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春秋末期军事家伍子胥简介:伍子胥为何会被迫害到自杀?

春秋末期军事家伍子胥简介:伍子胥为何会被迫害到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782 更新时间:2023/12/6 22:06:16

伍子胥是谁?伍子胥做了哪些事?伍子胥为何自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伍子胥简介: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字子胥,本楚国椒邑(今湖北省监利县黄歇口镇 ,一说今安徽省全椒县)人 ,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

伍子胥之父伍奢为楚平王子建太傅,因受费无极谗害,和其长子伍尚一同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从楚国逃到吴国,成为吴王阖闾重臣,是姑苏城(苏州城)的营造者,至今苏州有胥门。公元前506年,伍子胥协同孙武带兵攻入楚都,伍子胥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报父兄之仇。吴国倚重伍子胥等人之谋,西破强楚、北败徐、鲁、齐,成为诸侯一霸。

伍子胥曾多次劝谏吴王夫差勾践,夫差不听。夫差急于进图中原,率大军攻齐,伍子胥再度劝谏夫差暂不攻齐而先灭越,遭拒。夫差听信太宰伯嚭谗言,称伍子胥阴谋倚托齐国反吴,派人送一把宝剑给伍子胥,令其自杀。伍子胥自杀前对门客说:“请将我的眼睛挖出置于东门之上,我要看着吴国灭亡。”在伍子胥死后九年,吴国为越国偷袭所灭。

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为什么逃奔吴国

楚平王七年(前522),伍子胥父兄遭受陷害,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经历千难万险,逃奔吴国,想借助吴的力量复仇。他察知要想早日使吴伐楚,须使吴公子光早就王位,于是推荐勇士专诸给公子光,帮助公子光刺杀吴王僚夺取王位。事成之后,公子光即位,是为吴王阖庐。

吴王阖庐举伍子胥为行人(掌朝觐聘问的使者),要他参与国家政事。伍子胥帮助吴王修明政治,发展生产,振军经武,加强国力,并向阖庐推荐精通兵法的孙武为将。他与孙武统观全局,为阖庐制定“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争霸方略。

鉴于楚强吴弱的客观形势,在阖庐问伐吴应取的策略和战术时,伍子胥提出了一个疲惫楚军的谋略,说:“楚国执政的人多而相互不和,没有人敢承担责任。如果分吴军为三部,轮番袭扰楚军,一支部队到那里,他们必然都要出而应战。他们出来,我们就回来;他们回去,我们就出动。这样一来,楚军必然疲于奔命。”

吴王按照伍子胥的计谋实行,果然很有效。《左传》记载:“昭公三十一年(前511)秋,吴人侵楚,伐夷,侵潜、六(古国名,后属楚)。楚沈尹戍帅师救潜,吴师还。楚师迁潜于南岗而还。吴师围弦,左司马戍,右司马稽,帅师救弦,及豫章,吴师还。始用子胥之谋也。”伍子胥还与孙武共进联合唐、蔡之策,说:“楚将囊互(子常)贪婪,因此唐、蔡都怨恨他。大王如果想大举伐楚,一定要先得到唐、蔡的帮助才行。”阖庐听从了这个建议,争取与唐、蔡联合以孤立楚国。

吴王阖庐九年(前506),伍子胥与孙武等辅佐阖庐率大军攻楚,乘楚北部边防松懈,远道迂回奇袭,并调动楚军主力在栢举(今湖北麻城东北,一说在今湖北汉川北)展开决战,大败楚军。乘胜穷追,楚军奔至雍澨(今湖北京山西南),正待饭熟要吃时,吴兵追至,乃舍饭逃跑,吴军食其饭而追之。历经五战,攻破楚国郢都(今湖北江陵西北纪南城)。楚昭王逃走,君臣溃散,伍子胥“乃掘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已”。

伐楚大捷,伍子胥因功封于申,故又称申胥。

伍子胥的故事:伍子胥最终为何自杀?

