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了解决宦官何进为何要召董卓进京?他不是自己有兵吗

为了解决宦官何进为何要召董卓进京?他不是自己有兵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3740 更新时间:2024/2/16 18:40:20

何进自己有兵,为何还要召董卓进京,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看下去。

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汉灵帝刘宏在嘉德宫驾崩。汉少帝刘辩继位。由于刘辩年幼不晓事,暂时由何太后临朝主政,皇权更加衰微。宦官和外戚为了取得控制皇权的特殊权力,斗争日趋激烈。双方不惜采用一切手段,相互排挤,殊死斗争。深知朝廷派系之争的董卓得知灵帝驾崩的消息后,心中窃喜,他密切注视朝廷各派动向,随时准备相应措施。见机行事。不久,在河东伺机而动的董卓便收到大将军何进的密令。

对此,在笔者看来,董卓进京,无疑是东汉末年的重要历史事件。在董卓进京之后,本就衰微的汉室,无疑遭到了致命一击,失去了恢复元气的可能。彼时,董卓招揽吕布杀掉丁原,很快就吞并了附近两大诸侯兵力。随后董卓废少帝,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且不久就弑害了少帝及何太后,篡夺东汉朝廷的大权。对于董卓来说,据有武库甲兵,威震天下,甚至连曹操、袁绍等诸侯的讨伐,都没能击败董卓。当然,以讨伐董卓作为借口,各地的诸侯得以扩张地盘,招兵买马,从而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那么,问题来了,大将军何进自己有兵,为何还要召董卓进京,他不明白这是引狼入室吗?

首先,何进(?~189年),字遂高,南阳郡宛县(今河南南阳市宛城区)人。东汉时期外戚大臣,灵思皇后之兄。中平元年(184年),由于爆发黄巾起义,何进被任为大将军。众所周知,在汉末三国时期,大将军无疑是武将之首了,并且执掌天下兵权,其地位甚至要高于丞相一职。中平六年(189年),汉灵帝驾崩,蹇硕计划在何进入宫时杀之,但在蹇硕司马潘隐的暗示下,何进称病不入。由于没有除掉何进,刘辩被立为帝,何太后临朝,何进与太傅袁隗辅政,录尚书事。在东汉历史上,外戚和宦官之间的较量,可以说是非常激烈。

特别是在皇帝不能执掌大权的时候,外戚和宦官自然是大打出手,想要借此获得更大的权力。作为外戚的何进,在汉灵帝去世后,显然想要一举消灭宦官势力,从而获得更大的权力。中平六年(189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图谋诛杀宦官,何太后不从。于是,何进征召董卓使将兵到京师,并密令董卓上书曰:"中常侍张让等窃幸乘宠,浊乱海内。昔赵鞅兴晋阳之甲,以逐君侧之恶。臣辄鸣钟鼓如洛阳,即讨让等。"准备胁迫何太后。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大将军何进之所以征召董卓进京,目的就是为了诛杀宦官,并且给何太后施加压力。说到这,可能有人要问了,何进既然是大将军,手中直接握有兵权,为何不自己直接带兵诛杀宦官,反而要借助于董卓等在外领兵的武将呢?对此,在笔者看来,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两点。一方面,在笔者看来,这是因为何进诛杀宦官的计划,遭到了何太后的反对。虽然何太后、何进是兄妹关系,但是,在对待宦官的问题上,这两人产生了重要分歧。

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何太后之所以反对何进的计划,除了跟宦官集团关系亲密外,还在于她担心宦官集团一旦被铲除,将再没有势力可以制衡兄长,对自己而言绝非幸事。正因如此,何太后不仅断然拒绝兄长的请求,并且还在暗中与张让、赵忠等人密谋,并勾结另一位兄长何苗,试图解除何进的职权。在古代历史上,皇帝年幼的时候,太后往往可以代为执掌朝政的。彼时,汉少帝还比较年幼,所以何太后在朝廷的话语权自然是比较高的。现在,诛杀宦官的计划遭到了何太后的反对,所以何进想到了征召董卓的办法。

