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文帝不废窦漪房,立慎夫人为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汉文帝不废窦漪房,立慎夫人为皇后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晴天 访问量:1816 更新时间:2024/1/18 23:44:49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汉文帝为何不废了窦漪房,改立慎夫人为皇后?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当年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之后,在朝堂之中留下了几个大的政治集团,可以说这就是汉初的政治团体:功臣集团,吕氏集团以及刘姓皇族。

当时三股势力可以说是互相牵制,然而刘邦死后朝中格局发生了变化,继任的刘盈根本控制不了他的母亲,而吕后在位又死死压制住了功臣集团和大肆屠杀刘氏宗亲,当时的朝堂上可以说是吕家一家独大。

这必然会引起另外两大势力的反扑,最终的结果就是功臣集团和刘氏家族联合诛杀了吕氏家族,为了避免再出现类似一个吕雉这样的女强人,当时功臣集团私底下一商议想要立代王刘桓为帝。

一个是代王刘桓贤名在外,在以孝治天下的古代,他的贤名可以很好的教化百姓;当然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代王刘桓背后没有多大的政治势力,这对于功臣集团来说认为很好控制。

刘桓继位之后,立窦漪房为皇后,然而在这之后几十年之中,窦漪房其实并不如《美人心计》里面一般宠冠后宫,相反在这几十年后饱受冷落,这个时候陪在文帝身边的是慎夫人。

那么既然如此为何汉文帝不废窦漪房改立慎夫人呢?

双面汉文帝:仁厚和腹黑

汉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很高的,我们知道在中国古代都会有给皇帝品庙号的规矩,然而事实上在汉朝时期并不是每一个皇帝都有庙号,只有那些功绩相对较高的皇帝才有,而西汉仅仅只有四位,他们分别是高祖刘邦、文帝刘桓。武帝刘彻以及宣帝刘询

而汉文帝的文就可以看出此人性格相对仁慈,在位期间废除“肉刑”,废除“连坐法”,同时对内又是鼓励生产,崇尚节俭。孝敬母亲。

总之什么样的词加在这个皇帝身上都不为过,这是汉文帝仁厚的一面,而也正是因为他开了“文景之治”,否则后来汉武帝哪来的钱打匈奴。

可是汉文帝仁慈是一方面,可是他腹黑也是真的,可以说景帝的腹黑和武帝的腹黑很大程度上也是遗传他的。

首先为了当皇帝,他有几个儿子都不明不白的死了,这几个儿子都是吕家的后人,有传言是汉文帝为了响应当时诛吕号召,这一段历史却很少有人提及。

第二不杀人却诛心,当时文帝在进入长安之后,迎接他的是陈平周勃,此时文帝念及他们是先帝老臣对他们也算客气,可是经手底下提点认为他已经是皇帝了而他们只是臣子不需要对他们这么客气。

汉文帝一听有道理,因此在这之后开始对他们不再客客气气了,转而开始对他们大肆打压。

从刘盈登基到刘桓,看起来是一段非常漫长的历史,其实只过了八年左右,当时汉朝开国也才仅仅只有十几年,功臣集团的势力还相对强大,为此刘桓在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就是剪除功臣集团的势力。

所以从这就可以看出汉文帝刘桓虽然仁慈,可是他的手段也很高明,而当时窦漪房根本毫无根基,当年吕氏的皇子他都可以说舍弃就舍弃,为何汉文帝对窦漪房已经没有了感情,却又迟迟不废窦漪房的皇后之位呢?

汉文帝为何不废窦漪房?

古代皇帝看似高高在上,其实不然,有许多的事情也同样可以掣肘他们,就拿立皇后这件事来说吧,不是你喜欢谁就想要立谁的,他当时需要经过一系列的程序。

在代国的时候,窦漪房本身并不是王后,在当时王后是吕氏家族的人,可是在诸吕之乱后,汉文帝的几个儿子莫名其妙就死了,而顺序排下来就是刘启是长子了,在当时没有嫡子的情况之下,按规矩长子就应该理所当然成为太子。

而窦漪房母凭子贵就顺势成为皇后,一旦要废窦漪房的皇后之位,那么势必动摇太子地位,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绝非好事,明朝时期的“国本之争”就动摇明朝统治根基,万历皇帝直接三十年不上朝。

其二窦漪房也很有心计,作为一个历经四朝的女人,窦漪房的政治智慧不比后来的景帝差,他看不出来文帝的见异思迁吗?

