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卫深受雍正皇帝信任靠的是什么?为官之道只有八个字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信任靠的是什么?为官之道只有八个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896 更新时间:2023/12/6 7:34:32

李卫深受雍正皇帝信任靠的是什么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不管是在清朝正史还是演义小说和电视剧中,李卫都是一个没文化的大老粗。不同之处在于演义小说的中的李卫是个小叫花,而正史中的李卫是江南富家子弟,出手十分阔绰,买官也是一步到位,直接买到了实缺兵部员外郎。

读者诸君不要以为员外郎是个小官,更不是土财主自称的员外。清朝的兵部有四个直属常设机构,也就是“武选、车驾、职方、武库四清吏司”,这四个司的一把手叫郎中,副手就是员外郎,也就是某一司的副司长,从五品,相当于地方上的知州。

李卫当了两年兵部副司长,就于康熙五十八年升任户部郎中,官阶也升格为正五品,相当于地方上的副知府(清朝地方机构分省道府州县五级,道台非正式常设地方行政机构)。

雍正继位,李卫官职火箭式上升,直隶驿传道、云南盐驿道、云南布政使(就是藩台)、浙江巡抚、浙江总督管巡抚事,从一个白丁到军政一把抓的封疆大吏,李卫只用了九年时间。

康熙和雍正都不是傻子,他们能如此重用非科班出身的李卫,当然是看中了李卫超群的能力。四十岁就当了正二品总督,李卫靠的还真不是逢迎拍马,要是评选清朝能臣,李卫或许进不去前十,但要评选雍正乾隆两朝办案高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探,施世纶刘墉都得往后站,李卫才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

施世纶是施琅的儿子,他是清官能臣,正史中却没有侦破任何有影响的大案。刘墉既不是清官也不是神探,更不是草根,作为内阁大学士、军机大臣(真宰相)的长子,刘墉生下来就有举人资格,直接参加进士考试,一当官就是翰林院庶吉士、太原知府。

如果看正史,我们就知道刘墉绝非清官,而且还曾犯下贪污窝案(失察僚属侵帑,发军台效力),刘墉真正擅长的,是搞文字狱。

与施世纶刘墉不同,李卫是真正靠出色的办案能力受命主管“七府五州盗案”,是名副其实的“江南总捕头”,就连江南大侠甘凤池,也是栽在了李卫手中。

李卫不但捕盗是一把好手,在行政方面也是亮点频出,这里咱们就不一一赘述了,因为咱们要说的是“大老粗”李卫的为官之道。

李卫的为官之道,我们可以用“装傻充愣”四个字来概括,但就是这个又傻又楞的李卫,成了雍正最信任的三大督抚之一(另两位是鄂尔泰、田文镜)。

《清史稿》比较简练,只是记载了李卫与雍正之间的书信(奏折与朱批)往来,从这简短的记载中,我们也能看出李卫傻楞背后的精明。

雍正上谕:“闻汝恃能放纵,操守亦不纯。川马古董,俱当检点。又制‘钦用’牌,是不可以已乎?尔其谨慎,毋忽!”

李卫回答:“受恩重,当不避嫌怨。”

雍正再写信:“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傲慢无礼,判然两途。汝宜勤修涵养,勉为全人,方不负知遇。”

李卫在浙江跟范文程的孙子范时绎、河道总督齐苏勒闹别扭,抢先向雍正告状:“我一下子把范时绎齐苏勒都得罪了,这官儿不好当了。”

雍正回信给李卫撑腰,同时也批评李卫不会来事儿:“范时绎算个鸟(时绎不足论),不用在乎他;齐苏勒跟你闹别扭,可能是因为你太牛了(或汝礼貌疏慢所致,咎不在齐苏勒)。最近总有人告你脾气太大爱骂人(谓卿任性使气,动辄肆詈),这一点你应该注意点……”

雍正谆谆教导,李卫“屡教不改”却荣宠不衰,逮谁骂谁却又升官了:“召署刑部尚书,授直隶总督,命提督以下并受节制。”

李卫为何屡教不改却能不受责罚,咱们可以到二月河先生的著作中去选找答案,因为二月河先生的系列小说,很多事情都能从《清史稿》《清实录》中找到依据。

在二月河先生的笔下,李卫曾经跟邬思道有过一番对话,这番对话,可见李卫城府之深,智囊邬思道也要甘拜下风。

邬思道也跟雍正一样,以为李卫就是读书太少,所以就给李卫开了一张书单,并表示读好书就能进上书房(军机处成立之前的最高决策场所):“你这样聪明能干,如果再多读点书,进上书房也并不难。”

一向放荡不羁插科打诨的李卫却突然正经起来:“您真以为我爱讲粗话吗?我实话告诉您,书我也不是不读,骂人的话我也可以不说。但我在人前,却还得装傻充愣。我不能不这样,也不得不这样,我必须保持我的本分,保持我粗豪下贱的本色。我要是也装文雅,那在皇上和众大臣眼里,可就一文不值了。”

李卫的一番话,折服了邬思道,但这还不算完,李卫接下来的话更深沉:“皇上对您,对我,从来都是直言不讳的。他更懂得我们的心,也比我们更懂得治国治民的道理。我是有什么就说什么,绝不掩饰,更不作假。 ”

好一个“绝不掩饰,更不作假”!就是这八个字,道出了李卫在官场屹立不倒的真正原因,精明的雍正皇帝,看惯了也看穿了各种阿谀奉承之表演,又怎么能不对李卫青眼有加?

