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古代最狠刺客:为行刺成功不惜让妻儿都送死

中国古代最狠刺客:为行刺成功不惜让妻儿都送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522 更新时间:2024/3/6 2:12:32

最近新闻中,“刺杀”成为了一个热点词汇,人们对刺客这个职业的兴趣突然变大了。正好又有美国电影《刺客信条》刚刚上映,在片中,刺客们信守3条准则:1、不滥杀无辜。2、在众目睽睽之下隐藏行迹。3、绝不危及兄弟会。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什么“刺客信条”呢?

网络配图

中国古代刺客很多,但大都是单干户。中国的政府历来很强大,不会容许黑社会过分坐大,因为那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所以专门以暗杀为职业的民间团体,在中国很难生存。既然刺客没有统一的组织,那么也就没有统一的规章制度。刺客们性格、才能各异,故事也各有曲折,但是我们仍然能够在这众多的故事中归纳出几点共同的“刺客信条”来。

第一,士为知己者死。说这句话的人是战国初年的豫让。他是晋国人,曾经事奉范氏和中行氏,没有得到重用,无所知名。后来改投智伯,颇受尊宠。智伯被赵、韩、魏三家联合击灭,赵襄子最恨智伯,把他的头刷上漆作饮器。豫让逃跑到山中,叹息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一定要给他报仇,这样我的魂魄才不感到惭愧。”于是他多次试图刺杀赵襄子,没有成功,最终只好自杀。

除了豫让,专诸、聂政荆轲等著名刺客也都是为了报答恩主而行刺的。但是他们和豫让有一点不同。智伯尊宠豫让,是看中他的才华,欣赏他的人品,而不是要让他去做刺客,干“脏活”。这是一份来自于心底的尊敬,所以豫让才会那样感恩戴德,誓死为智伯报仇。但是吴公子光对专诸、韩国严仲子对聂政、燕太子丹对荆轲,从一开始就是把对方当作一件杀人工具来利用,说不上心底有多尊敬。这对于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明摆着的交易。专诸和聂政都是一介武夫,没有太多政治头脑,别人一给重金供养,也就甘心听人驱使,为人卖命。荆轲要滑头一些,太子丹要他去刺秦王,他并不很愿意,眼看无法推辞,也就赚足供养,车骑美女尽情享受,借口要等朋友一起去,迟迟不愿意动身,后来在太子丹的一再催促下才不得不出发。

第二,重然诺,轻生死。先秦时代是以世袭制为主的。对于那些出身卑贱的士人来说,要获取富贵,实现身份地位的巨大跨越,只有凭借自己的能力和一腔热血。尤其是对于那些不善谋略、以武力谋生的人来说,除了自己那条命,他们也实在没有更多的本钱。而上升渠道的狭窄,造成了激烈的竞争。为了让自己更容易被看中,就需要具有其他方面的优点,让主人使用起来更加省心方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行业的伦理道德。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一诺千金。这里面有许多值得尊敬的地方,正如李白《侠客行》所赞美的那样:“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网络配图

严仲子想杀政敌——韩国的相国侠累,就奉送重金给聂政。聂政说:“我的老母还在,我的生命还不能随便许托给别人。”在聂母死了以后,聂政才答应帮严仲子杀人。他对于答应对方这件事是很慎重的,一旦答应,就坚决完成刺杀任务,不再顾及自己的生命。

当然,也有一些刺客,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观,中途背叛了自己的使命。春秋时晋灵公无道,执政大臣赵盾苦苦进谏劝说。忠言逆耳,晋灵公很不高兴,就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早潜入赵盾家,发现赵盾早已起来,穿好朝服,准备上朝,因为时间还早,就端坐着闭目养神。赵盾的勤于国事和一丝不苟的威仪让鉏麑深为震撼,他感叹道:“赵盾即使在家中也不忘恭敬,真是晋国人民的好主人啊!杀害人民的主人,不忠。但是放弃国君的命令,又没有信义。这两点之间我犯了任何一点,都不如去死。”他在刺客的职业道德和自身的正义感之间无法取舍,最后只好一头碰死在门口的槐树下。

