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不是等闲辈,为何如此惧怕匈奴

刘邦不是等闲辈,为何如此惧怕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4039 更新时间:2024/1/20 2:47:22

关于刘邦在白登被围的时候,刘邦第一次见到了正规的部队,这种正规部队与之前的那种部队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即便是项羽的楚军,与之相比也有一定的差距。当然,这种差距性指的不仅仅是战斗力上的差异,主要是综合交战力量上的差距,这一点上直接促成了刘邦的休养生息的计划。

匈奴军队,一支强悍的军事力量,这一点上面,草莽出身的刘邦根本就不曾遭遇过。

冒顿单于于公元前209年即位,到公元前201年共九年时间里,匈奴完全变成了一部战争机器。这一部战争机器包括了王庭精锐、部落驻防军、以及民兵。

网络配图

众所周知,冒顿单于的王庭精锐是一支精锐的骑兵部队,这支骑兵部队主要体现在快速反应上面,也就是说,这支部队可以在一天之类的任意的一个时间段进行军事行动,根据史实记载,这一支部队成名于鸣镝,也就可以从侧面断定这支部队善于骑射,算是一支弓骑兵部队。针对弓骑兵部队的特点,我们在上文已经有提到,这样的一支部队,伤亡比很小,依靠远程射击,少了近身搏杀,打赢了伤亡少,打败了也能跑,一般的军队还追不上。因此,当冒顿单于于公元前209年到白登之战的时候,这支部队已经存在至少八年以上,因此,保留下来的都是能征惯战的精锐战士,可以想象,这样的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究竟有多高。

初略估算,冒顿单于有王庭卫队一万骑,专门护卫自己的安全,另外,根据匈奴的成军习惯,王庭精锐将近四万,总共有五万左右的精锐骑兵部队。

除了王庭军队,匈奴为部落制度,在匈奴单于治下,会将领域分封给各个部落,这些部落为了守卫自身的牛羊马匹,会专门成立一支族兵,这样的一支族兵战斗力参差不齐,往往不同部落的军队之间战斗力存在着差异,但是,因为部落军队长期屯驻在一起,而且又经常需要作战,所以,战斗力不弱,虽然比不上王庭精锐,却也是骑兵战斗部队。

再来说说匈奴的民兵,匈奴的民兵与其他民兵大大的不同,也就是说,匈奴人之所以能够打胜仗,既不是靠部落骑兵,也不是靠王庭部队,决定战争走向的正是这些民兵。

网络配图

匈奴人是游牧民族,过的是游猎的生活,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在马背上长大,自幼弓马娴熟,长大以后,他们经常需要去狩猎,因此,他们的生活就是在杀戮中度过的。可以将他们看成从小便学全了弓马骑射的人。他们,在生活中,每天都是在进行军事训练。他们,壮丁会被编入驻守骑兵部队,优秀的会被选拔为王庭卫队。也就是说,强悍的民兵成就战力不俗的部落守军,也成就了王庭精锐。民兵的精锐性可以源源不断的给前线作战的王庭精锐部队、部落守军提供补充兵员。说到底,是后勤的问题。匈奴人不需要考虑后勤问题,他们的马匹以草料为食,将士可以以马奶肉类为干粮,兵员上面,更是源源不断。

因此,与匈奴人打仗,拼的不仅仅是战斗力,而是后勤能力,如果不能在第一次交战中将匈奴精锐部队全部歼灭,那么,就得被迫与匈奴军队比拼消耗,比拼损失,显然,与弓骑兵比损失比消耗,这对于谁来说都是难啃的骨头,除了秦国的弩骑兵与战车兵,因为秦国占了武器的先进性,在相同的战术与机动力之下有着比弓骑兵更远的射程。

在白登之围中,冒顿单于前期派往战场与刘邦交战的只有左右贤王的共两万左右部队,刘邦看着机不可失,急速督军二十万追击,可是冒顿在刘邦到达白登山的时候,亲自率领王庭部队切断了汉军归路,然后下达命令,全国所有的兵丁全部上前线,在短短数日之内,便动员了四十万部队,可见其成军速度之快。整个白登之围的战略战术与当年的白起在长平包围赵国军队一般,只是刘邦最终侥幸得脱。