通过上面的文字,我们或许可以了解一个真正的李卫:他的装傻充愣,其实也是一种真诚,他知道自己的做法瞒不过雍正皇帝,也没想真正隐瞒,因为他知道雍正站在高处,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耍小聪明抖机灵是没用的,溜须拍马更讨嫌,还不如保持自己的混不吝本色,真诚而不虚伪,才是最明智的官场求存之道。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可能会深有感触:李卫的“绝不掩饰,更不作假”八个字,是他在官场搏杀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他赢得雍正信任的不二法门。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是邬思道的苦心孤诣后急流勇退高明,还是李卫的粗鲁率真胡骂乱打实用?

其实这也得看他们遇到的是什么样的皇帝,比如李卫这一套,在勤政务实的雍正皇帝面前好使,但是在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眼里,这简直就是不可接受也难以原谅。

最后照例请问读者诸君:您认为邬思道和李卫相比,谁更聪明更值得效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的父亲当上太上皇之后 他有没有纳妾再生孩子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和父亲,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煓,作为历史上第一个没做过皇帝直接成为太上皇的人,在历史上也很有知名度。当然,作为一个知名人物,总是免不了被吃瓜群众八卦:刘煓当上太上皇后没有纳妾吗?没有再生孩子吗?父凭子贵,当上太上皇刘煓是地道的农民,但是,他又区别于普通的农民,刘

  • 俗话说母凭子贵 慈禧怀孕后是怎么对待咸丰怀孕的妃子的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对慈禧怀孕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封建王朝发展到清代,皇位继承制度已经与之前的其他王朝不太相同了。它先后有过四种皇位继承形态的曲折迂回变化,最初和最终都是不立储君,中间则经历了公开建储和暗定储君。不过,其中的秘密建储可谓是一个好制度。它既大大改革了中国皇位继承制度

  • 升平公主为何会嫁给郭子仪之子郭暧?“醉打金枝”的典故是怎么回事?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升平公主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清朝的大多数公主命运都有些悲惨,真正恣意快活人生的公主没有多少。但是有个朝代的公主却与之相反,常常让人听着十分头疼,那就是唐朝了。世族大家听说要与公主们结亲,纷纷吓得装病不敢上朝,一度出现“名门不纳李氏”的奇怪现象。在唐

  • 嫡福晋瓜尔佳氏的家世如何?她与胤礽的感情好吗?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胤礽嫡福晋——瓜尔佳氏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熟悉清史的朋友都知道,清朝的大部分继承人都采用秘密立储的形式,秘密立储自雍正帝开始。在雍正帝之前,唯一公开册立过的太子,只有康熙帝时期,册立的胤礽。所以今天要跟大家聊到的这位唯一正式册立的太子妃就是胤礽的嫡

  • 历史上李建成与李元吉真的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吗?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历史上李建成与李元吉真的是兄友弟恭的典范吗?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熟悉唐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唐高祖李渊的三个嫡子在唐朝武德年间的太子之争中分为两大阵营。一方为秦王李世民,另一方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李建成与李元吉可谓“兄友弟恭”的典范,两人

  • 刘襄作为刘邦的长孙,为何遗憾无缘帝位?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襄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作为汉高祖刘邦的长孙,刘襄却在铲除诸吕后,与帝位擦肩而过,这其中究竟有什么原因呢?长孙刘襄刘襄是刘邦长子刘肥的长子。刘肥的生母是刘邦的情妇,早在吕后嫁给刘邦之前,便已和刘邦生下了刘肥。刘邦建立西汉政权后,刘肥被封为齐王,统辖

  • 三国是的两个许攸分别是谁?他们结局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许攸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在汉末三国时期,大部分人的名字都是单字,比如刘备、张飞、赵云、关羽、马超、黄忠等。在此基础上,重名,也即同名同姓的情况,自然是难以避免了。比如当时的东吴和蜀汉,各有一位名为马忠的武将。对于东吴的马忠来说,大家都很熟悉,因为不管是在正史

  • 萧观音身为皇后,为何会因一首词就被皇帝赐死了?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在我国古代,皇帝往往要面对整个国家中最聪明的一群人,每天听他们在自己面前各种进谏,难免会有判断失误的时候,下面这位皇帝就是听信了谗言,错误的处死了自己的皇后和太子,事后追悔莫及。中国古代许多达官贵人文人们为了排解寂寞,除了会写一些诗词之外,也会写一些艳词自娱自乐。颇为著名的要属南唐后主李煜的《菩萨蛮

  • 嘉庆帝的亲弟弟永璘,他的一生是怎样的?

    历史人物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永璘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提起乾隆帝的儿子们,最最知名的莫过于五阿哥永琪,再其次是后来登上皇位的十五阿哥永琰,却很少有人提及嘉庆帝同父同母的弟弟——十七阿哥永璘。永璘是令妃的幼子,嘉庆帝的同母弟弟,也是乾隆帝最小的儿子。他出生于乾隆三十一年,那时候他

  • 一手好牌却打烂,历史上董卓真的有胜算吗?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董卓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董卓幼时就结交羌族,经常帮助羌族一起对抗匈奴,年轻时担任凉州刺史对付边关匈奴勇猛无比,深得上司喜爱被引荐入朝为官,他在中郎将的带领下一步步官拜中郎将,并且因为他骑射甚至达到一定境界后,更为平叛匈奴等外族立下赫赫战功。董卓是靠自己年轻时与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