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元璋的曾孙:弋阳王朱奠壏最后什么结局?

朱元璋的曾孙:弋阳王朱奠壏最后什么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161 更新时间:2024/1/19 16:28:29

明英宗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五月,大明宁藩弋阳王朱奠壏与其母一起被朝廷勒令自尽。我国古代都是土葬,但南昌当地官员却奉旨将二人的遗体运出城外焚化。不料就在“舁尸出焚”之时,天空中忽然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兜头而下,史称“平地水深数尺”。

此时围观的百姓纷纷发出感叹,认为这是弋阳王的冤情感动上天所致。那么朱奠壏究竟犯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罪要被逼自杀?他的死到底冤不冤枉?如果有冤情,那始作俑者又是谁呢?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朱奠壏:由镇国将军到弋阳王

朱奠壏,宁庄惠世子朱盘烒第五子,宁献王朱权之孙,太祖朱元璋曾孙,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四月赐名。朱奠壏之父朱盘烒是祖父朱权的嫡长子,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四月被册为宁世子,但却在正统二年(公元1437年)正月先于朱权去世,享年43岁。

朱权的封国原本在北方的大宁,其在洪武末年多次领兵出塞,也曾经威震蛮夷。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后大力削藩,朱权无奈之下只能和四哥燕王朱棣联手造反。但是造反成功之后,昔日的亲密战友,立刻成为了今日的猜忌对象。宁王不但手下的营州三护卫相继被朝廷收编,封国也从边境迁到了江西南昌。自朱棣以后的历代大明皇帝,从来没有放下过对宁藩的戒心。

朱盘烒虽然是宁世子,未来宁王爵位的第一继承人,但是在没有袭封之前,除了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们也只能封为镇国将军。正统七年(公元1442年)六月,朱奠壏与两位兄长朱奠垒、朱奠堵一起被封为镇国将军。当然这不是坏事,因为有了爵位之后才有岁禄。

乙巳,给宁府镇国将军奠垒等禄米岁各一千石,俱米、钞中半支给。—《明英宗实录卷一百十五》

朱奠壏的长兄朱奠培,是朱盘烒的嫡长子,早在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的时候就已经被册封为宁世孙。正统十二年(公元1447年)六月,庄惠世子妃俞氏去世。正统十三年(公元1448年)九月十五日,71岁的宁王朱权去世,谥曰献。次年六月,宁世孙朱奠培袭封宁王。

老爹是宁王,儿子也是宁王,朱盘烒这位宁世子,自然也要被追封为宁王。有了宁王的身份,他的那些儿子们也应该由镇国将军进封郡王。景泰二年(公元1451年)三月,宁王朱奠培诸弟均进封郡王,其中朱奠壏被封为弋阳王。

一个贪心教授引发的兄弟反目

在朱权去世之前,曾经选了一位张氏,打算将她作为孙儿朱奠壏的正室。但是由于朱权的去世,朱奠壏必须守孝。等到守孝期满后,新任宁王朱奠培却另外选了一位刘氏为弋阳王妃。

朱奠壏新婚之余并不知足,听说张氏还在宁王府中,又听说这是位“肤白貌美大长腿”的美人,不由得动了双美尽收的念头。于是他向王府教授游坚行贿,让他在兄长面前美言几句,果然又把张氏搞到了手。

这件事到此为止本来没什么毛病,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有些让人看不懂了。有一天宁王府护卫军王忠上门让朱奠壏还钱,弋阳王殿下表示有这事,当初借了你五十两,现在加上利息还你。不料王忠却嚷嚷起来,称数目不对,他当初借的是一百两。

朱奠壏很吃惊,把当时的中间人游教授找来一问,原来王忠借出的确实是一百两,但经过游坚一过手,就只剩下五十两了。弋阳王表示天王老子来了自己也只借了五十两。游坚表示当初替你在宁王那边求情,不得给个五十两作为谢仪吗?王忠表示你们两个扯皮我不管,谁再还我五十两。

最终朱奠壏和游坚谁都不肯还这五十两,王忠不敢得罪郡王,只能天天堵着游坚要钱。然而游坚这个人,也不是省油的灯。他老爹游宗,当年就是宁王府教授。致仕退休到时候又以儿子游坚“通经学”的理由,推荐他继续在王府做教授。

甲寅,宁王权奏:“本府教授游宗,年七十五当致仕。其子坚通经学,堪代其父。”上从之,命坚为宁府教授。—《明英宗实录卷六十三》

游坚服侍朱权八年,又陪了朱奠培八年,在王府之中人脉深厚。为了出一口恶气,游坚跑到宁王面前造谣称弋阳王绝爱张氏,欺侮正妃,这是“有坏家法”的恶劣行为。而朱奠培本就对张氏有意,不过是忍痛割爱给了弟弟。现在被游坚一挑拨,他一面召弋阳王到王府议事,一面竟然派人偷偷跑去弋阳王府把张氏给勒死。

