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为何还不敢承认?

历史上有个皇帝养了私生子为何还不敢承认?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4/1/16 15:06:40

《宋史.宗室传》记载:真宗六子:长温王禔,次悼献太子祐,次昌王祗,次信王祉,次钦王祈,次仁宗。禔、祗、祈皆蚤亡,徽宗赐名追封。原来宋仁宗赵祯有五个哥哥,除了二哥赵祐活了九岁之外,其他四个兄长都很快就死了,连名字都是后来宋徽宗追赐的。《宋史.宗室传》记载,悼献太子祐,母曰章穆皇后。生九年而薨(一说七年),追封周王,赐谥悼献。仁宗即位,赠太尉、中书令。明道二年,追册皇太子。章穆皇后郭氏是(宋太宗淳化四年)宋真宗为襄王之时,由宗太宗亲自赐婚的,时年十七岁。郭氏出身将门,父亲是宣徽南院使、宋初名将郭守文。史书对郭氏的评价很好,说她“谦约惠下,性恶奢靡”,从来不为家人讨官求财。宋真宗于至道三年三月即位,五月册立郭氏为后。可惜这个皇后很是命苦,目睹了两个儿子夭折,景德四年三十二岁时就病死了,只做了十年皇后。

网络配图

按时间推算,赵祐应该生于宋真宗即位前后,是赵恒与郭氏的第一个儿子。赵祐童年时期,身体很康健,是铁定的储君之选。当时年幼的赵祐身边,有一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名叫张茂实。据《宋史.张孜传》:张孜(即张茂实),开封人。母微时生孜,后入宫乳悼献太子。孜方在襁褓,真宗以付内侍张景宗曰:“此儿貌厚,汝谨视之。”景宗遂养以为子。而据司马光《涑水记闻》记载:周王(赵祐)将生,诏选孕妇朱氏以备乳母。已而生男,真宗取视之,曰:“此儿丰盈,亦有福相,留宫中娱皇子。”皇子七岁薨,真宗以其儿赐内侍省都知(宦官首领,相当于大内总管)张景宗为养子,名曰茂实。虽然记载略有出入,但说的是同一件事:赵祐将要降生时,宋真宗给他找了个乳母(朱氏),不久乳母也生了个儿子,宋真宗见了说:“这孩子白白胖胖的,也是有福之相,就留在宫中陪皇子玩儿吧。”

这里有两个问题,一是乳母朱氏的来历。按说给皇子找乳母,一定要层层筛选、严格把关,断不会将皇子交给来历不明之人。二是张茂实的生父究竟是谁,宋朝早已不是“只知有母”的时代,不可能无缘无故冒出一个孩子来。关于前者,《涑水记闻》不小心道出一点实情:马军副都指挥使张茂实,其父先朝大阉也。世传先朝尝以宫人赐之,生茂实。原来朱氏的身份为“宫人”,也就是宫女。宋代对太监比较宽厚仁慈,允许职位高且年长的太监娶妻、养义子。朱氏是宋真宗赐给张景宗的“妻子”,谁知出宫不久她竟然怀了孕。张景宗是“大阉”,不可能让朱氏怀孕的。他又是有身份的人,心甘情愿戴绿帽子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张茂实的生父最有可能是宋真宗。宋真宗即位(至道三年三月)前后,因缘际会临幸了朱氏,谁知朱氏竟怀上了“龙种”。皇帝是要讲面子的,居丧期间临幸父亲的宫女,传扬出去会成为特大丑闻。为避免落下笑柄,宋真宗便趁即位后“加恩”之机,将朱氏赐予宦官张景宗(史书记载,至道三年五月,出宫女)。

网络配图

正是因为这层特殊关系,才有了张茂实出生后,宋真宗“取而视之”,反复叮嘱张景宗“汝谨视之”,并让他长期生活在宫中。赵祐死后,张茂实回到张景宗身边,并荫补为官。他先后担任过三班奉职、给事春芳司、殿值等职务,都是皇帝身边的差事。宋仁宗即位时(十二岁),张茂实已经是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了。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前三十年张茂实可谓是顺风顺水。身处乱世,没有立下任何战功的张茂实由低级侍卫,一路升至昭信军节度观察留后(相当于节度使)、马军副都指挥使(军方最高将领之一,禁军第二号人物),这是宋代武将刀头舐血也搏不来的高位。

