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汤和为什么是明初唯一得以善终的功臣?

汤和为什么是明初唯一得以善终的功臣?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872 更新时间:2024/1/18 21:47:32

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句形容功臣下场的话用在明太祖朱元璋身上再合适不过了,猜忌刻薄的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了大杀功臣,当初和他称兄道弟,生死相依的兄弟们几乎被他斩尽杀绝。

网络配图

仅洪武十三年(1380)发生的胡惟庸案就牵连了十年之久,在这期间李善长、陆仲亨、唐胜宗、费聚等皆被满门诛杀。之后发生的蓝玉案更是将功臣宿将几乎杀尽,如蓝玉、冯胜、 傅友德等全被满门抄斩。在这些铲除功臣的行动中,只有汤和得以幸免。那么朱元璋为什么不杀汤和呢?让我们来看看汤和这个人。

汤和和朱元璋一样出身于贫苦的农家,两人是从小一起放牛的发小。朱元璋到濠州投军时,汤和就已经做了起义军的千户,但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身为千户的汤和却常常走在一个大兵的身后,这个大兵就是朱元璋。别人问其为何,汤和却笑而不答泰然处之。此后不管朱元璋的职位做的多高,汤和永远是那个必恭必敬、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且绝对服从老朱命令的人。他所做的这些,朱元璋都是看在眼里的。

在与诸将相处时,汤和也从不摆老资格,也从不夸耀自己的军功有多么的大,不急功近利,而且时常战败,战后得到的封赏也不及别人。开国之后汤和是第一个交出兵权的将领,这一举动让老朱非常满意。这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也使老朱终于对他放下了戒心。

网络配图

汤和在写给老朱的奏疏中写道:“臣犬马齿长,不堪复任驱策,愿得归故乡,为容棺之墟,以待骸骨。”意思是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再带兵打仗了,希望皇帝在老家给我一个容身之处养老。老朱大悦并立马拨款为汤和在凤阳老家造房,让他衣锦还乡。并且赐他黄金三百两、白金二千两、纸纱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套,赐给其夫人胡氏的物品也一样多。

汤和衣锦还乡后,低调做人,从不以功臣自居,并且束缚子孙家奴,遵守法纪,善待乡邻,不授人以柄。每天喝酒下棋,而且先后纳了一百多个小妾以自娱,给人一副只贪图享受,别的事一概不管不问的印象,让老朱对他这个酒色之徒放心。

网络配图

1390年(洪武二十三年)农历正月初一,汤和到京师给朱元璋拜年时,得了急症,不能说话。朱元璋即日亲临探视,等他病好一点儿后又把他接入京城,让汤和坐车直入内殿,关怀备至,并赐黄金、布帛、御膳、法酒等。1395年(洪武二十八年)夏天农历八月,汤和病逝,终年七十岁,朱元璋下诏追封汤和为东瓯王,谥号襄武。敕葬安徽蚌埠曹山南麓。汤和能成为大诛功臣的漏网之鱼,确实是个历史奇迹。可见《明史》之中说汤和“沉敏多智数”,绝非溢美之辞,也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了那个惟一得以善终的功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韩信乃将相之才 为何被宫女活活打死?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韩信之名已无需赘述,韩信之功,可谓建立大汉天下的第一大功着,刘邦曾加封三齐王,并特例准许韩信三不死。为何这样却还是被杀了呢。网络配图所谓三不死即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这可谓是最大的免死铁卷了。即便这样,他还是死的屈辱、窝囊,最后被吕后诱骗至宫中被宫女活活打死。韩信为汉家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

  • 关羽是被害死的!害他的人竟是最亲近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在史书上,关羽的记载是很少的,对于他的很多资料都不能去证实。历史上记载关羽的事情也不是特别详细,只能还原一部分历史,当然人们最关心的还是,关羽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问题。毕竟现在的历史书上写着关羽仅仅只是因为自己的骄傲自大,所以导致了失败。但是很多人都不相信,都想要知道真正的原因,为此,今天我就在本文中

