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祁镇为何要杀接他回来的朱祁钰?真相是什么

朱祁镇为何要杀接他回来的朱祁钰?真相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00 更新时间:2024/1/21 5:07:4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祁镇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木堡之变”后,明英宗朱祁镇被俘,在于谦等大臣的拥立之下,经孙太后点头同意,明代宗朱祁钰继位,遥奉明英宗朱祁镇为太上皇。之后,朱祁钰虽然被迫接受了朱祁镇返京的事实,但也将朱祁镇囚禁南宫长达七年,而这七年朱祁镇的遭遇,甚至还不如被俘之时。这种情况下,两人的那点兄弟之情,也早已磨灭殆尽了。

明代宗朱祁钰并不希望朱祁镇返京,朱祁镇返京之后被朱祁钰囚禁七年

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亲征瓦剌却惨遭“土木堡之变”,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俘虏。由于当时太子朱见深年仅两岁,危难之际于谦等大臣在请示过孙太后之后,扶立郕王朱祁钰继承大统,是为明代宗,遥奉朱祁镇为太上皇。

权力这个东西,如果没有接触倒还罢了,一旦曾经拥有,便很难再度撒手,更何况是高高在上的皇权。北京保卫战之后,随着皇位的稳固,朱祁钰自然也就不愿轻易放弃到手的权力了,因此当也先有意求和,大臣们建议迎回朱祁镇时,朱祁钰极为不悦,说道,“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明史·于谦传》)

朱祁钰的意思很明显,当初我本不想当这个皇帝,是你们硬要将我推上皇位,如今又要迎回朱祁镇,他一旦回来,我们又该如何自处。不过,他虽不希望朱祁镇返京,但站在他的立场也根本没有理由进行反对,因而只能委婉的请求大臣们的理解。于谦于是以“天位已定”的理由安慰朱祁钰,朱祁钰这才说“从汝,从汝”,虽然最终同意,却也能看出他的无奈。

朱祁钰虽然无奈先后派出李实、杨善两支队伍出使瓦剌,但却不给钱、不给粮、不给礼,没有表现出和谈的“丝毫诚意”,然而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此时瓦剌内部生乱,也先与可汗脱脱不花之间矛盾加剧,他急需与明朝议和,而在明朝另立新君之后,朱祁镇也已经失去了原有价值,因此在杨善的巧舌如簧之下,也先便也顺势将明英宗放了回来。

眼看木已成舟,朱祁钰见已经无法阻止朱祁镇返京,便也就接受了这个现实,但要如何安置朱祁镇,却又成了一个难题,不过好在前朝有例可循(唐肃宗李亨)。于是,朱祁钰现实在迎接的礼仪上减了又减,接着兄弟两人“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逊良久”,然而仪式结束之后,朱祁镇便被幽禁在了南宫之中,而且一锁便是七年。

种种迹象表明,由于朱祁镇对皇位威胁最大,再加上作为太上皇的他返京之后将令朱祁钰处境极为尴尬,因此朱祁钰其实并不希望朱祁镇返京,所谓的花重金赎回朱祁镇其实并不存在。

被囚七年朱祁镇处境还不如被俘之时,兄弟之情早已被磨灭殆尽

被囚七年的朱祁镇,虽然仍拥有着“太上皇”的封号,然而不仅没有享受到任何响应的待遇,反而备受冷遇,惶惶不可终日,他这七年的遭遇,甚至还不如当年在瓦剌沦为阶下囚的岁月。

朱祁钰为了防止朱祁镇对皇位造成威胁,他不仅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就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而为了切断朱祁镇与外界的联系,他甚至不惜将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使人无法躲藏。

朱祁钰的做法则又影响了太监宫人的态度,太监宫女们的冷言冷语又岂是曾经高高在上的朱祁镇所能忍受的?而他不仅要遭受精神上的折磨,而且就连最基本的生活也往往得不到保障,导致身患残疾的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

反观朱祁镇被俘之后在瓦剌的岁月,不仅基本的生活待遇不变,瓦剌首领也先还时不时的陪着喝酒,而在礼节待遇方面,更是“途中达子达夫遇见,皆于马上叩头,随路进野味并奶子”,哪里有一点俘虏的样子。与此同时,瓦剌对于朱祁镇的行动也没有太多的限制,他甚至还和也先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成为了朋友。

返回京城后的待遇,反而不如瓦剌为俘虏之时,朱祁镇的愤懑之情可想而知,兄弟两人之间的那点情感,不仅早已被磨灭殆尽,朱祁镇对于朱祁钰的恨意,恐怕也早已无法遏制了(这点在朱祁镇复辟之后体现的淋漓尽致)。

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血腥残酷的,朱祁钰是否为朱祁镇所杀仍无定论

在古代皇权社会,皇权之争从来都是血腥残酷的。朱祁钰为了稳固皇位,不仅将朱祁镇囚禁于南宫七年,甚至不惜通过贿赂大臣来改换储君,可惜的是他虽然立了自己儿子朱见济为储君,然而朱见济不久便夭折了。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初,朱祁钰突然身患重病,然而朱祁钰却并无其他孩子,这导致皇位传承出现了问题。于是,石亨、徐有贞、曹吉祥等人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镇接出南宫,重新扶上皇位,由于石亨掌握有皇城钥匙,右都督张軏则直接掌管京营,而太监曹吉祥则可以出入宫廷,再加上朱祁镇太上皇的身份,这几人联手之下,这场复辟兵不血刃的就完成了。

