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杯酒释兵权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赵匡胤此举有什么影响

杯酒释兵权真的是明智之举吗 赵匡胤此举有什么影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792 更新时间:2023/12/15 3:22:39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杯酒释兵权,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杯酒释兵权”,是指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通过酒宴方式,威胁利诱,要求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

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在当时确实是明智之举,但这一事件却给后期宋朝留下了隐患。

杯酒释兵权

下面就来论述上面的论点。

一。“杯酒释兵权”事件的源头与背景

其实“杯酒释兵权”这一方式,并不是赵匡胤首创的,东汉的开国皇帝刘秀才是发明者。汉光武帝在东汉建立后,为巩固中央集权,且实施“柔道治国”的策略,独创了大封功臣、妥善安排他们退休的方法。

这一具体方法,便是“高秩厚礼,允荅元功”,即用优厚的俸禄和隆重的礼仪来回报功臣,并削夺其权力。在建武十三年,当吴汉征蜀凯旋时,刘秀设宴犒赏将士,并开始大封功臣。

这次受封者多达365人,其中较大的功臣邓禹为高密侯,食邑四县;李通为固始侯,贾复为胶东侯,食邑六县。东汉的开国功臣皆非不明事理之人,在得知刘秀有意收缴权利后,他们纷纷主动交出兵权。

刘秀画像

这样,汉光武帝就兵不血刃的成功收缴兵权,从而开创了“杯酒释兵权”的先河。

宋朝的建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时代,君王频繁更换、朝代经常更替的混乱局面。但摆在宋太祖面前的问题是,如何重建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避免唐末以来长期存在的藩镇局面再次出现;以及如何巩固新生王朝,使之不再成为五代之后的第六个短命王朝。

在丞相赵普的提醒下,赵匡胤认识到,当时问题的关键在于藩镇权力太重,君弱臣强,治理的办法也无奇巧可施,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安定。

于是,他们为了防止自己所经历过的,陈桥兵变的事件重演。决定果然采取措施,首先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并采用前辈汉光武帝的成功方式:“杯酒释兵权”。

二。事件的过程及成效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七月初九日。晚朝时,宋太祖把石守信等禁军高级将领留下喝酒,当酒兴正浓时,宋太祖突然屏退侍从。他叹了一口气,口吐苦衷,说:“我若不是靠你们出力,是到不了这个地位的,为此我从内心里一直念及你们的功德。然而,当天子太过艰难,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我整个夜晚都不敢安枕而卧啊!”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剧照

石守信等人惊慌地忙问其原因,宋太祖继续说:“这不难知道,我这个皇帝位谁不想要呢?”石守信等人听了,知道这话中有话,连忙叩头说:“陛下何出此言,天命已定,谁还敢有异心呢?”宋太祖说:“不对,你们虽然无异心,然而你们部下如果想要富贵,把黄袍加在你的身上,你即使不想当皇帝,到时候恐怕也是身不由己了。”

这些将领知道已经受到猜疑,弄不好还会引来杀身之祸,一时都惊恐地哭了起来,纷纷恳请宋太祖给他们指明一条可生之途。宋太祖缓缓说道:“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一些房产,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伶,日夜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人见宋太祖已把话讲得很明白,而且当时宋太祖已牢牢控制着中央禁军,于是,他们只得俯首听命,表示感谢太祖恩德。 次日,诸将称病请求辞职,赵匡胤一一敕准,并给予优厚的赏赐。

杯酒释兵权图

此后,宋太祖还兑现了与禁军高级将领联姻的诺言,把守寡的妹妹嫁给高怀德,后来又把女儿嫁给石守信和王审琦的儿子,把张令铎的女儿嫁给太祖三弟赵光美。

还有第二次“释兵权”,是在开宝二年(969年)。当时赵匡胤召诸镇节度使同时入朝,在后苑设宴。席间,赵匡胤如法炮制说出了同样的话,各镇节度使们马上领会了赵匡胤的意图,当即离席跪请辞官告老。次日便收回众人兵权,改授闲散官衔。

就这样宋太祖经过前后两次“杯酒释兵权”,使用和平的手段,不伤及君臣和气,从而轻而易举地就解除了功臣们的权力威胁,成功地防止了军变。这不仅达到了中央集权的目的,而且避免了动乱发生,保障了当时社会的安定,人民的安康。

三。“杯酒释兵权”给宋朝留下的隐患

杯酒释兵权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之后,宋朝逐步确立了文人治军的军事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彻底消除造成强唐灭亡的藩镇军制,它的出发点是好的,其结果是富有成效的、思想也是先进的。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但是,“杯酒释兵权”却给宋朝留下了隐患,因为宋太祖专力巩固中央政权,“杯酒释兵权”含有对内严防的性质,它直接造成内政与官员的腐朽。

在外患强烈的背景下,这种方式带来的后果是,削夺大将兵权也削弱了部队的作战能力,原因是由皇帝直接掌握兵权,让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又频繁调动,致使后来宋朝与辽、西夏、金的战争连连败北,从而无力解决边境隐患。军事积弱的现象,还使两宋亡于社会制度,并且落后于自己的游牧民族。

