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降臣苏世长为何被唐高祖器重:语出惊人 暗含拍马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127 更新时间:2024/1/17 9:22:26

核心提示:苏世长以降臣的身份成为唐高祖器重的谏臣之一,非同小可。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来常常语出惊人,实则暗含对唐高祖拍马屁之嫌,令唐高祖大惊之后而大悦,对他更多了几分赏识。

网络配图

著名的事后诸葛亮

他貌似不畏皇权,直言相谏,实则总是大放马后炮。唐高祖深谙此人招数,虽然封其为谏议大夫,却以“名长意短,口正心邪”讽之。

自从李世民大败王世充后,其旧属纷纷献城降唐。唐高祖李渊和豆卢行褒、苏世长曾是故交,念及往日的交情,因此多次写信给他们,劝说他们投奔大唐。苏世长对此一直保持缄默态度,豆卢行褒则非但不予理会,反而屡屡将李渊派去的信使杀死,李渊得知后极为气恼。不过,随着李渊势力的逐渐扩大和巩固,豆卢行褒和苏世长也越来越坐不住了,最后眼看大势已去,无奈之下,只得降唐。

公元621年7月,李渊接见了豆卢行褒与苏世长,对于他们两个人,李渊的态度截然不同,他下令当场处死豆卢行褒。苏世长站在一边低手垂目,惴惴不安地等着自己的结局。

唐高祖深深叹了口气,指责道:“你现在才来归顺大唐,不觉得太迟了吗?”苏世长暗自揣摩了一下高祖的语气,觉得虽含责备之意,却没有大动肝火,他微微稳住心神,镇定地行了一个大礼才回答说:“自古帝王登基,被喻为擒鹿。隋朝失去了鹿,天下豪杰共同追逐。现在陛下您捕获了鹿,其他人便放手了,您又何必愤恨其他捕鹿之人,追究和您争夺鹿肉的罪过呢?”唐高祖听后,不觉莞尔一笑,没有继续怪责苏世长,还封他做了玉山屯监。

一次,素知其秉性的唐高祖故意问道:“你觉得自己是正直之人吗?”

苏世长正色回答说:“臣有些愚笨,还算正直。”

唐高祖又调侃说:“既然你是正直之人,为什么见王世充被我打败之后才来投奔呢?”

苏世长面不改色地回答:“王世充被陛下打败,天下平定,我也无所归依,才归顺陛下。要是王世充还占据一方,我自然还是驻守我的地盘。”

网络配图

唐高祖闻言大笑不止:“你名字叫长,意气却短。你自认为是正直之士,心中所想与行事却大有不同。”

苏世长仍然严肃地说:“陛下说得没错,臣确实名长意短,但绝不是口正心邪之人。以前窦融领河西归顺汉朝,被赐十世为侯,如今我献城来降,只是一个屯监罢了。”言下之意是皇上对自己并不怎么样。

不过唐高祖并未气恼,反而立刻给他一个不小的官职谏议大夫,或许是觉得苏世长敢于直言。

苏世长以降臣的身份成为唐高祖器重的谏臣之一,非同小可。然而,对他来说,直言相谏固然重要,但如何保护好自己的生命与地位,在朝堂保持受宠的状态才是他至为关心的。由此,他的进谏方式与众不同,乍看起来常常语出惊人,实则暗含对唐高祖拍马屁之嫌,令唐高祖大惊之后而大悦,对他更多了几分赏识。

一次,唐高祖带群臣在城郊围猎,收获了许多猎物。唐高祖环顾一圈后,询问诸大臣:“今天围猎,大家觉得快活吗?”群臣纷纷点头应是。唯有苏世长回答说:“陛下您难得脱离繁忙国事,忙里偷闲,这还不到百日,算不上特别快乐!”

唐高祖面色一沉,颇有几分惊诧:“你这是发疯了吧?”

苏世长回答说:“如果仅从我的角度来看,好像我是发疯了。可要是从陛下您的角度来考虑,我这可是一片忠心啊!您是一朝天子,不能总是操劳政务,也要顾念到天下百姓对您的关心,多休息多娱乐才好呀!”

