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晁盖送的一百两黄金,宋江为何不收?原因是什么

晁盖送的一百两黄金,宋江为何不收?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3013 更新时间:2024/1/16 3:22:19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宋江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晁盖上梁山后,因王伦怕日后寨主之位被抢,便不收留晁盖一群人,因此晁盖借助林冲之力把王伦除了。梁山没了王伦,自然是另一番景象,一边操练、打造各种兵器,一边把团练使黄安带来的人打得落花流水。

打败黄安,使得济州官军不敢来犯梁山,这让梁山有了一段安定时期,梁山也得以重整旗鼓。梁山在晁盖的带领之下,比王伦时期更兴旺了。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晁盖算是过上了梦寐以求的富贵生活,但他没忘记落难的日子,更不会忘了他的救命恩人们,他们是宋江、朱仝雷横

宋江把何涛带兵捉拿晁盖七人的消息提前告诉晁盖,让晁盖有了准备时间。如果不是早收到有人要来拿晁盖七人的消息,晁盖等人一定会被县尉大人与郓城县的两个都头朱仝、雷横所带来的人马杀个措手不及,成为瓮中之鳖。谁曾想,朱仝跟雷横都与晁盖有交情,他们竟然放走了晁盖。

晁盖在梁山想起他们的活命之恩还未报,心里总觉得不踏实,便让刘唐带着黄金去郓城县拜望宋江、朱仝等人,以表谢意。刘唐在街上把宋江给叫住,吓得宋江大惊失色。于是宋江拉着刘唐来到一处僻静的酒楼,刘唐挨着宋江坐下,把来意说明,原来他是专程来给宋江送黄金的。

宋江知道刘唐来郓城县的本意后,这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这刘唐不是来给他找麻烦的,是特意来送一百两黄金的。但是宋江当场拒绝了刘唐,让他把黄金带回去。刘唐说他把黄金原封不动带回去的话,晁盖会责骂他。宋江看刘唐说得可怜巴巴,于是从一百两黄金中拿了一根。

江为什么要拒收晁盖的礼物?

当然宋江不是怕有朝一日有人说他跟梁山草寇有来往,这些黄金会成为对他不利的物证。这些黄金上又没写明姓宋,还是姓晁,谁都可以说是他的,因此光凭这些黄金是不足以说明宋江通梁山草寇。书信才是证据。宋江敢给晁盖写回信,就表明晁盖倒是一个坦坦荡荡的君子,是不会用书信来威胁宋江的,更别说用给宋江的黄金来说事。从这我们明白,宋江怕跟晁盖扯上关系是不能成为宋江不要晁盖黄金的原因的。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真正的三个原因。在这三个原因之中,最后一个才是重点。

第一、宋江在江湖上出名的原因是因他乐善好施,谁家没银子发丧,或者没银子买酒,宋江就会给他们三五两,或三二十两,人们才称他为“及时雨”,这及时雨宋公明宁肯施舍别人,也不要别人来施舍他。

晁盖有生辰纲之资,加梁山之富,可谓财大气粗,区区一百两黄金对晁盖来说根本算不得什么。可这对宋江来说就是很大一笔财富,抵得上宋江的全部家私。阎婆惜跟宋江要这一百两金子时,宋江还说要变卖家私来着。说不定宋江把所有家私都卖了,还没有晁盖这黄金多。

宋江的自尊心决定了,他是不会要晁盖黄金的。以前都是他给别人银子,现在反过来别人给他,这叫宋江的心如何承受得了。

第二、生死之交一碗酒,不是黄金,如果宋江真把晁盖的礼物收下,那么他跟晁盖的交情就变味了。

梁山兄弟最看重的不是黄金,而是兄弟情,这点是不用怀疑的。石秀看到杨雄被几个无赖围着打,在不认识的情况下就帮杨雄,尽显英雄豪气。宋江当初不顾生死跑到晁家庄也是为了一个义字。晁盖还情用黄金倒显得很庸俗,宋江收下的话就更庸俗了。这也不是施耐庵的笔法。梁山要招兵买马,这比宋江更需要金子。宋江家里能过活,又何苦要兄长的金子。要了就是不义。

宋江把这金子拿回家,还有另一个不义,就是得了不义之财。晁盖的黄金哪里来的?从梁中书手上夺来的。也许大家会说这是应得的,但大家可曾记得,梁中书的生辰纲可是从村民手中取来的。像宋江这样的义士是不能用这样的财,用了这义又从何说起?施耐庵这样的大作家下不了笔。

第三、施耐庵让宋江不要这些黄金,是为了宋江杀阎婆惜埋下伏笔。

宋江送走刘唐,回到自己的住处,别人就来给说亲,宋江看着姑娘无依无靠,就把人家姑娘当外宅养着。没想到这姑娘耐不住寂寞,跟宋江的同事张文远好上了。宋江心想这不是明媒正娶的妻妾,随她去罢,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可这个叫阎婆惜的姑娘胆子够大,竟然与宋江闹翻,要跟心爱的张郎长相厮守。宋江很大度,不仅成全了阎婆惜跟张文远,而且还把阎婆惜住的房子送给他们当新房。但这阎婆惜还不知足,硬是用晁盖写给宋江的信要挟宋江,让宋江把晁盖送的黄金全部转送给他。有了这一百两黄金,阎婆惜跟张郎就一辈子不愁吃喝了。

