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揭秘韩信为什么要活埋自己的母亲

揭秘韩信为什么要活埋自己的母亲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740 更新时间:2024/1/11 4:12:10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谁能成为兵圣的话,那肯定是孙子,而兵仙的话,那就一定是韩信。他的一生战功赫赫,次次战役都可以当教科书式的值得后人学习。

首先他做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月就连破三秦,证明了自己有强硬的实力。之后就是渡军,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攻打魏王,连续消灭了两个势力。

甚至在刘邦把所有的精锐调走之后,仅仅使用招募的新军,背水一战,拔掉敌军的旗,换成自己的旗,完成以少胜多的战役。没人能够想到一万2的新军可以打败20万的赵军,可见他用兵之奇。

战争还在继续,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和李左车,遂平定燕国。而刘邦这个时候,被楚霸王打得落荒而逃,来投奔韩信,这一夜,刘邦盗取了韩信的虎符,调走了韩信的手下7成的兵力,但这并不影响韩信继续造成奇迹。他只凭手下3成的兵力就偷袭成功齐都临淄。并且覆灭了项羽手下的一员大将龙且所带领的20万楚军。之后,他请封为齐王,想要坐镇东南。

网络配图

最后,在垓下埋伏楚军,逼的项羽自刎。韩信只不过是花费了3年不到的时间,大小战役无数,但却无一败绩,甚至于常常以少胜多。只要给他兵,他就可以横行天下。可谓是军事才华横溢,少有人可以与之媲美。后世的刘伯温之辈,也难能与之抗衡。

如果说韩信不是兵仙,少有人不信服,能够在诸侯割据的时候,横扫天下,不是仙,那是什么。

韩信为人

韩信此人,在军事上,那可是少有人能与之媲美,但是在为人处事上,他的这个方面就比较欠缺,常常独断与幼稚,这也是为何他最后惨死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他不应该在攻打完齐国之后,就立马向刘邦请求封为齐王,甚至还威胁刘邦,如果不封我为齐王,我就坐拥齐地,不再出兵去救驾。这样才让刘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封他为齐王,我们都知道刘邦是一个阴险小人,韩信这么以利威胁刘邦,刘邦怎么可能会不记仇呢,平民百姓都会记仇,更何况是君主了。

二、他不应该在蒯通怂恿他造反的时候,继续表忠,但又有许多暧昧的举动。虽说对韩信造反的,我们深表怀疑,但也未必是空穴来风。就当刘邦想要试探他一下的时候,他没必要心慌,然后去把自己好友钟离昧给砍了脑袋。他没有想过造反,为何出现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局面呢。他杀了钟离昧,自己的人品遭人唾弃。

网络配图

三、据说刘邦逮捕了韩信之后,把他押入京城,并没有想过要把韩信处死。但是韩信不服,官职遭降了一级,暗地里怂恿陈稀造反,并答应其作为内应。这种事情统治者肯定无法忍受,也就意味着他的死肯定是必然的。

四、最后一个原因是至关重要的,韩信虽然军功赫赫,甚至是功高盖主,但他不是君主。在这个时候,范蠡选择的是归隐山林,而韩信却不知道敛其锋芒,继续锋芒毕露。对帝王来说,这就是在挑衅自己威信,肯定是不能忍受,所以韩信的死是必然的。

韩信活埋母

据说,韩信在出生之后,就跟自己的母亲两个人相依为命,生活上虽没有丝毫的来源,整日的乞讨和摘野果维持生命,艰辛的生活,但他们也能够享受其中的乐趣。

不知道咋的,韩信出生以来,就头脑敏锐,身体灵活,自己就悟出了一身的好武艺。一日,年轻的韩信咋九里山旁嬉戏,看到了一个白发苍苍的道人来到他的身边,他们两个就闲聊了一阵。过了一会儿,老道跟韩信说:“你呆在这里一会,我去山崖上的树边,你看看是山会不会摇动。答案肯定是没有摇动,韩信对此起了好奇心,并询问老道怎么可以晃动山,于是乎老道就跟他说了方法,韩信信誓旦旦的前去,结果还是不行。

老道说:“据我所看,只要踩那块石头,这座山肯定会晃动的,只要山能够晃动,把父母的遗体葬于山中,日后肯定能成一番霸业。”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韩信就一直想试试,回家之后就问母亲,父亲到底去了哪里了。母亲只好跟他说早在十几年前就埋葬在姥姥家,并且是一只猴子(传说韩信相貌极像一只猴子,韩信母亲骗他,他的父亲就是一只猴子),韩信用计谋去把骸骨拿回来了,然后按照老道说的,把骸骨放了进去,想要让母亲看看这样埋葬父亲行不行。

