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成祖举国捕捉尼姑之谜:为何用和尚追杀尼姑

明成祖举国捕捉尼姑之谜:为何用和尚追杀尼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胖次 访问量:1394 更新时间:2024/1/22 14:30:52

尼姑,本是出家修行的佛门女教徒,讲究的是六根清净,四大皆空,与红尘姻缘了断,更与朝廷素无瓜葛。但明朝永乐年间的尼姑却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侵扰和追杀,沦入了十八层地狱。而此时的和尚却成为了朝廷的座上客,朝廷不仅对他们宠信有加,而且还封官许愿,让他们成为追杀尼姑的鹰犬。

图片来源于网络

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明成祖朱棣突然下令,将全国所有的尼姑以及女道士,一律捉拿送到京师进行勘问,以验明她们真实身份。这场史无前例的追杀天下尼姑案,不仅打破了千年来与世无争的佛门清静,而且也给社会带来了很不安定的因素。而主要追杀尼姑的主要人马恰恰是与尼姑同为佛门的和尚。那么,朱棣为什么要捉拿天下尼姑?又为什么命令和尚追杀同门女性?这其中究竟有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呢?这还要从朱棣建立大明王朝的秘密部队“东厂”特务组织说起。

明朝的东厂是在锦衣卫之后,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建立起来的又一个直属于朝廷的特务组织。东厂的全名叫做东缉事厂,由朱棣亲信太监出任首领,心腹和尚担任顾问。东厂和锦衣卫一样,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其分支机构远达朝鲜半岛。而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朝中大臣和黎民百姓,从而开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先河。

震惊中外的“靖难之役”之后,朱棣从侄子建文帝朱允炆手中夺取了大明王朝的政权,成为了明朝的第三个皇帝,是为明成祖,改元永乐,因此朱棣史称永乐皇帝。一方面,建文帝魂归何处的流言不时出现;另一方面,朝廷中的很多大臣对永乐政权并不十分支持,而朱棣对朝廷大臣也多不信任。同时,他觉得原来由其父明太祖朱元璋设在宫外的锦衣卫使用起来并不是很方便,于是,就决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直接掌控的新的特务机构。

朱棣由北京起兵南下“靖难之役”的过程中,许多太监与和尚曾出过大力,如三宝太监郑和与学贯佛道的和尚道衍。所以在朱棣的心目中,还是觉得太监与和尚比较可靠,而且他们身处皇宫,联系起来也比较方便。于是朱棣一反其父朱元璋关于太监不得干预朝政的禁令,重用太监。于是,东厂这个身兼情报、监察、警察于一身的特务机构横空出世,成为朱棣镇压政治上的反对力量和加强中央集权的御林军。那么,学贯佛道德的和尚道衍又是何方神圣?为什么一个和尚能成为永乐皇帝的心腹亲信呢?

图片来源于网络

道衍,真名叫姚广孝,十四岁时出家为僧,取法名道衍。他先学习天台宗,后研习密宗瑜珈三密。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又慕禅宗。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道衍到杭州参访径山智及禅师。智及为当时著名禅师,一见道衍,就十分赏识他的才华和佛学见地,便把法衣、拂子授予他,希望他将来能成为佛教弘法的继承人。三年后,道衍离开径山,住持临安普庆寺。接着,迁居杭州天龙寺和嘉庆留光寺。一次,偶然巧遇道士席应真,得传道教阴阳术数之学。

和尚出身的朱元璋,打下天下,建立明朝政权,下令选拔高僧入京,道衍被推选入京考试,但他硬是不愿做官,朱元璋只好赐他僧服,准他回山。道衍离开南京,北上参学,游到河洛,在嵩山遇到当时的知名相士袁珙。

这袁珙见他身为佛门弟子,却隐含杀气,便笑着告诉他:“你真是个奇怪的和尚,三角眼,吊睛眉,形如病虎,有嗜杀之相,更有辅国之才,望君珍重。”道衍很赞赏对自己的评价,于是,二人结为知己。

明洪武十三年,即公元1380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下诏令选高僧侍奉诸王,为马皇后诵经祈福。道衍受召入宫,与当时还是燕王的朱棣会晤之后,彼此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朱棣在得到其父朱元璋同意后,让道衍前往北京任庆寿寺的住持。道衍来到北京,经常出入燕王府,参与发动政变夺取皇位机密谋划,成为朱棣身边的高级谋士和重要智囊。

有一个故事很能说明道衍与朱棣的关系。一年冬天,朱棣在燕王府设宴款待道衍,酒酣耳热之际,两人玩起了对对联的游戏。朱棣先出上联:“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道衍应声对出下联:“国乱民愁,王不出头谁作主”。表面上都是文字游戏,其实是暗含杀机。上联明明是在谈天气,下联却在谈政治,“王不出头谁作主”,公然鼓动朱棣谋权夺位。道衍还对朱棣说,由我辅佐你,帮你戴上“白帽子”。朱棣当然明白,“王”上面加“白”,不就是“皇”吗?果然,在道衍的鼓动下和谋划下,朱棣起兵发动了史称“靖难之役”的军事政变。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之后,道衍留守北京,辅佐朱棣世子率万人击溃朝廷数十万人的北伐之师。此后,他依然不断地参与机密谋划,终使朱棣夺得皇帝大位。朱棣能够夺取明朝政权,道衍的作用不可低估。据《明史·姚广孝传》一书中说:朱棣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中三年,战守机宜完全取决于道衍,道衍从未亲临战阵,但是朱棣起兵夺取天下,道衍出力最多,论功以为第一。因此朱棣登基后,道衍被初授官僧录司左善世,再被授为太子少师。朱棣还让其顾问东厂事务,因此,有不少道衍身边的和尚成为了东厂的高级特务。

