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拓跋珪能够称为雄主应该归功于哪个女人的帮助?

拓跋珪能够称为雄主应该归功于哪个女人的帮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74 更新时间:2024/2/12 4:54:29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多次有人想暗害拓跋珪的时候,都是一些忠贞之士告密后,他的母亲贺兰氏带领他一次又一次的逃脱了追杀。

到了公元386年,这时候的拓跋珪已经16岁,而秦国的苻坚因为战败导致了国内大乱,这时候拓跋珪趁乱重兴代国。同时他又在当年的四月,改了国号,定国号为“魏”,历史上称为北魏,也就是北魏拓跋珪。

在建立北魏政权以后,拓跋珪励精图治,对内部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在励精图治的同时他还率领部族军队进行南征北战,在这一时期,他借助当时周边强国的力量消灭了很多自己的敌人。

一直到公元398年,北魏拓跋珪将国都从盛乐迁到大同,并且在大同这里称帝。称帝以后拓跋珪开始积极扩张疆土,使得北魏逐渐成为当时的强国,最终灭了北燕政权,成为一代霸主。但是到了晚年,北魏拓跋珪开始不理国事纵情声色,并且变得刚愎自用,诛杀功臣,最终自己被刺身亡,时年三十九岁。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

拓跋珪是北魏的开国皇帝,他的前半生是在颠沛流离中度过的,所以在他当上皇帝以后能够知人善任,让国家休养生息,建立了一个强大的魏国,但是在晚年的时候由于他刚愎自用,所以后来被人刺死。

图片来源于网络

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是一个非重要的事情,这对北魏的历史研究有很大的作用,在进行拓跋珪早年经历考辨的时候时间结点应该在他建立北魏之前,也就是他出生到他建国这段时间。

拓跋珪原来也不是一个无名之辈,因为他的出身是非常高贵的,他的祖父就是著名的跋什翼犍,这个人是一个出色的部族首领,也正是在他的带领下,鲜卑族的拓跋部落最后形成了一个国家,就是代国。

代国是一个小国家,所以跋什翼犍在苦心经营,但是最终也没有逃掉被后秦灭掉的命运,而跋什翼犍死了之后应该是他的儿子拓跋寔继承位,但是因为没有了国家,他们已经成为了俘虏。这时候的拓跋珪只有六岁,也正是因为他的年龄小,所以才没有被抓走。

自此之后拓跋珪走上的逃亡的道路,他先后到了前臣的统治地区和贺兰部落等地,但是因为他的特殊身份,除了前臣对他很好外,其他人都想设计杀死他,还是一些忠臣的告密救了他,最后因为后秦发生内乱,已经积聚了一点力量的拓跋珪才恢复了代国,后来改名北魏,至此建立国家。

拓跋珪母亲聪明机智

拓跋珪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历经艰险,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九死一生,最终成为一代雄主。但是他的成功并不是轻易的,而是在一个人的大力帮助下才实现的,这个人就是他的母亲贺兰氏,拓跋珪母亲聪明机智,帮助拓跋珪一次次的脱险。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376年,代国灭亡的时候,为了保护拓跋珪,贺兰氏当即决定带领他出逃,于是他们坐着一个马车冲出重围,在车中只有贺兰氏母子和几个奴仆。但是在半路他们还受到了其他部族的追杀,本来想逃往贺兰部的他们,不得不跑向最近的独孤部。

独孤部的首领叫刘库仁,这个人对他们母子是非常好的,但是好景不长,刘库仁在不久之后就战死了,而这个部落有开始出现内乱,不久之后他的儿子刘显夺得了大权。

但是这个刘显认为拓跋珪是一个大麻烦,所以刘显想要杀了他,还是刘显的一个部下通风报信才让拓跋珪逃脱,为了能让自己的儿子逃脱,贺兰氏留在了刘显的身边,以便掩护儿子逃跑。

拓跋珪母亲聪明机智在这个时候就展现出来,她自己留了下来请刘显喝酒,使得刘显喝的酩酊大醉,最终没有去追拓跋珪,才是他得以逃脱。但是她自己却陷入了困境,刘显想要杀她,还是经过别人的苦苦哀求,才得以逃生。

后来在贺兰部贺兰氏的弟弟也要杀拓跋珪,但是这位母亲又一次站出来解决了危机,如果不是拓跋珪母亲聪明机智,相信也没有拓跋珪的后来功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揭秘朱元璋是怎么蹂躏大明首富沈万三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

  • 谁才是历代王朝第一谋士:成就盖世功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创建西汉王朝,主要得益于三人:张良、萧何、韩信。刘邦自己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始终以智谋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稳定王朝

  • 揭秘宋高宗是因为内心阴暗而杀岳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

  • 悲催!正直老臣揭发皇后的丑闻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之一。但是,在漫长的黑暗里,有一些正直的贤者,给人世带来一点温情的色彩。陈元达是个苦命人,他的出生没能给家里带来丁点快乐,别人家再怎么着生了儿子总是要大肆庆祝的,但是陈家不然,因为据相师说他出生的月份对父亲有害,这注定就不是一个受宠的孩子,既然是还债来的,自然也不能给

  • 武则天掌权后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昭仪是武则天吗,武则天改年号为什么,武曌

    武曌是武则天的别名,是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字,并且在公元683年到690年间正式改名成武曌。那么武曌怎么读呢?武则天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武曌怎么读,其实重点在‘曌’字上,因为‘武’字并不是生僻字,读音为wu,第三声,本身的寓意是阻止武力斗争。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因为‘武’

  • 徐晃怎么死的 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徐晃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徐晃位列三国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既是一名勇将也是一名谋将。跟随曹操征战南北,为曹魏的创建屡立功勋,深得曹操喜爱。但是历史上徐晃怎么死的,却有两个不同版本。徐晃原是谁手下的大将,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升为骑都尉。时值汉献帝被李、郭汜劫持。网络配图 公元196年(建

  • 真实三国风云人物真实死因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来被很多小说、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因三国演义的关系,很多人物演义化,小说化,那么,这些真实的三国人物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且看正史记载。网络配图曹操:犯头风病病死刘备:夷陵兵败,之后郁郁而亡孙权:自然死司马懿:自然死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演义),染上瘟疫不治而死(正史)郭嘉:远征乌桓之后病死华雄

  • 和珅清朝第一大贪官 乾隆皇帝凭什么宠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于应付各种情况

  •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要归顺杀父仇敌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氏除了曹爽一家,名将夏侯霸投降蜀汉,受到刘禅的重用,并且拉着夏侯霸的手说:“你父亲是死于乱军之中,并不是由我父辈亲手所杀。”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子侄。”那么夏侯霸的家人为何在曹魏没有受到大清洗,要知道掌权的司马懿父子可是心狠手辣的人:网络配图其一,夏侯霸虽然叛逃,不过夏侯渊的其他

  • 重情重义的李勣煮粥侍姊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李勣,原名徐世绩,后来被李渊赐姓为李,又因为避讳李世民,改叫李绩。李勣先后辅佐过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位皇帝,出入为相,得到了三朝皇帝的信任。李勣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人,李勣煮粥侍姊的故事先今仍在流传。图片来源于网络李勣煮粥侍姊的故事大概是,李勣已经是唐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了,他的姐姐病种卧床,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