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燕国太子丹:一个想要复仇却被反杀的悲剧人物

燕国太子丹:一个想要复仇却被反杀的悲剧人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1283 更新时间:2023/12/19 10:26:31

战国时期,燕王喜立丹为太子,然燕国多败于战,先是送太子丹往赵,以求和,赵被秦灭,秦成强国,太子丹又被送往秦,作人质,以求秦国不攻打燕国。

图片来源于网络

燕国弱小,如此更是畏惧强国侵略。太子丹在赵国认识赢政,还和赢政交朋友,可是时局变化,赢政回秦国,其父亲登上王位,去世后又传给赢政。赢政当秦王,重用变法,励精图治,国力强盛起来。秦喜好征战,有吞并六国称霸天下的野心。

太子丹回燕国,等来的是秦国开始的对周围国家的侵略。燕国没有有才能之人吗?燕国有联合他国的策略吗?燕国不得以把太子送秦国作为人质,再次求得短暂的安逸。

太子丹在秦国,觉察秦王的称霸野心,知道秦王不会停止进宫,心里害怕,急忙逃回燕国想办法。

太子丹日夜焦虑,想出直接刺杀秦王的方法。这时秦国的叛将来到燕国求收留,燕太子竟然不听劝,留下叛将。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一方面惧怕秦国,一方面又作出违逆秦王之事。

后策划刺秦之事又过于着急催促刺客,刺杀失败,惹怒秦王,更招来灭燕之军。

最后燕王和太子被秦军追杀,燕王逃到辽东地带,秦军穷追不舍,燕国臣子建议杀太子献给秦王消除秦王怒气,太子丹就被其父燕王杀死了,太子丹的死并没有让秦王停止灭燕,燕王也随之被灭,燕国消亡。

后人对太子丹的评价褒贬不一。宋国文人认为太子丹不孝不忠,然而秦王吞并燕国并非因为刺秦导致,燕国灭亡是国力衰弱的必然结局。

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

战国策里的这篇文章,翔实叙述了燕太子丹从逃离秦到寻刺客谋害刺杀秦王之事,以及失败后,燕灭亡的整个过程。

图片来源于网络

燕国太子丹作为人质被扣留在秦国,却看到秦王的暴虐和野心,于是逃回燕国。秦叛将来到燕国恳请收留,太子丹不忍拒绝,太子老师劝言收留樊将军只会招来秦国责怪,应该拒绝。可太子丹没有听从。太子丹求计于田光,田光以死举荐荆轲。荆轲于是谋划刺秦之事。荆轲提出需取悦秦王,因此要求燕国肥沃之地地图,和叛秦樊将军首级。太子丹收留樊将军不忍加害。荆轲亲自游说樊将军,言将亲手用匕首刺死秦王,只是需要将军配合,樊将军得知是为了杀秦王,遂把剑自刎献上首级。

荆轲在燕等待友人同行,太子催促,荆轲诀别好友义士,带着地图,首级上路。至秦殿,秦舞阳畏惧,荆轲镇定自然,然刺杀秦王之时被其挣脱,追而不得,最后寡不敌众,刺杀失败而死在秦殿。荆轲虽死,秦王震怒,派遣大军攻打燕国。燕王联合它国对抗,然而战败,和燕太子丹逃至辽东。有人献计杀太子丹献秦王以保命。燕王从之。然而燕太子丹死,秦军却没有停下攻击。燕王亡,燕国灭亡。荆轲好友高渐离,常击筑而歌送别荆轲,闻荆轲死,决意替之,伺机杀秦王。高渐离接近秦王,用筑击打秦王,失败,也被杀了。

太子丹论

太子丹论,是清代的文人写的文章,主要讲历史上对燕国太子的不同评价。宋国人认为燕国的太子丹不应该谋划刺杀秦王之事,认为太子丹不忠不孝,刺杀秦王是谋反罪名,所以被记载太子丹被斩,用斩而非杀,就是有这层意思。既然燕太子丹被归为叛国,那荆轲也被归为谋反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宋国的人崇尚的儒家思想便是这样。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医生给病人治病。不去认真诊断病灶在哪,就只以为体质不好,气血不畅,开些药物来调理肠胃。然而病症却在于已经生长出的恶性肿瘤,如此医法,怎么能不夺去病人性命,最后死亡呢?宋国朝廷尽是秦桧这样的弄臣,每天都用什么厉害关系,来挟制那些忠臣将士,推崇讲和的好处,他们的思想怎么能不误国呢?

