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高滔滔和宋英宗赵曙的感情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历史上高滔滔和宋英宗赵曙的感情如何?他们之间有何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1513 更新时间:2024/1/19 20:48:41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高滔滔宋英宗赵曙的感情如何?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唐代诗人李白“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的著名诗句,表现了古今痴男怨女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如果这样的爱情发生在古代帝王家,那真算奇闻矣!翻看史料,确有这样的奇闻发生。宋代高氏,她与夫君宋英宗赵曙,两人青梅竹马,结婚后执子之手与子相守了一生,百分百算皇家品牌的旷世奇恋!

(一)高氏和赵曙其人其事

高氏(1032—1093年),名叫高滔滔,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县)人,曾祖父是北宋开国名将高琼,外曾祖父是北宋大将曹彬。北宋一代贤后、宋仁宗皇后曹氏是她的小姨。宋仁宗和曹皇后无后裔,曹皇后从小就将其抚养于皇宫。

宋英宗赵曙,是宋太宗赵光义的曾孙,宋仁宗赵祯的堂侄。宋仁宗一直没有子嗣,担心绝后,选择宗室子养在宫中,有备无患。濮安懿王赵允让有不少儿子,宋仁宗就将濮安懿王赵允让年仅四岁的十三子宗实(后改名赵曙)接入宫中抚养。

赵曙活泼伶俐,很得宋仁宗喜爱。曹皇后和苗美人等都尽心照顾他。宫中的生活虽然十分优裕,但赵曙还是想念自己的亲生父母,时常吵着要回家。后来宋仁宗有了自己的儿子,就把赵曙送回去了。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宋仁宗的几个儿子先后夭折,赵曙重新回到了宋仁宗的身边。他不仅升官进爵,还经常能得到各种赏赐。在司马光等大臣的建议下,宋仁宗册立赵曙为太子。

(二)高氏赵曙百年好合

高氏赵曙两人从小就一起生活在宫中,是年纪相仿的一对青梅竹马好玩伴。当时宫中人称高氏为“皇后女”、赵曙为“官家儿”(官家是宋朝人对皇帝的别称)。随着年纪的增长,两人之间的情愫不断增加。

有一天,宋仁宗给曹皇后说:我们没有子女,由你我做媒让他们结为夫妇,这不是一件喜事吗?曹皇后其实内心也有这样的打算,于是立即点头称是。庆历七年(1047年),高氏和赵曙两人结为伉俪。当时宫中称“天子娶妇、皇后嫁女”,朝野一时传为美谈。他们共同生活了十五年直至赵曙病逝。

两人的感情好到啥程度呢?

在《宋史》《长编》《续资治通鉴》乃至其他宋代笔记里,都没有宋英宗赵曙晋封嫔妃的记载。蔡京之子蔡绦所著的《铁围山丛谈》中,曾提及宋英宗左右无一侍御者。这话直白地说明了赵曙实行的是一夫一妻。

据说后来赵曙身体好转,但高氏仍不准他临幸其他宫人,曹太后觉得不妥,就叫亲信悄悄去劝高氏要“实行开放政策”。高氏听了很不高兴,叫来人给曹太后传话:我嫁的是十三郎,又不是嫁给他官家。

在高氏眼里,赵曙只是自己心爱的老公,而不是什么皇上。十多年的共同生活,两人共生育了四子四女,这在生育普遍差劲的宋代诸多皇帝中算开创了一个奇迹,也从侧面说明他们夫妻生活是和谐美满的。

赵曙性格有点优柔寡断,可能有人认为他乾纲不振,说直白点就是“惧内”,说得更直白点就是“耙耳朵”,但是也不能不说这是宋英宗对高氏的情深意切所致。作为一个九五之尊的天子,怎么会因为害怕皇后而不敢染指其他女性呢?

隋文帝的独孤皇后算天字第一号“悍妻”吧?新婚之夜就要老公作保证只能和她生娃娃。打下江山后,平时吃住行和上朝都坚持和老公在一起,但杨坚还是有钻空子去偷腥的记录耶。不管正史野史,赵曙可没有这方面的逸闻趣事。

(三)高氏可算女中

宋英宗赵曙在位四年后病逝。赵顼继位,是为宋神宗,在位八年后病逝,宋哲宗赵煦继位。因宋哲宗年幼,高氏以太皇太后的身份听政。高氏在执政期间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政绩,但是却为后世树立了良好的典范。

在宋一朝,垂帘听政的太后不少,没有一个像汉朝吕后和唐朝武则天一样,外戚干政甚至到了谋朝篡位的地步,高氏带头保证了赵氏王朝的安稳,也保证了自己家族的清名。

高氏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很长时间了,时任皇帝宋英宗给高氏说,他打算升高士林的官。高氏说:士林能在朝做官,已经是过分的恩典了,怎么好有更多的想法?

