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残杀而灭族?

中国历史上哪一位皇帝的家族因自相残杀而灭族?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976 更新时间:2024/1/22 4:02:41

为什么说秦始皇的子孙才算中国最早的“皇族”呢?这就是因为他才是第一个皇帝。

秦朝统一天下称皇帝之前,秦国嬴姓王公统治就已经持续了五百多年,子孙众多,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他们只是王族还不能算皇族,因为秦国只有“王”还没有“皇”。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一扫六合,随之称皇帝,他的直系亲属就此才能算皇族。

嬴政有多少兄弟和子孙,史书记录得不清楚,不过大致可以推算。他的亲兄弟据记载只有成骄一人,还被他杀掉。他的儿子大约有十几人,孙子数目不祥。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十二年,即公元前209年,时年五十三岁的这位开国之主想要东巡,然而大队车马在途经河北沙丘后却突然匆匆转返,在一路奔波回到首都咸阳之 后,宦官赵高、左丞相李斯对外宣称秦始皇去世,并公布了秦始皇的遗诏,声称传位于九子胡亥,并立即将在北部边疆监军的长子扶苏赐死。

网络配图

这一突然出现的状况,使得人们对于秦始皇的死因与遗诏的真伪产生了极大怀疑。秦始皇是自然死亡,还是被人谋害?

秦 始皇最后一次东巡,陪伴他外出的除了宦官赵高、左丞相李斯外,儿子中只有排序第九的公子胡亥。此前,这位秦朝的始皇帝嬴政有意让长子扶苏继位,却没有明确 宣布,不过派他到掌握秦国精锐、正在与匈奴作战的蒙恬处监督掌军,明显是出去历练。秦始皇的突然离奇死亡,死后立即宣布的遗诏内容,与他生前的意愿完全不 符,将这些事件联系到一起,一些史学家推断嬴政之死很可能是被谋害。实行谋害的不可能是别人,正是他平时宠信的太监赵高和比较喜欢的第九子胡亥。同盟者可 能就是丞相李斯。

为什么谋杀论可以成立呢?从秦始皇死前的身体状态看,他已经做了几千里的长途巡游,说明仍很健康,突然暴亡而且身边最亲 密的三个人还秘不发丧,这就非常可疑。秦始皇死后,胡亥、赵高串通丞相李斯又封锁消息,不让其他随行人员知道,为此还每天向车里送饭。几天后秦始皇的尸体 在车内开始腐烂,臭味外泄,赵高还让人买了一些腥鱼混杂在车上来掩盖。一直到赶回首都咸阳,他们才发丧并同时宣布伪诏,让胡亥夺得皇权。

赵 高要除掉扶苏,是因为扶苏早就对他这个小人不满,若他将来继位自己就很危险。李斯同扶苏的关系也不好,只有胡亥继位才能保住相位。分析暗害行动的主谋,关 键是看谁会从中获益最大。秦始皇被暗害和胡亥违制继位,得益最大的臣子恰恰是胡亥、赵高、李斯,此三人正是谋杀行动的最大嫌疑犯!

胡亥继 位成为秦二世皇帝后不到九个月,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天下顿时大乱。随后公元前206年楚军刘邦、项羽部攻进了秦朝首都咸阳,短命的秦朝只维持了不过 15年,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就在全国大起义的风暴中灭亡。然而,秦二世在只当政3年的时间里,却依靠宦官赵高对自己的兄弟姐妹连续进行屠杀,一共杀了26 人,时人称秦始皇的儿子几乎被杀光,连女儿也几乎都被杀。

网络配图

从胡亥继位后首先要消灭自己兄弟姐妹的这一疯狂举动看,秦始皇、扶苏被他与赵高、李斯合谋加害的推断也可得到解释。此时天下已乱,胡亥却把主要精力 用于消灭自己的兄弟,这正说明自己心虚,就是因皇权来路不正怕别人夺去。他的大哥扶苏本是合法继位者,自然要杀,对其他兄弟也要杀。胡亥的姐妹即秦国公主 本来没有继承权,按理说不必大开杀戒,秦二世居然也不放过她们,主要原因大概是这些公主的丈夫有不少是重臣之子,有可能揭露自己或起事反对自己。

秦 始皇死后不久天下大乱,皇族内讧和自相残杀又加剧了统治集团的分崩离析。经过近三年战争,各路起义军杀向首都咸阳,一向懒理国政而把大权交给赵高的胡亥才 惊恐起来,赵高害怕被问罪,让部下冲进皇宫,强逼胡亥自杀。随后,赵高立秦始皇的一个孙辈公子婴为秦王,不再称皇帝。严格而论,秦国皇族就此不再存在。

嬴 氏后人公子婴不甘心当傀儡,马上设计杀了赵高,不过他称王只46天,刘邦的大军就杀到咸阳。秦王朝此时已人心离散,无兵抵抗,公子婴只好投降。刘邦进咸阳 时,对秦朝残余的皇族包括公子婴在内采取优待方式,对他们只加以软禁。残暴的西楚霸王项羽进入咸阳后,声称要为遭受秦始皇、秦二世残害的天下人报仇,把嬴 姓王族成员全部杀光。