制服西方强敌之后,处于吴东方近邻的越国兴盛起来。越曾于吴王阖庐十年(前505)乘吴攻楚、国内空虚,袭击吴都姑苏。吴王阖庐十九年(前496),吴伐越,越王勾践迎击,败吴于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斩伤阖庐的脚大拇指。阖庐病创将死,嘱咐太子夫差勿忘越杀父之仇。

两年后(前494),吴王夫差起倾国之兵伐越,败越于夫椒(今江苏苏州、吴县西南),遂入越。越王勾践乃以余兵五千人退保会稽山(今浙江绍兴、嵊县、诸暨、东阳间),派大夫文种卑辞厚礼请和,请求允许越作为吴的属国,“委管钥,属国家,以身随之(越王身为臣仆)”。

此时,伍子胥以战略家的犀利眼光,看出越国是吴国的心腹之患,也清醒地看到越国卑辞厚礼背后包藏着灭吴的野心,因而力劝夫差拒绝越国的请求。伍子胥分析说:吴越既为近邻又为世仇,不能并立,应乘胜消灭。得其地可居,得其舟可乘;反之,进军中原,得地不足居,得车不足乘……”并指出,“今不灭越,后必悔之”。

但夫差因胜而骄,认为越已屈服,不需顾虑,一心急于北上同齐争霸,故而允许议和,率军回国。伍子胥悲愤地说:“越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意谓吴国宫室将因越军破坏变为池沼)”

其后五年(前484),吴王闻齐景公死而大臣争宠,兴师伐齐,伍子胥劝谏,吴王不听。结果,败齐师于艾陵(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更加骄傲自负。得知吴国伐齐,越王勾践用子贡之谋,率其众以助吴,并用重宝贿赂太宰嚭,从吴王到列士皆有馈遗,吴人都很高兴,只有伍子胥很是担忧,认为这是“豢吴”(就像人豢养牺牲一样,不是爱它而是准备杀它)。

夫差不但听不进伍子胥的忠言,反而听信佞臣太宰嚭的谗言,赐剑逼伍子胥自杀。伍子胥仰天长叹,伏剑自裁前嘱其舍人:“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而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入灭吴也!”伍子胥死后,吴地的人敬仰他,在江边立祠,命名为胥山。

其后,果然不出伍子胥所料,夫差争霸心切,于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十五年),率全国精锐部队北上黄池(在今河南封丘西南)会盟,与晋争长。越王勾越伺机调集四万九千大军分两路,一路断吴归路,一路直捣吴都。又经笠泽(水名,在今苏州南,自太湖东至海,南与吴淞江平行)之战和对姑苏的长期围困,遂置吴国于死地。夫差请和,越国不许,夫差终于自杀。自杀前,以袂掩面,说:“吾无面目以见子胥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被称为仙人的左慈到底是什么实力?他真能役使鬼神?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阐教十二金仙的跟脚,左慈役鬼,仙人兜的实力

    汉末仙人左慈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说起东汉末年,大家一定都会想到乱世英雄们,但其实还有这么一位“仙人”一样的人物,那就是左慈。左慈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方士,少年时居住在天柱山,研习炼丹之术。明五经,兼通星纬,学道术,明六甲,传说他能役使鬼神,坐致行厨,是个有神通的

  • 袁枚:除了很有文采之外,还十分擅长断案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山中问答的章法特点是什么,文采好怎么形容,袁枚论诗主张

    袁枚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袁枚,字子才,号简斋、随园主人,祖籍钱塘(今属浙江杭州),清代著名学者、诗人、散文家、评论家、美食家,留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子不语》等著作。很多人都知道袁枚很有文才,而其善于断案却鲜为人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袁枚考

  • 姚广孝为何要策划朱棣造反?他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朱棣什么时候谋反的,姚广孝给朱棣的预言,朱棣怎么起兵成功的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姚广孝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姚广孝是明成祖朱棣的起兵攻打建文帝的的策划者。其的目的就是利用朱棣这个平台,将自己洞察天下的大事变成现实。除此别无他图。其貌不扬,富有理想姚广孝精通阴阳术十四岁出家,长相非常惹人注意,其去嵩山时,一高僧见到他说:“这是何等