宋仁宗是个仁君,但是他也有他的不幸。可能是家族病等方面原因,赵氏皇族的身体状况和生育能力很差。宋仁宗在位四十二年,生下三子十三女,最终只有四个女儿长大成人。至和元年(1054年),宋仁宗已经四十五岁,此前生下的三个儿子均已夭折,继承人问题深深困扰着他。更让人担心的是,正值当年的仁宗皇帝已经多次“不预”(病危)。由于没有子嗣,宋仁宗很早就将堂兄濮王赵允让之子接到宫中抚养,赐名赵宗实(即后来的宋英宗),以备不测。

这年五月的一天,担任禁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的张茂实,在开封街头被一名低级军士拦住了马头。据《涑水记闻》记载:有军人繁用,其父尝为张氏仆。用幼闻父言:茂实生于宫中,或言先帝之子,于上属为兄。用冀幸恩赏,即为表具言其事,于中衢邀茂实,以表呈之。这个军士叫繁用,他的父亲曾经是张景宗的仆人,对张茂实的出身情况有所了解。繁用告诉张茂实,他是真宗皇帝的儿子,当今皇帝的兄长。当时宋仁宗已经在位三十二年,张茂实以兄长身份取代宋仁宗似乎不太现实。那么,繁用凭什么“冀幸恩赏”呢?因为赵宗实虽然与宋仁宗血缘关系很近(堂侄),但毕竟比不上皇帝的亲侄子。繁用的本意,大概是企图帮助张茂实恢复皇兄身份,以张茂实的儿子取代赵宗实,自己也能从中捞好处。

网络配图

这个繁用想必是个大老粗,不知道赵家兄弟子侄之间骨肉相残的历史。但是他的一番“好意”却给张茂实带来无尽的烦恼。张茂实水平不高,却知道本分,明白繁用此举颇有点大逆不道。于是“茂实惧,以用属开封府,”把繁用交给开封府(有关部门)处理。繁用以“妄言”之罪,被杖责、贬往歙州(徽州)编管。张茂实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谁知他的身份问题一直是个敏感话题,此事一出顿时流言四起、人人皆知。朝廷只得把繁用押回京城,派人重新彻查此案。七月,彻查结果出来了:繁用“素病心”(指精神不正常)、一时妄言,将其发配广南(今广西)牢城做苦役;张茂实不将此事上奏朝廷,擅自流配士卒,不适宜担任军队首脑。八月,宋仁宗任命张茂实为宁远军节度使、知潞州,解除了他的兵权。

张茂实在地方官任上小心翼翼、安分守己,一晃就是五年多。嘉祐四年(1059)十一月,宋仁宗将他召回京城复职。但是,朝中的御史、谏官们却抓住不放。<<宋史。韩绛传》记载:富弼用张茂实掌禁兵,(御史中丞韩绛)言:“人谓茂实为先帝子,岂宜用典宿卫?”韩绛为此事罢职后,继任御史中丞的赵概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罢免张茂实的禁军首领职务。不久,赵概升任枢密副使执掌军队事务,再一次重提旧议。言官又劾奏张茂实滥用公使钱做贸易,手下士卒在外期间犯下杀人罪。张茂实在京城只呆了不到两年,就不得不自请解除兵权。嘉佑六年五月,张茂实落去军职,出知曹州(今菏泽附近)。

网络配图

嘉佑八年三月辛未,宋仁宗驾崩。五月甲子,集庆节度使、知曹州张茂实上书要求改名张孜,以避宋英宗(赵宗实)讳。从此,张茂实变成了张孜。不久,张孜病故,活了六十多岁。北宋朝廷给了他很高的礼遇,赠太尉,谥号勤惠。

张孜是有幸的,因为特殊的身份,他不费力气就做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位。张孜又是不幸的,也是因为特殊的身份,他在惊惧惶恐之中度过了难捱的晚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唐伯虎真的风流倜傥吗? 其实并没有点过秋香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起唐伯虎,肯定会马上使人想起一位翩翩浊世佳公子,风流倜傥,浪漫非凡。唐伯虎的形象一向以风流倜傥和潇洒不羁定格在人们的心中,“江南第一风流才子”、“三笑点秋香”、“家有九美”等等。但历史的真相是,《唐伯虎点秋香》过分地夸张了唐伯虎的人生,而真实的唐伯虎也并没有“三笑点秋香”的风流韵事。唐伯虎,字伯虎

