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多次打败蒙古屡立功劳的刘整为何背叛大宋

多次打败蒙古屡立功劳的刘整为何背叛大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308 更新时间:2024/2/12 7:54:09

刘整,河南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观众。刘整长大后在名将江万载手下做事。公元1254年,刘整选拔成将。七年后,刘整升任知府。南方将领嫉妒北方人刘整的升迁,其中一个就是吕文德。那时候刘整的老上司江万载因为不满奸臣贾似道辞去官职。

图片来源于网络

贾似道在军中实行打算法,凡是有人将官府钱财用于军需,一律以盗匪罪论处。很多将领都因此获罪。吕文德打算用打算法对付刘整。刘整得知后非常惊恐,他派人向朝廷上诉。但是看中刘整的江万载已经辞职,刘整的投诉并没有引起重视。刘整见到地位比他高的将领也被贾似道的打算法逼死,害怕自己早晚有一天也会死在阴谋之下。

刘整秘密与蒙古人取得联系,表示愿意带着泸州投降。刘整是南宋名将,却要带着四川要塞泸州投降,这让蒙古人非常不理解。当时蒙古内部一直都认为不能相信刘整的投降。但是蒙古成都军马经略使刘黑马却对刘整的投降深信不疑。最后刘黑马力排众议,派人前去劝降。公元1264年,刘整打开城门迎接蒙古使者。他被任命为安抚使。

南宋皇帝得知这个消息,派兵讨伐刘整,却大败而归。吕文德奉命收复泸州。刘整难以支持,逐渐撤出。宋军最后收复泸州,改名为江安军。刘整投靠蒙古后,提出了先进攻襄阳的策略,而后为蒙古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水军。刘整的投降让蒙古改变了对南宋的作战策略,而南宋因为蒙古的这种改变走向了灭亡之路。以上就是刘整简介,通过他的简介可以发现他是宋元战争中的一个关键人物。

刘整为何背叛大宋

刘整为何背叛大宋?因为他受到了武将的排挤。刘整有智谋,善骑射,在对蒙古作战中屡立功劳,得到了升迁。刘整来自于北方,他的升迁遭到了南方派将领的嫉妒。刘整在执行军务的过程中经常受到刁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刘整曾经向朝廷投诉,但是欣赏他的礼部尚书不满奸臣当道已经辞官。刘整可以说投诉无门。而那时有两个武将也因为被排挤遭到了迫害,最后一个被活活逼死,一个被罢官。刘整害怕自己也有这么一天,他索性背叛大宋,投靠了蒙古。

刘整为了自己以后在蒙古有一个好前途,还不是孤身一人投靠,他还献上了大宋的泸州。蒙古对刘整的投降将信将疑,多数将领都认为刘整只不过是苦肉计。但是刘黑马最终力排众议,相信了刘整的投降,并派出自己的儿子作为使者前去接收泸州。

刘整入蒙古后,第一次入朝就提出了重大战略。当时元宋在前线对峙,蒙古不善水战,进攻遭遇了很大阻碍。刘整劝说蒙古抓住这个时机进攻蒙古。蒙哥进攻南宋的失败一度让蒙古丧失信心。在刘整的极力劝说下,蒙古大汗最终立下了进攻南宋的决心。

刘整还为蒙古打造了一支优秀的水军。刘整提出了发展水军的构想,最终将元朝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蒙古水军机动性强,比之南宋不知灵活了多少。蒙古因此一路势如破竹,高歌猛进。蒙古水军最终打败了南宋水军。