总之,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在当时确实是明智之举,但这一事件却给后期宋朝留下了隐患。我们在称赞这一做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所带来的后患,从而引以为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为爱痴狂的帝王们都有哪些人?明朝占了三位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上对事不对人的帝王,福建人有出过帝王吗,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人

    还不知道史上为爱痴狂的帝王们都有哪些人的读者,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自古帝王多无情,譬如成为皇帝后冷落十载夫妻萧皇后的隋炀帝;对甄宓一见钟情后又将其凌迟处死的曹丕;更别提今日宠爱哪个妃子,明日一个不顺心便将其处死的皇帝们了。历史上无情的帝王数不胜数,

  • 李成梁镇守辽东二十二年,他实力有多强?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李成梁之后辽东总兵,李成梁为什么放弃宽甸六堡,李成桂攻打过辽东吗

    初镇辽东的二十二年间,李成梁同土蛮、女真交战多达五十余次,未尝败绩,以至于《明史·李成梁传》中都说他是师出必捷。那么问题也就来了:李成梁为何能做到师出必捷?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出师作战要想取得大捷,优秀的将领、勇猛的士卒、精准的情报、正确的战法缺一不可,能否同时拥有这些,就

  • 历史上杨业的父亲是谁?真的是杨衮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杨业的母亲,历史人物杨业,宋朝杨业的真实历史

    杨衮是杨业的父亲,是真的吗?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杨家将演义》是描写北宋时期杨家世代保家卫国的故事,是一曲荡气回肠的主旋律,塑造了杨家将几代精忠报国,出生入死,为御外侮前仆后继,有关杨家将的民间传说以及杨家将的书籍也很多,并且杨家将成了爱国的壮歌,可谓愈演愈烈,弄出许多“传奇

  • 历史上的国本之争对明朝有怎样的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明朝对中国的贡献与危害,日本战国与中国明朝,明朝对朝鲜的影响

    万历十四年(1586年),随着清算张居正的运动进入尾声,朝廷上的喧闹渐渐平息,明神宗的勤政和处理政务的干练让所有人都产生了一种英主降临、中兴可期的感觉,只是任谁也想不到这一切却被一声男婴的啼哭给刺破了。发出这声啼哭的男婴名叫朱常洵,是明神宗的第三个儿子(皇二子早夭),也是明神宗与唯一心爱的女人郑贵妃

  • 光绪为什么被成为伟大的帝王 光绪都有重大什么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光绪皇帝的一生,光绪为什么会失败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光绪贡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这位伟大的皇帝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清朝皇帝光绪帝。光绪帝是继同治帝之后第二个被慈禧太后控制的皇帝。他并不是慈禧太后的儿子,而是上一任皇帝同治帝的堂弟。同治帝死后,皇位无人继承,慈禧却并不能直接争夺皇位,但她又想控制皇权,便把当时年龄仅有4岁的

  • 戊戌变法之后光绪处境如何 光绪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如果光绪没死清朝会亡吗,为变法而死的人,谭嗣同临死前的诗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光绪,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我们先来看看戊戌变法之后的光绪皇帝的处境。光绪皇帝的妻子隆裕皇后是慈禧太后的内侄女(慈禧太后亲弟弟的女儿)。慈禧太后自己是咸丰皇帝的妃子出身,因此一定要自己娘家的人成为光绪皇帝的皇后。在此之前,光绪皇帝一直都是很宠爱珍妃,并不喜欢这位隆裕皇后

  • 揭秘康熙皇帝九死一生的苦难童年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帝曾说:“朕少时,天禀甚壮,从未知有疾病。”又说:“朕自幼强健,筋力颇佳,能挽十五力弓,发十三握箭,用兵临戎之事,皆所优为。”(《清圣祖实录》卷二七五)这样看来,他不但出身帝王之家,生活条件、教育条件优越,而且自幼身体强健,跟普通百姓相比,实在是有天壤之别。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康熙大帝的童年生

  • 历史上的赵云:并未名列五虎将的蜀汉名将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正因为如此,陈寿将赵云与关,张,马,黄共列为一传,是为《关张马黄赵传》,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时也把赵云加工夸张为五虎上将,以此彰显赵云的武功及品德,其实都是相当公平和得人心的。网络配图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人。先从公孙瓒,时刘备亦在,与赵云深自结纳。公孙瓒为田楷击袁绍

  • 诸葛亮设计华容道义释曹操背后的算计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华容道义释曹操,一度成为了百姓口相传颂古老的佳话。然而它的真实性却让人怀疑,深敲故事的背后,发现了诸多疑点,刘备明明知道曹操曾救过关羽,诸葛亮为何还叫关羽守关杀曹?赤壁之战是老少皆知的,有名的以少胜多战役,孙刘联盟,运用出奇制胜的计谋,最终打败了拥有多于联军数倍人数的庞大曹操军队。网络配图当时,

  • 清太祖努尔哈赤44年戎马生涯 为何总能以少胜多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努尔哈赤在历史上曾有两个谥号,分别为1636年皇太极改元称帝时所加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武皇帝”(即“太祖武皇帝”),和康熙元年(1662年)所定的“太祖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弘文定业高皇帝”(即“太祖高皇帝”)。后者在历经十余代的追封加谥后,最终成为历史上字数最多的皇帝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