第三,做好伪装,行动隐秘。刺杀行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保密工作,成功掩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企图。只有在敌人毫无戒心的情况下,刺杀才更容易成功。

专诸伪装成进奉食物的下人,荆轲伪装成献地图的使者,都成功接近了刺杀对象。而荆轲死后,他的好朋友高渐离为了给他报仇,以击筑(筑是一种乐器)的绝技引起了秦始皇的注意。秦始皇爱听他的音乐,便将他眼睛弄瞎,让他靠近一些弹奏。高渐离在筑里灌了铅,整个向秦始皇砸过去,可惜没有击中。

豫让为了隐蔽自己,改名换姓,自受刑罚,去做修补厕所的工人。赵襄子要上厕所的时候,心跳加速,觉得奇怪,派人去搜索,把豫让抓住,查出了他的真实身份。但是赵襄子觉得这个人很讲义气,于是放走了他。豫让于是在自己身上涂漆,从而长出一身恶疮,又刮掉胡须眉毛,改变了面容,装作一个乞丐。他老婆见了他,诧异地说:“这个乞丐样貌不像我丈夫,但是怎么说话声音那么像呢?”豫让于是又吞下火炭,改变了声音,几乎成了哑巴。他躲在桥下准备伏击赵襄子,但是运气不好,赵襄子马惊,又被发觉了,行刺失败。

网络配图

豫让还只是残害自己的身体,而要离则更加过分,为了刺杀成功,把自己的妻儿都牺牲了。在专诸刺死王僚之后,阖闾(公子光)就成为了吴王。但是王僚的儿子庆忌勇力绝伦,流亡在外,成为阖闾的心头大患。伍子胥向阖闾推荐要离。要离对阖闾说:“我细小无力,弱不禁风,但是我可以为您杀掉庆忌。”阖闾不信。要离说:“大王您把我的妻儿杀掉,在集市上公开焚烧他们的尸体,飞扬其灰,再重金购捕我。这样我去投奔庆忌,就一定能够获得他的信任。”阖闾依计而行,要离投奔庆忌。庆忌见他如此瘦弱,人畜无害的样子,果然让他贴身相随。结果要离在船上用短矛顺着风力刺杀了庆忌。他是如此瘦弱,以至于刺矛还需要借助风力。但是他居然就这样杀掉了武艺强大的庆忌,完全就是靠的出其不意。

不过,聂政是一个例外。这个家伙武力实在太强,直接正面进攻端坐府上的韩相侠累,冲上台阶将他刺死。侠累身边卫兵林立,居然不能阻挡他,被他杀掉几十个。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强大的杀手不需要伪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谁曾吊足唐太宗胃口令其三顾茅庐 后来官至宰相?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唐太宗李世民的老婆,三顾茅庐隆中对,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马周出生于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幼时父母双亡,靠寄居在亲戚家长大,童年的苦难经历令马周刻骨铭心,他立志奋发图强,改变自己的命运。马周知道,穷人家的孩子要想翻身,唯一的出路就是拼命地读书。为此,他夜以继日地攻读诗书,不到二十岁便学富五车,胸有甲兵。可是,马周生性狂放不羁,又有些恃才傲物,周围的人都不太喜

  • 大明开国名将:在宫里与朱元璋喝酒 回家后暴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朱元璋24名将排名,朱元璋杀了开国功臣事件,明朝十大名将

    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即皇帝位,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一介布衣到君临天下的皇帝,朱元璋的大明江山离不开一批浴血奋战、勇冠三军的将领。诸将中独挡一面,堪称名将的也不在少数,诸如徐达、常遇春、冯胜、李文忠、邓愈、傅友德、蓝玉等人。但当大明王朝巩固后,这些人的命运也就已经注定了。几员名将中,常遇春暴

  • 揭秘张良刺杀秦始皇为什么功败垂成?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史记张良,张良刺秦王的故事,张良计与过墙梯

