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异姓王地位最高的韩信到最后被杀。韩信做了什么事情?

从异姓王地位最高的韩信到最后被杀。韩信做了什么事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28 更新时间:2024/1/21 23:28:41

韩信之死:造成他人生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到底是什么?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韩信,是西汉王朝的缔造者之一,被后人奉为“兵仙”。作为汉初三杰之一,曾位居大将军,左丞相。他虏魏,破代,平赵,下燕,东击齐、南灭楚,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刘邦曾经在分封诸王的时候许诺他:“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以此来让韩信安心。

可惜的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典故说的就是韩信。韩信的成功是由萧何的大力举荐开始的,但最后也是在萧何出的计策下败亡的。这样一位英雄人物最后也没有落得个好下场。

在刘邦平定天下以后,之前所封的七个异姓王里,韩信是地位最高的一个,但韩信清楚地知道作为开国皇帝的刘邦必然会对那些开国功臣放不下心,而自己也是会被防范最深的那一个。所想果然没错,他是第一个被贬的,从‘楚王’变成了‘淮阴侯’,因为这件事韩信行事也变得更加低调。但这样的日子又岂是韩信想过的,想到自己可是立下过汗马功劳的,于是对这样的生活也愈加不满,尤其是看到曾经的部下周勃灌婴等人与自己平起平坐时,这既让韩信羞愧无脸见人,也让他对刘邦更加恨恨不已。因此,在平时的言谈举止中,他总是若有若无地表露出自己心中不快。

有一次韩信闲来无事便想去拜访昔日好友樊哙。樊哙见了韩信之后,恭恭敬敬地将韩信请进家门,还庄重地行使了跪拜之礼。可是,韩信一直都认为樊哙只不过是刘邦的一名随从,与其为伍实在是有失身份。于是,面对樊哙的时候,韩信摆出了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心安理得地接受了樊哙的跪拜。起身后,樊哙诚惶诚恐地说道:“大王今天竟来到了臣的家中,这真是臣的荣幸啊。”

此时的韩信完全被自己心里的不平衡和不满冲昏了头脑,这樊哙地位再怎么低,他也是刘邦的连襟啊,更何况如今的樊哙实际上和韩信还是同级。所以樊哙都已如此对待韩信,韩信完全可以见好就收。但让人没想到的是,韩信不仅在樊哙家中耍足了威风,还在出门的时候趾高气扬地说:“想不到,真是想不到,我这辈子竟然跟樊哙这种人为伍。”

已经被贬职的韩信早已忘掉,他应该低调行事,但他没有。他的这种行为只会让刘邦更加警惕,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推,甚至于一颗想要造反的心已蠢蠢欲动。

几年过后,有一位名叫陈豨的大将特别喜欢招揽人才,在外独掌兵权多年,就有人向刘邦说:这陈豨招贤纳士,恐有异心。汉高祖十年(197)七月,太上皇去世,刘邦借此将陈豨召回京城,没想到陈豨以病重作为理由推脱掉了,可是,躲得过一时,躲不了一世啊!接下来应该怎么办呢?陈豨思来想去最后只能决定造反。为了剿灭起义,刘邦御驾亲征,并下旨让韩信一同前往,但韩信此时又怎会放过这个好机会,他先是谎称病重不肯随军出征,又和陈豨约定里应外合,就这样,韩信还是踏上了造反的路。

韩信想要袭击太子和吕后时,自己的一个家臣不愿意,韩信就把他关了起来,家臣的弟弟就告发了韩信想谋反。吕后害怕韩信的党羽不就范,就和萧何商量,让萧何唤韩信前来,萧何便给韩信发帖说:“就是有病也得来。”萧何对韩信有知遇之恩,韩信想也没想就去了。

韩信来了以后,吕后立马命武士把韩信绑了,在意识到情况不妙时,韩信大喊出刘邦许诺他的“三不杀”,想以此来保命。但让他没想到的是,心狠手辣的吕后对此早有预料,她先是用布袋子套住韩信的头,又马上命人将韩信从头到尾包了起来。这样的话,韩信就看不见天也看不见地了,至于“见铁器不杀”,吕后就更有计策了,她命身边的宫女拿着竹签向布袋子捅去,就这样,韩信被活活捅死了。一代名将最后竟落得这样的下场,实在是可悲可叹。