放在今天来看,太子丹并非叛国,而是忠臣,太子丹是一个孝子,荆轲也是一个人民英雄。如果荆轲被其它人所用,也许结局会不一样。像燕国太子丹的品格可以与天地日月同辉了。清代,经历宋国秦桧讲和卖国的历史时代,清文学家来评论古时太子丹的故事,借古喻今,痛斥卖国讲和的恶臣,崇尚荆轲的英雄气节。太子丹放到后代确实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国家面对侵略,主和派否定太子丹作法,认为他给国家带来灭亡。可是强国侵略,并不是因为荆轲刺秦失败引起,而是因为燕国国力弱小之故。所以看待太子丹的作法,应该从本质上去客观评价。燕国太子丹的故事,发我们最应该做的不是投降,讲和,而应该自强不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多次打败蒙古屡立功劳的刘整为何背叛大宋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刘整,河南人,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观众。刘整长大后在名将江万载手下做事。公元1254年,刘整选拔成将。七年后,刘整升任知府。南方将领嫉妒北方人刘整的升迁,其中一个就是吕文德。那时候刘整的老上司江万载因为不满奸臣贾似道辞去官职。图片来源于网络贾似道在军中实行打算法,凡是有人将官府钱财用于军需,一律以盗匪罪

  • 拓跋珪能够称为雄主应该归功于哪个女人的帮助?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拓跋珪是北魏开国皇帝,拓跋氏原来是代国皇室,后来代国被后秦皇帝苻坚打败,于是被要求全体迁往长安。但是代国的大臣为了保住年幼的拓跋珪,向苻坚进言,希望拓跋珪留在部落之中,最后附件被说服。图片来源于网络之后为了活命,拓跋珪被他的母亲贺兰氏携走出逃。在拓跋珪成长的几年中,拓跋珪的母亲贺兰氏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揭秘朱元璋是怎么蹂躏大明首富沈万三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万历距沈万三时代已两百多年,沈万三仍是名满天下,妇孺皆知,可见,沈万三确乎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人物。为什么大家叫他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呢?据董谷《碧里杂存》等资料解释,明朝初年称巨富为“万户”,姓后加“万”,是当时对富人表示敬意的一种习惯称法。又,当时人分五等,曰:“奇、畸、郎、官、秀。”奇最低,秀最

  • 谁才是历代王朝第一谋士:成就盖世功业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刘邦创建西汉王朝,主要得益于三人:张良、萧何、韩信。刘邦自己说:“夫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响,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作为三杰之首的张良,始终以智谋辅佐刘邦夺取天下,稳定王朝

  • 揭秘宋高宗是因为内心阴暗而杀岳飞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是毫无动摇的。图片来源于网络宋高宗赵构生于皇室之中,是宋徽宗

  • 悲催!正直老臣揭发皇后的丑闻被逼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史上最黑暗时代之一。但是,在漫长的黑暗里,有一些正直的贤者,给人世带来一点温情的色彩。陈元达是个苦命人,他的出生没能给家里带来丁点快乐,别人家再怎么着生了儿子总是要大肆庆祝的,但是陈家不然,因为据相师说他出生的月份对父亲有害,这注定就不是一个受宠的孩子,既然是还债来的,自然也不能给

  • 武则天掌权后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武昭仪是武则天吗,武则天改年号为什么,武曌

    武曌是武则天的别名,是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字,并且在公元683年到690年间正式改名成武曌。那么武曌怎么读呢?武则天又为什么要给自己改名武曌呢?图片来源于网络武曌怎么读,其实重点在‘曌’字上,因为‘武’字并不是生僻字,读音为wu,第三声,本身的寓意是阻止武力斗争。这么一说,可能有人会有疑惑,因为‘武’

  • 徐晃怎么死的 曹操“五子良将”之一徐晃之死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徐晃位列三国曹操“五子良将”之一,既是一名勇将也是一名谋将。跟随曹操征战南北,为曹魏的创建屡立功勋,深得曹操喜爱。但是历史上徐晃怎么死的,却有两个不同版本。徐晃原是谁手下的大将,徐晃年轻时曾做河东郡小吏,因随车骑将军杨奉讨伐贼寇有功,被升为骑都尉。时值汉献帝被李、郭汜劫持。网络配图 公元196年(建

  • 真实三国风云人物真实死因大揭秘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历来被很多小说、历史爱好者津津乐道,因三国演义的关系,很多人物演义化,小说化,那么,这些真实的三国人物到底是怎么去世的呢?且看正史记载。网络配图曹操:犯头风病病死刘备:夷陵兵败,之后郁郁而亡孙权:自然死司马懿:自然死周瑜:被诸葛亮气死(演义),染上瘟疫不治而死(正史)郭嘉:远征乌桓之后病死华雄

  • 和珅清朝第一大贪官 乾隆皇帝凭什么宠信他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提起和珅,大家都知道他是清朝第一大贪官。但是又有谁知道,和珅并非一当官就贪,他也曾有过“辉煌”的反腐经历。他是满洲正红旗人,生员出身。19岁时,他袭世职,成为皇宫侍卫,并且只用了7年时间,他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和珅为人机敏,善于言辞,“遇事机牙肆应,尤善揣人主喜怒”,巧于应付各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