朱奠壏回府之后发现张氏已死,立刻意识到是游坚捣的鬼。他本想直奔宁王府找游坚当面对质,未曾想大门却被游坚派出的校尉死死堵住。抱着鱼死网破的决心,朱奠壏换下郡王冠服,穿上平民服色偷偷溜出弋阳王府,步行前往巡抚佥都御史韩雍处诉冤。弋阳王为了把事情搞大,甚至宣称兄长打算造反。

景泰年间的皇帝是宣宗次子郕王朱祁钰,他派出佥都御史余俨和内官方伯乐一起前往南昌,和韩雍一起成立专案组对此事进行调查。调查结论是宁王没有谋反之意,但是平时听从教授游坚唆使,在封国内横行不法之事甚多。

帝命佥都御史余俨同内官方伯乐往会雍及巡按御史、三司官核之。具得状,因奏宁王惟坚言是听,厚敛护卫旗军月粮,强取其女。妇不悦者,輙勒杀之。擅遣忠等出商罔利。凌辱府县官,至殴之。此皆有违《祖训》。弋阳王至诬宁王以反,亦伤亲亲之义。—《明英宗实录卷二百七十二·废帝郕戾王附录第九十》

此事牵连甚广,王府之中受连累而被抓赴北京的军民达六七百人,首恶游坚则被判斩首。这件事发生在景泰七年(公元1456年)十一月中旬,但仅仅两个月后太上皇帝朱祁镇就在南宫发动政变,废黜了朱祁钰,重新夺回了皇位。再次登基之后的朱祁镇下诏大赦天下,这批受到连累的六七百军民都被放回了南昌。按理游坚也应该被赦免,但是朱祁镇认为此人罪行严重,特旨将其发配甘肃充军。

乙卯,宁府教授游坚坐教王遣人缢死其弟戈阳王宫人,论斩。会赦当复职,法司以闻。上以坚所坐重,特命编戍甘肃。—《明英宗实录卷二百八十一》

放飞自我的弋阳王

游坚事件之后,宁王朱奠培脸面丢尽,和江西官员之间矛盾不断。经过江西左布政使崔恭、按察使原杰和巡按御史周一清的联合弹劾,英宗朱祁镇下旨削去了宁王府南昌护卫。而与宁王不和的弋阳王朱奠壏却春风得意,英宗对其要求增添厨役和使女无不遵从。

对于朱奠培来说,朝廷和江西官员固然可恶,但始作俑者弋阳王更加不可原谅。但是现在朱奠壏圣眷正隆,他只有耐心地等待弟弟犯错,而得意忘形的弋阳王确实给了自己兄长机会。

毒害内使

天顺三年(公元1459年),弋阳王嫌王府内使吕信、巩喜不听话,逼令本府典膳郑荣用药将其毒死。可是朱奠壏给郑荣的赏钱只有二两四钱银子,这人家如何肯帮着你杀人。

郑荣想来想去,带着弋阳王给的毒药和二两四钱银子跑去镇守江西太监叶达那里自首。但是英宗还算网开一面,他在斥责了朱奠壏之后,只是处理了弋阳王府教授顾宣和阍者陈庆童。

敕至,王即改过自省。今后务须谨守礼法,敦行善道,以全令名。如或仍蹈前愆,国法具在,朕不敢私。王其戒之慎之。—《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三》

强取民女

弋阳王妄图杀害朝廷内使,英宗却并没有追究,无疑进一步加深了其狂妄的态度。天顺四年(公元1460年),之前背锅的弋阳王府教授顾宣又摊上了一件麻烦事。他的女儿顾氏“有姿色”,结果被朱奠壏给惦记上了。

自己家这位郡王殿下什么德行,顾宣清楚的很,他怎么愿意让女儿羊入虎口。但是弋阳王牛得很,下令先把不听话的顾宣重打一百板子,然后直接就把顾氏抢进了王府。如此恶行,最终的结果是顾宣调职,顾氏生米已经煮成熟饭,英宗居然也就默许了。

庚戌,又敕戈阳王奠壏曰:近体知尔闻教授顾宣女有姿色,设计欲取。宣不肯从,輙杖之以百,强取入府。且尔居王爵,正宜修身慎行,岂可贪色纵欲?矧教授为辅导之官,岂可凌辱酷打,强取其女?今尔恣意妄为,乖违礼法。宣女本宜给亲,姑置不究。宣难以仍在尔处辅导,已令送部别用。今后宜改过自新,以保名爵。如仍怙恶弗悛,法难再恕。—《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二十》

