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称为明朝千古一帝的明孝宗,有什么作为?

被称为明朝千古一帝的明孝宗,有什么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563 更新时间:2024/1/1 11:54:50

明孝宗为什么会被一些人称为明朝的千古一帝?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千古一帝这个称号,历史上仅仅有四个人被人以此称号评价,分别是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明太祖四人,所以说明孝宗是千古一帝,绝对算不上!

明朝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朱国桢曾评价:“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从这可以看出,明孝宗的位置应该是一代明君的位置,他的功绩就像汉宣帝那样,复兴国家,带领明朝再次走向“中兴”,将明朝的寿命得以延续。至于为什么有人将明孝宗称之为千古一帝,下面我们就看看明孝宗到底有哪些功绩。

明孝宗朱佑樘,生母纪氏是一个叛乱土司的女儿,被俘入宫做事,只因为明宪宗一次经过看见她的美貌才宠幸了她,但这一次就让纪氏怀孕,最终在冷宫中艰难的生下了朱佑樘,朱佑樘在太监张敏的保护下得以存活下来,吃百家饭长到6岁,后明宪宗以为自己无子着急,张敏才将朱佑樘活着之事告诉明宪宗,这才定下朱佑樘为太子,成为了后来的明孝宗。

严于律己、体贴下属

说起明朝皇帝的早朝,大家都会觉得明朝皇帝总是偷懒,最典型的万历皇帝28年不上朝,简直就是荒废朝政,可明孝宗不是,不仅早朝每天必到,就连废弃已久的午朝都重新开,以便于有更多的时间能与大臣们相互沟通,加强了大臣们协助皇帝办理政务之事。

除此之外,明孝宗重新开启经筵侍讲 ,向群臣咨询治国之道;与此同时还开辟了文华殿议政,其作用是在早朝与午朝之间的时间,与内阁共同切磋治国之道,商议政事,午朝结束后的明孝宗开始批阅奏章,经常到很晚才结束。

对于臣子,明孝宗也十分体贴,从不处罚大臣,与大臣之间相处十分融洽,对于京官夜晚返回家中,必派铺军执灯传送,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皇帝的贴心;明孝宗为了记住四品以上的官员,将他们的名单贴在宫内文华殿壁墙上,以便自己熟记;有一次因为皇宫夜间着火,第二天明孝宗无法上早朝,他竟然派人去跟臣子们请假,并说明自己请假的原因。

铲除奸佞、严管宦官

明朝的皇帝,对于道教、佛教、宦官都十分的纵容,导致朝政被这些人祸害,而明孝宗却十分开明,他一上台就将前朝皇帝宠信的法王、国师、真人等封号一律革除,甚至处死了妖僧继晓,官员们知道后都拍手叫好。

当奸佞除掉之后,明孝宗开始整治人事上的安排,将“纸糊三阁老”(明宪宗时期内阁的三位大臣万安、刘珝、刘吉)、“泥塑六尚书”(吏部尹旻、户部殷谦、礼部周洪谟、兵部张鹏、刑部张蓥以及工部刘昭)、侍郎李孜省、太监梁芳 、万贵妃的弟弟万喜等人全部革职处理,处理人数高达数千人,朝中再无浑水摸鱼之人。

宦官也是明朝的一大隐患之一,明孝宗吸取前朝宦官专政的教训,对宦官严加管制,绝对不许允许太监批阅奏章出现,也正是因为明孝宗的管制,才使得东厂、锦衣卫不再敢任意行事。

废除苛法、发展经济

明朝刑法的苛责,大家都知道,很多残忍的刑法也是出自明朝,明孝宗继位之后,也将很多残暴的法令除去,并不再任用酷吏,命令内外慎刑狱,启用比较公正贤明的执法官。

说起明孝宗时期的经济,可以说没少下功夫,自身带头勤俭节约,体贴百姓减轻赋税,从而换来了天下稳定,孝宗时期基本上没有大的农民起义,全国人口也首次超过6千万人口,使得经济有所提升。

一夫一妻,发明牙刷

明孝宗说他是一个好皇帝,有一个标准始终是不可缺少的,就是他始终保持一夫一妻制度,皇帝在古代基本上都是三宫六院、女人成群,可是明孝宗却仅仅有张皇后一人,与其始终保持着一夫一妻,过着“平凡人”的夫妻生活。

牙刷虽然在南宋时期就出现,但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把牙刷是由明孝宗于1498年发明的,方法是把短硬的猪鬃插进一支骨制手把,这一发明被《发明大全》列为人类300项伟大发明之一。

总结:明孝宗本人十分勤劳,是一个十分体贴下属的好皇帝,也正是因为这样,很多士大夫对他的评价非常好,使得明孝宗在士大夫眼中是一个完美皇帝,这也是史书上对他评价跟高的原因之一,但明孝宗确实一个能力有限之人,在经济上明朝并没有多大起色,军事上奉行和平政策,大的战争并不太多,为振兴军备,始终保持较高的军费开支,也对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担。一个伺候明孝宗十五年的兵部尚书向他辞职,就是因为国库空虚,可见明孝宗后期国库还是空的。

