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吵架 张居正真的很冤枉吗

张居正死后为什么会被吵架 张居正真的很冤枉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3586 更新时间:2024/1/19 11:31:05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明朝张居正,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身为明朝中期万历皇帝的内阁首辅,张居正对于明朝的改革可以算得上是功不可没,万历在位的四十多年,只有最初的十年奋发图强,而这十年也是张居正在世的时间。然而在他死后,朱翊钧抄了张居正的家,削了他的官爵,连棺材都被重新打开,张家人也遭受了连累。但是,张居正被抄家真的冤枉吗?

1582年,大明万历十年,58岁的张居正病逝。就在同年,张居正的政治伙伴,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倒台了被放逐到南京,第二年冯保病死,家产被抄,这两位政治盟友可谓难兄难弟。

再接着张居正的反对派们对张居正的弹劾犹如雪片般飞来,1584年,明神宗万历皇帝颁发了查抄荆州张家的诏书。对张家的抄家可谓相当残酷,大有掘地三尺的劲头。

抄家期间,湖北江陵张府被活活饿死了十几口人,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受辱自杀,其妻高氏自杀未成,遂毁容抚养孤子张重辉成长。

就算是掘地三尺,在张家总共也就搜出白银一万七千两,黄金两千四百两,连当年奸相严嵩被抄家的零头都不够,张居正也险遭鞭尸。对于张家的迫害连许多朝臣都看不下去了,后万历在舆论的压力下中止了进一步的迫害,但是万历新政却就此戛然而止。

而张居正生前可谓荣耀至极,被封四代诰命,1582年,张居正病逝时,明神宗万历为之辍朝,赠上柱国,谥“文忠”。

1572年,万历的爹明穆宗驾崩,首辅高拱在穆宗病危期间说过一句“十岁的孩子,如何做人主?”,此话被其政敌冯保汇报给了李太后,引得李太后大惊,后高拱被万历的母亲李太后以“专政擅权”之罪令回原籍。

张居正成为了首辅,万历皇帝又年幼,万历母子对张先生可谓极度依赖,再加上当时的司礼监秉笔太监冯保与张居正又是政治同盟关系,张居正逐渐成为了大明政府的实际领导者,从此开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近十年的万历新政。

张居正从小就是个神童,12岁考中秀才,16岁中举人,范进50多岁才中举人。张居正在任首辅期间,其政治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张居正久经官场,对大明的官员的了解可谓十二分的透彻,1573年,张居正推行考成法,大明官场的风气为之一正,行政效率得到了大大的提高。后又推行一条鞭法清丈土地,稳定了明朝的财政收入。

对于反对他改革的人,张居正相当的严酷,因此朝臣和权贵中暗暗反对他的人也不少。然而随着张居正权力的稳固,他也变的利令智昏和飘飘然起来,张居正的爹死后,张居正回湖北,张居正的轿子得由三十二个轿夫抬,里面洗手间休息室一应俱全,沿途从总督到县令各级官员皆恭候迎送。

张居正曾说过,吾非相,乃摄也。明代的官员邱南镇为了重新升官,他自拟一副对联:“日月并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并用黄金制成,送给当朝宰相张居正(张居正号太岳),张居正竟也欣然地接受了,对联一般是下联比上联重,简直就是爹皇帝的感觉了。

作为万历皇帝老师的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管教极为严格,又大权独揽。万历年幼,总想给自己找点事干,但一拿起奏疏,都是张首辅批阅好了的,所有事情照着办就行。

有一次,无所事事的万历皇帝在宫中喝酒胡闹的太过火了,被其母李太后严厉批评,并拿出了一本霍光传让他看,霍光是谁?霍光是汉朝名相,曾废立皇帝,那意思,再胡闹张先生就可以把你万历废了。

然而张居正毕竟是绝顶聪明的人,自己虽然大权独揽,可毕竟不是皇帝的爹,伴君如伴虎。1580年,也就是万历八年,万历皇帝这年18岁了,张居正开始了急流勇退,张居正为了万历新政积劳成疾,50多岁就显得老态龙钟了。这年他向万历皇帝表示要退休告老还乡,对此毫无思想准备对首辅张先生有严重依赖的万历严词拒绝了。

张居正再一次请辞,万历一看这位张先生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于是也就是同意了。然而万历的母亲李太后却死活不同意张居正辞职,似乎大明政府少了张先生就不能运转似的,于是张居正又拖着病怏怏的身体干了两年,1582年病死在工作岗位上,可谓宰相中的劳模,这次李太后又结结实实地坑了张居正一把,连退休的机会都不给。

但是张居正改革的功绩却不容抹杀,1622年,天启二年,万历的孙子明熹宗朱由校面对大明内忧外患财政拮据的状况,终于想起了张先生的好来,对张居正予以平反,复官复荫,只不过为时已晚。

作为首辅,张居正已经干的足够出色,但是却越界了,不知不觉中侵犯了万历皇帝那小小的自尊,而万历皇帝作为一国之主,其胸襟也实在显得不够大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万历皇帝长达28年不上朝 他就不怕权力被架空吗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万历不上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明朝一直一个争议颇多的朝代,有人佩服明朝皇帝都君王守国门,天子死社稷的气节,有人恨明朝中后期开始闭关锁国,把往日开放强盛的中国带入了一个深渊。而追究起来明朝灭亡的原因,说法更是众多,从一开始的讨论明朝内斗消耗太大到崇祯皇帝在做藩王时没有受到

