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中,王伦为什么始终没有对林冲下狠手?

水浒中,王伦为什么始终没有对林冲下狠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01 更新时间:2024/1/28 8:11:47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水浒传》里王伦为什么最终没有赶走林冲?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王伦是一个做事优柔寡断、反复无常的人,他没有晁盖的义,宋江的奸,是梁山寨主里面最无能的。他就连小小的林冲都安抚不了。王伦最开始对林冲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还亲自把酒。可却认为王伦会夺寨,就变着法儿把王伦轰下山。王伦就这么反反复复折腾林冲。林冲能不怨他?

留林冲,或赶林冲,王伦都该当机立断。他好歹是个秀才,不知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么?最后王伦是留也没留彻底,赶还是没敢彻底,还为他自己带来无穷后患。晁盖等外来势力的介入,林冲最终爆发,把王伦一刀火并了。

王伦要是一开始就让林冲坐第四把交椅,中间没有发生让林冲纳投名状这样的小插曲,相信林冲会对王伦忠诚。王伦的救命之恩,林冲就算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梁山有什么事,只要王伦差遣,林冲一定会万死不辞。

既然王伦当心林冲有夺位之心,就该让朱贵送林冲离开。但王伦在林冲心中播完仇恨的种子之后,似乎还想看到这颗种子生根发芽,乃至于开花结果才甘心,因此王伦就让林冲待在他身边。

王伦为什么没有对林冲下狠手?原因可能出在施耐庵身上。这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现象,抬高自己,贬低对手。这种情况在三国里特别多,诸葛亮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什么事他都能想在别人的前面。曹操司马懿等人总是不如诸葛亮。这就是典型的为了把主角写得很聪明,就要把配角写的很笨。很简单的事,配角们就是怎么都想不到。

王伦这个人物就是这样诞生的。在土匪横行的时代,王伦应该要比施耐庵写的要强悍、阴狠得多。王伦知道只有解决了林冲,他自己才能高枕无忧。

这是施耐庵写作时迎合读者心里所写的王伦。王伦最终让林冲在梁山做了四头领。施耐庵除了读者方面的原因外,还写明了王伦变卦的其他原因么?不仅写了,而且施耐庵、金圣叹都明白道出了王伦的秀才经济理论。

我们就来分析施耐庵写的王伦没撵林冲的第二个原因。说原因之前,我们要先提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原来就是跟林冲比武的杨志

林冲下山纳投名状,王伦给了他三天期限。前两天,林冲是一无所获。第三天终于等来了一个人,他就是带着金银从梁山边路过的杨志。林冲先吓跑了给杨志挑金银的挑夫,让身边的小喽啰把金银挑上梁山向王伦交差。杨志追上林冲,两人就在雪地里打了起来,只是谁也赢不了谁。

王伦以为林冲三天期间一到,没有缴纳投名状,就会乖乖地下山。可密切关注林冲一举一动的王伦,看到杨志跟林冲的比武后,在林冲没能完成纳投名状任务的前提下,收留了林冲。从事实来看,林冲确实没有得到投名状,因他没能拿着杨志,或杨志挑夫的头来见王伦。林冲出发时,朱贵亲口给林冲解释了什么是投名状,就是但凡好汉们入伙,须要纳投名状。是教你下山去杀得一个人,将头献纳。林冲没有人头。

王伦又发善心了?不是了。原来是王伦看到杨志武功跟林冲差不多,就想用杨志来制衡林冲。这样一来,王伦可以一箭双雕,既得了两员虎将,又让林冲有了对手。金圣叹看到王伦心思,点评道“秀才经济可笑。”

王伦正在心中盘算如何让杨志入伙,在说话中就承认林冲是自己人,说“这个兄弟”。王伦虽不想要林冲,但要做给杨志看。王伦有风度、有度量,别说一个林冲,就是十个林冲,梁山都能容得下。

但王伦没想到,他演得好,可人家杨志不买账,就是要回京城去作制使。王伦空欢喜一场,竹篮打水一场空。杨志武艺好,要走,王伦也只能请他喝饯行酒,然后让小喽啰送他过河。

按理说,杨志走了,没人奈何得了林冲,王伦可以继续撵林冲呀。一来杨志回京城,可王伦是当着杨志的面说林冲是他兄弟,这就等于向所有人宣布林冲已经是梁山人。覆水难收。说出去的话,是收不回来的。一来既然都知道林冲在梁山,如果再刁难林冲的话,江湖人士会耻笑王伦。三来杜迁宋万、朱贵、林冲都听到王伦的话,王伦也不好再改口了。