  • 这女子一生都不洗澡 却影响着康熙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康熙被誉为“千古一帝”,是历史上在位最久的一个皇帝,人们只看到了康熙强大的一面,却没人发现站在康熙背后的女人。她叫苏茉儿,是蒙古人,也是康熙的启蒙老师。网络配图苏茉儿培养了两代帝王,先后经历了顺治、康熙两帝,于九十多岁的高龄在康熙四十四年去世,去世后被康熙按照妃嫔的登基下葬在清东陵。当时的康熙还不是

  • 东吴名将周瑜 历史上真实的周瑜并不小气

    历史人物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人物

    周瑜(公元175年~210年)字公瑾。东汉末年东吴集团将领,杰出的军事家。庐江舒县(今安徽六安舒城)人。汉族,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心胸狭窄。公元208年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三分天下基础。后图进中原,不幸早逝。网络配图简明传记周瑜自幼与孙策交好,孙策初崛起时周瑜随之扫荡江东,并送钱粮物资助孙

  • 哪位明朝皇帝因为严重的肥胖症差点就丢掉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明仁宗朱高炽,是永乐皇帝朱棣的大儿子。他的皇帝生涯恐怕是明朝历代帝王中最窝囊的。老爸健在的时候,不受老爸喜爱,又受两个弟弟汉王高煦、赵王高燧的挤兑,继承权几乎不保。好不容易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做了二十二年皇帝的老爸驾崩,四十七岁的他终于继承了皇位,龙椅还没有坐热,当了八个月的皇帝就去世了。——终明一代

  • “靖难之役”建文帝若重用一将领未必会遭溃败

    历史人物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1399年,明朝的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发动叛乱,公开向建文帝开战。于是大明王朝进入一场惨烈的“南北战争”。这时候处于南方的建文帝,其手下已经无多少大将可用,而北方的很多将领都归顺了朱棣,在这种不利的形势下,建文帝朱允炆算来算去,就只有年已65岁的老将耿炳文可以委以重任,于是任命他为北伐主帅,

  •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称帝后为何不封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人物

    三国时期时局动荡天下三分,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称帝之后,对跟随自己出生入死,征战天下的将士们进行封赏,给他们封官加爵,刘备封马超为骠骑将军,封张飞为车骑将军,封魏延为镇北将军,这里面,刘备没有封大将军,是留给关羽的吗?网络配图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将军官职里面属大将军最高,位在三公之上,然后,依次是骠

  • 后唐庄宗李存勖败亡只因混“朋友圈”耽误正事

    历史人物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人物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宋欧阳修《伶官传序》网络配图宋朝的统一和太平不易,因此,不少文士名人纷纷对晚唐五代进行总结,分析当时为何战乱纷纷,尤其是有一个不解的现象。 五代时期并不缺乏有卓越才能的君主,为何还是纷扰不可收拾呢?例如后唐庄宗李存勖,为人神武果敢,用兵如席卷,几乎百战百胜,他

  • 从三方面解释曾国藩为什么不反清称帝 这才是大智慧

    历史人物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人物

    1864年,曾国藩登上了人生的权力顶峰。这一年,他弟弟曾国荃攻陷南京,彻底灭了天平天国。曾国藩坐拥湘军30万,权倾朝野,功盖天下。慈禧任命他为两江总督、钦差大臣,节制江、浙、皖、赣四省军事兼地方政务。当年大清最高一级地方行政长官总督一职,全国才设8名,其中5名是“曾派”除了曾自己任两江总督外、直隶总

  • 武则天被哪位大臣的话送上了唐王朝的权利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弘道元年(683年),高宗病危,鉴于太子李显充东宫才三年,处理国事经验不足,高宗遗诏命自己信赖的宰相裴炎与两位侍郎刘奇贤、郭正一为顾命大臣,“于东宫平章事”,以辅佐太子登基,并在遗诏中留了“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的话,即特别授权武则天以太后身份兼决大事。但并不是全权委托武则天临朝管理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