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胡充华为什么能执掌朝政?她为北魏带来了什么?

胡充华为什么能执掌朝政?她为北魏带来了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128 更新时间:2024/1/8 14:24:23

北魏胡充华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北魏的冯太后临朝听政,作为北魏的实际执政者,使北魏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那么,她之后的另一个女人胡太后也临朝称制,也行使着皇帝的权力,却让北魏走向了灭亡。

从尼姑到执政皇太后,更是在她这里废除了“子贵母死”的祖制

胡充华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皇后,原名胡仙真,史书记载为胡充华,充华为妃嫔封号并非人名。她出生于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是北魏司徒胡国珍之女。出身官宦人家,幼年的胡充华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入宫的经历就与众不同,因为她成年的时候就出家当了尼姑。

但一次她入宫讲法,被宣武帝给看中,就把她收进了后宫,而胡充华后来又成为了皇太后临朝听政,成为了当时北魏的实际执政者。先当尼姑然后又当皇太后执政,历史上也只有她和武则天了。不过,她却没有武则天的政治才能与远见,最终导致了河阴之变,被沉入黄河溺死,结束了她放纵的一生。

北魏是一个汉化很深的少数民族鲜卑族政权。尤其是在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改革下,更进一步地加深了民族汉化,甚至连皇帝的姓氏也由“拓跋”改成了“元”。从北魏开国皇帝道武帝拓跋珪开始,就实行了一条很不人道的规定“子贵母死”。就是立太子的时候必定将其母亲杀掉。目的就是为了防止后妃干政。这条规定的发明者是汉武帝,为了防止钩弋夫人干政,在立刘弗陵为太子时就把她给杀了。

这条不人道的规定汉族的皇帝们基本没有使用了,北魏却被当作金科玉律保留了下来,成为了魏王朝不可变更的“祖制”。每个皇帝即位后,只能上尊谥来追忆他的生母,不可能有共享天年的机会。然而,就是这样一条金科玉律却在胡充华诞下太子后被废除了。可见,这个女人有多么的不简单。

北魏宫廷因为这条“子贵母死”的祖制,因此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别的朝代的妃子都希望早生儿子多生儿子来巩固地位。而北魏的妃子们却是不希望怀孕生子,就算生了儿子,也巴不得自己的儿子越不成器越好,因为如果儿子出息了被立为了太子,自己就得死。就算冯太后那样的巾帼枭雄也是没有自己的亲生儿子的。

而这个胡充华,不仅进宫的经历与众不同,进宫后的表现也是令人意外。胡充华进宫后就自告奋勇要替皇帝生儿子,就算自己一死也要替皇家留下个儿子继承皇位。这个消息传出立即让整个朝廷为之震动,也让宣武帝十分感动。胡充华不久怀孕,而且果然生了个儿子。

延昌四年(515年),宣武帝立5岁的儿子元诩为太子。但是由于宣武帝早就对胡充华的那种宁愿死也要为他生太子的举动十分感动,由此也对胡充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舍不得赐死这个为他生儿子的女人了。于是不顾祖宗旧制,断然下旨废除了这一条规定。胡充华也幸运地逃过被杀地命运,并最终国权在手,号令天下。

排除异己 临朝执政 颇有政绩

公元516年,刚刚立了太子不久的宣武帝驾崩,才刚刚六岁的太子元诩即位,就是孝明帝。胡充华以皇太妃的名义垂帘听政,掌握了北魏的最高权力。因为她并不是宣武帝的皇后,所以只能当皇太妃。而宣武帝的皇后高氏为皇太后,不久胡充华就逼皇太后高氏到瑶光寺出家为尼,自己正式称皇太后。册封自己的父亲胡国珍为安定公。而在当时依旧制立太子时要求处死胡充华的以皇后高氏的兄弟为主的一股势力,也被胡充华秘密处死。

由于元诩年幼即位,所以大臣们纷纷上书请胡太后临朝称制,于是胡充华开始临朝听政,她的命令称为“制”。群臣上奏疏称陛下,她自称为朕。她行使的是皇帝的权力。

胡充华聪明机智,多才多艺,好射箭,文武双全。凭着她的聪明才智,临朝听政初期,胡充华所有的政务都亲自批阅处理,很多事都亲力亲为,颇有政绩。为了提高自己的威慑力,胡充华以孝明帝年幼为理由,要替他进行祭祀之事。但祭祀之事必须要是皇帝才能进行的,所以大臣们纷纷反对。但最终胡充华压制了大臣们,顺利地进行了祭祀。