总之,王伦最终没有赶走林冲是因为他信错了此人,就是杨志。王伦起先是为了顾全脸面,不想失信于天下人,才在杨志面前说林冲是梁山头领。杨志坚决要走,王伦是追悔莫及,不过话已出口,再难改变。杨志没来,林冲早被王伦踢下山了。施耐庵说王伦的存在就是为给林冲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着急削藩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一年削掉五位藩王,他为何这样着急削藩?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建文帝朱允炆登基便削藩,也有自己的难言之隐,那我们看看第一年就直接削掉五位藩王的建文帝,为什么这么着急削藩?建文帝是一个书生气十分浓厚的人,也是受到其父亲的影响,在朱元璋眼里朱允炆就有些

  • 宋江推行的诏安计划为什么没人阻止?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反对招安的梁山泊头领为什么无法阻止宋江推行诏安计划,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众所周知,古典名著《水浒传》中的梁山泊主宋江积极推行诏安计划,最终造成了整个梁山的悲剧。根据小说描写,梁山上是有头领反对诏安的。那反对诏安的头领为什么无法阻止宋江推行诏安呢?首先,本鬼在前文《少数派很

  • 扶苏接到假圣旨后,蒙恬为什么只阻拦一次就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对扶苏接到假圣旨后,蒙恬为什么只阻拦一次就放弃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史记李斯列传》里面明确记载,扶苏准备自杀,被蒙恬劝止了,告诉他有可能是伪诏。然而扶苏在明知道有可能是伪诏的情况下,还是选择自杀了。并且蒙恬没有再次阻止哦,如果蒙恬真的执意阻止,扶苏未必能自杀的

  • 蜀汉灭亡后,张飞一家是何种待遇?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为何蜀亡后关羽全家被杀,张飞一家却飞黄腾达?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蜀记》记载:"庞德子会,随钟、邓伐蜀,蜀破,尽灭关氏家!"这件事是说公元263年的时候,魏国举大军伐蜀,钟会率十万大军在剑阁牵制姜维,邓艾则从阴平小道偷袭成都,以区区几千残军兵临城下,最终

  • 历史上隋炀帝杨广杀父乱母的历史真相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文帝在位二十四年,于仁寿四年猝死于仁寿宫,终年六十四岁。关于隋文帝的死因在史学界一直存在着争论,那么事实的真相是怎么样的呢?少年英才杨广有观点认为,隋文帝死于儿子杨广之手。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

  • "九字国策定江山"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竟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历史上最厉害的帝王师是谁呢?在熟知历史的毛泽东看来,不是“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因为张良尽管帮助刘邦夺取了天下,但他从未提出过纲领性的国策。也不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因为诸葛亮虽有纲举目张的《隆中对》,但并没有使刘备统一天下,只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还是鼎立之三国中最弱的一方,自己也最后

  • 清朝武举甘国宝:一生转战南北成时代英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甘国宝,他出生于1709年,于1776年与世长辞,享年67岁。甘国宝生活在康熙、乾隆年间,他是雍正年间中举的,中举的时候他才二十岁。他是举人,并且是武举,他虽然以武技闻名,但是他的文学修养也是十分深厚的。图片来源于网络甘国宝资料中提到,甘国宝生长在一个小农村中,他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绝佳的武艺被录取成

  • 诸葛亮最看重的北伐领将 诸葛亮病逝后他达到刘备的境界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死后继承他北伐大业的领军人物是姜维。但对照阅读《三国志》可以发现,诸葛亮其实并不曾明确姜伯约为唯一接班人,蜀汉也并非由姜维一个人领着“走进新时代”。起码还有另外四个人自认为有当诸葛亮接班人的资格,他们是魏延、杨仪、蒋琬、费祎。为了争位,魏延与杨仪进行了恶性竞争,杨仪

  • 背了千年黑锅的三大历史名人 李鸿章陈世美在列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随着历史长河的不断前行,许多真相都在人云亦云中变了味。那些被你唾骂多年的历史人物中,背着怎样的一个黑锅在地底沉睡?网络配图NO.1 李鸿章——替罪羔羊,枉背满清黑锅满清的卖国贼只有一个,那就是掌握满清实际权力的西太后。在清朝,特别是在西太后时代,连光绪皇帝都得听太后的,何况一个当北洋大臣的李鸿章。李

  • 性格软弱的仁宗李峼:朝鲜在位时间最短的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仁宗李峼在朝鲜的历届国王中算是在位时间最短的,他登上王位仅仅八个月就去世了,而且关于他死亡的原因史册上的记载并不是十分清晰。李峼的一生并没有十分大的作为,主要还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短的缘故,而李峼和照顾他长大的文定王后之间也有着许多的潜在矛盾,这些在仁宗李峼生平中都有着十分明显的显示。那么仁宗李峼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