刘整与吕文焕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偏安一隅的朝代,在北宋于1127年被金国灭亡后,宋高宗赵构即帝位,在临安即现在的杭州建立了南宋政权。南宋政权一共存在了152年。它最后的灭亡虽然主要责任在于皇帝的昏庸无能和朝堂的混乱动荡,但是在灭亡南宋的过程中,有两个叛徒为元军立下了很大的功劳,他们就是刘整和吕文焕。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先来看刘整。他生于1212年,卒于1275年,字武仲,河南邓县人氏,是一位具有极高的军事才能的将领。史书上记载他曾经以十二骑兵马就攻破了金国的信阳,因此在军队中享有“赛(李)存孝”的威名。但是在宋理宗景定二年也就是1262年的时候,他担任潼川府路安抚副使兼知泸州时,因为害怕遭到大权独揽的奸臣贾似道的迫害,就统率15军、州、户向元世祖忽必烈投诚。他的这一行为对当时的的南宋可谓是毁灭性的打击,导致南宋在对元朝的战争中优势尽失。他叛变后,向元军建议绕过难以攻下的山城,转而攻打襄阳来寻求突破。可以说正是因为他的这一建议,使得元军很快就长驱直入,灭亡了南宋。因此后世史学家也评价他为“亡宋贼臣,整罪居首”。

吕文焕则是导致南宋灭亡的又一重要人物。他原本出生将门之后,他的哥哥是也是南宋著名将领吕文德。他原先也跟着他的哥哥建立了一些战绩,随后便被朝廷调派镇守军事重地襄阳。在襄阳他一共和元军对峙了长达六年,期间也曾奋勇杀敌,丝毫不敢懈怠,但是随后因为南宋朝廷对他的漠视和元军的几番劝降,他最终向元军投降,致使重要的战略要地襄阳失守,南宋的灭亡已经进入倒计时。

刘整和吕文焕的卖国行为注定他们将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永远被人们厌弃和唾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拓跋珪能够称为雄主应该归功于哪个女人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向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图片来源于网络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揭秘朱元璋是怎么蹂躏大明首富沈万三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

  • 谁才是历代王朝第一谋士:成就盖世功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创建西汉王朝,主要得益于三人:张良、萧何、韩信。刘邦自己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始终以智谋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稳定王朝

  • 揭秘宋高宗是因为内心阴暗而杀岳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

  • 悲催!正直老臣揭发皇后的丑闻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之一。但是,在漫长的黑暗里,有一些正直的贤者,给人世带来一点温情的色彩。陈元达是个苦命人,他的出生没能给家里带来丁点快乐,别人家再怎么着生了儿子总是要大肆庆祝的,但是陈家不然,因为据相师说他出生的月份对父亲有害,这注定就不是一个受宠的孩子,既然是还债来的,自然也不能给

  • 武则天掌权后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昭仪是武则天吗,武则天改年号为什么,武曌

    武曌是武则天的别名,是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字,并且在公元683年到690年间正式改名成武曌。那么武曌怎么读呢?武则天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武曌怎么读,其实重点在‘曌’字上,因为‘武’字并不是生僻字,读音为wu,第三声,本身的寓意是阻止武力斗争。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因为‘武’

  • 徐晃怎么死的 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徐晃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徐晃位列三国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既是一名勇将也是一名谋将。跟随曹操征战南北,为曹魏的创建屡立功勋,深得曹操喜爱。但是历史上徐晃怎么死的,却有两个不同版本。徐晃原是谁手下的大将,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升为骑都尉。时值汉献帝被李、郭汜劫持。网络配图 公元196年(建

  • 真实三国风云人物真实死因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来被很多小说、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因三国演义的关系,很多人物演义化,小说化,那么,这些真实的三国人物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且看正史记载。网络配图曹操:犯头风病病死刘备:夷陵兵败,之后郁郁而亡孙权:自然死司马懿:自然死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演义),染上瘟疫不治而死(正史)郭嘉:远征乌桓之后病死华雄

  • 和珅清朝第一大贪官 乾隆皇帝凭什么宠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于应付各种情况

  • 夏侯渊之子夏侯霸为何要归顺杀父仇敌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氏除了曹爽一家,名将夏侯霸投降蜀汉,受到刘禅的重用,并且拉着夏侯霸的手说:“你父亲是死于乱军之中,并不是由我父辈亲手所杀。”又指着自己的儿子说:“这也是夏侯氏的子侄。”那么夏侯霸的家人为何在曹魏没有受到大清洗,要知道掌权的司马懿父子可是心狠手辣的人:网络配图其一,夏侯霸虽然叛逃,不过夏侯渊的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