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史上皇帝第一副春联为何成了灭国的预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105 更新时间:2023/12/6 4:32:39

春联属于楹联的一种,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气氛。古往今来,贴春联是民间欢度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

春联最早被称之为“桃符”,据《王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史料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中原春节就开始户悬“桃梗”,又称“桃符”。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自入腊以后,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润笔,祭灶之后,则渐次粘挂,千门万户,焕然一新。”从传统春联“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和北宋王安石诗句“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中,也看出春联与桃符的关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两宋时期,“春联”虽然称之为“桃符”,但是,联语却不限于题写在桃符上,推用在楹柱上,后人名曰“楹联”。王安石的《元日》诗中所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春联的盛况。南宋以后,宜春帖多用联语,且把粉红笺写出。有些人集诗经古语,有的集唐宋诗句。相传可考的,有王沂公皇帝阁立春联:“北陆凝阴尽,千门淑气新。”这是春联中为人称道的佳联。“桃符”真正称之为“春联”,那是明代的事。据明代文人陈云瞻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勿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出观。”朱元璋不仅亲自微服出游,观赏笑乐,他还亲笔给学士陶安等人题赠春联。帝王的提倡,使春联日盛,终于形成了至今不衰的风尚。

明朝初年,开国皇帝朱元璋十分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其门上的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当他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时,便十分生气,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写完后就继续巡视。巡视结束后,朱元璋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朱元璋十分喜爱推广春联,他的孙子建文皇帝朱允炆很感兴趣,也是一位写春联的高手。当时,每到春节,朱允炆都要亲自书写几副春联,用在宫庭内。公元1402年,只做了4年皇帝的朱允炆,被燕王朱棣推翻。他从南京出逃后,过着隐名埋姓的逃亡生活。传说,两年后,朱允炆来到曲靖越州城,当时正值腊月下旬,由于雪后初晴,道路泥泞难行,建文到达越州城时已是午夜,人们早已进入梦乡,只有城南的三清殿里还传出木鱼敲打声,建文便到三清殿去投宿。三清殿里有一位老道,法号慧光,写得一笔好字,每年都要替附近的居民写很多春联。这天晚上,他正在灯下赶写春联,见来人面容憔悴,浑身发抖,便怜惜地让他坐在炉边烤火。慧光因年逾七旬,站立写字很是费力,写一阵就得坐下休息一阵。朱允炆看到这种情况,就表示愿为慧光代劳。朱允炆提笔写出一联,慧光—见,惊为天人,便收朱允炆在三清殿里当了出家修行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已临近春节,前来请写春联的人络绎不绝,朱允炆就根据各家的情况,当即挥笔作联。譬如,他给开酒馆的老板写了“斟来竹叶和杯绿,饮罢桃花脸上红”的春联;给木匠家里写了“造作全凭秋月斧,直方悉用墨云绳”的春联;给理发匠写了“虽乃是毫末生意,却真也顶上功夫”的春联。除夕晚上,他还为三清殿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宝殿巍峨,照临寰宇三清界”;下联是“香烟缥缈,青焰袅舞九重天”。

据说,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很喜欢写春联。有一年除夕,乾隆脱下龙袍,换上便服,带了几个随从,出了皇宫内院,到大街上视察老百姓怎样过年。当乾隆得知一户鞋匠过年好没有找到人写春联时,便为他写了一副对联:“大楦头,小楦头,乒乒乓乓打出去穷鬼去;粗麻绳,细麻绳,吱吱嘎嘎拉出财神来。”横批写什么?乾隆一时没有想出来,老鞋匠看着对联高兴得说:“如今乾隆当朝,天下太平,我们都托皇帝的福,安居乐业,我看横批就写个‘天下万年’吧”乾隆一听,高兴极了,他就挥笔写下了这个横批,老头儿当晚就把这幅对联贴了出去,乐得一夜没有睡。

其实,据目前考证,现存的第一副春联还是五代十国时期后蜀的皇帝孟昶所写的。孟昶名字里的“昶”字,读作“厂”,在古代人眼里是个很吉利的字眼。《说文解字》说:“昶,日长也。”意思就是白日很长。这个字的组成,左边是一个“永”字,右边是一个“日”字,引申为一直有太阳。皇帝都自视为天子,孟昶这名字,显然是希望他和天上的太阳一样永远长久。然而可惜的是,这名字没给孟昶带来什么运气,很不幸,他做了后蜀的最后一任皇帝,在位30多年后,被北宋灭亡了,孟昶只好带着如花似玉的花蕊夫人投降了宋太祖赵匡胤。就在投降前的那个春节,孟昶突发奇想写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副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春联的第一句的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意思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能长久过着春天般的日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说起来,有时候命运就是爱捉弄人,你越是想得到的东西,就越是得不到。这话用来形容孟昶再合适不过了。别看他这副对联的意愿很好,可是,命运偏偏就和他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因为在后人看来,这副春联简直就是一个不祥的预言。一语成谶,这是孟昶做梦也想不到的。先说这幅对联的上联:新年纳余庆。后蜀灭亡之后,这个曾经的国家就变成了北宋的属地,按理就要派地方长官,因为战争刚刚结束,所以宋太祖赵匡胤就派了一个临时长官,而这个人的名字叫什么呢?这是孟昶万万也想不到的,他叫做吕余庆。于是,孟昶的这句“新年纳余庆”上联,就变成了“在新年迎来了吕余庆”。