满足私欲,大肆兴佛 挥霍无度

政权稳固以后,胡太后开始放纵自己了。北魏王朝列祖列宗最担心的主少母壮,骄淫自恣的事情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胡太后笃信佛教,于是开始大肆兴佛。全国的寺庙激增到3万多所,僧尼多达200多万人,而北魏人口最多的时候是3200万。仅洛阳一地,寺院竟有1367所,胡太后崇尚佛教,这是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兴佛,也大大地消耗了北魏的国力。鉴于崇佛造成大量社会财富流失,大臣李崇、张普惠等人多次上疏进谏,但是胡太后依然如故,这也是造成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胡太后还肆意挥霍,常常赏赐别人大量财物。有一次,胡太后带着一百多个王公大臣、妃嫔、公主到国库。胡太后命他们凭力气扛布帛,以所扛布帛的多少来赏赐他们,多得过二百匹,少的一百多匹。仅长乐公主手拿二十匹绢出来,表示不与众人相异而没空手而回。世人称赞她的廉洁。而尚书令李崇,章武王元融都因为扛的绢太重,跌倒在地,李崇竟然扭伤了腰,元融扭伤了脚。大量绢帛散入私家。

胡太后豪奢无度,大肆享乐,流风所及,达官贵人都争相比富,挥霍无度。高阳王元雍有男仆6000人,妓女500个,一餐饭花费数万钱。河间王元琛与元雍比富,用银槽喂马,用西域所产玛瑙碗、水晶盅、赤玉壶宴饮宾客。整个社会氛围都是穷奢极欲。

淫乱后宫 宠信佞臣 毒杀亲子立孙女为帝 命丧黄河

胡太后后来看中了风仪俊美的清河王元怿,逼其与她同房,淫乱纵情。堂堂一个王爷被自己的嫂子逼淫,也是千古奇闻了。清河王元怿有才能,好文学,礼敬士人,在当时很有威望。掌管禁军的领军元义、大监刘腾因卖官弄权受过元怿的申斥而怀恨在心。于是两人密谋后,奉迎孝明帝到显阳殿,把胡太后软禁在北宫,把元怿骗入宫中杀害。随后胡太后又伺机发动反击,将元义杀掉,重掌权柄。经过几年幽禁的胡太后,终于又可以畅行其志了。

她宠幸大臣谏郑俨,让其昼夜宫中伺候,可称得上是侍衣大夫。还有黄门侍郎李神轨,就是那位扛绢过多扭伤腰的李贤的儿子,也盛传和胡太后关系暧昧。更奇葩的是,胡太后逼幸了大将杨大眼的儿子杨华,杨华怕事情泄露招致灭族大祸,趁机率部逃到南朝梁国。胡太后居然追思不已。亲自创作《杨白华》歌辞令宫女传唱,忆念情人。

在这种朝廷荒淫、奸臣当道的局面下,边镇戍兵纷纷造反,各地兵民四处响应。北魏朝政也是一片污浊,卖官鬻爵,掠夺土地,赋税繁重等也引发了各地的农民起义。北魏的统治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而此时孝明帝和胡太后母子之间,猜忌越来越重,争权之事屡次发生。公元528年,孝明帝的妃子潘嫔生了一个女儿(史称元姑娘),胡太后却对外宣称是皇子,并大赦天下,以示庆祝。孝明帝忍无可忍,于是发密诏给大将尔朱荣,要他率兵进京,逼迫胡太后交权。

不料消息泄漏,胡太后竟与亲信将孝明帝毒死,匆促间拥立元姑娘说是太子即位。又由于被人识破,于是又向天下宣布立年仅三岁的临洮王子元钊为帝。消息传出,天下震惊,朝野愤慨。尔朱荣乘机兴兵作乱,南下攻陷洛阳。胡太后见大势已去,便自行削发为尼,再入佛寺。尔朱荣兵入洛阳,将胡太后和小皇帝抓住,沉入黄河溺死,又将文武大臣2000余人尽数杀死,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河阴之变"。事变过后不久,北魏王朝便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胡太后虽然两度专权,却没有历史上那些女政治家的政治远见和才能,手里也没有兵权,更是不能严于律己,为满足私欲,大肆兴佛挥霍无度,这都是导致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汉成帝刘骜的一生有多幸运?他最后因何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人物

    你知道汉成帝刘骜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用在西汉成帝刘骜身上最适合不过,刘骜可以算得上是历史上皇帝中最幸运的那一个。可能也是因为他没有经历登上皇位的各种忧患,也导致他是死于安乐的典型例子了。出生幸运,成为汉宣帝最宠爱的嫡长孙刘骜的父亲刘奭在还

  • 傅昭仪各个方面都十分优秀,为何斗不过不如自己的王政君?

