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解密:朱元璋按照什么顺序大肆诛杀功臣?

解密:朱元璋按照什么顺序大肆诛杀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106 更新时间:2023/12/16 12:27:16

朱元璋最早是因为参加红巾军起义,然后势力一路做大,最后做到了皇帝。

有一场战役非关键,那就是渡江之战。

当时起义的义军被元朝军队围困在长江西北,眼看就要断粮,而长江对岸的芜湖,正好是盛产稻米的地方。

网络配图

朱元璋当即就决定,摆脱元军包围,东渡长江,到长江对面吃米去!

而要到长江对面,船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朱元璋的部队,缺少的就是船。

就在这个时候,有个叫廖永忠的起义军首领带领他的部下前来投奔朱元璋。

这个廖永忠所带领的部队,正好是一支精锐水师。

有了他们的加入,朱元璋带领部队,顺利渡江。

这一战,在朱元璋的心里分量非常重。

在他当上皇帝之后,明朝的官场派系,以这一战为分界线,分成了泾渭分明的三大派系:

第一是之前一直跟随朱元璋的濠州红巾军旧部,这是和朱元璋私人关系最亲密的第一圈层,战功赫赫的常遇春,就属于这个梯队。

网络配图

身处这个梯队中的人,不管是战功赫赫,还是战功平庸,都是朱元璋封侯的首要考虑人选。

第二是渡江之前前来投奔的廖永忠的巢湖水军,这个圈层之内的人虽然也在封侯时有一席之地,可要是跟他们所立的战功比起来,实际上是受到了压制。

廖永忠虽然战功远远超过濠州旧部,但是在封侯的时候,却排在众多战功平庸的濠州旧将的后面。

然后就是渡江之后,在朱元璋当皇帝已经毫无悬念形势下前来归降的各路降将,这个圈层的人在封侯中有份儿的,要么依靠战功,要么依靠率领大队人马归降,整体和朱元璋的私人关系比较单薄。

后来论功行赏时,就是按这些人和他建立主从关系的早晚。

越早,朱元璋成事的趋势越不明显,在朱元璋地位稳固之后的封赏就越大;投奔朱元璋的时间越晚,他成事的趋势越明显,之后得到的封赏就越低。

反过来,咱们再来看朱元璋诛杀功臣的顺序,也非常有意思。

网络配图

朱元璋第一次诛杀功臣,是从廖永忠开始的。

之后一路杀下去,基本上就是按照私人关系的远近了,关系越远,被杀得越早。

在这个过程中,朱元璋的濠州旧部,还继续扩大着优势地位。

直到朱元璋这一朝终了,功臣都被杀得差不多了,这个格局基本上也没怎么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看曾国藩的养生之道:“三戒”与“三练”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大臣,更是湘军的创立者。曾国藩一生都在为朝廷考虑,在军事,政治,文学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曾国藩不但在军事上是个难得的人才,在治家上,也让后人赞赏,此外,他在养生上,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着与众不同的经验。总而言之,曾国藩的养生可以归纳为“三戒”与“三练”。一,戒贪。作为晚清重臣

  •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在历代开国君主的名声最低?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17 年,唐国公李渊作为隋朝的太原留守在晋阳起兵,进展很顺利,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代隋称帝,庙号唐高祖。可是这个开国皇帝的名声在历代开国皇帝之中却最低,这其中也是有原因的下面我们继续说一下。1、出道时间晚网络配图李渊出生于566年,李渊起兵的是617年,此时的李渊已经51岁了,在此之前他也

  • 秦朝太监赵高不是坏人 他竟然是一个爱国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秦朝,现在研究发现都知道秦朝很厉害。它无论是军事制度,还是政治制度与同时代相比都很先进,那时的秦朝已经有流水线式的武器制造工艺。但,伟大的秦朝却毁在了赵高手里。一提起赵高,我们就会想到成语“指鹿为马”。网络配图其实赵高还是秦汉时期的书法大家,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序》云:“赵高作《爱历篇》,取史籀

  • 包拯首开“走后门”先例 包拯护卫展昭的江湖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开后门”一词,则首见于明人王一鹗的《总督四镇奏议十·举劾四镇将令疏》:“占公匠六十余名,各色营造私开后门,物议沸腾。”这里的“开后门”,是指“开方便之门”,即在房屋的两侧或后面开一些小门,以方便人的出入。这就是“开后门”、“走后门”的初衷。包拯首开“走后门”先例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起用蔡

  • 名将徐达的墓碑为何能高于明朝皇帝的墓碑?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一生给人留下的最大谜题,就是他的死了,但是他死后的墓葬更是给人带来了许多的迷惑,比如其墓碑竟高于皇帝。徐达墓碑文为什么有句读徐达墓位于板仓,现存神道碑一块、石马一对、石羊一对、石虎一对、武将一对、文臣一对。最引人好奇的现象发生在徐达的神道碑上。碑文共28行,有两千余字,记载了徐达的生平功绩。《明

  • 千古名将岳飞从“武穆”走到“忠武”整整用了63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自岳飞枉死之后,十几年内没能沉冤得雪,好在宋孝宗登位之后,不久便为此事翻案。让人悲痛的是,这仅仅是昭雪,离平反还很遥远,真正平反的话,必须承认这是件冤案。而这又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虽说宋孝宗登位,可宋高宗这时却是太上皇,自然不会让他的过错大白于天下。在他的余威之下,宋孝宗也只能步履艰难地替岳飞争

  • 秦国统一功臣王翦父子帮秦朝灭了哪些诸侯国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如果说秦国为什么能够很快的统一六国,肯定跟很多人分不开关系,武将和谋士的贡献都是缺一不可。其中,武将肯定包括大将王翦,他对于秦国的扩张有着重要的影响,倘若没有王翦,统一的步伐肯定受到阻拦,可以说他是秦统一过程中的最大功臣。图片来源于网络王翦的出生时间不详,但是我们知道他是频阳东乡人,就是如今的陕西富

  • 战国年间一代军事家吴起:用兵如神爱兵如子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我国历史上有一位与孙子并称“孙吴”的军事家,即吴起,除此之外还是战国年间伟大的政治改革家,曾在鲁魏楚三个国家任职,精通多家思想,在军、政上均有至高的成就,是中国古时军事典籍中的重要角色。图片来源于网络吴起一生在三个国家任职,均做出了大大小小不同的贡献。吴起在鲁国任职时,有过杀妻求将的历史故事,他担任

  • 诸葛亮主动害死的这个人 让刘备痛心疾首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这个人也许是诸葛亮一生中唯一一个主动建议刘备处死的人,这个人叫刘封,是刘备养子。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召诸葛亮等入蜀。刘封随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进攻益州,所过之地战无不克。益州平定后,刘备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网络配图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派遣宜都太守孟达攻占了房陵郡。其后

  • 为什么左良玉没剿灭张献忠:实力不够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在明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的素质参差不齐,但无论如何起义军的作战实力,都不能和明朝的正规军相提并论。而和张献忠作战的明朝将领左良玉,几次打得张献忠走投无路。有一次左良玉甚至还在四川一带将张献忠逼入了绝境,但因为某些原因,还是让张献忠跑了。为什么左良玉没有剿灭张献忠呢?图片来源于网络这个问题主要出在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