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海瑞的悲剧:以一人之力去反抗满朝的腐化

海瑞的悲剧:以一人之力去反抗满朝的腐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70 更新时间:2024/1/27 10:09:47

官场上,他以刚烈著称,不仅敢抓顶头上司的儿子,而且拒绝给巡访京官提供食宿,甚至把皇帝骂得狗血喷头;在民间,他深得百姓爱戴,百姓亲切地称他为“海青天”,在他去世时披麻戴孝,沿途百里相送。海瑞,数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景仰。

敢骂皇帝“昏君”“暴君”

正德八年(1513年),海瑞出生在海南一个官宦世家。然而,直到1549年36岁时,他才考中举人。此后,海瑞两次千里迢迢进京参加进士考试,但都名落孙山。这让他有些迫不及待,决心放弃科举,直接找负责官员选派的人事部门,希望能以“举人”的身份谋到一份差事。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年底,40岁的海瑞被任命为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一个类似于县级学校校长的职务。

海瑞虽然身居边地一隅,在一个小县城里做“蚊子大”的小官,但是在上任不久就引起了朝野的关注。

延平府的督学官到南平县视察工作,海瑞和另外两名教官前去迎见。在当时的官场上,下级迎接上级,一般都是要跪拜的。因此,随行的两位教官都跪地相迎,可海瑞却站着,只行抱拳之礼,三人的姿势俨然一个笔架。这位督学官大为震怒,训斥海瑞不懂礼节。海瑞不卑不亢地说:“按大明律法,我堂堂学官,为人师表,对您不能行跪拜大礼。”这位督学官虽然怒发冲冠,却拿海瑞没办法。海瑞由此落下一个“笔架博士”的雅号。

网络配图

过了几年,海瑞因为考核成绩优秀,被授予浙江严州府淳安县知县。淳安县经济比较落后,又位于南北交通要道,接待应酬,多如牛毛,百姓不堪其扰。海瑞上任后,严格按标准接待,对吃拿卡要的官员毫不客气。

一次,海瑞的顶头上司、总督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县,接待人员按规定标准为其提供食宿。胡公子不满意,就向负责接待的驿吏大发雷霆,还把驿吏倒挂起来,鞭打训斥。海瑞得知,马上派人把胡公子关押起来,并没收了他随身携带的千余两银子。海瑞说:“胡总督为官堂堂正正,他一直教育属下不要铺张浪费。现在这个人行装奢侈,一定不是胡总督的儿子。”胡宗宪得到消息后,只好打掉牙往肚里咽。后来,都御史鄢懋卿到淳安县视察工作,这个人是大贪官严嵩的狗腿子,海瑞拒绝给他浩浩荡荡的随从队伍提供食宿,气得鄢懋卿只好绕道而行。

海瑞就是这样一个不畏强权的硬骨头,在当时的官场显得极为不识时务。按理说,像海瑞这样不会巴结上司,还经常惹是生非的人,能保住七品县令的职位,已经是万幸了。然而,官场风云常常瞬息万变,随着大贪官严嵩的倒台,凡是过去敢跟严嵩党羽做对的人,大都有了翻身或升迁的机会。海瑞也官升两级,上调到京城户部工作。不料,到京不久,海瑞就做出了更加震惊朝野的举动,他居然把皇帝也给骂了!

1564年,海瑞到京赴任。此时在位的嘉靖皇帝已年近花甲,他崇信道教,一意修仙,大兴土木,劳民伤财;而且还刚愎自用,喜好阿谀奉迎,导致国事荒废,民不聊生。海瑞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直接给嘉靖皇帝递了一道奏疏。在罗列了嘉靖皇帝的种种罪行后,海瑞毫不客气地说:“皇上你昏聩多疑、刚愎残忍、自私虚荣。既是昏君,又是暴君。既不是一个好皇帝,也不是一个好男人。普天下的臣民百姓,早就对你有意见了。希望你改掉这些坏毛病!”