    历史人物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母仪天下王政君好窝囊,王政君喜欢萧育为何去选太子妃,王盾为什么不娶昭君

    你知道傅昭仪和王政君的故事吗?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详细介绍。看王政君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好运,却独独缺少了励志这一项,连走上高位也是靠得别人。而反观傅昭仪的一生,却是充满了励志。也正是傅昭仪的励志,更加突显了王政君的好运人生。论相貌才华后宫的人气以及帝王的宠爱,傅昭仪都胜过了王政君,但

  • 曾国藩作为清朝重臣 曾国藩出门为何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曾国藩,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轿子在我国古代是地位的象征,一个人如果使用八抬大轿,必然是非富即贵,这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是很风光的,那么作为清朝重臣的曾国藩,为什么出门从不用八抬大轿呢?曾国藩升迁极快,十年之间连升十级。在升为正三品大员后,按规定,轿呢要由蓝色换为绿色,护轿

  • 元顺帝作为元朝最后一个皇帝 元顺帝是怎么登基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元朝最后一个皇帝,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元顺帝,名叫妥懽帖睦尔,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本该轮到的他的皇位,非要绕一大圈才能登基;本是立朝以来就开始积攒的流弊,偏偏在他任期集中爆发;本来有雄心壮志要力挽狂澜,偏偏天灾频频出现;本来手下有能臣贤相,偏偏也

  • 明朝建立之后 刘伯温给人的感觉为何越来越冷落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明朝刘伯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说到刘伯温,恐怕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刘伯温的形象几乎和诸葛亮一样,被神话了。但是与诸葛亮长期受到刘备和刘禅父子的信任相比,刘伯温明显要差不少。好歹刘伯温也盯着大明第一谋士的帽子,为明朝

  • 西楚帝国的历史很是短暂,有哪些为西楚冲锋陷阵的武将?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这是西楚霸王项羽自己写下的一首诗,哀鸣自己在楚汉相争中的失败。项羽把更多的责任归咎于“天灭我楚,非战之罪。”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项羽之勇是毋庸置疑,在《资治通鉴》里也有记载,如楚汉两军在广武对峙时

  • 同样是明朝皇帝,同样是在位不到一年 朱高炽和朱常洛评价差距为何那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朱高炽和朱常洛,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明朝两百多年,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朱由检总共有16位皇帝。期间出现了几位在位时间较长的皇帝,像在位时间达到45年明世宗朱厚熜,以及在位时间达到48年的万历皇帝。当然了,这中间也有在位时间很短的皇帝,本文所说的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光

  • 唐玄宗一个政策就把前几代皇帝攒的老本败光!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李温是唐朝第几位皇帝,唐玄宗毁了唐朝,如果唐玄宗少活20年

    唐朝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繁荣强盛的一个朝代,这个朝代可以说是人才辈出,国力强盛,贞观盛世,武皇之治,开元盛世,把这个国家推到了强盛的顶峰,然而随后的以为皇帝却让唐朝走了一步大大的下坡路,这一步使唐朝繁荣不再,慢慢走向衰落!网络配图大唐朝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到达唐玄宗时期疆域变得相当辽阔,疆域辽阔了

  • 揭秘汉武大帝为何要捕杀自己的亲儿子?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不过历史上往往有亲手杀死自己儿子的人,小老百姓到是很少见,不过宫廷中这样的事情倒是屡见不鲜。武则天为了嫁祸王皇后搞过这样的把戏,杀死女儿诬赖他人;历史上的国君害怕自己的江山不稳,也曾处死自己的儿子以绝后患。比如残暴的后赵皇帝石虎就是如此,不过英明的君主也有,比如汉武帝。汉武帝实在

  • 真实马超不是名将:武艺平庸 狼子野心 残暴少谋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马超,在《三国演义》中是刘备手下的五虎上将之一,关张赵马黄,排名大约是第四位。这是因为估计关、张、赵打起来还不至于会输给他,至多也是个平手,那老黄忠毕竟是年纪大了些,只怕不一定敌得过马孟起的年轻力壮。网络配图在《三国演义》里,马超和他的父亲马腾,以及马腾的好友韩遂等一干西凉豪强,驱兵直下长安,先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