唐高祖一听,合着我做些快乐的事情不单是为了自己,竟也是黎民百姓们所希望的呢,多打几天猎、多放松几日,予我与天下都有益呵!当然,唐高祖并没有因为他的进言而真的留下来继续围猎玩乐,可他的脸色明显好转,笑呵呵地率领群臣带着战利品回宫了。

后来,唐高祖不顾众人反对,耗费巨资兴建了披香殿,其奢华壮丽的程度直逼隋朝宫殿。大兴土木之时,苏世长看在眼里,却一个字也没说。等到披香殿建好了,唐高祖在殿内宴请群臣。苏世长在酒过三巡时,突然站起来,对唐高祖说:“陛下,这座宫殿是隋炀帝所建吧?不然为何连装饰、雕刻都如此相似呢?”

网络配图

唐高祖很恼怒,你这不是装傻吗?难道你不知道这宫殿是我命人建造的?还故意提什么隋炀帝?你这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苏世长继续说:“请陛下原谅臣的糊涂。臣只是看到奢华的宫殿装饰,觉得这不是一位崇尚节俭的天子所应做的。隋炀帝因为极尽奢靡,给百姓带来沉重负担,才失去了民心,丢掉了天下。这宫殿如果真是您建造的,实在不符合天下百姓归顺之心,您应当以隋为前车之鉴,时刻不忘朴素节俭,切莫贪图奢华享受!”

这一番话听起来义正词严,唐高祖不禁连连点头,陷于沉思。此后,苏世长前后进谏多次,都是事后才上奏,偏偏唐高祖很受用他这一套,虽然明白“卿好谏似真,其心实诈”,但从不怪罪他。每每苏世长都假模假样苦口婆心地劝谏一番,唐高祖则表示下不为例,如此君臣无责,皆大欢喜。

日子长了,大臣们都熟知苏世长这一套把戏,私下里笑话他是事后诸葛亮。可不管别人怎么议论,苏世长在朝中的日子过得相当滋润,直到唐高祖外派他去担任陕州长史。

到任后,苏世长管束不住手下人,他们常知法犯法,收受贿赂。苏世长为平息民愤,更为了聚拢民心,于是宣布引咎自责,命令官差当街鞭挞自己。依照他的想法,不过是走走形式,在百姓心中落个好名声,可没想到,负责鞭刑的那位官差早对他的虚伪劲头看不顺眼了,正好趁此机会狠狠地抽打起来,打得他鲜血直流,大呼小叫。最后,苏世长实在忍受不住疼痛,呼叫着跳起身逃走了。围观的百姓哄笑不已,纷纷议论:“看来这位大人真是假惺惺啊!”

这大概是苏世长一辈子最失败的一次玩心眼,看来能哄皇帝开心的法子却难以蒙蔽百姓雪亮的眼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宋太祖赵匡胤:中国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印象中的宋朝是一个文人统治的帝国。然而这个帝国的开创者却是一位职业军官,他的名字叫赵匡胤。 在成为职业军官之前,赵匡胤闯荡江湖,行侠仗义,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武侠。 他大概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侠客出身的皇帝。传说赵匡胤武艺高强。江湖第一武术门派少林寺,其最经典的少林长拳,据说就是赵匡胤所创。 少林长拳全

  • 御史被宋太祖赵匡胤打掉门牙为何还凛然不惧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有一天,赵匡胤在御花园用弹弓打鸟玩。有个御史见了,认为赵匡胤有玩物丧志嫌疑,谎称有要事禀奏。宋太祖无奈,放下弹弓接见御史。不了御史说的都是老生常谈。宋太祖郁闷了,质问御史为何如此。御史坦言:“臣以为此事再小,也比打鸟事大。”宋太祖大怒,抄起玉如意就砸下去,把御史的牙齿砸掉两颗。御史一点不慌张,趴下身

  • 荒淫北周宣帝:同时立好几位皇后 霸占侄媳妇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核心提示:宣帝高过其他前辈的一点就是他同时立了好几个皇后,还把她们封为天元大皇后、天右大皇后、天左大皇后等,这些奇怪的称呼也成为后世的笑柄。他的后宫佳丽三千,皇后也四五个,就算是这样,他也依然色心不改,还看上了自己侄子宇文温的老婆尉迟氏。网络配图公元578年,北周的宇文赟登上皇位,史称北周宣帝。北周