网络配图

韩信的母亲根本就不会把10几年的那只畜牲放在心上,说什么都不想前去看,但在韩信的软磨硬泡下,只好前去观看。没想到这就是她一生的结束。

待到韩信母亲去下墓穴一看,韩信就把事先准备好的木棒拿起,一下就把自己的母亲砸晕,之后就把母亲和死去的骸骨葬在一起。

这就是日后常说的韩信活埋母的故事,韩信没有至终也没能当上皇帝,反而拭母有损阴德,不得善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汉高祖刘邦和妻子吕雉“裸婚”背后的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刘邦妻子吕雉怎么读,吕雉与刘邦的关系,吕雉娥姁

    刘邦刚出道那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泗水亭长,相当于现在的村长,薪水微薄,囊中羞涩,生活窘迫,但他脑筋却十分灵活。一次,县里的大户吕公过生日,刘邦也赶去祝寿,但是因为没钱买礼物,只能报了个假礼单混了进去。事情败露后,吕公本来想看看是哪个无赖敢做出这等事,结果却和刘邦一见如故。这次刘邦不但白吃了一顿大餐,而

  • 揭秘项羽失天下真的只是因为刘邦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有人说项羽失天下的最后时刻,项羽不杀刘邦的深层原因,项羽为什么输给刘邦了

    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早年他跟随项梁起义反秦,英勇善战,项梁死后带兵击败章邯等大将,灭亡秦朝,称西楚霸王,意为最强的王。后与刘邦历经四年的楚汉战争,由于自身的自负和猜疑的性格缺陷,终究败给善于抚慰民心的刘邦,最终于乌江边自刎,

  • 吕后在世时为什么不铲除刘章这个潜在祸根呢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刘章在吕后在世时对吕后家族就已经表示出强烈的不满了,吕后为什么不趁早除掉刘章呢?象刘邦的儿子赵王只不过对吕后略微表示不满,吕后就把他置于死敌,刘章对她强烈不满,还当着吕后的面以行酒令杀死吕后族人,吕后为什么就能一直容忍她呢?图片来源于网络高五王传》为我们讲述了高祖刘邦五个儿子及其子孙的情况,这是一帮

  • 解密名将司马错和名士张仪的关系:共助秦国富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司马错和张仪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两人共同帮助秦惠王,虽然不时有意见不和,但二人合力为秦国在国力的富强,军事实力的增强,百姓民心的拉拢上都有建树。司马错论伐蜀但是两人的境遇却有所不同,张仪是纵横家,纵横之术讲究对战局上的全方面统领,张仪作为连横派的代表,受到统治者重视,导致张仪在游说诸侯国的时候,多

  • 魏延:诸葛亮设计杀死的蜀国顶梁柱!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被神话的太过于厉害,死了都能算计别人。魏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一生战功赫赫,诸葛亮却一再打压,甚至还死后设计加以暗害。殊不知,他杀死了魏延,断送的是整个蜀汉最后的北伐希望。甚至让蜀国走向灭亡的深渊。网络配图部曲投奔,屡立战功建安十三年(西元208年)赤壁之战后,曹操败

  • 太史慈:三国中的真正侠客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导读:古人对侠客的定义是能锄强扶弱、有勇气、有智慧、单枪骑马敢动太岁恶豪。东吴太史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智送公文、义助孔融。可谓是智谋、义气皆有,十分符合侠客风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沧海横流,英雄辈出。千载之下的今天,这段历史成为影视文学创作的重镇,不少当年的英雄事迹又成为今人津津乐道的话题。然而,

  • 战国“杀神”白起:他只是一颗被利用的棋子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喜欢历史的人,应该对白起之名如雷贯耳。他是战国四大名将之首,赫赫威名,而崇拜他的人,尊称他为“杀神”;而反对他的人,则指责他为“屠夫”。历史上的着名人物,往往就是像白起这样的人惹人争议。他不是杀神,更不是屠夫,他只是一颗棋子而已。梁启超考证说:整个战国时代战死两百万人,白起居半。空口无凭,我们还是先

  • 孝惠邵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她为何能成为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孝惠邵皇后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命数之说向来玄之又玄,但世上的确有一些事不能用概率、科学等来解释。明宪宗朱见深有一位宠妃,邵姓,杭州昌化人。她生得十分美丽,稍长一点儿就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人。虽然家中贫寒,但是却不愁没人娶。所以最开始的时候,邵家是没想过将自己女儿送入

  • 才华横溢的关羽后人关播,晚年时候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关播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关播是卫州汲县(今河南卫辉)人,唐德宗时期宰相,据说是汉寿亭侯关羽的后人。关播自幼聪敏好学,年轻时就考中进士,踏入官场,历任淮南节度从事、卫佐评事、右补阙、河南府兵曹、淮南节度判官、滁州刺史、都官员外郎、兵部员外郎、河中少尹、给事中、刑部

  • 用五个月的时间打造明朝最后一支精锐,孙传庭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孙传庭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孙传庭是在崇祯十六年八月出关,十月汝州决战兵溃的。这个时候,离明朝灭亡还剩大概五个月。孙传庭如果封死了潼关,一心经营陕西,是很有前景的。崇祯十五年开始,明朝的受旱范围开始大面积缩小,干旱程度开始减轻。北方地区的受旱区域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