在平定黄巾之乱的过程中,董卓这位武将拥有了一定兵权。在汉灵帝临终之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兵马转交给皇甫嵩。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陲”。对于这个时候的董卓,已经不臣之心了。在得到大将军何进的命令之后,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是停留在河东郡就不走了,董卓是想观察雒阳局势。同时,董卓上书弹劾中常侍张让等人。迫于董卓进军的压力,何太后终于同意下诏罢免宦官。

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提到宦官掌权的朝代,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明朝。诚然,明朝历史上出现了魏忠贤、刘瑾等著名宦官,但是,明朝的宦官是几乎不掌握兵权的。而就东汉和唐朝来说,宦官因为掌握了一定的兵权,从而成为一股更加危险的力量。对于东汉末年的大将军何进来说,虽然自己手上有兵,但是,宦官手上也有兵权,这成为他引入董卓等在外领兵将领的重要原因。在汉灵帝这位皇帝在位时,为了分大将军何进的兵权,避免何进一家独大,所以设立了西园八校尉。

最后,就汉灵帝设立的西园八校尉,包含了曹操、袁绍等人。彼时,诸校尉统于蹇硕。小黄门蹇硕总管各军,直接受命于汉灵帝。一时声势浩大,连何进亦要受其命令。其中,蹇硕就是东汉末年的著名宦官,这意味着宦官直接掌握了一支精锐力量。一定程度上,这也体现出汉灵帝的良苦人心,让宦官执掌兵权,从而和大将军何进等外戚互相制衡。在此基础上,等到汉灵帝驾崩之后,大将军何进自然不敢轻举妄动,就是因为自己没有掌握都城的全部兵权。并且,在笔者看来,宦官作为侍奉皇帝的人员,完全可以通过皇帝下旨的方式(甚至矫诏),以此调集禁军,从而对抗大将军何进。

凡此种种,都让大将军何进没有轻举妄动。不过,在何进犹豫不决的时候,袁绍起到了添油加醋的作用,也即袁绍作为当时的世家大族,更愿意推动外戚和宦官之间的较量,从而浑水摸鱼。不久之后,何进遭到宦官的埋伏,最终被宦官谋杀。愤怒的将士们攻杀宦官。何进部将吴匡等人联合了董旻(董卓之弟,时任奉车都尉)攻杀了车骑将军何苗。中常侍段珪等劫持皇帝逃走。一片混乱之下,董卓趁势进入都城,营救了皇帝,然后还宫。自此之后,在吕布等人的协助之下,董卓掌握兵权,废立皇帝,从而加快了东汉王朝的灭亡进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朱元璋起义的时候,元朝是什么反应?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算不算农民起义,朱元璋起义路线,朱元璋发动了什么起义

    相信了解历史的大家都知道,在明朝还未建立的时候,朱元璋的起义以及与陈友谅、张士诚他们打的水深火热的时候,当时唯一的朝廷元朝在干什么呢?当时起义的除了朱元璋带领的义军之外,更有陈友谅以及张士诚两方农民起义的势力,那个时候的他们因为被元朝的政治的腐败衰落给逼的无路可走,最终只能起来反抗。这个点可以说显得

  • 赵云为什么用了三十合才击败张郃?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赵云击败特效排位能用吗,吕布击败特效怎么获得,三国合战赵云

    高览被赵云一枪刺死,是有原因的。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高览能和颜良,文丑,张郃并称河北四庭柱,武艺绝非泛泛之辈,他虽然出场时间较短,但在官渡之战的表现,足以证明高览的武艺不在张郃之下。官渡之战时,谋士荀攸给曹操分析袁军的形势,说袁绍兵多粮多,利于久战,我军粮草不足,优势是兵强

  • 刘备未称帝之前,哪个武将的职位最高?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刘备的大将军是谁,刘备有那么多猛将还是得不了天下,刘备是将军吗

