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神奇!皇帝的陵墓里竟然葬着两位大将!

神奇!皇帝的陵墓里竟然葬着两位大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55 更新时间:2024/2/11 21:06:33

汉武帝刘彻是中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的文才武略让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公元前87年汉武帝去世,葬于茂陵。一般来说皇帝的陵墓除了皇帝以外最多是妃子皇子会葬一起,但是茂陵里居陪葬着两位大将,这是怎么回事呢?

网络配图

茂陵是西汉五陵之一,是西汉汉武帝刘彻的陵墓,规模最大的西汉帝王陵。汉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刘彻在槐里县茂县建设寿宫,死后就葬于此。它位于今天的咸阳市区与兴平市之间的五陵塬上,距西安约40公里。

公元前139年至前87年间建造,历时时间贯穿汉武帝的在位期间,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残存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为420米。至今还存留下东、西、北三面的土阙。它是汉代帝王陵中规模最大、修建时间最长、陪葬品最丰富的一座,被称为“中国的金字塔”。

网络配图

那在茂陵旁边陪葬着两位鼎鼎大名的将军是谁呢?那就是卫青霍去病,这两位的大名相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卫青是霍去病的舅舅,是汉武帝时期的大司马大将军,敢于深入用兵作战,七次与匈奴交战而不败。同时,卫青还是一名军事家,他首创以骑兵长途奔袭战术,立下了许多战功。卫青虽然战功着著,但是他对手下士兵体恤有加,能与将士同甘共苦,因此在军中很有威信。

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卫青离开人世,谥号烈侯,陪葬茂陵,他的墓形像阴山,紧临霍去病的墓。而霍去病的墓形像祁连山,霍去病18岁时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屡战屡胜。特别是在河西走廊一带,纵横驰骋,将匈奴主力打得溃不成军,为汉王朝的疆土开拓立下汗马功劳。公元前117年,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离世,谥号景桓侯,陪葬茂陵。

网络配图

在《汉武大帝》的开头是这样评价汉武帝的一生的,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伟大民族永远的名字。历史上的汉武帝虽然有过失,也酿成了大祸,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位可与秦始皇比肩的皇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东汉皇帝的实验:老虎和狮子谁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同为威猛的大型猛兽,老虎和狮子,谁更厉害?对这个略嫌恶搞的话题,直到当下还有无数好事者争吵不休,谁也拿不出确切证据说服别人。远在遥远的东汉时期就由一位皇帝,也想知道这个答案,而且他还专门为此做了一个实验。一起,来看看吧。两千年前,东汉有位皇帝也想知道答案。有一年,波斯国使者来朝拜,进贡了一头狮子。刘

  • 解密:为什么说朱元璋是草根创业青年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他出身寒微,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终成大业,他的个人经历是一个几乎不可复制的传奇。那么作为皇帝的朱元璋,他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出身的呢? 朱元璋是起兵后打败陈友谅等,建立大明政权的.这里有与众不同处.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的一次,是从南向北统一全国的.其他政权都没有这样的历程。网络配图朱元璋还是所有

  • 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学霸康熙到底错过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是个好皇帝,更是个好学生,汲取西方科学知识如饥似渴。但他也是个爱吃独食的皇帝,学到的科学知识都装在自己的脑子里,或者顶多在皇族内部朋友圈分享转发一下,并没有群发给专制下的天朝子民。西方科学,俨然成了康熙在臣民前得瑟的一个手段。在逞能的道路上,康熙开始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明末清初,外国传教士陆续

  • 揭秘:关羽是如何走上神坛被尊为武圣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提到关羽,人们脑海便会浮现他那赤面长髯、凤目蚕眉、身披金甲、威风凛凛的形象。明清以来,随着关庙升格为武庙,关羽也成为武圣,与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 的文庙相提并论,分享文武二圣的至上殊荣。殊不知,关羽之所以成圣,乃封建帝王出于笼络人心,维护皇权统治而刻意树立的一个道德楷模。历史上的关羽并非是武功盖世的

  • 历史上的周瑜真的是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看过《三国演义》的都知道,周瑜是一个嫉妒心极强,机关算尽,最后被诸葛亮气死的人物。然而,许多史料表明,周瑜其实是一个气度很大的人。因此,不少史学家认为“三气周瑜”并不是真实的历史。网络配图《三国演义》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片段,“三气周瑜”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气”:赤壁大战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被诸葛

  • 揭秘:吴三桂与康熙的隔阂怎么产生的?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1644年清朝入关北京后,为了方便管理西南蛮夷之地,清廷后封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四个汉人为王,命他们驻守西南。当时的汉人四王,还真不是多么愿意在这些地方呆着。特别是定南王孔有德,本来就是北方人。广西平定后,他多次上疏哀求北归,说自己受不了南方烟瘴气候,成日“骨痛痰涌”的,希望朝廷能够照顾他

  • 皇帝换了12个他却一直是宰相 堪称宰相专业户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有句老话叫“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个现象在古代非常常见。很多新帝登基后都会对朝廷内部进行大换血,重要职位都会换人。能经历两位皇帝都担任要职的就比较少见了,可是有一个人一生竟然经历了十二位皇帝,而且每次都担任要职,在历史上非常罕见,这个人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冯道。网络配图出生在书香世家的冯道,自幼喜欢

  • 历史揭秘:清朝如何避免皇位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翻开中国历史,皇位争夺绝对算得上是一部经典故事。为了安全确认继承人,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皇位继承方法。最常见的就是“嫡长子继承制”,可还是避免不了同室操戈骨肉相杀。然而清朝却不一样。网络配图不同于其他朝代,清朝确立皇位继承的方法是“秘密立储制”,这是康熙首创,在雍正时正式确立,皇帝写下继承人的名字,比

  • 嘉庆为什么要宽大处理和珅而且没有株连九族?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嘉庆帝对和珅一案的处理结果是这样的:和珅本应照议凌迟处死,最起码也应拉到菜市口砍脑袋,但考虑到和珅曾任国家首辅大臣(政府首脑),所以,顾及国家的体面,决定赐和珅自尽,免家属连坐。网络配图根据《清仁宗实录》记载,几个月后,嘉庆帝解释宽大处置的理由时说:“犹念其在皇考前扶掖奔走微劳,不忍肆诸市朝。” 也

  • 揭秘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虽有规律,却从来不走寻常路,所以,历史总是会给后人留下诸多谈资。有些命题,谈论了几百年,还是津津有味。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大明朝朱元璋为什么不传位给朱棣。网络配图历史是:朱元璋传位孙子朱允文,朱允文削蕃,叔叔朱棣不干了,起兵起跑了侄子,自己做皇帝,这是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不再多说。开始的时候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