网络配图

从此,刘邦便看到了这些相应的问题,一,匈奴人轻易不能打,一打就是全国大战,因为匈奴人的成军速度实在是太快了;二,要打匈奴,没有强大的国力是不行的,因为匈奴军队的机动力太强了,看着一丁点的部队,短时间内便可集结起强大军事力量,每一次军事行动必须做足与之决战的准备,而决战所需的大量兵员、粮草、后援都需要国力来支撑;二,军队素质问题,匈奴人的军队一般不需要后勤部队,或者说,后勤部队也是战斗部队,基本上不会有虚数,但是汉军却不同,耗费在转运粮草的兵员就占不少,比如,白登之围中,匈奴军队四十万,那就是有四十万的战斗部队,而刘邦的汉军,虽然有三十二万,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勤务兵就当占去很大的一部分。刘邦在充分的分析了这些原因之后,果断的决定不与匈奴为敌,将国家重点进行了相应的转移,转而用在提升国力上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荒淫曹操杀死儿媳竟是因她穿的太漂亮?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曹操被人诟病很多,不过这无法否认他是个大英雄。而曹操的几个儿子也很优秀,我们前面介绍过,曹丕、曹植、曹彰、曹冲等,要文有文要武有武,都是当时响当当的人物。网络配图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在这些儿子中最悲剧人物还是曹植,我们所知的《七步诗》写的就是当时他的真实处境,但总算暂时保住了性命。不过曹

  • 揭秘靖康劫难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的21位成年女儿下落:据统计,“靖康之难”时宋徽宗有成年女儿二十一名,除保福帝姬、仁福帝姬和贤福帝姬三人死于刘家寺,富金帝姬被真珠大王强纳为妾,惠福帝姬被宝山大王强聘为妾外,剩下的十六人中,发配浣衣院的九人,遣送到各大营寨的六人,云中御寨的一人。图片来源于网络宋徽宗的皇后皇妃五人,其

  • 王莽是第一个篡位成功的皇帝,他的成功充满着奇迹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王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借助于外戚势力登上政治舞台并成功篡位的,另外一位是隋文帝杨坚。王莽能够成功的篡位其实是有很大的机缘巧合。那便是汉庭一直以来都是外戚当政,这与汉庭的皇帝有着莫大的关系,汉庭的皇帝,除了汉武帝之外,几乎没有活超过五十岁的,往往都是中年过世,而留下的皇后一般岁数都长,于是,汉庭中最有

  • 四大奸臣才子:和珅掌握四种文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翻阅尘封的历史资料,我们不难看到历史上着名的奸臣阵容,其中有四大奸臣,他们分别是北宋的蔡京、南宋的秦桧、明代的严嵩和清朝的和珅。那么,这四大奸臣是怎样具备久负盛名的才子和遭人唾骂的奸臣反差如此之大的双重人格的呢?一、蔡京:书法自成一家的一代奸相先说说书法自成一家的蔡京。蔡京,字元长,福建仙游人

  • 王莽摧毁了汉朝武器工业,这后遗症一直没止住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57年二月戊戌,光武帝太子刘庄继位称帝,改年号为“永平”,是为汉明帝。明帝即位后,继承并发扬了刘秀的中兴大业。明帝继续执行刘秀与民休息的开明政策。在政治上以刑理治国、法令分明,整肃吏治、严惩不法官吏,在社会经济方面,则减轻赋税,鼓励农桑,兴修水利。公元69年派水利专家王景治理黄河,从此使黄河90

  • 清朝顺治帝去世前为何不愿传位于康熙?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顺治十八年(1661年)正月初七日, 福临(即: 顺治皇帝)因出天花卒于养心殿,遗诏命皇三子玄烨继位。福临真的属意于玄烨(即:康熙皇帝)吗?《清圣祖实录》记载,玄烨"六龄(顺治十六年)时,尝偕世祖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问安宫中,世祖各问其志。"常宁只有3岁,不能回答;福全说长大了"愿为贤王";玄烨

  • 曹操的用兵能力在此一战,灭匈奴如打小孩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官渡之战是河北战场的重要转折点,袁绍虽然地广人多,但是官渡一战中粮草被烧,数万军士阵亡。其所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数万将士的抚恤问题便成了摆在袁绍面前的一大难题,自此,袁绍便无力南下,没有充足的财力物力再大量集结军队。而曹操在官渡之战后大获全胜,虽然曹操此时不具备进击袁绍的兵力,但是胜利的天秤已经完全

  • 三国时期最弱智的间谍 不止一次坑惨了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智慧、演技、胆量是一个间谍的必备要素。少了其中任何一个,间谍都只会谋事不成,败事有余,有时甚至还会丢了性命。三国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役,归结起来就是间谍大战。蒋干这个三国时期第一弱智间谍,他第一次坑曹操是在赤壁大战前夕,当时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

  • 三让天下的他为何能赢得司马迁的赞誉?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太伯乃勾吴国之始君王、吴文化之始祖。司马迁借用孔子的话赞曰:“太伯可谓至德也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孔子为何称颂太伯为“至德”?太伯三让天下!网络配图《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

  • 揭秘:秦国名将白起是“杀神”还是“战神”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白起,又名公孙起,秦国上将,“战国四大名将”(白起、廉颇、王翦、李牧)之首。白起善于用兵,史书记载他“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他一生征战37年,未尝一败,打得六国无人敢挂帅迎敌,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不世之功;但却因长平之战中坑杀赵国40万降卒,而被正统史家永远打入“冷宫”,不得立于名将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