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国奸臣郭开,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赵国奸臣郭开,他最后的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69 更新时间:2024/1/23 11:37:3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赵国奸臣郭开,他最后的结局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 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有君王就会有奸臣佞臣,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即使英明神武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驾前也有不少坏人,比如赵高、江充、李义府,就在嬴政、刘彻、李世民面前很受宠。

纵观五千年君王史,我们会发现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君王最多,但是奸臣佞臣却少之又少,如果按照君王与奸臣佞臣的比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是达不到一比一的。

咱们今天的话题,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坏人——连坑两位名将,导致一国灭亡,但是却没有受到任何君王的惩罚,就连比较清明的秦国,也成承诺封他为上卿,那可是仅次于国相的高官。

这位连坑两位名将、灭亡一国的极品坏人就是郭开,看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读者想必都知道“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典故:“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廉颇虽老雄心尚在,但是经过郭开的勾兑,在赵王眼里就成了一个能吃能拉的老饭桶,赵国也失去了一次咸鱼翻身的机会。

春秋战国史料存世较少,但是唐朝宋朝的诗人并没有放过郭开,纷纷含沙射影拿郭开当反面典型:“秦袭邯郸岁月深,何人沾赠郭开金。廉颇还国李牧在,安得赵王为尔擒?”“说客为秦谍,君王信郭开。向令名将在,兵得到丛台?”

这样看来,赵国之亡,郭开“居功至伟”。

我们翻开《史记》和《东周列国志》,就会发现郭开坑廉颇,也是顺便坑赵国,还真不止一次。在似褒实贬断绝廉颇东山再起之前,郭开还坑过一次廉颇,那一次不但坑得廉颇丢了将印,还导致纸上谈兵的赵扩上位,最终结果是长平之战惨败,赵国四十万将士被白起坑杀。

据《东周列国志》描述,郭开屡次坑害廉颇,在当时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情,就连为秦国效力的魏国人王敖都看不下去了:“子不忧赵亡耶?何不劝王召廉颇也?”

下面的话咱们换成现代汉语来说,这样读者诸君看着方便一点。

郭开的话,证明了什么叫极品坏人:“赵国亡就亡了,廉颇是我的仇人,我怎么能让他回来?”

王敖进一步试探:“赵国要是灭亡了,这这位太子太傅不就失业了吗?”

郭开早有打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有敌国之富,无论是去楚国,还是去齐国,都照样高官得做骏马任骑。”

一看郭开对赵国没有任何感情,对学生赵王也没有任何关爱,王敖亮出了底牌:“我的老师尉缭子在秦国当国尉,我在秦国也是大夫,秦王听说您能左右赵国的政局,所以派我来向您表示敬意,这七千斤黄金,是秦王的一点小意思——你把赵国最后的名将李牧做掉,秦国将封你为上卿,拿下赵国之后,赵国的良田美宅,让你随便挑!”

在送出这七千斤黄金之前,王敖已经送给郭开三千斤了,有一万斤黄金在手,别说出卖赵国,就是出卖自己的父母,郭开也不会眨一下眼睛——后世也有郭开,只要你肯出版,给丰厚的稿费,我就编造一些日记给你们当炮弹!

当然,郭开是个有文化的人,比那个只会编瞎话的“作家”强多了,但是他的话可能也被后世学会了:“开受秦王厚赠,若不用心图报,即非人类。足下果肯相荐,倘有见谕,无不奉承!”

也难怪郭开动心,那一万斤黄金可不是小数目,折合现在多少钱,简直无法计算,粗略一算,那就是二点五吨(春秋战国时期一斤十六两,大约二百五十克)、二百五十万克,应该价值十亿左右了吧?