嘉靖皇帝刚读了一半,就愤怒地把奏疏扔到地上,对左右吼道:“快把这个姓海的逮起来,不要让他跑了。”宦官黄锦在旁边说:“这人向来有傻名。他上疏时,就知道自己犯了死罪,已经买好了棺材,和妻子诀别。他的奴仆们都吓跑了,他是不会逃跑的。”嘉靖皇帝听了默默无言,把奏疏从地上捡起来,看了一遍又一遍,一会儿叹息,一会儿摇头,最后把海瑞的奏疏留在宫中,不做批示。一天,嘉靖皇帝生病,心情很不好,他对大臣说:“海瑞说的都对。但我病了很长时间,怎能临朝听政呀?”又说:“海瑞这个人有比干那样的忠烈,我却不是商纣王,我不会杀他!”不过,被臭骂一顿的嘉靖皇帝心里实在窝火,觉得自己挺没面子,最后还是把海瑞关入大牢。

网络配图

海瑞骂皇帝的事,很快就在朝野上下传开。出狱以后,海瑞的名气更大了,他的刚烈作风在官场也愈发显得超凡脱俗。1569年夏天,海瑞被任命为应天巡抚。应天就是今天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当时大明帝国经济和文化最为发达的区域。海瑞雄心勃勃,立志在这里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当地的官员听说海瑞要来主政,都怕得要死,一些人请求调离工作,一些人请求告老还乡。那些飞扬跋扈的权贵,纷纷把宅门由红色改漆成黑色;平时作威作福的宦官,也把乘坐的轿子由八人抬大轿换成四人抬小轿。

海瑞的刚正让达官贵人惶惶不安,也注定了他的任期不可能很长。果然,没过多长时间,海瑞就被革职回乡。事实上,在官场上,海瑞始终是孤独甚至是孤立的。纵观海瑞的一生,自40岁步入官场,到74岁病逝在任上,前后历经34年。在这34年里,他被“罢官”或主动辞职的时间长达16年。

两斤肉请客震惊官场

在古代中国,如果一个官员清廉俭朴,洁身自好,不贪污受贿,不徇私枉法,就算是清官了;如果他还刚正不阿,疾恶如仇,打击贪官,为民做主,那就是个大大的清官了。海瑞被人们誉为“海青天”是实至名归。

海瑞进入官场后,恪守“不受礼,不行贿”的原则。他说:“若天下的官员都不送礼,也不见得都不提升;若天下的官员都送礼,也不见得就没人被罢免。”海瑞本人穿布袍,吃粗粮,让老仆人在自家后园里种菜,自己下班后也常和家人一起劳动。酒肉之类的食物,平时难得吃上一次。有一次,为了给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两斤肉,结果这消息不仅传遍当时任职的淳安县城,甚至整个官场都知道了。

海瑞不仅自己生活俭朴,还严禁其他官员公款吃喝,反对民间奢侈浮华之风。做淳安县知县时,海瑞就颁布了著名的《禁馈送告示》和《兴革条例》,严格规定官吏调转,不许迎送;下级参谒上级,不许送礼;不许各级官员向农民吃拿卡要;不许向上级派来的检查人员馈送财物等。在担任应天巡抚期间,海瑞下令,境内公文一律使用廉价纸张;公文后面不许留有空白,以免浪费。他甚至干预官民的私生活,就连佩戴奢华的首饰,食用甜美的零食,也在禁止之列。海瑞的这些作法,显然与当时日益浮华的社会风尚背道而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推行。

海瑞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全然没有考虑为自己积累私财。1570年,海瑞辞职回到海南老家时,只能住在早已破旧不堪的旧宅,靠祖上留下来的几亩薄田度日。他甚至常常靠给别人写一些东西,收取稿费来贴补家用。海瑞的母亲去世后,还是靠别人的资助才买了一块坟地将母亲安葬。

网络配图

隆庆皇帝死后,万历皇帝登基,主持国政的张居正特意派一名御史到海南,看看海瑞究竟在做什么。这位御史到了海瑞家中,见他正在地里忙农活。海瑞看到京城里来了御史,以为自己复出的时机又到了,便倾其所有,杀了一只鸡来招待御史。御史见海瑞住的冷清简陋,连连叹息,告辞回京。

海瑞没有子女,他在孤苦伶仃中度过残生。去世的前几天,海瑞还退掉了兵部送来的七两银子。海瑞去世后,都御史王用汲去拜谒,在葬礼现场,看到的只是用葛布制成的帷帐,破烂不堪的竹器。而这些东西在当时连最贫寒的读书人也不愿用。王用汲禁不住潸然泪下,他想方设法募集了一笔钱,总算把海瑞的丧事给办了。

