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齐国已经投降刘邦了 韩信为什么还要灭掉齐国

齐国已经投降刘邦了 韩信为什么还要灭掉齐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73 更新时间:2024/2/14 8:07:20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攻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楚汉战争中,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乌龙事件”,就是韩信攻齐。

事情是这样的,韩信与张耳等人平定赵国之后,刘邦在荥阳、成皋与项羽对峙,因为项羽实在太虎了,汉军兵力吃紧。

刘邦转头一看,韩信和张耳带着援军来了,刘邦就独自带着夏侯婴,渡过黄河来到韩信军中。一大早,刘邦就自称是汉使,进入韩信军中。

趁韩信和张耳还在睡觉,刘邦直接进入韩信的卧室,把他的兵符印信收拾一空。召集军中的将领,重新进行了一波人事任命,完事之后带着军队走了。

临走给韩信和张耳留了口信,军队我就是收下了,你俩该干嘛干嘛去吧。张耳你当赵王,守好赵国,韩信你当相国,带着剩下军队打齐国去吧!

韩信率军向东进攻齐国,还没有渡过赵齐交界的平原渡口,就听到刘邦派出的使者郦食其已经说服齐王归降汉王,韩信准备退兵。

但是被蒯通劝阻了,“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

蒯通连续两个反问,把韩信征服了,汉王叫你撤兵了吗?你还不如一介酸儒吗?韩信决定继续进攻齐国。

因为郦食其的劝说,齐国已经撤去了防备汉军的兵力,韩信一路挺进,偷袭击败齐国的历下大军,兵临临淄城下。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的韩信的间谍,来骗他的,就把郦食其给烹了。

齐王田广逃到高密,向项羽求援,项羽派出龙且率领二十万楚军救援齐国。潍水之战,龙且冒进渡河,被韩信半渡而击,楚军大败,龙且被杀,齐国被韩信平定。

郦食其是怎么说服齐国的,田广为什么愿意投降刘邦呢?

郦食其号称“高阳酒徒”,是著名的纵横名士,通过纵横捭阖之术,获得刘邦的重用和信任。

韩信平定赵国、降服燕国之后,郦食其认为,齐国幅员千里,背靠大海,南临楚国。

田氏宗族在历城屯兵二十万,刘邦及时派遣数十万大军,也很难短时间内攻下齐国,自己向刘邦请求前往齐国游说,令齐国臣服刘邦。

郦食其见到田广之后,告诉齐王田广,天下人都心向汉王刘邦,只有早点投降汉王,才能保全齐国的宗庙社稷。

郦食其首先强调,刘邦占有大义,既有先入关中的大义,又有为义帝报仇的正义。紧接着又说明刘邦对立功的将领,毫不吝啬封地和赏赐。

而项羽呢,对有功的将领舍不得赏赐,财物堆积起来,都不愿意赏赐将士,这是以利诱,说明跟着刘邦有肉吃,跟着项羽光干活,汤都喝不上口热的。

利益谈完了,就开始威胁了,把刘邦从还定三秦,到平定魏国、赵国的战绩讲了一遍。

再说现在荥阳一线,刘邦已经占据了优势,最后威胁说,天下诸侯,早投降的有肉吃,最后投降的肯定被灭掉。

这是赤裸裸地威胁齐王田广啊,天下诸侯剩下谁了?没几个了,大的就剩下齐国和楚国了,另外一个是临江王共敖。

谁最后投降,不就是说他了么,项羽是肯定不会的,共敖是项羽的小弟,大概率不会,这摆明了就是指着田广威胁不投降就要被灭。

齐王田广觉得郦食其说得挺有道理的,就同意归降刘邦,撤出齐国军队在历下的防御。终日与郦食其饮酒作乐,那么田广为什么要投降刘邦呢?

其实要说实话,田广也并不是真的就臣服于刘邦了,更多算是与刘邦达成同盟,加入反楚联盟罢了。田广这么做是有历史原因的,首先田广的老爹田荣,本身就与刘邦是反楚联盟。

后来因为田荣被项羽杀死,刘邦彭城大败,刘邦与齐国的联盟关系断绝。

田荣死后,项羽立田假为齐王,田荣的弟弟、田广的叔叔田横,收拾田荣的残兵,击败田假,收复齐国的失地,立田广为齐王。

田假逃入楚国,项羽因为被刘邦在荥阳、成皋耗得脱不开身,不得不杀死田假,向田广、田横示好,与齐国议和。

但是齐楚虽然修好了,曾经新仇旧恨还没有化解,田氏父子对项羽是有很深的怨念的。

怨恨的出发点就是项羽有功不赏,灭秦时,觉得田荣没有追随他,不愿意封赏立田市为齐王,田荣一气之下,起兵平定三齐,自立为齐王。

然而田荣这样暴躁的举动,惹怒了项羽,项羽发兵攻打齐国,给了汉王刘邦平定关中,东出中原的机会。

郦食其就以这一点为出发,扒开了项羽与田广之间被掩盖住的伤痛,一说起项羽有功不赏,田广心里就非常认同。

再看看跟着刘邦反抗项羽的彭越,以前还是老爹手下的侯爵,跟着刘邦打击项羽,几年下来,人家都是占据中原腹地的梁王了,人比人得死啊!