网络配图

秦朝皇族是否被灭族这一说法,很多书中都有争议,有的书中称公子婴是秦始皇长子扶苏的儿子,也就是秦始皇的孙子,不 过以年龄而论说不通。从史书中记载的年龄看,扶苏若活着不过三十多岁,这个公子婴却已有成年的儿子,肯定也在三十多岁以上,这样看来只能是过去嬴姓王族的 其他成员。总之,按《史记》记载,秦始皇这个中国的第一位皇帝的家族已被全部消灭,后来历朝也没有人再出来声称自己是嬴政的后代。不过现代有人认为,当时 这个家族还有人在屠杀中漏网,后来改赵姓,这个说法得不到可信的证实,还是灭族一说比较可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解密明成祖迁都北京后唯一没葬入十三陵的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人物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明朝自开国以来,从明太祖朱元璋传到明思宗朱由检(即崇祯皇帝),共传了16位皇帝。图片来源于网络其中除了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葬在南京明孝陵,还有那个在靖难役中不知所踪的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外,其余14位皇帝中的13位,就

  • 什么样的人让“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为之敬佩?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道教历史和信仰中,丘处机被奉为全真道“七真”之一,以及龙门派的祖师。在金庸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中,丘处机被描述为一位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以及抗金护民的民族英雄人物,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丘处机为南宋、金朝、蒙古帝国统治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所共同敬重,并因以74岁高龄而远赴西域

  • 三国时期五大奸诈之人:谁遇见都得被坑死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见不一样的三国。三国人善于权谋和城府,当然这也是乱世使然,那些没城府的早就被时代抛弃了。那么“奸中比奸”,到底谁才是最厉害的奸诈者呢?图片来源于网络司马懿 无坚不摧的大奸者司马懿又上榜了,我们真的不得不承认司马懿真的是《三国》中最牛逼的人物,“忍者之王”、“表演大师”都是他的名号,

  • 朱元璋把控明城墙质量:把渎职者当材料砌城墙里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桃花扇》里有个名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简直是一句盛世谶语,这不,前些时浙江奉化就有貌似坚固的钢筋水泥房子,春风不惊,突然倒塌,埋人于下,家园瞬间变成墓地。何止房子,还有路,有桥,还有……但凡建筑,骤起骤灭比比皆是,快者,刚刚剪彩数月,慢者,使用不过三五年,即以新闻形式

  • 揭秘历史上影响蔡文姬一生的六个男人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蔡文姬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女,可惜命途多舛,早年是大家闺秀,在父亲的庇护下生活。历史上影响蔡文姬的男人共有六人:其一,给了蔡文姬生命和文学修养的男人毫无疑问,这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音乐家辞赋家,同时也是蔡文姬的父亲。董卓当政,力求蔡邕前来支撑门面,蔡邕不去,董卓说你不来我杀了你全家

  • 行家里手!揭秘曾国藩最可怕的两大板斧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汉族,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宗圣曾子七十世孙。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与胡林翼并称曾胡,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晚清四大名臣”。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网络配图

  • 揭秘秦始皇死后400年“江东父老”纪念的是谁?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根据《三国志·魏志·王朗传》注记载,东汉末年王朗(就是《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活活骂死的“皓首匹夫”,民意差差滴。)任会稽太守。图片来源于网络见会稽民间将秦始皇的木像放到夏禹庙里与夏禹一起供奉,王朗认为秦始皇是无德之君,不应被祭祀,于是废除。请注意注意,会稽是什么地方?会稽就是项羽的八千子弟兵起兵反秦

  • 康熙帝真的是清朝历史上最有作为帝王?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我们中国人,对于中国和世界历史相互关系的认识,通常从康熙时代开始,便会陷入两个相关的“历史错觉”。图片来源于网络错觉之一,认为康熙是清朝最有作为的一位封建帝王。如果把中国的大门关起来看,的确是这样,康熙很有作为;但如果把康熙放到当时的世界范围内去看,则另当别论了。评价一位决定和影响国家命运的历史人物

  • 历史上最强悍的权臣 曾连杀三位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皇帝是“真龙”,“天子”。敢杀皇帝,那样的臣子的实力,就真的远远在君主之上了。这样的权臣,在中国古代也不少。赵高杀过秦二世;梁冀杀过质帝;宗爱杀过太武帝拓跋焘;还有刘裕、宇文泰、完颜亮、萧衍等也都杀过皇帝。可以看出,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天子”只是糊弄百姓的东西而已。这些例子,让我们知道臣子强到一定程

  • 千古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如何一举击溃突厥帝国?

    历史人物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人物

    突厥是我国北方境内、北亚地区继匈奴之后的又一个强悍、显赫的游牧民族。据历史考证:他们带有塞种和匈奴的血统。《北史》载:“突厥者,其先居西海 之右,独为部落,盖匈奴之别种也。又曰突厥之先,出于索国,在匈奴之北。” 突厥最先是生活在咸海西边的塞种,南北朝时期(6世纪初年)由叶尼塞河南迁高昌的北山(今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