而就在朱棣夺取明朝天下的十八年后,即公元1420年,山东一带遭到了严重的灾荒。官府不但不救济,反而加重税赋,百姓们怒气冲天,恨声不绝。这年二月,一位名叫唐赛儿的山东滨州女子举起了“白莲教”的义旗,组织农民数千人,发动了滨州起义。他们先占领卸石棚寨为根据地,后转战山东其它州县,多次打败明朝官军,并曾攻克青州、诸城、莒县、即墨等州县。义军所到之处,斩杀官吏,开仓放粮,赈济百姓,声势震动山东全省。

唐赛儿,生于明建文元年,即公元1399年,父母愿其胜男,取名“赛儿”。十八岁那年,唐赛儿便和农夫林三结了婚。由于家境贫寒,偏巧又碰上连年大旱,收成不好。农民为了生存聚众向明朝官府讨要粮食。谁知道官府一得知消息,便立刻派兵前来抓人,唐赛儿的丈夫林三与其他许多村民被抓走后全都被活活打死了。唐赛儿悲痛欲绝,发誓为丈夫报仇。于是,她加入“白莲教”,后自称“佛母”,在朱棣“迁都北京”的前夕,发动了一场震惊天下的滨州起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朱棣闻讯后“甚为震惊”,立即派来重兵镇压。因为寡不敌众,腹背受敌,起义军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失败了。但唐赛儿却想出一个“鱼归大海” 之计,化整为零,混在百姓之中,使官兵无法辨认出他们,然后再设法汇聚。官军在找不着义军的情况下,便禀报朱棣说唐赛儿失踪了。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朱棣因“唐赛儿久不获,虑削发为尼或处混女道士中,遂命法司,凡北京、山东境内尼及道站,逮之京诘之”。

原来,朱棣怀疑唐赛儿削发为尼,就下令将北京、山东的尼姑、女道士全部逮捕,押送朝廷审讯。同年七月二日又命段明为山东左参政,继续率领兵马追捕唐赛儿。段明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不仅把山东、北京的尼姑全部捉拿,逐一审问,甚至还捉拿了除这两地之外的上万出家妇女,仍无所获。关于此事,《明史》也有简单记载:“永乐十八年二月,山东蒲台唐赛儿反,唐赛儿不获,溟逮天下出嫁尼姑万人”。

随后,一无所获的朱棣将追捕的范围扩大到了全国各地,并派出了东厂的特务和尚四处追捕唐赛儿。然而,东厂特务和尚追捕几年后仍然没有结果。其实,在追捕唐赛儿的问题上,因为不得民心,即使想出通过捕捉天下尼姑这样的极其荒唐的办法,最终也无济于事,得到的结果是“赛儿卒不获,不知所终”。一直到朱棣病逝北京,这位永乐皇帝一心想捉拿到唐赛儿的愿望也没能实现。

唐赛儿在民间如鱼得水,早已不知去向,但白莲教的活动并没停止,直到后来的清朝还在活动。唐赛儿究竟是战死疆场还是削发为尼,或为人民群众所保护,她的下落,至今也没有定论。但是,朱棣多次调兵遣将和指派东厂特务追捕一个被疑为削发为尼的女子,也成就了唐赛儿一段巾帼英雄的历史传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苏妲己真的是祸国女妖精吗?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妲己是纣王的妃子,皇甫谧曰:“有苏氏美女。”索隐国语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国语》云:“有苏氏女,妲字己姓也。”文献记载,殷纣王曾伐有苏,迫使有苏氏献出妲己。可见妲己配纣王本是无奈之举。由于封神演义的传播,大家一致认为她是狐狸精转世。是女娲娘娘因为恼怒纣王的轻薄,而让狐狸精祸害纣王,从而夺取纣王江山

  •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残杀而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为什么说秦始皇的子孙才算中国最早的“皇族”呢?这就是因为他才是第一个皇帝。秦朝统一天下称皇帝之前,秦国嬴姓王公统治就已经持续了五百多年,子孙众多,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只是王族还不能算皇族,因为秦国只有“王”还没有“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扫六合,随之称皇帝,他的直系亲属就此才能算皇族。嬴政

  • 解密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唯一没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

  • 什么样的人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为之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

  • 三国时期五大奸诈之人:谁遇见都得被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见不一样的三国。三国人善于权谋和城府,当然这也是乱世使然,那些没城府的早就被时代抛弃了。那么“奸中比奸”,到底谁才是最厉害的奸诈者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懿 无坚不摧的大奸者司马懿又上榜了,我们真的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真的是《三国》中最牛逼的人物,“忍者之王”、“表演大师”都是他的名号,

  • 朱元璋把控明城墙质量:把渎职者当材料砌城墙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前些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式

  • 揭秘历史上影响蔡文姬一生的六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了你全家

  • 行家里手!揭秘曾国藩最可怕的两大板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网络配图

  • 揭秘秦始皇死后400年“江东父老”纪念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注记载,东汉末年王朗(就是《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皓首匹夫”,民意差差滴。)任会稽太守。图片来源于网络见会稽民间将秦始皇的木像放到夏禹庙里与夏禹一起供奉,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应被祭祀,于是废除。请注意注意,会稽是什么地方?会稽就是项羽的八千子弟兵起兵反秦

  • 康熙帝真的是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图片来源于网络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