一击致命

弋阳王的所作所为,让宁王嗅到了机会。两个月后,朱祁镇接到了来自南昌宁王府的密报,称朱奠壏与其母乱伦。英宗发雷霆之怒,称此事“乃天地所无有,禽兽中所不为,不幸于宗室中见之”。于是他立刻派出驸马都尉薛桓和锦衣卫指挥逯杲赶赴南昌进行调查。薛桓是英宗的姐夫,逯杲是朱祁镇最信任的锦衣卫头子,派出这两个人来,可见皇帝对此事极为重视。而且鉴于宁王和弋阳王的矛盾,英宗留了个心眼,要求追封宁惠王朱盘烒次子瑞昌王朱奠墠必须全程参与调查。

其所勘事情,止可与瑞昌王预知。果有此事,宜尽情直说。果无此事,亦须明白开陈。此系重情,务得其实也。—《明英宗实录卷三百二十三》

英宗对此事盯得很紧,天顺五年(公元1461年)正月,他再次致书宁王,称他和瑞昌王的上奏“隐讳推托”,严令他们必须实话实说。到了五月份,专案组依然表示弋阳王与其母并无奸情,英宗怒而责问锦衣卫指挥逯杲。史书上说逯杲为了保命,坚称弋阳王败伦之事为实,这才有了英宗赐死朱奠壏母子的旨意。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此事的疑点。由于日后逯杲被打为奸臣,于是乎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了他的头上。但是逯杲和弋阳王往日无冤近日无仇,而且一个在北京,一个在南昌,毫无交集,他吃饱了没事干为什么要去诬陷宗室呢?笔者以为从谁得益谁主使的角度来说,宁王朱奠培才是最大的嫌疑人。

当年弋阳王诬陷宁王谋反,这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朱奠培心里这个坎儿能轻易过去吗?不能。现在看着弟弟自己作死,逯杲所收到的消息会不会就是宁王提供的呢?而朱奠壏此前的种种表现,其实早就引起了英宗的不满,故而宁王等人越是奏报弋阳王没有问题,皇帝陛下越是怀疑。至于逯杲,真的只是替罪羊而已。弄死弋阳王,他有什么好处?什么都没有。

结语:笔者之所以把弋阳王之死的罪魁祸首按在宁王朱奠培头上,有三个原因。其一我们已经在文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宁王和弋阳王之间有极深的矛盾。其二弋阳王虽然好色,但从几个例子来看,他所青睐的都是有姿色的年青女子,没有任何证据显示他有喜欢熟妇的爱好。其三真正私通祖父献王朱权和父王惠王朱盘烒宫人的,其实正是宁王朱奠培本人。

勾结锦衣卫贼喊捉贼,利用皇帝层层叠加的厌恶心理除掉弟弟,朱奠培真是一手好算计。而从史书记载来看,朱盘烒一共五个儿子,除了弋阳王以外,朱奠培和另两个弟弟乐安王朱奠垒、石城王朱奠堵一样关系恶劣。

成化元年(公元1465年)十月,新登基的明宪宗朱见深下旨封朱奠壏之子为弋阳王,变相地承认了父皇朱祁镇当年犯下的错误。

庚辰,命故弋阳王子觐鐰袭封弋阳王。天顺间,弋阳王奠壏以事赐自尽。其子幼,久未有封号。至是陈乞,上曰:“罪人不孥,罚弗及嗣,王政所先,况宗室乎?其勿绝王嗣,令袭封焉。”—《明宪宗实录卷二十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名将马援为什么没有入选云台二十八将?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云台二十八将图,来歙为什么不是云台二十八将,东汉28云台猛将

    公元60年,汉明帝刘庄下旨,将二十八位东汉开国功臣的画像奉入南宫云台,即云台二十八将。有一天,东平王刘苍跟随汉明帝来到云台。在看完画像后,刘苍十分不解,向皇兄询问,“为什么没有伏波将军马援的画像呢?”汉明帝笑而不答。其实我们和刘苍一样,都有这个疑问,为何名将马援没有入选云台二十八将呢?下面我爱历史网

  • 揭秘:朱棣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怎么评价朱棣,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棣在位多少年

    在明朝的历史当中,每一个皇帝都有着不同的功绩,除了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外,他的儿子孙子在面对权力的时候也发生过一些争执,比如说本来朱元璋想要传位给自己的大儿子,没有想到大儿子却英年早逝,所以他最终会选择了孙子继承王位,没有想到孙子在没有具备多久的时间就遇到了皇叔朱棣谋反的事情,因此江山就落到了朱棣手中。