七封辞职信均未获准

海瑞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导致了他与同僚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中规中矩的海瑞在贪污受贿的官员面前显得非常“另类”。其实,海瑞的“规矩”只有两个:一个是祖宗之法,在官场上,严格遵守大明律的规定;一个是先儒之道,在日常生活中,恪守儒家伦理道德。

海瑞认为,明太祖朱元璋制定的严刑峻法对打击贪官污吏很有成效,要想肃清官场,就要依法行事。海瑞得知有一位御史招引艺人上门演戏,就搬出太祖的规定:文官及武士听戏唱曲,要把舌头割了,至少也要狠狠地打屁股。海瑞这个建议,引起众大臣一致抗议。

海瑞不知道,他所生活的时代,无论是北京皇城根下,还是南京秦淮河畔,处处莺歌燕舞,夜夜声色犬马。海瑞不清楚,朝廷制定的许多严酷刑法,除了吓唬吓唬官员外,并不曾认真地执行。海瑞不了解,官场上有许多规定只是表面文章,虽然华美,却不着边际,姑且当作点缀也就罢了,无法较真。

海瑞像一个孤独的斗士。他提出过不少治国施政的意见和方案,其想法不可谓不好,但除了在自己管辖的一亩三分地里得以实行外,很少有能被采纳推广的。海瑞一生,历经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但无论是隆庆年间的掌权者高拱、万历初年的主政者张居正,都无一例外地弃用海瑞。他们知道,像海瑞这样的“另类”分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张居正死后,万历皇帝亲政,他也听说了海瑞的大名,打算让海瑞重出江湖。宫中的大臣知道后,想尽一切办法往海瑞头上泼脏水,诬告信一封接着一封。面对百官的反对浪潮,万历皇帝也没有办法。出于对百官的让步和对海瑞的爱惜,他亲自出面对海瑞的为人进行表态。他说:“海瑞这人主张严刑峻法,是有些不合时宜。他最近上疏公开指责我,我都已经原谅他了,希望大家不要不依不饶。海瑞做官,当一个部门的负责人虽然不太合适,但把他树立成清正廉洁的典型,对培育良好的社会风气,还是有意义的。”于是,海瑞就被安排在南京做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尚书,跟一个摆设没有什么两样。这让誓死效忠朝廷的海瑞彻底绝望了。他一口气向万历皇帝递交7封辞职信,均未获准。海瑞最终没有挂冠而去,只好留在南京任上,过着孤苦伶仃的生活。没过多久,他就郁郁寡欢地死了。

网络配图

海瑞虽不得官心,却深得民心。海瑞当政,不夺百姓一针一线,不随意增加百姓负担。所以,在海瑞升调、辞职时,百姓常常“号泣载途”,很多百姓还在家中供着海瑞的画像。海瑞的死讯传后出,南京的商户和百姓自发罢市以示祭奠。海瑞的灵柩是用船运回家乡的,途中,穿着白衣、戴着白帽的人站满了两岸,祭奠哭拜的人百里不绝。

海瑞在官场和民间享受的待遇是天壤之别。这让后人反思封建时代的行政体制。在那种体制和社会里,海瑞除了痛苦和孤独,还能做什么呢?他以一人之力反抗当时满朝的贪污腐化,命运因此而注定成为悲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甘罗是怎么死的?揭秦朝神童宰相甘罗死因之谜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甘罗十二拜相十二死,甘罗的结局,十二岁宰相甘罗的故事

    小的时候贪玩不喜欢读书,常听大人们讲:“甘罗十二岁作宰相,周瑜七岁调令兵”。这句俗语成了教训不上进孩子的口头禅,对于这句至理名言也从未怀疑过,后来看了《三国演义》和《三国志》对周瑜有所了解,周瑜出生在富豪之家,受过良好的教育,天资聪颖又逢东汉末年战乱,群雄蜂起,适者生存,时世造英雄,周瑜是当之无愧的

  • 萧何为保命而贪污 失民心却得君心!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什么保命,萧何自污,萧何的夫人是谁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汉初三杰”,三者对刘邦赢得楚汉之争,建立汉室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可是对于刘邦为人和朝中形势,只有张良看的明白,所以选择激流隐退。淮阴侯韩信因居功自傲,被怀疑造反,被吕后用萧何计谋杀害于宫中。网络配图萧何一直勤勤恳恳被刘邦封为相国,可随着张良、韩信、英布、彭越、臧荼之人的威胁逐渐

