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 他就不怕权力被架空吗

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 他就不怕权力被架空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311 更新时间:2024/1/14 6:28:56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不上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

明朝一直一个争议颇多的朝代,有人佩服明朝皇帝都君王守国门,天子死社稷的气节,有人恨明朝中后期开始闭关锁国,把往日开放强盛的中国带入了一个深渊。

而追究起来明朝灭亡的原因,说法更是众多,从一开始的讨论明朝内斗消耗太大到崇祯皇帝在做藩王时没有受到过系统的帝王教育,甚至还有人提出来了明朝的灭亡,实际上是从万历皇帝开始的,因为他的不上朝,让明朝内外瘫痪,那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就真的不怕被别人架空夺取江山吗?

万历皇帝一颗少年心被伤

万历皇帝是明朝中后期数一数二的明君,这里并不能因为万历皇帝的不上朝而否定掉他前期的功劳,曾经的万历的皇帝也是一个少年,少年最需要的是什么?不就是心灵上面的关怀吗?曾经少年皇帝朱栩均在十岁的时候就和大明太后把整个天下交给了张居正,名义上是辅佐政治。其实则是对于天下的治理,这就是和蜀汉诸葛亮一般的存在。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面的一个完美臣子,他的品德十分优秀,对于整个后世而言都是值得长久歌颂的。要研究明朝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我们就要知道明朝建立的过程,曾几何时朱元璋以不可一世的姿态驱逐了蒙古人,这在当时叫做驱逐鞑虏,恢复中国,这是从宋朝灭亡之后的一次复兴,崖山海战把汉人的精神给打没了。

华夏文明为止蒙尘,朱元璋结束了蒙古人在中原的百年统治,被当时人看成是汉人之中的圣人,而对于东汉末年蜀汉丞相诸葛亮一生匡扶汉室而不得的这种郁闷也是感同身受,因为大家都是为了振兴汉人,可是朱元璋的明朝成功了,诸葛亮的蜀汉却是失败了,这些对于汉夷之间的教诲一直在明朝历代皇帝之间流传。

明神宗万历皇帝当时才十岁,但帝王家族的教育是比任何人都要严格的。他其实早就已经熟读历史,对于东汉末年和自己祖先朱元璋那一段历史他是最深刻的,与其说是太后把天下大任交给了张居正,不如说是万历皇帝亲自的授予,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很小,负担不起天下的责任。所以万历相信自己和张居正一定会成为历史上的刘禅和蜀汉的关系的,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万历皇帝对于自己严于律己,勤简修身,可是这些都够换来什么呢?当一切纸张被搓破的时候,那么梦也就碎了。

明朝并不是缺少如同诸葛亮那样肱股大臣,也不是缺少清廉一家,为锅为天下的臣子,缺少的是既能够匡扶天下于危难之中,把帝国从灭亡边缘拉回来,又能够保持自身私德不坏一分的大臣,这种大臣在蜀汉的话是诸葛亮,在明朝土木堡之变的时候曾经出现了一个叫做于谦的人,可惜的是于谦最后还是变成了岳飞,谁能够想到明朝还会来一次夺门之变再次更易天下大权,而于谦这个曾经拯救天下的人最后还是要为这个天下赴死。

虽然大家都知道他是忠心的,奈何没有遇到一个好皇帝,所以我们现在都还在杭州西湖的于谦和岳飞墓唱诵赖有岳鱼双少保,人家始得重西湖的诗句。这里只能说万历皇帝看错了人,张居正对于国家的治理虽然可以称得上是如同诸葛亮一般尽心竭力,但张居正私人的品德确实是差了诸葛亮很多啊。这让成人的万历皇帝难以接受。一个自己那么敬重热爱的人居然是这样的人。

对张居正的失望是万历皇帝后面不上朝的重要原因。张居正改革进行了十年之久,这十年是张居正完全放开手去干的十年,明朝的政治得到了一个重塑的过程。原来腐败的基层基本上被张居正连根拔起。

后面明清三百多年使用白银作为主流货币就是从张居正开始的,张居正对于中国的贡献是货币上面的确定关系和对于基层土地亩数的衡量,当时许多富人隐瞒土地好方便少缴纳税,这使得明朝中央财政赤字年年出现,到最后的时候竟然连军队的军费都支付不起,要不是有张居正的这十年改革,明朝很那延续到崇祯皇帝时代,所以很多人说明朝亡于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原因,但也是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无间配合实现了明朝的短暂中兴。

可是万历皇帝对于张居正的期望太高了,他既希望自己的师傅张居正是一个如同诸葛亮于谦一般挽救天下的人,又希望张居正能够洁身自好,在明朝污浊的官场之中做一朵青莲,可惜张居正这方面没有做到啊,他的确有接受贿赂的历史,还被人举报了出来,经过调查之后,完历皇帝发现了明朝官场原来是这个样子,早已经不是自己少年书籍之中所说的秦汉时代哪些简朴精神,也早已经不是唐宋时期那种温文尔雅和相忍为国。

明朝大臣在朝廷大会上面都能够如同闹市之中的泼妇一样吵给不休,而祖先制度对于这种的惩罚甚至能够在金銮殿这种场所脱下裤子达屁股,从一定程度上面来说明朝的文官集团差宋朝的文官集团太远了,腐败的吏治,贿赂的横行,素质低下的朝议,皇权与臣权的对抗都让万历皇帝感到厌恶反感,所以他干脆躲到深宫之中不举行朝会,因为他一颗少年心早已经失望。

二十八年不朝会仍不失江山

万历皇帝的不上朝可以看成上他对文官集团的对抗,但从另外一个角度上面来看难道他就真的不处理天下大事情了吗?实际上不是的,只是自张居正以后,万历皇帝就再也不想面对这群人了,他仍然是在深宫之中处理这些事情。