    秦始皇一生遇到过三次著名的行刺事件,即公元前227年荆轲“图穷匕见”的秦宫搏杀,前221年高渐离的“筑击”,前219年张良策划的博浪沙“椎击”。其实,秦始皇一生遇刺不止这三次,大大小小遇到过多次,不过,这三次最有名,也是最让他魂飞魄散差点儿要了他老命的刺杀行动。这里说说张良的博浪沙“椎击”。网络配图

  • 晁盖的遗言是什么内容 为什么说多数人都误解了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宋江给吴用托梦说什么了,公孙胜与晁盖说了什么事,晁盖口头禅经典话语

    为什么说多数人都误解了晁盖的遗言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我爱历史网小编告诉你。梁山大头领晁盖在带兵攻打曾头市的时候,不幸中了毒箭,几天后就毒发身亡。晁盖临死留下遗言,原文是,晁盖身体沉重,转头看着宋江,嘱咐道:“贤弟保重。若那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言罢,便瞑目而死。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晁

  • 公孙胜为什么不想回梁山?与吴用有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吴用上梁山的原因,吴用和公孙胜性格异同,入云龙公孙胜为什么离开梁山

    对公孙胜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公孙胜看到宋江、宋清、宋太公一家团聚,他突然想起家中母亲无人照看,于是向晁盖辞行,回家看望母亲。重情重义的晁盖当然不愿公孙胜回家,可公孙胜向晁盖保证他只去三五个月就来梁山跟哥哥们相聚。既然公孙胜说他很快回来,晁盖便准了公孙胜三五个月

  • 同样都是托孤 刘备和曹睿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曹睿为什么要托孤司马懿,曹睿为什么不杀司马懿,曹纯与刘备的两个女儿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曹睿和刘备的故事,欢迎关注哦。喜欢三国的朋友很多,对三国也有多种解读。其中的一种看法是,同是托孤,诸葛亮和司马懿一样,也想着篡位,只是时机还未成熟,所以没有行动。这种观点很荒谬,因为诸葛亮和司马懿性情不同,抱负不同,他们是完全不一样的人。为什么非要把一片丹

  • 秦始皇死的时候 蒙恬和蒙毅为何不支持扶苏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如果扶苏继位会怎么样,蒙恬和秦始皇,扶苏是谁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秦始皇死后,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最关键的原因就是秦始皇死的时候,蒙恬和蒙毅都不知道秦始皇已经死了。蒙恬、蒙毅:一文一武,一外一内蒙恬和蒙毅是秦国名将上卿蒙骜之孙,内史蒙武之子。其中蒙恬是武将,秦始皇曾派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自榆中至阴山设置三十四县,随

  • 刘备在夷陵之战中为什么会连营?是在学袁绍吗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袁绍为什么有那么多兵,刘备投奔袁绍是哪一年,夷陵之战刘备为什么会失败

    刘备之所以会在夷陵之战中连营,是在学袁绍?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公元199年,袁绍在消灭了公孙瓒不久之后召集步兵十万,骑兵一万,就此屯兵于官渡一带,打算借助高昂的士气一举攻克占据了河南的曹操,就此统一北方。由于当时曹操的兵力于支援不足,因此他只能率先做好防守工作,并抓住袁绍的失

  • 曹睿登上皇帝的宝座后 司马懿为何变得如此乖顺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曹睿弑母,曹睿司马懿关系,司马懿和曹睿谁先死

    你真的了解司马懿和曹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三国中,有一个不逊色于诸葛亮的谋士,甚至游戏而认为他的谋略在诸葛亮之上,尽管他是三国里迟来的一位重要角色,但是在整个三国中的地位却是没有人能够撼动的,这个人是谁呢?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被认为是在为曹家打天下,殊不知这全部的果实都会被自

  • 南唐小周后,沦为他人玩物的她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小周后结局如何,小周后的结局,李煜小周后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南唐小周后。皇后向来都是一个非常神圣的位置,当年后宫有非常多的妃子,他们都非常的想得到皇后这个位置,高高在上,地位仅次于皇帝而已,是后宫的老大。活得也非常的光鲜亮丽。可是我们从历史上来看,有很多的皇后,生活的无忧无虑,丰衣足食,可是也有很多的皇后,生活落魄,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