  • 临死要过皇帝瘾——奸贼吴三桂衡州称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由于清军陆续在湖南东部、南部开辟出新战场,步步为营,建立起稳固据点,使得人在衡州的吴三桂,日益处于清军进逼之中。至此,吴三桂叛军的灭亡,其实已经是早晚之事!得意之时花添锦,失败势成落井石。由于吴三桂在军事上接连失利,逐渐开始出现了内部的互相倾轧。其手下将领各怀异心,或死或降。如此关键时刻,吴三桂依旧

  • 唯一在战场上打败过李世民的小人物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唐太宗李世民一生中打过的唯一一次败仗是在高句丽,一个叫安市的小地方。当时唐太宗带十万精兵亲征,以摧枯拉朽的局势连克几个阵地,俘虏高句丽军十几万人,高句丽主力基本全被摧毁。只要拿下安市,就可以直下平壤。但没想到竟被拦在了那里。网络配图唐军每日猛烈进攻安市,连续月余,唐军在城墙边兴筑土

  • 死于喝了一碗奶浆的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后唐开国皇帝,名李存勖(公元885—926年),小名亚子。李克用长子,自幼喜欢骑马射箭,胆力过人,为李克用所宠爱。李克用病死,他袭晋王位,建立后唐,称帝。在位4年,在兵变中被箭射死,终年42岁。葬于雍陵。网络配图天成元年(926年)三月,时任后唐蕃汉内外马步军总管的李嗣源趁镇压叛乱时造反,不服皇帝李

  • 没有他梁山好汉完不成聚义:他却几乎最先离开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人物

    在世人的心目中,所谓的梁山好汉,虽然不仅仅指像李逵那样凶神恶煞能杀人,也不仅仅指像时迁那样鼠窃狗盗小蟊贼一样,但至少有两下子武艺,能够上阵杀敌,行侠仗义,义薄云天,这样才配称得上梁山好汉。图片来源于网络按照这个标准,梁山108将,有几个,完全可以剔除,比如只会唱两句小曲的铁叫子乐和,书法高超的圣手书

  • 醉打金枝:敢跟大唐升平公主叫板的驸马郭暧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众所周知,公主是皇帝的女儿或皇帝的姐妹,俗称为“金枝玉叶”;若公主出嫁,乃称“下嫁”;公婆见了公主媳妇都要称臣下跪,更不要说驸马丈夫了。因此,在中国历史上,敢跟公主老婆叫板的驸马丈夫,简直是凤毛麟角,少之又少。正因为如此,当出现敢于与公主叫板的驸马后,便有了极妙的戏剧性。由是,人们便添油加醋,编成故

  • 千古一帝因何而亡?揭秘秦始皇死亡之谜团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千古一帝,他给我们后人留下了太多的谜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秦始皇死亡之谜,下面,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秦始皇的死亡原因,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图片来源于网络一种观点认为秦始皇死于“惊恐劳累”和“外伤诱发结核性脑膜炎”。持这种观点的理由是:关于秦始皇之死,《史记》记述很多,分别见于《秦始皇

  • 在蜀汉中高级文臣武将都有哪些人?他们对刘备是何态度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汉中入蜀,蜀汉后期文臣,夷陵之战刘备带了哪些武将

    在蜀汉中高级文臣武将都有哪些人?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三国三巨头,曹操孙权刘备都有过人之处,在董卓袁绍袁术孙坚孙策公孙瓒那样的猛人死掉之后,这三个人说话都比大汉天子刘协好使。但是这三个人在下属面前,也不能说一不二,因为魏蜀吴三国之中,总有一些敢于唱反调的下属。这时候

  • 曹操喜欢结发妻子丁夫人吗?为何二人会离异?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丕为什么娶二婚甄宓,三国曹洪催眠术丁夫人,曹丕娶了汉献帝的两个女儿吗

    丁夫人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武宣卞皇后(常称卞夫人)是曹操之妻,魏文帝曹丕之母。除此之外,她还是大才子曹植和大将军曹彰的母亲。长久以来,她是曹操的贤内助,是曹家三兄弟的好母亲。曹操也曾多次称赞她,按理说,她应该是曹操最爱最在意的女人了。然而有另一个女人,显然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