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蜀汉被灭时,霍弋和罗宪为何没有救援成都?

蜀汉被灭时,霍弋和罗宪为何没有救援成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844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7:27

公元263年,霍弋罗宪“拥兵自重”,为何会坐看蜀汉被灭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公元263年,曹魏钟会邓艾伐蜀,蜀汉危在旦夕,这时,蜀汉还有三支部队,可是都没有驰援成都。在剑阁的姜维主力部队被钟会死死地拖在剑阁,无法脱身。可是镇守边关的霍弋和罗宪也没有救援成都,却“拥兵自重”。那么他们为何没有救援成都,坐看蜀汉被灭呢?

分别从霍弋和罗宪两人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霍弋想救援,却被刘禅拒绝

霍弋,是早年跟随刘备入川的大将霍峻之子。蜀汉后期,刘禅派霍弋前往永昌平叛少数民族之乱。此后,霍弋任建宁太守,统管南郡政事。转眼间到了263年,霍弋听闻魏军大规模来伐,于是向刘禅进表,想要前往成都协助防守。而刘禅认为成都的御林军够用了,觉得没必要让边军驰援,于是拒绝霍弋的请求。

刘禅或许觉得南中少数民族叛乱频繁只有霍弋才能镇得住这些叛乱者,万一霍弋大军来到成都,把诸葛亮辛苦平叛的南中丢失,那就得不偿失了。因此,霍弋的“拥兵自重,坐看蜀汉灭亡”是刘禅造成的,不是霍弋自身的原因。

在刘禅投降曹魏后,霍弋并没有立即投降,而是在确定刘禅在洛阳受到礼遇之时,才率领六郡太守投降。他还上表说:

“臣闻人生於三,事之如一,惟难所在,则致其命。今臣国败主附,守死无所,是以委质,不敢有贰。”

如果刘禅投降曹魏,受到虐待,甚至被杀了,霍弋多半就不会投降了,而是和曹魏血战到底,为刘禅报仇雪恨。他的这份忠心受到司马昭的高度赞赏,受命继续管理南中。

罗宪是永安城留守人员

公元258年,丞相陈祗病死,黄皓开始专政,将正直的罗宪贬为巴东太守,去当大将军阎宇都督的副将。公元263年,罗宪和阎宇听闻曹魏进攻蜀国,他们两人经过商议,做出了如下安排。大将军阎宇亲自带兵驰援成都,副将罗宪留守永安城。然而,阎宇行军速度太慢了,等他到达成都时,成都的刘禅早已向邓艾递交了降书顺表。

魏之伐蜀,召宇西还,宪守永安城。及成都败,城中扰动,边江长吏皆弃城走,宪斩乱者一人,百姓乃安。(《晋书》)

在成都陷落的消息传到永安城时,城中发生了骚动,好多不法分子肆意作乱。罗宪斩杀了几个作乱者后,才稳定了局势。他在得知刘禅已投降后,率领所统辖的军队临都亭三天,表示对蜀汉灭亡的哀悼。不知道阎宇是怎么一回事,路上行军速度太慢了,在到达成都时,黄花菜都凉了。如果罗宪驰援成都,兵贵神速,说不定还能及时救援。

从以上可知,主将阎宇驰援成都,而副将罗宪是留守人员。因此,在成都陷落的时候,罗宪还在永安城,造成了事实上的“拥兵自重”。

在刘禅投降,钟会之乱后,东吴准备趁火打劫,派出步协攻打永安城。罗宪当时仅有2000军队,面临数倍的入侵者,他鼓舞士气,将入侵者击败。东吴派出陆逊之子陆抗,围攻罗宪。罗宪孤立无援,坚守六个多月。这时,曹魏救援军队还没到来,军队战斗力所剩无几。好多人劝他放弃永安城,保全性命。而罗宪却说:“夫为人主,百姓所仰,既不能存,急而弃之,君子不为也。毕命于此矣。”

罗宪守卫永安城,抵抗东吴大军长达半年之久,他不忍放弃老百姓,独自逃生,这种精神难能可贵。最后,由于荆州刺史胡烈攻打吴属荆州的重镇西陵,陆抗腹背受敌,这才从永安城退兵。罗宪为已经灭亡的蜀汉,为即将投奔的曹魏,保全了领土,值得称赞。

公元263年,正是由于霍弋和罗宪的“拥兵自重”,才保护了一方平安,他们都是蜀汉少有的大忠臣。即使国家陷落,他们也不改初衷,稳定地方,保境安民。如罗宪在永安城抵御东吴侵略,不该初衷,保护了一方水土。他们两位的功绩,可以和“平安三侯”相媲美了。

