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斯作为宰相,为什么要帮胡亥继位?真相是什么

李斯作为宰相,为什么要帮胡亥继位?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247 更新时间:2024/3/7 14:53:22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秦朝宰相李斯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单论结果,李斯选胡亥无疑是大错特错了,不但害了自己,也坑了大秦。但是在当时,无论是李斯的内心,还是赵高无与伦比的话术技巧,最终只能促成一个结果,选胡亥,放弃扶苏

为什么这么说呢?咱们还是先回到“三人合谋”的那个片段吧。

一、三人合谋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始皇帝第五次巡游返程路过沙丘之时,病重的始皇帝只留下一份赐给扶苏的诏书就撒手人寰了,诏书上明言,叫扶苏“与丧会咸阳而葬”,即召扶苏回京主持葬礼,《李斯列传》中后面还有一句“以兵属蒙恬”,以将军事指挥权交给蒙恬。应该说,在《史记》记载的这份诏书中,始皇帝没有明言是否传位于扶苏,但从字里行间,倒也有此意了。

当时,掌管符玺的是中车府令赵高,由于秦始皇对他的信任,这份诏书自然也是交由他安排发送的。结果,赵高不但没将诏书转给扶苏,反而策划了一场大阴谋。

赵高先是找到了胡亥,对他说:“现在皇上死了,也没诏书说明传位给谁,只是给皇长子扶苏一封信,长子到了,自然是皇帝富有四海了,可是阁下呢?连块封地可都没有。”

胡亥听罢,起初也是很犹豫的,他也深知废长立幼的厉害。不过赵高却直插他的痛处,并给他树立信心,甚至举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的故事来给胡亥树立信心,告诉他“大行不小谨,盛德不辞让”、“狐疑犹豫、后必有悔”的道理,到底让胡亥决定了干一票大的。接下来的难点就在李斯身上了。

李斯跟胡亥不同,他有着丰富的政治斗争经验,而且身居丞相高位,想成功劝说他并不容易。不过,赵高倒是胸有成竹,因为他深知,李斯也有自己的“痛处"。

见到李斯后,赵高直言:”皇帝死了,给皇长子赐诏书了,现在诏书在扶亥手里,接下来的事儿怎么定就看你跟我的了,丞相觉得应该怎么办?"

李斯听罢,也是觉得不可思议,为人臣者岂能妄议此事呢?

赵高也不跟李斯废话,讲道:“你自己掂量掂量吧,你跟蒙恬比比,谁的功劳高?谁的才能高?谁跟扶苏关系近?如果扶苏当皇帝,丞相之位是用蒙恬还是用阁下呢?”

李斯虽被戳中痛处,但依旧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凭借赵高的三寸不烂之舌打动了李斯,让他同流合污了。

二、李斯之谋

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有赵高与胡亥、李斯的完整对话,还是非常精彩的,能够看出赵高的话术是相当高超的。然而,追溯历史的时候,我们发现,赵高说服李斯可能并不需要那么多话,一来,三人合谋都是非常私密的对话,是不大可能流传出来的;二来,从李斯的角度出发,选择胡亥远比选择扶苏更符合他的利益。

我们知道,李斯跟商鞅一样,都是法家的卫道士,尽管李斯并没有如商鞅一样从根本上提高秦国的实力,但李斯在秦始皇手下这些年,为大秦帝国打下的烙印可也不少。

比如“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等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秦朝国策中,都有李斯的身影,或是由他提出,或是由他来一手操办的。此外,还有两个由李斯一手主导的政策,是可能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那就是郡县制和焚书令。

昔日秦孝公一死,商鞅便成了被逮捕的对象,惨遭车裂而死。这番历史李斯不可能不清楚,他在秦朝所做的一切,在秦始皇死了以后,也并非不会被秋后算账。

单就郡县制而言,当初在朝堂上就有一番大的争论,并且,秦朝的郡县制是从根本上废除了分封制,这自然是直接触及到诸皇子利益的,扶苏这样一位与秦始皇风格截然不同的皇帝上位,很显然并不是李斯所希望看到的。何况,李斯还一手搞出了“焚书令”,这个让扶苏深恶痛绝的法令。