  • 王翦如此功高震主却能善终 王翦能够善终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灭楚,秦始皇灭楚为什么请出王翦,王翦结局

    很多人都不了解王翦能善终,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战国四大名将身上都有响当当的名头,杀神白起擅攻,廉颇擅守,李牧能够以少胜多,数次挽救赵国于大厦将倾之际,王翦跟前面这三位相比,总感觉差了点意思,可人家功劳最大。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进程中,王翦本人灭掉三个,儿子王贲灭掉两个,除了最弱小的韩国是

  • 秦昭襄王杀白起真的是一时脑热吗 白起为何会落到这个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昭襄王为何杀白起,为什么秦王要杀白起,白起比秦昭襄王大多少

    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昭襄王杀白起,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战国的战场上,秦将白起绝对是个风云人物。白起被称为战神,一生大小征战,不下七十余场,鲜有败绩。但这个战神的结局却是被君王赐死,为秦国建立功绩的大将,落得如此下场,不禁令人惋惜。白起曾得秦昭襄王的重用,但是他也是在秦昭襄王的诏令下被迫自

  • 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张齐贤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太弱了谁都打不过,赵构为什么让岳飞班师,岳飞和秦桧哪个官大

    众所周知,北宋推行“重文轻武”的国策,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官们都不会打仗。在北宋初年,有一位很厉害的文官,他做了21年的宰相,可以说是“出将入相”。在地方任职期间,这位文官居然率领一支杂牌军击败了不可一世的辽国骑兵!那么,这个堪称北宋历史上最会打仗的文官是谁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一起

  • 秦昭襄王真的是一个窝囊废吗 秦昭襄王41年为何不敢夺权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秦昭襄王是谁的儿子,秦昭襄王为什么长寿,秦昭襄王简介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昭襄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早年的时候,被迫前往燕国去做人质,在燕国,他受尽了屈辱,到处忍让,对人十分热情,生怕得罪别人。正是因为长时间这样,最终使得秦昭襄王养成了隐忍和谨慎的性格,其实这也为以后夺权,埋下了伏笔。大家都知道,公元前307年,秦武

  • 刘法:北宋末年第一猛将,在历史上却籍籍无名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初名将,无一败绩的将领,世界古代第一猛将

    北宋末年,好大喜功的宋徽宗在蔡京、童贯等人的怂恿下,发起了对西夏的战争。战争从1103年开始,一直持续到了1119年,经过长期的作战,北宋终于取得了战争的胜利,逼迫西夏求和。然而,在这场战争的过程中,北宋却损失了当时最厉害的一员名将!此人作战勇敢,被西夏誉为“天生神将”,那么他到底是谁呢?接下来我爱

  • 张昭:名望最高的东吴老臣,为何没被封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张昭字什么,张昭为什么总是想投降,张昭厉害吗

    221年,孙权向魏文帝曹丕称臣,并且接受了吴王的封号。之后,孙权开始任命各级官员,然而在选择丞相时出现了争议。人们都觉得丞相之职非老臣张昭莫属,可是孙权却选择了并不怎么出名的孙邵!在孙邵死后,百官再度推荐张昭为丞相,孙权却再度拒绝,而是任用了顾雍。那么,孙权为何不选择张昭做丞相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

  • 让契丹畏惧的北宋名将:揭秘杨延昭传奇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呼延赞鞭打赵匡胤,历史上真实的北宋名将杨继业,杨文广是杨宗保的儿子吗

    杨家将的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作为杨家第二代的杨延昭也是位妇孺皆知的人物。不过,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与历史上的杨延昭的形象还是有一定的差别。比如说杨延昭虽然被人们称为“杨六郎”,可是根据史书的相关记载,他应该是杨业的长子!那么,历史上的杨延昭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呢?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就带来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