闻听朱祁镇复辟,朱祁钰只是说了一句“哥哥做,好!”而朱祁镇则下诏指斥朱祁钰“不孝、不悌、不仁、不义,秽德彰闻,神人共愤”,并废其帝号,并在其死后赐谥号为“戾”,称“郕戾王”,可见朱祁镇对其恨意。

那么,朱祁钰是否被朱祁镇所杀呢?实际上目前仍无定论,只能说有嫌疑。《明史》关于其趋势只有“癸丑,王薨于西宫,年三十”短短几字,而杨瑄的《复辟录》和王锜的《寓圃杂记》均说朱祁钰的病情已经有所好转,这两人乃是当朝之人,尤其是杨瑄曾直接参与了夺门之变,因而记载可信度相对较高,这也是朱祁钰暴毙让人怀疑的胡原因。而陆釴的《病逸漫记》和查继佐的《罪惟录》则说是朱祁镇命太监将其勒死,只是这两人距离夺门之变年代太远,其记载可信度到底有多少,实在不好判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甄宓深受曹丕宠爱,最后又惨死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甄宓,甄宓为何被赐死,袁熙和甄宓

    她先嫁袁绍儿子为妻,后又二嫁曹丕深受宠爱,最后却又为何惨死?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时期,美女如云,有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蝉,也有和周瑜郎才女貌情深义重的小乔,也有刘备崇尚武艺的妻子孙仁。但是今天学长要说的这个女子,连续嫁了两个丈夫,但却依

  • 李善长落得一个杀头的下场,真的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李善长该杀吗,何苦落得这下场,李大本事最后怎么样了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李善长的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加之天灾频繁,导致各地农民纷纷铤而走险,进行起义。起义的队伍虽多,但最终却是朱元璋平定了天下,登上了帝位。朱元璋虽然出身布衣,但却颇能知人善用,这也是他能问鼎中原的一个重要原因。明朝臣子中,刘伯温等人最为

  • 唐太宗听到房玄龄谋反后,他不做任何调查就杀人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唐太宗李世民典故,唐太宗和房玄龄的典故,唐太宗和他的镜子魏征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唐太宗的文章。贞观十八年(644年),正准备东征高句丽的唐太宗突然收到了一份诡异的状子:有人向房玄龄举报房玄龄谋反,房玄龄立刻将这个举报房玄龄谋反的人送给唐太宗处置。唐太宗则在没有进行调查的情况下就杀了举报人。那么唐太宗为什么要这么做呢?贞观十七年(643年),唐

  • 为了解决宦官何进为何要召董卓进京?他不是自己有兵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董卓一开始是忠臣吗,袁绍为什么召董卓进京,何进为什么召董卓进京

    何进自己有兵,为何还要召董卓进京,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深

  • 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元朝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算不算农民起义,朱元璋起义路线,朱元璋发动了什么起义

    相信了解历史的大家都知道,在明朝还未建立的时候,朱元璋的起义以及与陈友谅、张士诚他们打的水深火热的时候,当时唯一的朝廷元朝在干什么呢?当时起义的除了朱元璋带领的义军之外,更有陈友谅以及张士诚两方农民起义的势力,那个时候的他们因为被元朝的政治的腐败衰落给逼的无路可走,最终只能起来反抗。这个点可以说显得

  • 赵云为什么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云击败特效排位能用吗,吕布击败特效怎么获得,三国合战赵云

    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是有原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览能和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北四庭柱,武艺绝非泛泛之辈,他虽然出场时间较短,但在官渡之战的表现,足以证明高览的武艺不在张郃之下。官渡之战时,谋士荀攸给曹操分析袁军的形势,说袁绍兵多粮多,利于久战,我军粮草不足,优势是兵强

  • 刘备未称帝之前,哪个武将的职位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的大将军是谁,刘备有那么多猛将还是得不了天下,刘备是将军吗

    演义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是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正史上,赵云在刘备手下,最高官职是翊军将军,是个杂号将军,难和关羽、马超、张飞等人比肩。黄忠跟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降刘备后,又帮助刘备拿下益州、汉中,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斩杀了曹魏主帅夏侯渊,是刘备击败曹军,夺取汉中的关键。刘备进位汉

  • 关羽突然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了那场战争,关羽死后刘备什么反应,刘备听到关羽阵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威震华夏。然而,“襄樊之战”作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至于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他的目的又是什么,目前却仍有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襄樊之战”乃是关羽主动挑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关羽是防守反击,而此战爆发原因不同

  • 揭秘:唐朝名将苏定方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仁贵唐朝第几代皇帝,大将军苏定方,苏定方杀罗成是真的吗

    《赵将军歌》中写到:“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中华大地,政权建立,需世人为之付出,乱世之中,成王败寇皆为定数,回首往昔,伟大盛世之中,必有英雄豪杰,其为国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之乱,成就一番盛世。在中华历史长河之中,有无数伟大英雄的身影,其中皆为国之栋梁,有武艺高群的将领,有足智多谋

  • 薛仁贵对唐朝忠心耿耿,他的孙子却背叛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忠心耿耿打一动物,唐朝的衰败杨玉环该不该负责,薛仁贵是的父亲

    薛仁贵对唐朝尽心尽力,子孙对于唐朝没多大的归属感。为何会这样的呢?我们知道薛仁贵有五个儿子,其中较有名气乃是薛讷和薛楚玉。两人的官职可以与父亲生前相比平丝毫不落下风,这就是名人之后吧。薛仁贵对于唐朝来说多重要的呢,这一位千辛万苦才到达李世民身边的良臣。薛仁贵一生附带传奇色彩,“脱帽退万敌”,“降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