这时候可能有读者说了:那时候的黄金就是黄铜,值不了多少钱。这种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在战国末期乃至秦汉,黄金是专指黄金,价值是在白银之上的,这一点在《史记·平准书》和《汉书·食货志》中均有记载:“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白金,银也,赤金,丹阳铜也;太公(姜尚)为周立九府圜法,黄金方寸而重一斤;钱圜函方,轻重以铢;黄金方寸而重一斤秦以一溢为一金,汉以一斤为一金,时以钱为货,黄金一斤直万钱;秦兼天下,币为二等:黄金以溢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

这样看来,黄金这一名词,在古代和现代指的是同一种东西,汉朝的拿钱买命,用的是铜而不是金,所以叫“罚铜准赎”。

虽然前后加起来得到了一万斤黄金,但郭开还是把自己和赵国贱卖了——秦国原先准备的是五万斤黄金,王敖一看郭开不值那个价钱,就把剩下的四万斤黄金拉回了秦国:“我用一万斤黄金就摆平了郭开,这一个郭开就能让赵国玩儿完(臣以一万金了郭开,以一郭开了赵也)!”

《东周列国志》这段描述,在《战国策·卷二十一·赵四》中可以得到验证:“李牧数破走秦军,杀秦将桓齮王翦恶之,乃多与赵王宠臣郭开等金,使为反间,赵王疑之,斩李牧。后三月,王翦因急击,大破赵,虏赵王迁,遂灭赵。”

郭开在赵国身为太子太傅,那是妥妥的帝师,后来还升任国相,成了赵国第一号实权人物,但是得到一万斤黄金,就把赵国“软埋”了。

坑惨了廉颇,坑死了李牧,郭开收了一万斤黄金,就把赵国整个打包出售了,连赵国的投降书,都是郭开亲自撰写的。

电视剧《大秦赋》情节有点拖沓,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都没看到郭开的结局,《史记》和《战国策》好像也没写(请读者诸君见谅,只是笔者没找到,不敢保证史料没写),但是《东周列国志》对郭开的下场有描述,而且描述得大快人心。

郭开除了出卖赵国得到一万斤黄金,做其他坏事收受的贿赂也不计其数:“郭开积金甚多,不能携带,乃俱窖于邯郸之宅第。”

秦王嬴政(当时还不叫秦始皇)的脑袋没有进水,当然不会真的封郭开为上卿,即使嬴政有这个意思,王翦蒙恬李斯赵高也不会同意——上卿仅次于国相,岂不成了跟李斯平起平坐的重臣?

郭开在秦国得不到重用,赵国也回不去了——赵国虽亡,赵人仍在,大家都恨不得将郭开食肉寝皮。

郭开这时候已经不敢奢望再去祸害秦国了,他只想把在赵国的豪宅和别墅卖了,再加上那来路不能公开的数万斤黄金搬到赵国,然后当一个安乐富家翁,绝不会在秦国多说一句话多写一个字——如果把秦国得罪了,那可真就是天下虽大,也没有他的容身之处了。

郭开向秦王嬴政请假,嬴政的反应十分有意思:“秦王笑而许之。”

郭开回到邯郸,挖开地窖取出黄金,装了好几大车往秦国走,结果走到中途,不知哪里窜出一伙“强盗”,二话不说就取走了郭开的脑袋和那几车黄金。

有人说那伙“强盗”是李牧的门客故旧假扮的,也有人说是那个冷笑的秦王嬴政或者看着郭开来气的李斯王翦等人下的手——郭开搬家,最知情的就是秦国君臣,至于郭开有没有申请秦军护送,任何史料都没有记载,笔者也无从揣测,但是细看秦国君臣的习惯,极有可能是喜欢金钱和良田美宅的王翦下的手,动手的可能是王贲李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晁盖被宋江替代,真的是因为他得罪了花荣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对晁盖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晁盖虽然是梁山的泊主,他的声望在梁山也颇高,如果不是“意外”身死,宋江想要上位,那可是得费一番大功夫。但晁盖的能力的确是一般,比起宋江来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生辰纲事发,宋江来通风报信,作为劫取生辰纲小队的老大,晁盖应对危机的反应很不合