  • 公主和亲路上怀孕,最后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朝和亲的公主后来都怎样了,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怀玉公主最后结局

    说起“临时公主”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所谓的“临时公主”是指和亲公主里的“替代品”,我国古代公主和亲非常盛行,当其他国家来求娶公主的时候皇帝不能拒绝、但又不想让自己的女儿嫁过去,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于是“临时公主”就成了真公主和亲的替代品。“临时公主”说得好听是公主,实际上她们享受不到真公主的待遇,

  • 揭秘:成吉思汗驾驭人的手段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女人见识多驾驭不了,很难驾驭的女人,成吉思汗真的只识弯弓射大雕

    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乞颜部可汗。古儿别速:太阳汗的王妃,后为成吉思汗的嫔妃之一。答亦兀孙:蔑儿乞兀洼思部首领,忽阑妃的父亲。忽阑:成吉思汗的嫔妃之一。纳牙阿:成吉思汗的手下大将。任性永远属于强者。在纳忽崖大战中,随着南乃蛮部拜不花太阳汗被蒙古骑兵吓死,其儿子屈出律以及蔑儿乞部等人逃走外,整个乃蛮部

  • 智勇双全的程昱,怎么不被曹操重用?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三国志战略版程昱文武双全,程昱勇者得前四面楚歌,三国志战略版马超程昱

    东汉末年时局混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争霸,曹操无疑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位。他南征北战无往不胜,最终统一北方,在志得意满之时更是写下“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千古名句,抒发自己的宏图大志,展现鲸吞天下的野心。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三国时期曹魏无疑是最强大的势力,整个北方都是曹操的地盘,

  • 汉武帝讨厌胡人上贡的猛兽,他是如何处理的?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汉武帝四个顾命大臣,胡人是哪里人,汉武帝时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

    我们中国是拥有5000年文化传承的国家,狮子在我们中国的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们古代的社会之中,很多达官贵人在家中门口,都会摆放石狮来进行辟邪。在我们中国民间,每逢遇到欢庆的节日,老百姓们也会通过舞狮来增强节日氛围。汉武帝憎恶胡人上贡的猛兽,让人拿去喂虎,不料老虎却趴地不敢动!但是我们要知

  • 揭秘:韩信在拥兵百万时为什么没反?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大招有时候按不出来,韩信为何那么会用兵,韩信2000兵招了多少人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句话,就是对韩信最终的结局的最好概括。很多人对刘邦过河拆桥、屠戮功臣之举十分鄙夷,但不得不说,韩信在晚年的确有谋反之实,只是这谋反背后,则有着更多文章可做。比如说,韩信谋反的时机选择就十分蹊跷。韩信最终谋反之时,是已经被夺取兵权和王爵,被贬为淮阴侯之后受到监视之时谋

  • 项羽杀掉的宋义,他的孙子宋昌是何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项羽杀宋义是什么成语,项羽为什么杀殷通,项羽烹煮刘邦的父亲

    周勃等人发动兵变,族灭吕氏,派人到代国迎接代王刘恒即天子位。代王刘恒接见朝使,问明来意,内心欣喜若狂,只是不敢喜形于色,安顿使臣后立即召集幕僚,商讨对策。郎中令张武建议称疾勿往,静观其变,因为周勃等人并没有杀少帝,长安城现在有一个天子,周勃要是心诚,为何不杀了少帝再请代王即位。而且齐王已经起兵,齐王

  • 慈安皇后到底是怎么死的 慈安真的是被慈禧毒死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真实的慈安,历史上真实的慈禧,慈安太后之死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慈禧和慈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对于中国古代史有所了解的话,我们都会知道,慈禧太后是在清朝晚期的时候,清朝主要的掌权者。但是如果我们对于清朝那段历史比较熟悉的话,在清朝年间,曾经有一个皇后叫做慈安皇后,她当时所拥有的权利,和后来的慈禧太后不相上下。当时慈安太后已经完全

  • 廉颇在面对秦国和燕国问题上 廉颇为何采用截然不同的方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秦国采用什么思想,廉颇和蔺相如不合的原因是,廉颇做好了什么秦军的准备

    很多人都不了解赵国廉颇,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中华上千年的历史中,有两类人最为常见,遗臭万年的罪人和流芳百世的英雄。可也有一种人,明明犯错却因此成就美谈,明明同样的对外战争,却因对手的不同,时而软弱,时而强硬。这种充满矛盾的人物代表之一,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大将廉颇。一、千古佳话“主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