正是因为田广、田横与项羽之间的新仇旧恨,郦食其一刺激,田广就同意加入反项联盟了。

而且郦食其还把刘邦吹嘘的天下没有,天上少有的牛逼人物,汉军所到之处百姓归心,敌军难当,田广权衡之后,不加入刘邦,那就太脑残了!

齐国已经投降了,韩信为什么还要攻打齐国呢?

第一个原因,正如蒯通所说,刘邦没有下诏命令韩信停止攻打齐国。而且韩信好不容易聚齐数万大军,准备攻打齐国。

郦食其一介书生就把齐国搞定了,这让韩大将军的脸往哪搁了,而且刘邦已经下令韩信攻齐了,你郦食其跑去劝降了,显得你能啊,抢功劳了啊!

第二个原因,从韩信自己在汉军的立身来看,他必须要再打下一块土地,自己才能在汉军阵营中突显出来。

一个河东一隅之地的魏国,和一个赵国,明显是不够他韩信、张耳、曹参来分这个功劳的。

而且魏国被刘邦收回了,赵王成了张耳,这明显的他韩信出力最大,却啥也没有讨到。他又不能巴巴地跑去打燕国,那自己就被边缘化了。

第三个原因,在韩信的心目中,齐国就是他给自己准备的,他的蛋糕怎么能被别人动呢!韩信灭赵之后,请封张耳为赵王,目的就是为了自己后面受封齐地。

请封张耳,一是因为张耳在赵国多年,曾为赵相能安定赵国。二是明显刘邦不会把赵国封给他,张耳也是刘邦心目中的人选。

第三就是为自己平定齐国后,请封齐国做准备,给张耳结个善缘,将来也好为自己说话,所以齐国本就是韩信必须要打下来的。

第四个原因,从汉军集团来看,一个盟友,没有一个部下来得更现实。郦食其因为韩信攻齐,被烹杀之后,刘邦并没有因此而怪罪韩信。

当时没有,后来给韩信定罪,也没有加这一条,说明刘邦认为韩信做得没错。所以说,就连刘邦也觉得韩信趁机攻打齐国没有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同盟的齐国,明显是没有一个部下受封的齐国听话,更加方便控制。而且当时齐国已经放松戒备正是攻打的好时候。

其实,如果齐国不被韩信拿下,刘邦击败项羽之后,未必能够顺利登上帝位。齐国是他必须要解决的一个威胁,对付田广的齐国,可比对付韩信这个齐王要困难的多。

因此,田广与刘邦联合,是利益权衡下的必然选择,而韩信攻打齐国,则是汉军集团的长远需求。郦食其自视口舌之利,却并没有认清楚刘邦未来的形势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生忠于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为什么不选择跟随刘备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危如累卵,随时倾覆,而在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号称是王佐之才的荀彧,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后的忠臣,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不惜与曹操分道扬镳,最后自刎而死!

  • 唐宪宗被杀,凶手为何能逍遥法外五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

  • 朱元璋的性格为何变得如此复杂?竟是皇权专制制度使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

  • 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的乱世,造就了一大批名将。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便有什么样的人才。武将里面最受后人尊敬的我想莫过于关羽了,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影响没有关羽大,但是在世时连关羽对他都有点怵。他便是东吴的猛将甘宁

  •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袁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00年,袁绍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余万并吞兵于官渡,打断渡河占据许都,击败曹操,就此统一北方。虽然袁绍在前期犯下了一定的错误,他在曹操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时选择了袖手旁观,而在战事之初派出的颜良和文丑也被曹操率军设计击败,但即便如此,袁绍靠

  • 卫懿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登基后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卫懿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660年,也就是春秋时期,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堂堂一位国君居然被人吃了!这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昏君就是卫国的卫懿公,他是卫国的十八任国君,在位虽然只有九年的时间,却毫无作为,反而差点让卫国灭亡。那么历史上的卫

  • 吴璘与岳飞和韩世忠齐名,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吴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141年四月,宋高宗赵构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召到临安,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三人的兵权。不过,宋高宗却仍然没有放过岳飞,将其害死。然而,当时有一位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将领,非但没有被夺取兵权,反而依然占据一方,拥兵数十年的时间

  • 朱元璋杀蓝玉真的是因为侮辱北元皇妃的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巍峨延绵的钟山,锁住了连绵不绝的长江之水,作为江南佳丽地,帝王州的明朝又迎来了一位属于他的新主人。在鄱阳湖的血光和太湖的烟波之后,是击败了南方最大两个割据军阀陈友谅和张士诚,登基在金陵城的朱元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开国皇帝,明朝开国六公爵为首的的文

  • 三国最怂的虎威将军是谁?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自己的“虎威将军”。蜀汉的赵云在汉中之战中,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击曹操的大军,堪称勇猛;东吴的吕蒙在濡须之战中,击退曹操的四十万军队。与赵云、吕蒙相比,魏国的这位虎威将军则要逊色不少,虽然号称名将,但却被关羽生擒活捉,被打得全军覆没,最后羞愧而死。那么这位“虎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

  • 刘秀夺得天下之后 刘秀为何还要用汉作为国号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刘秀要用的国号汉,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西汉末年到东汉建立这个阶段,在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刘氏家族天下失而复得,背后是整个社会对“汉”从摒弃到再度拥抱的过程。西汉王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毋庸置疑:秦王朝建立了大一统的框架,但在西汉时才真正变成了现实。华夏不仅实现了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