不过宋江确实没要黄金,试想如果施耐庵让宋江收了黄金,以宋江的为人,一定会都给阎婆惜的。这样宋江也不会跟阎婆惜动手,最后把阎婆惜给结果了。宋江还上什么梁山,故事就完了。

总而言之,水浒里宋江拒收晁盖送的一百两黄金,有三个原因,即宋江不想要晁盖这来路不明的黄金,更不愿成为晁盖的被施者,同时更是为了下文的精彩故事,这第三个原因才最重要。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贞观前期的政治要胜过后期,为何说魏徵等谏臣功不可没?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总是保有这三面镜子,以防止自己犯错误。现在魏徵死了,朕失掉一面明镜了啊!”贞观十七年(643年)正月,一代名臣魏徵病逝。与他相知甚深的唐太宗李世民颇为痛惜,流着泪说出了以上名言。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

  • 平阳公主: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历史上少有的杰出女将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平阳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女儿,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母妹妹。她是一位有勇有谋的巾帼英雄,曾为李渊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平阳公主年轻时,李渊把她嫁给了武将柴绍。柴绍是一名武艺出众、擅于军事谋略的将领,日后也立下了赫赫战功。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

  • 袁绍和曹操原本是要好的旧友 两人最后为何要分道扬镳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袁绍和曹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在汉末乱世这段期间,袁绍与曹操无疑是中原地区最出风头的两人。正所谓,一山不容二虎,随着汉末局势的逐渐明朗,袁绍与曹操终于在官渡之战展开了大决战。一、袁曹之交有意思的是,袁绍与曹操在少年时期,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在太学之时,两人是同

  • 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效果到底有多好 看看农民起义就知道了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杯酒释兵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但凡是为了巩固政权而颁布的制度,都有两面性,有好的方面,自然也有不足的方面,在赵匡胤杯酒释兵权之后,整个宋朝兵力都化整归零了,最后因为国家兵力太弱而被其他国家入侵最终亡国。史学家在点评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时候,都在说那个决策是导致

  •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她是怎么为李世民处理好后宫的?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孙皇后,是一名德才兼备的女性。她与李世民虽无浪漫的爱情故事,但两人伉俪情深,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长孙皇后的家族在北魏和隋朝都是贵族阶层。长孙皇后年幼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喜欢阅读历史上的人物事迹,自觉遵守礼法规范,这为她日

  • 神机军师朱武在梁山是什么排名?被吴用打压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水浒传中,神机军师朱武排名地煞第一名?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朱武,定远人氏,能使两口双刀,精通阵法,很有谋略。同陈达、杨春,一起在少华山落草。陈达攻打史家庄,被史进打败。朱武同杨春求史进放了陈达。史进和少华山绿林好汉来往密切,被华阴县县官得知,包围了史家庄,朱武

  • 正所谓马上林冲步下武松 林冲和武松谁更加厉害一些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林冲和武松,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所谓:马上林冲步下武松!这两位梁山好汉,到底谁更厉害?还真没法比,总不能让林冲弃马跟武松比吧?若如此林冲必败。同样骑上战马后的武松,别说跟林冲对打了,如何控制战马都成问题。整部《水浒传》中,谁见过武松骑过马?所以林冲和武松,各占一绝。不

  • 文聘追杀刘备后,为何又狼狈逃走?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文聘到底有多厉害,他追杀刘备,为何不敢动手,狼狈逃走?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文聘追杀刘备,刘备只说了一句话,便让文聘放弃了,刘备到底说了啥?文聘:“刘备,快过来受死,哥在此等候多时了!”刘备:“呸,臭不要脸!背主之贼,叛徒,还好意思拦截我!”当时文聘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 宋徽宗真的糊涂了吗 宋徽宗为何把兵权交给童贯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宋徽宗和童贯,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童贯是北宋历史上负面评价最多的宦官,与蔡京、王黼等人被后世合称为“北宋六贼”。不过,童贯这个宦官与历史上的诸多权宦有很大不同,因为他不是靠在内廷一手遮天进而影响外朝,而是直接在外朝担任要职,主管枢密院事(枢密院是北宋最高军事机

  • 隋炀帝时期,农民是什么地位?为何会多次爆发农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时期,为何农民会活不下去?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隋朝的命运同秦朝十分象,都是结束了长期的乱世,完成了国家统一,可也都二世而亡。不同于秦朝的是秦二世昏庸无能,赵高祸乱朝政,导致国家崩溃。隋炀帝却是太能干了,太能折腾了,最后把国家折腾没了。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评价很高,虽然他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