • 孙权选的五大辅政大臣,最后分别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孙权晚年时,东吴爆发了二宫之争,孙权只得废除太子孙和,立自己的小儿子孙亮继承。孙权留下了五大顾命大臣来辅佐幼子。但是这五大辅政大臣,都是东吴重臣,却都没有好下场。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孙弘(?—252年),三国时期吴国大臣,扬州会稽(今属浙江)人。孙弘为人阴险。与诸葛恪、张昭

  • 盘点北宋初年四大名将,他们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朝留给人们的印象一向是积贫积弱,为外族所欺凌。但是其实宋朝也是有诸多名将的,今天就来盘点下北宋初年四大名将。这四人抵御外敌,平定国内。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河北省灵寿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曹彬的父亲曹芸,任成德军节度都知兵马使

  • 王进为何会被高俅逼走?他为何没有选择上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王进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王进是水浒传中第一个出场的英雄,也是我最欣赏的英雄。欣赏王进,既是因为他武艺高强却不张扬,更因为他具有大智慧、大心胸,懂利害、敢决断,所以王进比许多梁山好汉的下场要强太多了。王进不选择落草才是正常的落草为寇,就是土匪强盗,要

  • 揭秘蜀汉“平安三侯”,他们分别是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的蜀汉一直给人缺少大将的印象,大家都认为是靠诸葛亮和姜维在苦苦支撑。其实不然,蜀国内部还是有很多出色的名将的。今天介绍的就是三位为蜀国镇守边疆的名将,他们三人分别驻守汉中,抵御魏国、驻守江州,抵御吴国、驻守南中,抵御南蛮。这三人被百姓尊称为“平安三侯”。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受唐太宗重用的五大名将,他们都出身胡人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盛世,万国来朝,唐太宗被称为“天可汗”。而这不但是因为唐朝的强大,也是因为盛世之下,唐朝上下所拥有的一种自信和包容。唐朝在面对胡人的时候是非常开放的,唐太宗甚至任命了许多胡人担任军中的将领,为大唐开疆扩土,成就一代盛世。我们就来看看,这中间功劳最高的五位出身胡人的名将。感兴趣的读者

  • 赵云在长坂坡吓跑张郃后,其他猛将为何没有挺身而战?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们知道赵云长坂坡吓跑张郃,为何其他猛将不挺身而战?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您讲解长坂坡之战,赵云大显神威,在曹营之中七进七出,斩杀五十余曹将,给曹营众将一种无法战胜的感觉。我们知道,曹营之中武将最多,其中最出色的有曹氏宗亲八虎骑和五子良将,还有许褚、典韦等一众猛将。那么,在赵云大显神威、大杀四方的时

  •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童年生活有多悲哀?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溥仪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他虽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但却仅是有“皇帝”的虚名,真正掌权的是慈禧太后,他只不过是慈禧太后挑选出的“傀儡”而已!大多人认为溥仪即是皇帝,虽然没有实权,但定会过着荣华富贵的生活,事实上,溥仪的童年悲痛不堪,身体被宫女掏空,可怜饿急了只

  • 刘备执意伐吴时,赵云都极力劝阻,诸葛亮是什么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诸葛亮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在三国乱世之中,很多时候天下大势的发展趋势并不是人力能够左右的,原本按照隆中对的想法,汉中之战结束后,蜀汉已经是顺利的占据了益州荆州两地,静待时机休养生息之后,便可以进一步图谋整个天下,可是刚打败曹操没多久,荆州前线传来失守,五虎

  • 孙策不到十年间就统一了江东,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不到十年间就统一了江东,孙策到底有多强?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被称为“江东小霸王”的孙策,从孙坚死后接手父业,到成为孙吴政权的奠基人,才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时间。那么,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孙坚被黄祖所杀时,孙策才17岁,他安葬好父亲,守孝完后,便去投奔了袁术,找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