  • 海瑞为母所逼不与妻妾同房 而与她同屋住?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曾仔细看过湖南卫视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嘉靖与海瑞》。中戏帅哥黄志忠扮演海瑞,而当年因主演《红色娘子军》红遍大半个中国的祝希娟则扮演他的母亲。黄志忠是我比较喜欢的一个青年演员,他所演的海瑞,在人物形象的把握上基本上是没有问题的;至于祝希娟所演的海母,总体来说也还不错,老演员的功底应该是扎实的,

  • 史上最牛皇帝:在位四十八年,罢朝三十年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明朝历史上有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最长,过的也最自在,可以说是贪财好色,纵情酒色,不朝、不郊,不庙长达三十年!虽说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在古代历史上很常见,但是一天就娶九个媳妇的皇帝还是很少见的,他就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网络配图这位皇帝十岁登基,初期表现还是很不错的,开始的时候是由明朝能臣大学时张居正来帮助处

  • 揭秘明朝开国名将李文忠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1384年12月明朝开国名将、朱元璋的外甥、曹国公李文忠患病不起。新年过后,李文忠的病情仍不见好转,于是朱元璋于1385年2月29日(文中日期为阴历)派遣皇太子朱标前去探视。第二天朱元璋亲自驾临曹国公府,并命淮安侯华中督理太医进行诊治。期间他们这对这对君臣、甥舅、父子相谈甚久。朱元璋离开后,李文忠召

  • 此人外号铁公,深受朱元璋赏识朱棣差点死他手里

    历史人物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犟驴”,比如强项令董宣,再比如唐太宗时期有名的谏臣魏征。而今天我们要说的铁铉也是一头“犟驴”。铁铉(公元1366-1402年),外号“铁公”,回族,邓州(今河南邓县)人。铁铉非常机敏,并且“善决疑狱”(断案高手,善于审理悬而未决的案件),所以朱元璋很器重他、很赏识他,还赐字为“鼎石

  • 努尔哈赤的皇宫生活,娶16个妻子竟全是为权利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在汗王宫的绿釉瓦当、青砖墙基等遗迹之外,当年在汗王宫,除了努尔哈赤之外,还住着什么人?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沈阳晚报记者采访了多位清代历史专家,部分还原了汗王宫的生活细节。出乎人们意料的是,居住在汗王宫的努尔哈赤实际上每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而他的妃嫔们,也不乏勾心斗角之举,上演着“甄嬛传”式的宫斗。

  • 隋炀帝杨广的败亡之道:一个跨度太大的帝国梦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当一小我私家权力太大,又被人捧得太高的时候,他就容易错误地估计自己和形势,做出一些超英赶美的事来,想实现一些宏伟的理想。有理想是好事,努力去实现理想也没错,不过举全国之力,圆自己不切实际的梦,就有点危险了。隋炀帝杨广就是这么死的。杨广继任成为皇帝时,国内国际形势一片大好,经过他爸爸二十多年的经营,曾

  • 为什么会说三国成于诸葛却毁于关羽?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关羽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网络配图诸葛

  • 南北朝时期一皇帝痴迷佛教,四次出家最后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中国古代历史上佛教之所以能在中土兴起,有一个皇帝功不可没,他就是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南兰陵郡人(今江苏丹阳),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的开国皇帝,是前朝南齐皇族,在位四十八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之一。除此之外,他还是佛教的超级信徒,素食主义者,不近女色,也是中国历史上有名

  • 天上掉馅饼!嘉靖作为藩王儿子波折的继位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厚熜,兴献王朱祐杬之次子。他幼时聪敏,吟诵唐诗,学习古籍,其父亲自辅导,还让他参加王府的一切例行仪式和典礼,并经常随父进京觐见皇帝,因而,嘉靖从小就熟知朝迁的仪式和典礼的规矩。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十四日,明武宗朱厚照无子,由内阁首辅大学士杨廷和等大臣,据宗法“皇明祖训”寻找继位人,立兴献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