宋神宗继位后,几次主动打算为高氏家族修建豪华宅第,高氏坚决不答应。最后由朝廷赏赐了一片空地,由高氏家族自己出钱修,没花国库一分钱。

有次,高氏的侄儿高公绘呈上一篇奏章,请朝廷尊崇宋哲宗生母朱太妃和高氏家族,熟知官场和政事的高氏判断这不是高公绘自己写的,有人在背后唆使。于是召来高公绘询问。高公绘见瞒不住,只好坦白是一个叫刑恕的人出的主意并代他写的。高氏不但不允所请,还把刑恕贬官驱逐出了朝廷。

她廉洁奉公,处事公正,在她垂帘听政期间,朝政比较清明,她被朝野誉之为女中尧舜。

元祜八年(1093年)秋,高氏病逝于汴京,终年六十一岁,谥号为宣仁圣烈皇后。她得到的是善终。

古代没有照相技术,文字记录也比较简单,但是能使笔者相信,高氏是一个美丽端庄、活泼可爱的女性。她的爱情观是纯洁高尚的。她有重国家轻小家的宽广胸怀。这些就是她能够百分百收获皇家品牌旷世奇恋的本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三国演义中的张郃是什么身份?他是何能力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张郃。在《三国演义》里,张郃其实很清楚自己的降将定位,也深谙论资排辈传统和单挑体制的法则。所以他一直混到后期,大魏除了他之外再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将——就像蜀国的魏延。魏延也是,其实他的手段不比五虎上将差到哪去,但是他太过于投机了,上来就把主子卖了,赶着投靠刘备,导

  • 首位封王的太监:宗爱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虽然每朝每代的开国皇帝都殚精竭虑地要求后世皇帝,没有大功的不封爵,异姓人则不能封王,但是却基本都被后来者嗤之以鼻。不要说正常人,就连太监做到王爷的有不少,其中以唐朝最为泛滥,比如李辅国等;宋朝的著名宦官童贯也是。但是,第一个太监王爷,既不是李辅国,更不是童贯,而是宗爱。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

  • 曹操对人才如此爱惜 曹操为何没有找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操和诸葛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曹操先找到诸葛亮,那就会出现两用可能。1 、曹操先找到诸葛亮的话,诸葛亮早就死了。因为诸葛亮是一个非仁主不侍奉的人,曹操在当时来讲即是奸雄,也是枭雄。更是不折不扣的窃国之贼,挟天子,令诸侯。这种刚好是诸葛亮最看不惯的,诸葛亮不会侍

  • 清朝第一位贵妃是谁?她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皇太极自建立清朝后,便对后妃制度进行了改革,他于崇德元年册封五宫后妃,大清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中宫皇后,她就是孝端文皇后(哲哲)。顺治帝继位后,继续发展了后妃制度,除开创选秀之外,清朝历史上还首次出现了皇贵妃,她就是后来被追封为孝献端敬皇后的董鄂妃。那么,清朝第一位贵妃又是谁呢?感兴趣的读者和我爱历史

  • 文鸯在三国时期为何会被人忽略?他的能力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文鸯在三国时期为何会被人忽略?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七进七出,出自京剧长坂坡、豫剧长坂坡、秦腔剧长坂坡等戏剧艺术,原型为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追击刘备的长坂坡之战。据《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

  • 历史上的海瑞真的是一个没有能力的偶像?真相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这里是我爱历史网小编,今天给大家说说清官海瑞的故事,欢迎关注哦。海瑞是明朝历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官员之一,被尊称为“大明第一清官”。不过“誉满天下者,必毁满天下”,从海瑞在大明官场出道至今,人们有关海瑞的争论和批评从未停止,其中最常见的观点之一是:海瑞真的是没有实际能力的“道德偶像”。海瑞字汝贤

  • 徐达是被蒸鹅给毒死的?为何有这种说法?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徐达是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开国“六王”之首,不仅生前身后都被后人敬仰。徐达为人有气度,言语不多,做事谨小慎微,从不居功自傲,也不结党营私。朱元璋对他最为信任,经常夸他是人臣楷模,称他为“万里长城”。真正做到了功高震主主不疑,善始善终。朱元璋对徐达的夸赞从来不吝啬,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

  • 朱元璋的幼女宝庆公主,她的一生有多幸福?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总共十六个女儿,宝庆公主是最小的一个,所以对她格外喜爱。由于年纪尚幼,父皇驾崩前还没有给于公主封号。宝庆公主出生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此时朱元璋已经六十八岁高龄,老年得女,又是最后一个,所以自然宠爱。宝庆公主虽然出身天之骄女,但从小就没了父母,三岁的时候父母都去世了。《明太宗实录》记载

  • 朱棣的发妻徐皇后对他的影响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在古代有千古明君自然就有千古贤后,说起千古贤后,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唐太宗的发妻文德长孙皇后和明太祖朱元璋的患难妻子孝慈高马大脚马皇后了。她俩是古代皇后里面的里程碑式的贤后,她们的名声无人能及。东汉明帝的明德马皇后和卫子夫次之,朱棣的结发妻子徐皇后也有一席之地。说起徐皇后她是将门虎女,家世显赫尊贵,父

  • 诸葛亮去世后,被后世尊称为季汉平安三侯的人分别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平安三侯的文章,欢迎阅读哦~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武侯薨逝于五丈原,季汉后主刘禅迎来了登基以来的最大危机。不过诸葛武侯生前培养提拔的人才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保着刘禅又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被后世尊称为季汉“平安三侯”就是诸葛武侯去世后的保卫季汉的名将代表。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