  • 《曹瞒传》中被曹操棒杀的爱姬是谁?糜竺的妹妹,还是刘备的女儿?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对《曹瞒传》中被曹操棒杀的爱姬是谁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十分严谨,他虽然旁征博引,把能找到的史料都展示出来,但不靠谱的史料,他一定会进行辨析,并指出其谬误之处。他在给《三国志》第一篇《武帝纪》做注的时候,引用了一段《曹瞒传》的记载:曹操曾乱棒打

  • 康熙临死前写的遗诏内容是什么?雍正登基是不是遵循了遗诏?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从继承大统到猝然离世,雍正13年的帝王生涯由生到死全是谜,似乎他的每一步都有如影随形的“污点”,以至于本来的“康雍乾盛世”竟被戴有色眼镜看人的后世史学家硬给改为“康乾盛世”。而在江湖野史中的雍正形象更是不堪入目,他的皇位来得不明不白,他蒙骗康熙欺凌弟辈,贪暴嗜杀酷爱抄家,最后被仇家取了项上首级一命归

  •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在位十月却功在千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明朝朱高炽有几个儿子,明宣宗,明仁宗朱高炽在位多少年

    明仁宗朱高炽在位期间有什么作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公元1063年,宋朝第四位皇帝赵祯驾崩,年仅54岁。京城之内,上至士大夫,下至乞丐和小儿,都纷纷为他焚纸痛哭。就连辽国皇帝耶律洪基也悲痛不已,哭着要为赵祯建一个衣冠冢,以寄托哀思。由于赵祯在士大夫心目中地位太过崇高,因此当

  • 明代将领常遇春为何战争胜利后非要屠城杀降?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打仗为什么要屠城,常遇春喜欢屠城,古代战争经常屠城吗

    明朝名将常遇春英年早逝,后世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常遇春的早逝是一种天谴与报应。虽说这种因果论不能全然让人信服,但常遇春的杀降与屠城却是铁一般的事实。图片来源于网络元至正十八年九月,常遇春与陈友谅大战,活埋投降士兵4000人。洪武元年,常遇春收取泰州后屠城。带病北上灭元时,下令将鲁中重镇

  • 法国大帅卡尔十四世:生平参加过什么战役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法国卡尔维市,1066年黑斯廷斯战役发生在哪个国家,卡尔的一生

    卡尔十四世是拿破仑手下的十八位帝国大帅之一。相对于拿破仑的显赫威名,卡尔十四世显得并不出名。卡尔十四世简介中提到他曾是拿破仑的情敌,曾在与第四次反法同盟交战期间给拿破仑惹出许多事端,他曾为拿破仑征战欧洲,战功赫赫,后来他在拿破仑最为需要的时候背叛拿破仑,使得法兰西的帝国大业功败垂成。图片来源于网络卡

  • 扬州叛乱被平定原因竟是武则天称帝后深得民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武则天在位期间有几次叛乱,武则天怎么登上的皇位,武则天为什么退位了

    扬州叛乱是发生于公元684年,参战双方分别是唐朝和叛军。那时正当武则天登上政治高峰感到的愉悦感的时候,一些忠诚于李唐的人对她开始心生反感,背后议论纷纷。就在扬州,有几个胆大的文人借着酒劲就曾说了一些出格的话,于是酝酿出了震惊朝野的扬州叛乱。下面就来了解一下扬州叛乱背景。图片来源于网络对于扬州叛乱之所

  • 康乾盛世的领头人康熙皇帝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乾隆皇帝出生日期,康乾盛世开始于哪一年,乾隆的出生年月日是多少

    康熙的父亲是顺治,他是清兵入关后的第一代皇帝。顺治本名叫做爱新觉罗.福临。他是清太宗的第九个儿子,亲生母亲是孝庄文皇后。他的年号是顺治,他的在位执政时间是十八年。顺治也是一个经历多事之秋的皇帝,在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打下了天下。图片来源于网络顺治帝在六岁的时候就登基了,但是当时是由摄政王和多尔衮辅佐他,

  • 刘邦明知鸿门宴危险还去赴宴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鸿门宴之我看刘邦,鸿门宴项羽人物形象分析,鸿门宴上刘邦为什么可以逃走

    鸿门宴结局,在中国历史上是以范增的遗憾而告终,项羽在范增的精心策划下为刘邦设下鸿门宴,意在除去其对手刘邦,但最终还是在经过三起三落的事态发展后放刘邦离开,鸿门宴结局为项羽后来乌江自刎,刘邦称霸建立汉朝埋下伏笔。据历史记载,项羽是左右鸿门宴结局的最高领导,其次项伯和曹无伤起到了推动作用,外加刘邦个人的

  • 识时务的西汉开国大帝刘邦有哪些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项羽的缺点,马援评价刘秀刘邦,刘邦开国功臣结局

    刘邦被认为是无赖、流氓,这在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在家乡还没当亭长之前,刘邦懒得从来都不干农活,经常吹牛,也没有收入,而且嗜酒,就连刘太公也看不下去指责了他。由于文化水平很低,缺乏教养,他在骂人的时候经常说脏话,如会用“乃公”、“竖儒”等词。图片来源于网络刘邦是个贪图享乐、好色淫乱的人。当年刘邦入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