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被围困于荥阳是,刘邦是怎样扭转局势的?

被围困于荥阳是,刘邦是怎样扭转局势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545 更新时间:2024/1/16 20:35:37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被围困于荥阳是,刘邦是怎样扭转局势的?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陈平以两千多妇女救刘邦,乃是发生于楚汉争霸初期成皋之战中的真实一幕。彼时,刘邦自彭城之战战败后,虽然一度遏制了溃败局势,但正面战场形势却极为被动。此后,刘邦虽然采用多条计策意图扭转战局,项羽预感到战局不妙后,便试图通过追杀刘邦来扭转局势,然而却一次次被刘邦用计逃脱。

彭城之战战败之后,刘邦接连用计扭转战局

汉二年(前205年),刘邦趁项羽主力被牵制在齐地的机会,亲率五十六万大军突袭西楚,一度攻占楚都彭城,却被项羽率领三万军队回援击败。不过,彭城之战虽然损失惨重,但主要损失的都是诸侯联军,刘邦的嫡系军队却基本得以保存,一百四十多个开国功臣全都安然退回荥阳。

面对项羽的追击,刘邦虽然通过部署断后军队,劝降楚将英布等方式,重新稳定了阵脚,并在会和了萧何、韩信援军之后,在京索之战中击败楚军,一定程度遏制了溃败之事,但在正面战场,刘邦仍然处于极大劣势。

为了从根本上扭转战局,刘邦果然采纳张良和韩信的计策,制定了以关中为根本,以正面抵抗为主,以敌后袭扰和南北两翼牵制为辅的作战方针。此后,刘邦开始以韩信、张耳开辟北方战线,以彭越袭扰项羽后方粮道,以张良联络南方吴芮

通过一系列的部署和调整,项羽被成功狙击在了荥阳以东地区。与此同时,项羽军队虽然在正面战场仍然保持着优势,但战略天平却开始逐渐向刘邦倾斜了。

战略局势对项羽逐渐不利,项羽开始正面猛攻荥阳

汉三年(前205年)十月(此时采取秦纪年,以十月为始),灭掉魏王豹之后,根据韩信“北举燕、赵,东击齐,南绝楚之粮道,西与大王会于荥阳”的计策,刘邦开始派张耳、韩信攻打赵代之地,将赵国的主力部队引向赵国北部,刘邦则趁机北渡黄河,从南进攻赵国,先后攻克河内、朝歌、安阳、邯郸等地。

之后,韩信于井陉关“背水一战”大败赵代主力,赵将戚将军逃跑至邬县被曹参斩杀,赵王歇逃至襄国,但不久便在汉军的南北夹击下战败被杀。眼看赵代之地要落入汉军之手,项羽连忙派人渡河争夺,但却被汉军击退。

十二月,刘邦留韩信、张耳继续平定赵代地区,自己则率兵返回荥阳,取敖仓之食,继续与项羽对峙。项羽眼见刘邦即将对自己形成半包围态势,项羽开始对正面的刘邦发动猛攻,希望“擒贼先擒王”,一举瓦解汉军。

汉三年(前205年)冬,楚军切断荥阳与敖仓之家的联系,导致刘邦断粮,之后将刘邦围困与荥阳。刘邦于是派人向项羽求和,许诺割让荥阳以东,范增则建议项羽趁机消灭刘邦,于是项羽再度猛攻荥阳,刘邦则采纳陈平的离间计,导致项羽的主要谋士范增被项羽赶走,并死于途中。

刘邦被困荥阳难以脱身,陈平以两千妇女助刘邦脱困

虽然成功离间了项羽和范增的关系,并最终导致范增死于途中,但刘邦却仍然被围困于荥阳,始终难以脱身,再加上粮食已经断绝,汉军的处境十分艰难。

汉三年(前204年)5月,面对项羽的猛攻,刘邦实在难以坚守,陈平于是再度向刘邦献计,让其写信诈降,约项羽在东门相见,从而将楚军主力调至东门,然后趁机从西门逃走。不久,陈平带来一个与刘邦相貌极为相似,名为纪信的将领,对刘邦说道,“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采纳了陈平的建议,陈平便将纪信打扮成汉王的样子,向楚军传信表示刘邦要在东门投降。项羽得知消息后,果然来到了东门。陈平见状,于是先将两千多名妇女遣出东门,见到如此多美女涌出的楚军顿时乱成一团,就连其他城门的楚军也都跑到了东门。

眼看城门外的楚军乱成一团,装扮成刘邦的纪信这才由仪仗队开道,出东门缓缓向楚军阵营行来,但因城外过于混乱,车队行驶的极为缓慢。眼看“汉王”出降,围攻荥阳的楚军也都放松了警惕,纷纷跑去争抢美女,结果等“汉王”车驾到了楚军阵前,项羽这才发现车中之人并非刘邦,然而此时刘邦早已趁着东门外的混乱,带着陈平、张良、樊哙等人出西门,向着关中逃跑了。