明朝有一项制度叫做内阁制度,这个制度实际上是朱元璋效仿宋朝设置大学士来参加政治的官职,有宰相的责任和义务却没有宰相的权力与威严,到了明孝宗时代就已经完全成熟了,明神宗万历皇帝当年就是靠着这个内阁制度与后面衍生出来的票拟制度成功的控制了明朝朝堂,所谓内阁就是由几个大学士组成的首辅,次辅以及末辅。

他们负责处理天下奏折,然后根据事情的程度来给出处理方法,这些大学士的方法奏折则是交给内宫之中的司礼太监,再通过他们教给深宫之中的万历皇帝,皇帝看了之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如果对这些处理方法满意的话,万历皇帝就会描红,如果不满意的话就会描蓝,然后让太监打回重新拟定处理意见。万历皇帝就是靠着这些统治了明朝后面不上朝的二十八年时间。

但这种制度让明朝文官集团与明朝皇帝离心离德,过去那种君臣和谐关系不复存在,所以到了明朝后期的时候,君臣之间甚至像防贼一样防者对方。以至于万历皇帝后期为了收取财赋在东南加税差点激发了民变。不知道这个时候的万历皇帝有没有想过曾经被文臣辜负的少年自己今天反过来辜负文臣而被百姓所放弃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曹瞒传》中被曹操棒杀的爱姬是谁?糜竺的妹妹,还是刘备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瞒传》中被曹操棒杀的爱姬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十分严谨,他虽然旁征博引,把能找到的史料都展示出来,但不靠谱的史料,他一定会进行辨析,并指出其谬误之处。他在给《三国志》第一篇《武帝纪》做注的时候,引用了一段《曹瞒传》的记载:曹操曾乱棒打

  • 康熙临死前写的遗诏内容是什么?雍正登基是不是遵循了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来得不明不白,他蒙骗康熙欺凌弟辈,贪暴嗜杀酷爱抄家,最后被仇家取了项上首级一命归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在位十月却功在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高炽有几个儿子,明宣宗,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多少年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

  • 明代将领常遇春为何战争胜利后非要屠城杀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打仗为什么要屠城,常遇春喜欢屠城,古代战争经常屠城吗

    明朝名将常遇春英年早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种天谴与报应。虽说这种因果论不能全然让人信服,但常遇春的杀降与屠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4000人。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带病北上灭元时,下令将鲁中重镇

  • 法国大帅卡尔十四世:生平参加过什么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国卡尔维市,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发生在哪个国家,卡尔的一生

    卡尔十四世是拿破仑手下的十八位帝国大帅之一。相对于拿破仑的显赫威名,卡尔十四世显得并不出名。卡尔十四世简介中提到他曾是拿破仑的情敌,曾在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交战期间给拿破仑惹出许多事端,他曾为拿破仑征战欧洲,战功赫赫,后来他在拿破仑最为需要的时候背叛拿破仑,使得法兰西的帝国大业功败垂成。图片来源于网络卡

  • 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竟是武则天称帝后深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在位期间有几次叛乱,武则天怎么登上的皇位,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治高峰感到的愉悦感的时候,一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对她开始心生反感,背后议论纷纷。就在扬州,有几个胆大的文人借着酒劲就曾说了一些出格的话,于是酝酿出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扬州叛乱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扬州叛乱之所

  • 康乾盛世的领头人康熙皇帝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皇帝出生日期,康乾盛世开始于哪一年,乾隆的出生年月日是多少

    康熙的父亲是顺治,他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本名叫做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亲生母亲是孝庄文皇后。他的年号是顺治,他的在位执政时间是十八年。顺治也是一个经历多事之秋的皇帝,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打下了天下。图片来源于网络顺治帝在六岁的时候就登基了,但是当时是由摄政王和多尔衮辅佐他,

  • 刘邦明知鸿门宴危险还去赴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鸿门宴之我看刘邦,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分析,鸿门宴上刘邦为什么可以逃走

    鸿门宴结局,在中国历史上是以范增的遗憾而告终,项羽在范增的精心策划下为刘邦设下鸿门宴,意在除去其对手刘邦,但最终还是在经过三起三落的事态发展后放刘邦离开,鸿门宴结局为项羽后来乌江自刎,刘邦称霸建立汉朝埋下伏笔。据历史记载,项羽是左右鸿门宴结局的最高领导,其次项伯和曹无伤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加刘邦个人的

  • 识时务的西汉开国大帝刘邦有哪些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的缺点,马援评价刘秀刘邦,刘邦开国功臣结局

    刘邦被认为是无赖、流氓,这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在家乡还没当亭长之前,刘邦懒得从来都不干农活,经常吹牛,也没有收入,而且嗜酒,就连刘太公也看不下去指责了他。由于文化水平很低,缺乏教养,他在骂人的时候经常说脏话,如会用“乃公”、“竖儒”等词。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是个贪图享乐、好色淫乱的人。当年刘邦入关,看

  • 王敦之乱起因:王敦和晋元帝为争权互看不顺眼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敦是谁,西晋内乱,八王之乱谁赢了

    王敦之乱爆发东晋初年,历时两年,王敦与他的堂弟曾经一起帮助晋元帝在江南建立威望。王敦掌握军事大权,而王导主要掌管朝中的一些事物。晋元帝希望减弱琅琊王氏的影响力,提拔了一些其他世家子弟,这些世家子弟要求皇帝削弱王敦。图片来源于网络王敦知道后给他们写了一封信希望与他们修好,但被不客气地拒绝了,皇帝为了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