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最牛太监:身挨三百刀 照样吃两碗稀饭

史上最牛太监:身挨三百刀 照样吃两碗稀饭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031 更新时间:2023/12/10 15:55:50

知道历史的人对于太监这一词一定都不陌生,太监就是指男人的某特殊部位被去掉之后,专供古代都城皇室役使男性中的官员,优雅一点儿来讲也被叫做宦官。

今天,大师就来讲一讲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位最牛的太监,看完也不禁感叹:太监能做到这个程度,也不枉来这世间走一遭了!

这位最牛太监名叫刘瑾,也许很多人都认识他,没错他就是那个深得皇帝宠爱、坐拥朝廷大权的那个明朝太监。

网络配图

这刘瑾本命姓谈,在六岁的时候被太监抚养,后来也就净身成了太监,此后便改姓为刘了。在当时,刘瑾可是情商与智商“双高”的太监,为人十分不简单,不仅巧舌如簧,善于巴结,甚至可以说是阴险狡诈。

刘瑾为人好拍马屁,在明武宗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他就已经开始瞄上了武宗,百般讨好。在明武宗当上皇帝之后,刘瑾便每天都皇上进献歌舞、鹰犬玩物、摔跤等游戏,还经引导皇上微服出行,说是微服出行,也就是刘瑾安排的下乡旅游罢了。就是利用这些小把戏,刘瑾赢取了皇帝的欢心,也因此升了官。但是,老百姓们的日子却不好过了,皇帝整日沉迷游戏,荒废了国家制度的建设(虽然我们知道这明武宗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自然民不聊生。

除此之外,刘瑾还善于干扰政治。在明武宗即位以后,明孝宗遗诏要废除宦官监枪和各城门监局,但是这些都遭到了刘瑾的阻止,在之后并没有得到执行,可见当时的刘瑾已经是将皇帝蒙的团团转了。所以在当时很多人都称刘瑾为“立皇帝”,明武宗为“坐皇帝”,真真是大大的讽刺。

当然,刘瑾的这些所作所为也遭到了其他官员的抵制,很多大臣开始进谏皇上要诛杀刘瑾,但是皇上却不听。后来,在众大臣的百般逼迫下,皇帝才打算将刘瑾暂时打发到江南去,这回刘瑾才感到了一丝丝的恐慌,于是展开了自己的苦肉计:一天夜里,刘瑾慌忙的来到皇帝的寝宫,拜倒在地,大声哭泣,并大喊是别人陷害自己,还说是这些大臣想联合起来害皇上,所以先从皇上身边人下手,自己就首当其冲。听完这话,耳根子软的武宗拍案大怒,并将许多进谏大臣发往充军。

网络配图

就是这样,刘瑾凭借着自己超高的拍马屁功力,在宫里平步青云,肆意揽财。当时官员凡进京朝见皇帝,或从外地出差归来,都得先见过刘瑾,送上份厚礼,才能去见皇帝。布政使上京送礼的分例是两万两,拿不出来的,就先在京师借,然后回到地方上设法偿还,时人称为“京债”。渐渐的,刘瑾就开始自己的世界首富之路,建设工程从中敛财、压榨下属收受贿赂,反正是能得到钱的地方,他一处也不落。据曾经的外媒报道,刘瑾当时的收入大概相当于大明朝一年的收入,相当于现在的二三百亿人民币,当之无愧的是当时的世界首富。

但是,不管怎么说,刘瑾这个人还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在他变法期间,对政治制度做了不少的改动,并推行了一些新法。其中刘瑾曾建立内厂来牵制东西厂的权利,还制定严格的刑罚,虽然他自己好财,但是对于治理下属的贪污腐败之风却绝不含糊,以独特的"罚米例",对失职官吏以罚米作为惩罚。总而言之,刘瑾的举措大概涉及四部,包括人事、民事、军事方面共85项措施。

但是,所谓伴君如伴虎,尤其是刘瑾一直在陪伴这样一个耳根子软的皇帝,在别人的弹劾之下,刘瑾也未能幸免于被捕的命运。

1510年四月,武宗派了刘瑾的小伙伴张永去平定叛乱,在叛乱结束后,刘瑾惨遭小伙伴的出卖,并向武宗揭露了刘瑾的罪状,揭发了刘瑾的十七条大罪。由此,武宗才终于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去抄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见了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

网络配图

就这样,世界首富,权侵朝野的刘瑾被判以凌迟处死。明朝对于凌迟刑罚的规定很残忍,需要割千刀以上,三日而死。每下一刀吆喝一声,犯人昏厥则泼醒再割。如犯人捱不足三日,传说刽子手是要抵罪的。当时已经六十多岁的刘瑾挺过了第一天的三百五十七刀,回牢居然还喝了两大碗稀粥,可见身体素质有多好。直到第二天,割到三千三百五十七刀,刘瑾再也没有挺过去。行刑完毕,从刘瑾身上割下的小肉块被受过其害的人家抢着买下吃掉,一钱一块肉。

其实说起刘瑾和武宗的这一对主仆,命运又尝不是极其相似呢?本有聪明才智却都用在不该用的地方,风风光光在世间走一遭,结局却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讲究信义的隋末英雄窦建德 为何斗不过李世民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李世民破窦建德,李世民反面评价,李世民灭窦建德