之后,项羽一怒之下接连攻占荥阳、成皋,而刘邦则派灌婴、靳歙等率军深入楚军后方,配合彭越断绝楚军粮道。而刘邦则经武关出关中,至宛城(今南阳)一带,诱使楚军南下。此外,韩信也率军抵达黄河北岸,对楚军从北部形成威胁。

项羽虽然想要一举消灭刘邦,但等他到达宛城之后,刘邦却闭而不战,而彭越、灌婴等人却在此时攻打下邳,再度威胁到了楚都彭城,无奈之下项羽只得率军回援彭城。而刘邦则趁机收复成皋,此后项羽虽然再击败彭越后重夺成皋,但却失去了击杀刘邦的最佳机会,双方再度以鸿沟为界陷入对峙当中,而此时刘邦则已经逐渐对项羽形成了战略包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文章

  • 西汉时期的匈奴威胁,韩信如果还在他能解决吗?

    历史人物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韩信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我们现在这样假设:在西汉建国后,刘邦对韩信无比信任、韩信对大汉忠心耿耿,于是决定派这位“兵仙”前去对抗匈奴。那么西汉能不能在刘邦时期就能搞定匈奴的威胁?这几乎是天方夜谭。韩信用兵如神,但他并不是神;西汉初年的困局、敌我双方的实力对比,不是某一个名将所能左右

  • 西施和范蠡在夫差死后的下场如何?真的私奔了吗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每当一提起西施总会想起电视里面的那位,那么小编就不得不给大家详细的说一下了越国美女西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春秋》、《左传》、《史记》等均未载其人其事。先秦诸子虽有言及西施者,也仅为片断:“是故,……西施之沉,其美也;”《墨子·亲士》“西子蒙不洁,则人皆掩鼻而过之。”《孟子·离娄》“厉与西施

  • 明孝宗有多爱张皇后?张皇后为何会晚景凄凉?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人物

    明孝宗的张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明朝的孝宗朱祐樘可以说是历史上一位少有的完美皇帝,基本也没有后人诟病的地方。《明史》中称他"恭俭有制、勤政爱民"。他不仅在朝政上很有作为,同时他一生也只娶了一个皇后。而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皇帝中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帝王的妻子的就

  • 马氏为什么被称为贤后?马皇后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朱元璋与马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朱元璋以一介布衣扫灭群雄最终建立了大明王朝。他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农民出身的皇帝。而她的马皇后,更是在朱元璋打江山和坐江山的过程中做出了极不平凡的业绩。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关系与一般帝王和皇后不一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用

  • 孝成许皇后为什么会逐渐失宠?最后为何会被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人物

    孝成许皇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历史上,在皇后中能被称为才女的屈指可数,汉成帝的许皇后要算一个。许皇后生性聪慧,知书达理,诗词歌赋样样精通,其书法一流尤其擅长隶书。史称“后聪慧,善史书”。最能反映许皇后才女素质的是她写给皇帝的一道奏疏《上疏言椒房用度》,引经据

  • 胡充华为什么能执掌朝政?她为北魏带来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人物

    北魏胡充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北魏的冯太后临朝听政,作为北魏的实际执政者,使北魏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么,她之后的另一个女人胡太后也临朝称制,也行使着皇帝的权力,却让北魏走向了灭亡。从尼姑到执政皇太后,更是在她这里废除了“子贵母死”的祖制胡充华是北魏宣武帝

  • 汉成帝刘骜的一生有多幸运?他最后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成帝刘骜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在西汉成帝刘骜身上最适合不过,刘骜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皇帝中最幸运的那一个。可能也是因为他没有经历登上皇位的各种忧患,也导致他是死于安乐的典型例子了。出生幸运,成为汉宣帝最宠爱的嫡长孙刘骜的父亲刘奭在还

  • 傅昭仪各个方面都十分优秀,为何斗不过不如自己的王政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母仪天下王政君好窝囊,王政君喜欢萧育为何去选太子妃,王盾为什么不娶昭君

    你知道傅昭仪和王政君的故事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看王政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好运,却独独缺少了励志这一项,连走上高位也是靠得别人。而反观傅昭仪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励志。也正是傅昭仪的励志,更加突显了王政君的好运人生。论相貌才华后宫的人气以及帝王的宠爱,傅昭仪都胜过了王政君,但

  • 曾国藩作为清朝重臣 曾国藩出门为何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曾国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轿子在我国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使用八抬大轿,必然是非富即贵,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风光的,那么作为清朝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呢?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

  • 元顺帝作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元顺帝是怎么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名叫妥懽帖睦尔,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本该轮到的他的皇位,非要绕一大圈才能登基;本是立朝以来就开始积攒的流弊,偏偏在他任期集中爆发;本来有雄心壮志要力挽狂澜,偏偏天灾频频出现;本来手下有能臣贤相,偏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