然而,更要命的还是下联:佳节号长春。据《宋史·本纪第一》记载:“己未,宰相表请以二月十六日为长春节。”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己未年的一天,当朝宰相向皇帝奏请以阴历二月十六为长春节。这里提到的皇帝,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而二月十六,就是他的生日。也就是说,长春节就是为庆贺赵匡胤出生设立的节日。孟昶的那句“佳节号长春”,就变成了“把北宋皇帝的生日作为自己的佳节”。一个皇帝居然以另一个皇帝的生日为贺,其意味着什么可想可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正史中的武则天:治国颇有成效曾任使多名酷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武则天任用酷吏,颇有成效与卓有成效,汉武帝时的大臣及受到重用的人

    近年来,一出出武则天影视剧的播出,掀起一波波武则天热,引出对真正历史上的那个武则天的好奇。在竭力维持男尊女卑秩序的传统社会,武则天一度成为毁誉褒贬争论最多,留下疑惑最多的一个历史人物。我们至今连她原来的名字都不知道。而她如何能操纵皇权近半个世纪,做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更是一个至今值得研究的

  • 在对待荆州问题上 诸葛亮和庞统为何意见不同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隆中对诸葛亮给刘备的建议,诸葛亮犯的最大错误,诸葛亮能守住荆州吗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诸葛亮和庞统,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古代三国争,纷乱未曾止!魏、蜀、吴从一众割据势力中脱颖而出,三家分立,傲视群雄,三国的成长及斗争史共同编织成了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在军事斗争中,曹操、刘备、孙权各招贤纳士,倚仗谋士,攻城陷地,彼此倾轧,尔虞我诈。在三国谋士圈子里搅动风云

  • 北齐皇帝高殷性格敦厚善良,那他的口吃又是怎么引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成熟的善良,身无长物中王恭的性格特点,北齐鲜卑化

    高殷(545年―561年),字正道,小字道人。北齐第二任皇帝,559年―560年在位。齐文宣帝高洋长子,生母为李皇后。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天保元年(550年)六月丁亥,立为皇太子,时年六岁。高殷自幼温裕开朗,礼士好学,关览时政,甚有美名,高洋认为他“得汉家性质,不

  • 历史上做过皇帝做过和尚的人有谁呢?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唐朝哪个皇帝出家当和尚,古代哪个皇帝出家当和尚

    在小说《天龙八部》中,段誉是大理国“镇南王”段正淳的养子,在中原结识了乔峰等人,又抱得美人王语嫣归来大理后继承王位,可是说是小说中结局比较完美的一位了。据史籍记载,段誉却有其人,他的真名叫段正严又名段和誉是大理文安帝段正淳之子(和小说记载的有出入,小说中段誉是段延庆和刀白凤所生),段和誉实大理国的第

  • 诸葛亮病死之后 司马懿为何再也不攻打蜀汉

    历史人物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诸葛亮死后毒死司马懿,司马懿为何不杀诸葛亮,诸葛亮死后害死了司马懿吗

    对司马懿和蜀汉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东汉末年,天灾人祸,群雄四起,百姓民不聊生。作为大汉后人的刘备心系天下想要光复汉室,自桃园三结义后关、张至死不渝地追随刘备,书写了一段乱世争霸的传奇。纵观整部三国史,诸葛亮一直被后世之人视为偶像,因为在其身上的传奇故事太多了,

  • 历史上都有哪些出身草根的开国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为什么开国皇帝都很厉害,出身最低的开国皇帝,古代历史各朝开国皇帝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用来形容那些平民草根出身的皇帝简直再合适不过了,我国历史上有许多草根皇帝,他们大多是推翻了前王朝的腐朽统治,建立新政权的开国皇帝,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一、汉高祖刘邦(前256-前195)刘邦绝对是一个“草根人士”,就连他的名字都是称帝后改的,本名叫刘三(刘季)。刘邦是一届平

  • 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和李建成谁占据优势 李世民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谁没参加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原因,李世民玄武门之变成功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玄武门之变,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李建成与李世民争储事件,原本是一起宫廷政治斗争,比拼的自然是政治资本;而在当时的唐朝统治圈、乃至整个关中统治核心区,李建成的政治实力是远超李世民的,这就是他在兄弟博弈中一度占据上风的原因。而李世民的厉害之处在于,面对不利局面,他通过一场

  • 孙传庭为什么会输给李自成 仅仅是军事上的失败吗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自成为什么会失败,张继科输给过谁,孙承宗和孙传庭

    很多人都不了解孙传庭战败,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这位曾经的农民起义军克星输给李自成,看似是军事上的失败,实则是大明王朝系统性崩溃的直观体现。第一责任人,其实正是以勤政闻名的崇祯皇帝。由于封建制度的局限性,中国历史上的每个王朝走到晚期,都会陷入综合性的困境,而

  • 周文王姬昌的第三子:管叔鲜最后什么结局?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周文王姬昌画像,周文王姬昌的故事简介,侯君集是好人还是坏人

    他是周文王姬昌的第三子,最后却被亲兄弟杀死,此人便是管叔鲜,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周文王姬昌与太姒一生育有十子,个个谨遵教诲,从来没有做过违背常理之事,但生在皇室的兄弟,和和睦睦相处的少之又少,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说的这位管叔鲜便是被亲兄弟所杀。周文王死后,长子伯邑考早逝,次子姬发

  • 上官婉儿为何会被李隆基除掉?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上官婉儿被武则天封为什么官,上官婉儿和李隆基是什么关系,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什么人

    还不知道上官婉儿为何会被称为巾帼宰相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封建历史上,有一个朝代比较特殊,那就是由一代女皇武则天一手创建起来的周朝。不过遗憾的是,后来武则天终究没能突破宗法思想的局限,又把皇位还给了老李家。兜兜转转一大圈,周朝不过是为人做了件嫁衣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