    说起窦建德这个人,许多读史的都会觉得有些惋惜。和一般草莽英雄不同,这位老兄为人宽厚、勤政爱民、讲究信义,更难得的是不搞封建迷信,以至于他的死敌——大唐的小干部殷侔竟不顾忌讳为他立了块纪念碑,还亲笔写了篇流传至今的碑文。正因如此,人们才特别感慨他的失败。这位窦大王为了救无德无能而且曾背信弃义坑过自己的

  • 荒唐痴情皇帝汉哀帝竟想把皇位传给心爱男宠?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汉哀帝“雅性不好声色”,还是做定陶王的时候娶了王妃。他被立为太子时,王妃变成太子妃;他当上皇帝时,太子妃也就成了皇后。汉哀帝没有喜新厌旧,对他的原配不离不弃。他虽然贵为天子,却不纵情声色。除了一个皇后外,只册立了一个昭仪,也就是董贤的妹妹。董昭仪是哀帝最欣赏的女子,住处叫椒风,和皇后的住处椒房相呼应

  • 东晋最牛富二代:完成老爹梦想当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东晋皇权暗弱,众多重臣或拥兵自重,或在朝中结成党派,皇帝只能倚重于其中之一,达到表面平衡。而在这些势力当中,桓家是其中手握重兵的一派。桓家虽不如琅琊王氏太原王氏那样有辉煌的过去,但是桓温用他一辈子的时间,成为东晋救火队长后,硬生生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了东晋权臣,晚年也想过自立为帝,但终因种种原因,未能

  • 嘉靖皇帝争皇位:为了继皇位一路坐“囚车”进京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明朝嘉靖皇帝几个儿子,朱厚照皇位传给谁了,嘉靖把皇位传给了谁

    早些时候,年仅31岁的明武宗朱厚照南巡金陵,途中得病,返京去世,无嗣。临终时,他采纳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的建议,下遗诏在各地王子中选一位继承帝位,并规定:“先抵京者接帝位。”随即,朝廷向各地藩王发去一道道密旨。密旨也传到了湖广安陆府(今湖北钟祥市)的兴王府。首位兴王系明宪宗朱见深第四子朱祐杬

  • 康熙年间重臣索额图是忠臣吗:如何判断索额图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太多的朝代,也有太多的历史名人,后世们将他们以忠奸进行划分,忠者流芳百世,受世人的膜拜和景仰,奸者则遗臭万年,死后都不得安宁。那么忠、奸含义是什么?我们又是如何对忠奸进行判断和划分的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古代的造字学问是广博的,忠,拆开来看,上面一个中下面一个心,代表了一个人的心要摆在正中间

  • 隋炀帝本来无心当皇帝 竟是因为一个女人!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杨广算是历史上很有名的皇帝,作为隋朝这个夭折朝代的亡国君,他历来被作为后世君王的反面教材。但也有历史学家提出,杨广的历史形象是唐朝统治者故意丑化的结果,实际上他还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当然,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好探讨。网络配图那么杨广作为隋文帝的次子,本来无意嗣位,后来又是怎样起

  • 三国江东美女二乔守寡后竟被曹操掳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常言说,战国皇帝多,三国英雄多。其实三国不但英雄多,而且美女也不少,单是名扬千古的绝代佳人就有甄氏女、貂蝉、大乔和小乔。当时就有“北方有甄宓,江南有二乔”的说法。“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写的脍炙人口的诗——《赤壁》。最后两句意思是如果周

  • 前赵皇帝刘曜:历史上能射穿一寸厚铁板的神射手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泛舟史海,我们可以发现,冠以“神射手”著称的皇帝也不乏有之。但是其中除了能够做到箭技娴熟之外,还能够一箭射穿一寸厚铁板的皇帝却实为罕见,而历史上有此本事的皇帝当属十六国时期的前赵皇帝刘曜。图片来源于网络刘曜,匈奴人,是十六国时期汉(赵)光文帝刘渊的远房侄子、养子,为前赵的最后一位皇帝。(公元318年

  • 虎步关右的夏侯渊有多猛?谁都比不上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定军山斩夏侯渊,让黄忠名气大振,也让夏侯渊落得不少诟病。夏侯渊是曹魏名将,擅长千里奔袭,立功无数,是曹魏西面的屏障。夏侯渊字妙才,是夏侯惇族弟,都是夏侯婴后裔。曹操在老家犯了事,是夏侯渊顶替曹操,后来曹操设法救了他。曹操起兵,夏侯渊开始跟随曹操四处作战,和于禁并力攻破昌豨、攻破黄巾余部徐和、督徐晃击

  • 咸丰皇帝为何感慨:“大臣不好皇帝再好也没用”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咸丰皇帝是昏君吗,咸丰皇帝后面是哪个皇帝,咸丰为什么能当了皇帝

    《南亭笔记》卷一中说,咸丰亲政的时候,和他父亲道光皇帝一样躬行节俭。有一次上书房的门枢坏了,内务府请求换个新门,咸丰没批准,说修理一下还可以继续用。后来门修好了,内务府的人报账说费银五千两。咸丰勃然大怒,下令讯问有关人员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的人见咸丰认真了,慌忙说数字报错了,是五十两,这事才算了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