不得不说,韩信的死不只是刘邦的原因,与他自己也有着很大的关系,若他能安于自己的王侯之位,下场也不至于如此悲惨,正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所写:“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於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後世血食矣。”只能说韩信把脸面看得比性命还重要,加上他太过刚直、傲慢无礼的性格,个性上的缺陷,这些都是造成他人生悲剧收场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龙城之战汉朝之所以能胜靠的是什么?主力大将其实是李广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你真的了解李广吗?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元光六年(前129年),汉武帝派遣四路大军反击匈奴,史称“龙城之战”。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讲,汉朝在“龙城之战”中取得的战果不多,四路大军的一路大半被歼、一路全军覆没、一路无功而返,只有卫青的部队捣毁了匈奴的圣地龙城,取得了一定战果。可以说汉武帝

  • 妒妇猛于虎:看看宜城公主与驸马裴巽之间的荒唐事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宜城公主,本名李裳秋,唐中宗李显第二女宜城公主。生于唐周轮替之时(684年、李显初次登基为皇36天后被贬时),当时的大唐帝国内部变故,动荡不断。她虽身为皇室贵戚,却在偏僻的均州、房州度过了平民式的童年生活。宜城公主的一生有些坎坷,因为她的生母并不是韦后,所以待遇比其他公主低一等,原来只是义安郡主,李

  • 和珅作为一个贪官 乾隆为什么还对他如此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乾隆和珅,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一提到和珅都会联系到什么?巨贪,奢靡,不得善终?其实他更为人所津津乐道是他独有的处世之道。何为处世之道,笔者认为在和珅的年代无非是两种体现,第一种是经济方面的造诣和头脑,其次便是与人相处时的情商和能力。这也是和珅能够在当时的朝局中如鱼得水

  • 刘秀和刘彻是什么关系 刘秀真的是刘彻的后代吗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秀和刘彻关系,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光武帝刘秀并不是汉武帝刘彻的后代,他们是堂亲的前人和后代关系。通俗一点来讲就是刘秀的爷爷的爷爷的爸爸是长沙王刘发,而刘发是汉武帝刘彻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刘秀和刘彻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后代。刘发和刘彻的父亲是汉景帝刘启,汉景帝的儿子很多,长沙

  • 汉景帝当初请大臣吃饭 汉景帝为何连筷子都没有给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汉景帝请吃饭,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汉景帝即位后,因为感到日渐强盛的诸侯王势力,于是在御史大夫晁错的提议下,进行了强硬的削藩政策。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楚、赵等诸侯国先后被削,引起了众多藩王的反弹,其中吴王刘濞联合楚王刘戊、胶西王刘卬等七国进行反叛,以“清君侧,诛晁

  • 七国之乱平定之后 汉景帝为什么不废除藩王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景帝削藩,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削藩是汉景帝做得最错的一件事,没有之一。在经过五代人的努力下,汉帝国到了汉景帝这里已经是相当成熟了,一同成熟的还有外在的藩王势力。汉景帝看外在的藩王势力越来越强大,最终还是下了削藩的命令,这一举动瞬间引起了各诸侯国的愤怒,吴王刘濞联合其

  • 窦太后当初逼汉景帝传位给自己的弟弟 那么汉武帝又是怎么上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汉武帝上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汉武帝刘彻之所以能够顺利继位,因为他有一对优秀的父母,他老爹景帝为他熬死了竞争者梁王刘武。他老妈给他找了个好媳妇陈阿娇,拉来了一心想让自己女儿当皇后的馆陶长公主刘嫖。窦太后虽然一直想让梁王刘武做皇太弟,但一方面因为反对立梁王刘武

  • 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位之后 柴荣的后代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赵匡胤篡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初赵匡胤篡位的时候,人家老柴家哭着提出了一个要求,善待他们皇族成员。赵匡胤自知理亏啊,面红耳赤地答应了这件事。后来他才发现,自己后悔了!为啥?因为从南朝宋国的刘裕开始,历朝历代玩禅让的皇帝,都会把前任给宰了。赵匡胤留下这么个祸害,这不

  • 史料中是如何记载贾南风的?她是如何乱政的?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贾南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后评论起来有貌美如花者,比如阴丽华、大小周后等,也有容貌平庸者,比如汉景帝的皇后薄皇后、宋仁宗的皇后曹皇后(就是“貌丑不至惑君”那位)等。总的来说,选择皇后一般不以面容为第一要务,因为古人素有“娶妻娶德,纳妾纳貌”之说,但

  • 商君王武乙在位35年间,商朝国力如何逐渐走向衰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古语有云:“为非作歹,天打雷劈”。时至今天,依然还流传着这种说法。然而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一位遭天打雷劈之人,且此人还不是一般的主儿,他乃殷商第27任君王武乙。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武乙,出生时间不详,子姓,名瞿,商君王康丁之子。公元前1147年,其父康丁去世,武乙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