  • 后周太祖郭威,他的一生经历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后周太祖郭威的事情,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郭威在历史上是个非常特殊的帝王,因为关于他的身世,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根据《新五代史》记载:郭威本是邢州尧山人,他的生父名叫郭简,是后晋时期的顺州刺史。后来幽州节度使刘仁恭攻入顺州,杀死了郭简,郭威和母亲王氏一路逃亡,打算去潞州投

  • 白衣秀士王伦是个什么人?他为何不愿留在梁山?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白衣秀士王伦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说起梁山上的第一位寨主,白衣秀士王伦。相信大家对他的第一印象都是尖酸刻薄,嫉贤妒能的伪君子,所以最终在林冲火并王伦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拍手叫好,那么王伦真的是这样一个小人吗?在当时王伦拒绝林冲上梁山的理由是梁山实在是太弱小了,不足

  • 赤发鬼刘唐为何会反对招安?他又是如何得知晁盖遇害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赤发鬼刘唐为何会反对招安,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赤发鬼刘唐不仅是劫取生辰纲的八位好汉之一,也是梁山元老,是托塔天王晁盖的嫡系。宋江从郓城押司变成强盗,与刘唐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正是刘唐奉命下山给宋江送信和金子,才导致信件和金子被阎婆惜发现、宋江不得不将阎婆惜灭口等事件。或许也正

  • 一事无成的曹参为啥被人称赞,被视为贤相?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朝宰相曹参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用今天的职场作类比会更直观:假设咱们身在一个刚从大动荡中平稳下来、正步入正轨的企业,某天迎来了新一任职业经理人。你是希望他新官上任三把火、大加折腾,还是更愿意他继续稳定局面、带领众人和气生财?相信正常人都会选择第二种;而这

  • 文鸯:比赵云更神勇,真正能在敌军中七进七出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文鸯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拜罗贯中的生花妙笔所赐,三国名将赵云的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长坂坡七进七出曹操阵营的桥段,更是为世人所津津乐道。其实在正史当中并没有这段记载,而真正能在敌阵中七进七出,还能保持毫发无损的猛将,是神勇远胜赵云的文鸯。文鸯本名文俶,小名阿鸯。文鸯出

  • 许褚那么厉害,为何会前后两次都败给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许褚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许褚,乃曹操麾下不可多得的猛将,与被誉为“古之恶来”的典韦齐名,许褚力大无穷,曾拉着牛尾行走百余步;典韦威风凛凛,曾在溪间奋力追猛虎。与敌将对阵,许褚鲜有败绩,曾飞石退汝南葛陂贼兵万余人;先后与典韦大战两次,仍然不分胜负;曹军征战吕布时,许褚

  • 盘点三国时期三位实力超凡,但是还没来得及发挥才能就早逝的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徐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东汉末年分三国,群雄并起,战争不断,烽火不休。自古乱世出英雄,在这片乱世中,英雄频出,英勇善战的将士和运筹帷幄的谋士可谓是层出不穷。然而,在这些人中,有的功成名就,出人头地,有的却英年早逝。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三位实力非凡却还没来得及发挥自

  • 张绣谋反时,没了马匹的曹操为何不混在步兵中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张飞一声怒吼吓退了曹军,赵云单骑救主,翻身跳进枯井的是谁

    每当一提起曹操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公元190年正月,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参加讨董卓大军。二月,被联军击败的董卓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当时关东军惧怕董卓精锐的凉州军的战力,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全都屯兵酸枣一带,曹操因愤恨董卓而决定与之决

  • 汉武帝晚年发动“巫蛊之祸”的目的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汉武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公元前90年,已经六十六岁高龄的汉武帝刘彻在冷清的未央宫中忽然从梦中惊醒——他又梦到了去年被迫在湖县自杀的太子刘据。他回忆起这个从小及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子,想到父子俩这几十年来的亲密时光,他不禁泪流满面。在平复情绪之后,汉武帝拿起桌案上的奏折,突然看到一个叫田千秋的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