十五年拜兵部尚书,屡辞乃拜命。既召见,帝曰:“朕数用卿,数引疾何也?”大夏顿首言:“臣老且病,窃见天下民穷财尽,脱有不,责在兵部,自度力不办,故辞耳。”帝默然。——《明史·刘大夏传》

明孝宗宠幸的几个宦官和张氏外戚,因为明孝宗心慈手软,致使他们犯错误也没有对其动过大刑,这也导致他们更加肆无忌惮。

明孝宗的功绩其实也全靠明朝其他皇帝衬托,明朝皇帝玩蟋蟀的、玩木工的,啥样皇帝都有,相比之下,明孝宗就是一个兢兢业业的皇帝,并在明朝衰退的情况之下,打了一剂“镇定剂”,从而创造了“弘治中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名将于禁之死,为何算是史上绝无仅有的死法?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于禁,三国时代英雄豪杰,之前曾在王朗麾下任职,后因战功被王朗推荐给了曹操,从此效忠于曹操,归属于魏国势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但后期与关羽对战时战败,被关羽俘虏,归降了刘备,成为刘备的一员大将,后关羽战死沙场后,于禁辗转从吴国逃回魏国,被曹丕接收。但众人皆瞧不起于

  • 汉献帝刘协简介: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最后一任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汉献帝刘协(公元181年—234年),汉灵帝刘宏次子东汉最后一任皇帝,公元189年-220年在位。公元196年,曹操控制了刘协,并迁都许县(今河南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刘协被曹丕控制。公元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

  •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后你能说出哪些?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在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皇后您能说出哪些呢?绝大多数的人脱口而出的一定是:武则天、慈禧……事实上,皇帝后宫佳丽三千,为何只有一个女人的地位能牢牢稳固?后宫三千佳丽,皇后身为“皇帝的正妻”,地位自然不是普通妃嫔可比。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恶性影响最深远的皇后——汉高祖皇后

  • 陈群为何能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他创立了什么选举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曾受曹丕托孤之重,辅佐明帝。其间,数有进谏,竭忠尽职。他创立的九品官人法,是一种曾经在历史上有过影响的选举制度。陈群为曹魏大臣,瞩目当世。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今河南许昌)人。祖父陈寔、父亲陈纪、叔父陈谌都名重

  • 苏麻喇姑究竟做了什么事,使她赢得了清朝皇室上上下下的尊重?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苏麻喇姑是清初历史上的一位特殊人物,作为孝庄太后的陪侍,她历经四朝,曾亲身参与过许多历史事件。她虽身为侍女,却与清室结下了不解之缘,她是康熙的启蒙教师,被皇室成员视为至亲,当她以九旬高龄逝世时,整个皇室为之哀痛。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康熙的一生尤其是前半生中,有两

  • 北魏孝文帝的皇后叫冯媛,她犯了什么不可原谅的错误?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孝文帝一生共有两位皇后,都姓冯。第一位皇后叫冯媛,本来可以皇后的位置就是她的,可惜她犯了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不说普通话,也就是汉语。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事情是这样的,公元490年,孝文帝23岁,他开始全面推行改革:一是迁都洛阳,二是禁止胡服,三是语正中原,四

  • 羊献容是怎么被立为皇后的?她又是如何评价晋惠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羊献容,中国历史上惟一一个曾同时为两国皇后的女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魏晋最重门第,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泰山羊氏、晋陵杜氏、清河崔氏、琅琊诸葛氏、阳夏谢氏……都是门庭显赫,她正好是泰山南城人。可惜,门第高贵的她好嫁不嫁,嫁给晋惠帝司马衷,就是问“穷人没有饭吃为何不

  • 若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最有福气的皇太后,为何当属孝惠章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若论大清史上在位时间最长最有福气的皇太后,当属顺治帝的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孝惠章皇后(1641年11月5日-1718年1月7日),名不详,科尔沁贝勒绰尔济之女,世祖废后的侄女,顺治帝第二任皇后,康熙帝继位后她与孝康章皇后并尊,称母后皇太后,

  • 溥仪童年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溥仪过得有多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溥仪童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我国历史上出现了几百位皇帝,作为皇帝,作为天下的主人,生活自然是非常好的,身份上的至高无上,也让他们享受了顶级的服务待遇,不管是吃得还是用的,都是最好的。至于古代皇帝的生活,真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他们的奢侈生活是普通人难以想

  • 假如再给光绪一次机会的话 历史会不会被改写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对清朝和光绪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慈禧太后死前一天,光绪死于瀛台,据现在考古证明,光绪死于砒霜,是慈禧下的毒,这个推测八九不离十。到此,接下来似乎清朝的历史差不多就结束了。相信很多人会想,假如光绪不死,也许清朝不会灭亡,也就没有后来国人不愿正视的北洋时期、民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