所以,当赵高与李斯谋划立胡亥的时候,李斯大概从内心中早已经同意了,即使表面上有所推辞,那也不过是场面话而已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齐国已经投降刘邦了 韩信为什么还要灭掉齐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攻齐,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汉战争中,发生了一起重大的“乌龙事件”,就是韩信攻齐。事情是这样的,韩信与张耳等人平定赵国之后,刘邦在荥阳、成皋与项羽对峙,因为项羽实在太虎了,汉军兵力吃紧。刘邦转头一看,韩信和张耳带着援军来了,刘邦就独自带着夏侯婴,渡过黄河来

  • 生忠于汉室的荀彧为什么没有选择刘备?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荀彧一生忠于汉室为什么不选择跟随刘备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东汉末年的历史上,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四百年的大汉王朝危如累卵,随时倾覆,而在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号称是王佐之才的荀彧,也是大汉王朝的最后的忠臣,一心想要兴复汉室,不惜与曹操分道扬镳,最后自刎而死!

  • 唐宪宗被杀,凶手为何能逍遥法外五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唐宪宗是怎么死的?从表面上看,这只是一次意外,实际上这是一次精心策划的谋杀,更是当时各种矛盾集中爆发的结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因为类似的原因,唐宪宗作为一个强势的皇帝,突然被人谋杀了,凶手竟然好像没事人一样,一直都是舞照跳马照跑。杀死唐宪宗的人是一个名叫陈弘志的太监,在唐宪宗

  • 朱元璋的性格为何变得如此复杂?竟是皇权专制制度使然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社会最底层爬上权力顶峰的朱元璋,深知“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反之,失人心者就要失天下,元朝的滅亡,便是镜鉴。因此他坐上龙椅之后,便诏谕各级政府:“天下初定,百姓财力俱困,譬如初飞之鸟,不可拔其羽,新植之木,不可摇其根,要在安养生息而已。”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他

  • 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他实力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东吴猛将甘宁在历史上是什么人,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三国的乱世,造就了一大批名将。这是因为有什么样的历史环境,便有什么样的人才。武将里面最受后人尊敬的我想莫过于关羽了,而今天要说的这位名将也是如此,虽然他的影响没有关羽大,但是在世时连关羽对他都有点怵。他便是东吴的猛将甘宁

  •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后,还能东山再起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袁绍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公元200年,袁绍召集四方之兵共计十余万并吞兵于官渡,打断渡河占据许都,击败曹操,就此统一北方。虽然袁绍在前期犯下了一定的错误,他在曹操攻打占据了徐州的刘备时选择了袖手旁观,而在战事之初派出的颜良和文丑也被曹操率军设计击败,但即便如此,袁绍靠

  • 卫懿公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登基后的表现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卫懿公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公元前660年,也就是春秋时期,发生了一件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事情,堂堂一位国君居然被人吃了!这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惨的昏君就是卫国的卫懿公,他是卫国的十八任国君,在位虽然只有九年的时间,却毫无作为,反而差点让卫国灭亡。那么历史上的卫

  • 吴璘与岳飞和韩世忠齐名,为何最后能得以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吴璘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1141年四月,宋高宗赵构将岳飞、韩世忠、张俊三人召到临安,以明升暗降的方式,削去了三人的兵权。不过,宋高宗却仍然没有放过岳飞,将其害死。然而,当时有一位与岳飞、韩世忠齐名的将领,非但没有被夺取兵权,反而依然占据一方,拥兵数十年的时间

  • 朱元璋杀蓝玉真的是因为侮辱北元皇妃的事吗?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朱元璋。巍峨延绵的钟山,锁住了连绵不绝的长江之水,作为江南佳丽地,帝王州的明朝又迎来了一位属于他的新主人。在鄱阳湖的血光和太湖的烟波之后,是击败了南方最大两个割据军阀陈友谅和张士诚,登基在金陵城的朱元璋。所谓一个好汉三个帮,作为开国皇帝,明朝开国六公爵为首的的文

  • 三国最怂的虎威将军是谁?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都有自己的“虎威将军”。蜀汉的赵云在汉中之战中,率领数十名骑兵冲击曹操的大军,堪称勇猛;东吴的吕蒙在濡须之战中,击退曹操的四十万军队。与赵云、吕蒙相比,魏国的这位虎威将军则要逊色不少,虽然号称名将,但却被关羽生擒活捉,被打得全军覆没,最后羞愧而死。那么这位“虎将”到底是谁呢?感兴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