  • 文天祥在北京遇害前自赞:惟其义尽 所以仁至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文天祥临死前说的最后一句话,忽必烈劝降文天祥,文天祥将出狱

    核心提示:文天祥最后在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公元1283年1月9日)慷慨就义,时年47岁。临刑前,文天祥在所写“自赞”中说:“孔曰成仁,孟云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网络配图公元13世纪初,蒙古族勃兴于漠北,悍勇的蒙古军在几十年间横扫欧亚大陆,灭国数十。然而

  • 张良为何能躲过刘邦发动的“剪除功臣”运动

    历史人物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张良什么时候离开刘邦,张良为什么要帮刘邦,刘邦为什么杀死韩信

    核心提示:统一天下以后,刘邦开始打击功臣。张良懂得"卸磨杀驴"的规律,便经常托病,借口练气功,装出对政治不感兴趣的样子,渐渐淡出权力圈。网络配图侠客胸怀的谋略大师张良字子房,战国末期韩国贵族,祖父和父亲都担任过韩国的宰相。当韩国被秦灭掉以后,张良便一心想复仇,因此才有博浪沙刺杀秦始皇的举动。虽然身体

  • 为何南宋抵抗蒙古四十年还是失败?元凶是刘整

    历史人物编辑:君莫笑标签:南宋怎么才能打败蒙古,南宋抵抗了蒙古47年,蒙古为什么要灭南宋

    一个人不可能完全决定历史,但可以转动历史的走向!南宋自从1235年以来,就与蒙古交战,至1279年为止,双方进行了长达44的战争。向来孱弱著称的南宋竟然抵御了强大的蒙元骑兵近半个世纪,除了地理因素外,人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孟珙、余阶、王坚等。南宋虽然顽强,但为何最终失败?其实这和一个人有关!图片来

  • 雍正为何百般提防曹雪芹 暗示其别“坏朕声名”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红楼梦与雍正篡位,曹雪芹和雍正的关系,雍正王朝抄曹雪芹家是哪一集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红楼梦》开篇这首不起眼的小诗,滴泪为墨、研血成字,道不尽千古文章的无尽苍凉,说不完万代文人的际遇辛酸。“文章憎命达”在曹雪芹和莎士比亚的身上得到同样的应验,他们少年家境衰落,中年历尽磨难,晚年痛失爱子,且都英年早逝,令人惋惜。但不同的人生经历背后

  • 玄宗因何忘情夺爱? 最终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杨玉环是怎么嫁给唐玄宗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结局,唐玄宗与杨玉环爱情悲剧

    杨玉环为古代四大美人之一,她与李隆基的爱情被世人所熟知,白居易的《长恨歌》就描述了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杨玉环为永乐人士,在长大后,她是玄宗的儿媳,也就是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如果玄宗不横刀夺爱,杨玉环一定平静一生,玄宗因何忘情夺爱?最终却改变彻底改变了杨玉环的命运。玄宗李隆基是风情中人,对于

  • 历史上十大隐蔽很好的伪君子:刘备诸葛亮上榜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备是伪君子还是真君子,刘备到底是不是伪君子,刘备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首先说明评选十大伪君子的标准:第一,他们是伪君子,不是大恶人,所以凶狠好杀的秦始皇、楚霸王等人都不算;第二,他们都是隐蔽得很好的伪君子,到现在还受到称赞,至少还存在争议,象王莽那种生前就被揭穿的,虽然也是伪君子,但属于不高明的伪君子,所以也没有列入。这十大伪君子按照时间为序,分别是:网络配图舜舜本来

  • 篡位者朱棣用人类文明史上最卑劣的手段干了何事?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是个好皇帝吗,朱棣篡位事件被称为什么,明朝皇帝朱棣是怎样篡位的

    靖难之役完全不是朱允炆一人的悲剧。当封建皇权终于发展到朱元璋时代,彻头彻尾地蜕变为一种“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一人一姓”的极端主义君权,视全天下人为仇雠,而置自己为独夫时,靖难之役的发生已经注定了—无论迟早。而朱允炆的悲剧,则是恰好承担了这一切。事实上,历史也证明,尽管就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