所以要保住自己的皇位之后,抓住文帝软肋就行,这个软肋就是文帝母亲薄太后,文帝当时很孝顺他的母亲,而薄太后又对窦漪房很满意。

可以说只要窦漪房自己不犯错,薄太后也不会同意,而在这个以孝治天下的时代,文帝是不敢忤逆薄太后的。

所以并非汉武帝不想废窦漪房,而是需要付出代价太大,汉文帝时期他的形势险恶,这就注定了他不敢在这些事情上有太大动静以免动摇根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明明知道张飞不适合守城的刘备,为何要派他区守徐州?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刘备二次失徐州张飞去哪了,刘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表达很在乎对方的句子

    说到刘备,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时,诸侯割据,互争利益,在这么多诸侯当中,要说谁的起步最难,成长的最痛苦,我们都知道这个人就是刘备。刘备从一个织席贩履之辈做到了三分天下的蜀汉君王,可真是不容易!刘备一辈子颠沛流离,寄人屋檐之下,但是在刘备的早期,陶谦三让徐州,刘备就拥有了徐州之地,那

  • 诸葛亮为何要废掉李严?真的是为了集权吗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严为什么要陷害诸葛亮,李严为什么骗诸葛亮,李严为什么和诸葛亮不和

    诸葛亮为何要废掉李严?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刘备白帝城托孤之时,将刘禅托孤给了诸葛亮,让诸葛亮作为顾命大臣,辅佐刘禅。但是出于制衡的想法,刘备安排了益州集团的代表人李严一同为顾命大臣,制衡诸葛亮为首的荆州集团。多年以后,诸葛亮的地位在蜀汉达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步

  • 从丫鬟到历史上第一位女外交家:揭秘冯嫽的传奇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最伟大的外交家,中国的外交家是谁,最伟大的外交家

    冯嫽,又称冯夫人,西汉时期著名的女外交家。她早年随解忧公主远嫁乌孙,并在妙龄之年忍辱嫁给语言不通、风俗相异的胡人。但是她却凭借自己的聪慧和女性的身份玩转西域,成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女外交家,为汉朝平定西域、打败匈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汉武帝时,汉朝大举反击匈奴

  • 比司马懿还能忍的人是谁?揭秘慕容垂的传奇生平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司马懿忍了40年,司马懿是不是妻管严,司马懿对郭嘉的评价

    司马懿把“忍功”练到了极致。曹爽专权后,司马懿便开始装病,不问朝政,隐忍不发,成功麻痹了曹爽。一年后,曹爽护送魏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司马懿猝然发动政变,将曹爽集团一网打尽,并取代曹爽成为魏国的新一代权臣。但是,历史上有一个人比司马懿还能忍。他在敌国皇帝身边蛰伏15年,直到60岁那年才龙

  • 他是乾隆朝第一外戚,24岁就成军机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东汉外戚,乾隆时期军机大臣,乾隆朝珠

    乾隆是个权力占有欲极强的皇帝。他即位后,总是小心翼翼地提防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唯恐其染指自己手中的权力。甚至于,连他最敬重的亲生母亲孝圣宪皇后,也在他的提防之中。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乾隆曾经严厉警告太后宫中的宫女、太监,不许将宫外任何事情说给太后听,其目的正是希望蒙蔽太后的耳目,

  • 朱元璋诛杀功臣,为什么放过徐达?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元璋开国功臣的下场,朱元璋为什么赐死徐达,明朝诛杀功臣后的影响

    关于朱元璋诛杀功臣,很多人存在一个误区,以为朱元璋诛杀功臣,完全是为皇太孙朱允炆扫除障碍。换言之,如果太子朱标没有英年早逝,朱元璋便不会诛杀功臣。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其实,朱元璋诛杀功臣,正是为太子朱标扫除障碍。朱元璋首次大规模诛杀功臣,发生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朱元璋利

  • 李夫人为什么拒绝汉武帝见她最后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李夫人是什么意思,汉武帝的李夫人简介,汉武帝李夫人最后一面

    汉武帝有一位贵妃李夫人,得了重病,卧床不起。武帝亲自到她床前探病,李夫人用被子把头蒙住说:"妾久病在床,样子难看,不能见皇上,看我现在的病情恐怕不久于人世了。我想把我儿子和兄弟托付给您,请您关照。“武帝说:"夫人病重,卧病在床,你的嘱托朕一定办到,请放心吧!但你病到这个地步,还是让朕看一看吧!”李夫

  • 齐恒公一生招贤纳士,为了求贤用过哪些方法?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齐桓公礼贤下士的典故,见贤思齐从善如流出处,公子小白是齐桓公吗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 他懂得“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也是一个精明的国君。为了能得到天下贤士的赞助,他朝思暮想,费尽心机。在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齐桓公又是夜不能寐,他索性起身踱步到庭院。蓝幽幽的天幕上,挂

  • 汉顺帝刘保为什么是由宦官扶持上位的?他是个怎样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刘保后面是哪个皇帝,汉宣帝刘询后谁继位,刘保之后的皇帝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汉顺帝刘保的文章,欢迎阅读哦~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114年——144年),125年—144年在位,共19年。安帝的儿子。顺帝是由宦官扶持上台的,朝政为宦官把持。政治日益腐败。他下令宦官可以养义子,并且可以世袭封爵。后来宦官与外戚相互勾结,政治更加腐败。病

  • 陶渊明隐居田园时,他一般都吃什么呢?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陶渊明为什么要归隐田园,陶渊明描写田园的诗有哪些,陶渊明的田园诗30首

    在读陶渊明的《归田园居》时,突然一丝疑虑升起,这老爷子如此闲暇,他吃什么?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这真是一个焚琴烹鹤、大伤风雅的念头,但即思之,则求之。诗曰:方宅几十亩,草屋八九间....嗯,看来这老爷子,起码住房方面解决了,没有还贷的压力,幸福也!更幸福的是,居然还有自留地。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