说实话,如果霍弋和罗宪提前估计到这次曹魏灭蜀的决心,估测到成都的危险,他们或许会继续向后主刘禅请求驰援,而不是在边关“拥兵自重”。你想啊,蜀汉的首都也快沦陷了,霍弋和罗宪在边关傻乎乎地守着干啥,他们守边关已经没有多大意义了。当务之急,救援成都是最要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康熙原本想把宝日龙梅送给自己的儿子 康熙后来为什么还要宠幸她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宝日龙梅和康熙,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一个很平凡的日子里,康熙给了长子胤禔府上一个女子(之所以排行老四的胤禔变成了长子,是因为上面的哥哥们都夭折了)说要秘密安置,并且不应透露任何信息。这位女子使胤禔也不知道如何处理她。这名女子被称为叫宝日龙梅。她是蒙古部落的公主。宝日

  • 容妃身为康熙最宠爱的妃子 康熙后来为什么要这般对待她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康熙和容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自古以来都说帝王无情,可是历史上并不是所有的皇帝都是无情的,更多的反而是多情,只有少部分皇帝痴情,在清朝皇帝中,有很多皇帝都吃痴情的代表,为首的就是皇太极和顺治,作为千古一帝的康熙,他的妃子众多,但是他也算是一个多情皇帝,而在他

  • 那些不愿意招安的人,为何没有选择离开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梁山招安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梁山泊只是弹丸之地,除了水路连环、地势险要外,资源匮乏、发展后劲不足、扩军壮大无门,只能维持现状而已。对于梁山泊好汉来讲,招安是最好的出路。但是,依然有相当一部分好汉不愿意招安。俗话说,道不同不相为谋,既然不愿意招安,他们为什么不离

  • 水浒传中,晁盖让刘唐送的金子是要给谁的?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晁盖让刘唐送的金子,真是给宋江朱仝雷横的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一直以来,我们都以为晁盖劫取生辰纲之后,为了报答宋江通风报信的恩情,才让刘唐去给宋江送信!但我们仔细读了相关章节之后,你就会发现,晁盖目的绝对不是为了报恩,而是个一石三鸟的好计策!

  • 康熙为什么要打魏东亭 两人之后的误会解除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康熙和魏东亭,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整个大清历史上,我想最喜欢微服私访的非康熙莫属了,康熙认为亲耳听到的和在皇宫里看到的奏章是截然不同的。为了去更深刻了解民间的疾苦,康熙经常打扮成普通人,只带一两名随从到民间走一走。有一天,康熙带着一个叫魏东亭的随从下民间巡视,突然看

  • 乾隆刚死,嘉庆为何就迫不及待要除掉和珅?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即使没读过清史,通过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我们也可以知道和珅的贪婪程度,新皇上任后抄他的家时,看到从他家里面抄出来的巨额金银珠宝,直接气得发抖。正因为乾隆对他的无限信任,才让他做出了买官卖官等中饱私囊之事。碍于乾隆的存在,嘉庆帝就算对和珅的行为愤怒不已,也只能暗自忍下了。嘉庆帝越是隐忍,和珅就越是作福

  • 武松宋江关系发生变化,真的是因为招安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武松宋江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说起武松和宋江两人之间的关系,有时确实是挺令人摸不着头脑的,毕竟二人初次见面时,可是大有相见恨晚的架势,尤其是武松更是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是为什么后来两人之间却发生了变化,武松对宋江产生了反感呢?难道真的是因为招安的事情吗?

  • 历史上的周培公到底是什么样的 正史和电视剧差距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周培公,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今天跟大家讲一讲清朝的一位官员,他的一生没什么大作为,却在一部电视剧中火了。这个人就是周培公,在不看《康熙王朝》之前,我也不知道周培公是何人?电视剧中出了这么一号人物,一心效忠皇上,最后还火了。我们就先从电视剧《康熙王朝》说起,周培

  • 张郃:三国时期曹魏名将,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鼎立,在这个人才武将如云的时期,想寻得一个真正的英雄却是一件难事。刘备、曹操都是极为爱惜人才的统领,两人的成功不仅仅源于他们的军事能力,还有手下许多谋士的帮助。刘备手下的五虎将,个个骁勇善战、武力超群;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与八虎骑更是英勇神武,这些将士都是三国时期一等一的英雄。

  • 北宋名臣寇准,落得一个客死蛮荒之地下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人物

    力挽狂澜、避免北宋提前变成南宋的寇准,为什么会客死蛮荒之地?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国封建历史上有个奇特的规律:那些在政权生死存亡之际,挺身而出、挽狂澜于既倒的能臣,大多没什么好下场,比如北宋的寇准、明朝的于谦。以寇准为例,当辽国挟连胜之威大举压上、宋朝主降派鼓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