    演义中,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并列,是刘备帐下的五虎上将。正史上,赵云在刘备手下,最高官职是翊军将军,是个杂号将军,难和关羽、马超、张飞等人比肩。黄忠跟随长沙太守韩玄投降刘备后,又帮助刘备拿下益州、汉中,尤其是在定军山之战中,黄忠斩杀了曹魏主帅夏侯渊,是刘备击败曹军,夺取汉中的关键。刘备进位汉

  • 关羽突然发动“襄樊之战”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刘备为关羽报仇发动了那场战争,关羽死后刘备什么反应,刘备听到关羽阵亡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襄樊之战”之战爆发,关羽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威震华夏。然而,“襄樊之战”作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至于关羽为什么要发动襄樊之战,他的目的又是什么,目前却仍有争议,其中一种观点认为“襄樊之战”乃是关羽主动挑起,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关羽是防守反击,而此战爆发原因不同

  • 揭秘:唐朝名将苏定方最终是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薛仁贵唐朝第几代皇帝,大将军苏定方,苏定方杀罗成是真的吗

    《赵将军歌》中写到:“将军纵博场场胜,赌得单于貂鼠袍。”中华大地,政权建立,需世人为之付出,乱世之中,成王败寇皆为定数,回首往昔,伟大盛世之中,必有英雄豪杰,其为国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平定天下之乱,成就一番盛世。在中华历史长河之中,有无数伟大英雄的身影,其中皆为国之栋梁,有武艺高群的将领,有足智多谋

  • 薛仁贵对唐朝忠心耿耿,他的孙子却背叛唐朝?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忠心耿耿打一动物,唐朝的衰败杨玉环该不该负责,薛仁贵是的父亲

    薛仁贵对唐朝尽心尽力,子孙对于唐朝没多大的归属感。为何会这样的呢?我们知道薛仁贵有五个儿子,其中较有名气乃是薛讷和薛楚玉。两人的官职可以与父亲生前相比平丝毫不落下风,这就是名人之后吧。薛仁贵对于唐朝来说多重要的呢,这一位千辛万苦才到达李世民身边的良臣。薛仁贵一生附带传奇色彩,“脱帽退万敌”,“降伏高

  • 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为何能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王翦最后去了哪里,王翦为何要六十万大军灭楚,王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秦国花费了数年时间与精力才灭六国、一统天下,而在战国时期,文有四君子魏国信陵君、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武有四大名将秦国白起、王翦,赵国廉颇、李牧。在这些人之中,白起与王翦的军事才能对于秦国统一六国是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俗话说威高震主,倘若功劳太高、手握重兵,便会使得君主引生猜忌和忌惮,

  • 朱棣最长寿的孙子:朱瞻墡怎么错失皇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朱棣多大年龄死的,朱棣传位给孙子,朱棣把皇位传给了谁

    1457年,明英宗朱祁镇拉着朱瞻墡(zhān shàn)的手一边哭一边不舍得他离开,朱瞻墡再三辞拜,然后临别时劝告朱祁镇:天下人都渴望有大治犹如饥渴,愿陛下少刑狱,少税敛。朱祁镇向朱瞻墡拱手鞠躬表示受教了。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明朝最牛皇叔朱瞻墡一生经历了七朝,做了一辈子的王

  • 朱祁镇被俘一年多,为什么还能重新登基?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1464年2月,“梅开二度”的皇帝朱祁镇驾崩。37年人生,当了约7年太子,干了近22年皇帝,被俘差不多1年,幽禁快8载,人生的酸甜苦辣他算是基本尝尽。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临终之前,朱祁镇留下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很多人认为这是他历经磨难之后的感悟所为,而我却

  • 朱元璋的曾孙:弋阳王朱奠壏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朱元璋的孙子有多少,朱元璋和朱棣都喜欢孙子,崇祯皇帝是朱元璋第几代子孙

    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五月,大明宁藩弋阳王朱奠壏与其母一起被朝廷勒令自尽。我国古代都是土葬,但南昌当地官员却奉旨将二人的遗体运出城外焚化。不料就在“舁尸出焚”之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兜头而下,史称“平地水深数尺”。此时围观的百姓纷纷发出感叹,认为这是弋阳王的冤情感动上天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