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明末时期,国库亏空 ,崇祯为何宁可哀求大臣也不愿抄家?

明末时期,国库亏空 ,崇祯为何宁可哀求大臣也不愿抄家?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3 更新时间:2024/1/25 6:17:07

崇祯为什么宁可哀求大臣和亲戚,直到自尽了也没有抄他们的家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抄家和搜书包等于两败俱伤的杀招,除非证据确凿,账本什么都拿到了,不然结局很难看。如果没有铁证证明这些大臣贪污,那么抄家就抄不到任何东西。说难听点抄家也不是崇祯亲自上,肯定是派人去查的。

既然是派人,就可以做点猫腻,从中斡旋。比如带人抄家的官员回来,禀报没搜出什么钱财。但不久之后这官员在京城就多了一套大宅子,里面有一屋子的金银珠宝。

很多人都觉得,权臣不就一个生命体吗?一剑砍过去他就死了。对啊,权臣奸臣都是人,随便一把利刃都能让他们流血。可权臣就一个人?他没家人、朋友、学生、亲信?

唇亡齿寒,一衣带水。

今天倒了李大人,明天王大人就要倒霉。如果一个尚书家里抄出十万白银,那么什么都别说了,六部尚书各个家里都会有十万白银藏着,不存在几人清廉几人贪污这种奇迹。要么不贪,要么一块贪。

想保住万贯家财,就得联合起来欺骗皇帝,就像清朝的道光皇帝,就是典型。如果皇帝过分了,就弄死他的子嗣(崇祯的一个儿子,因此而死),胁迫他禅让皇位。

一句话,尾大不掉,内部已经完全腐烂了,只能连根拔起或者重新再来。

可历史不会给那时的明朝重来的机会。

明末三案(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大家都很熟悉,但在三案之前还有三案(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

劫杠案、妖书案、伪楚王案三案,合称楚宗之乱,恰好这三件事情,都发生在明神宗万历皇帝在位之时。

明朝中后期,明朝诸位藩王中有四富藩之称,指的就是成都蜀王、西安秦王、开封周王、武昌楚王四位大明最有钱藩王。

京师留守后卫百户王守仁曾给万历皇帝上书,希望将寄存在楚王府的家产全部捐赠给朝廷。

王守仁是明朝开国功臣定远侯王弼的后人,王弼有个女儿,嫁给了楚王当楚王妃,所以王守仁和楚王是八竿子外的亲戚,这是前提。

王守仁给万历上折,奏折中的意思就是自己的先祖王弼死后,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被身为姐姐的楚王妃用心抚养。而虽然王弼被朱元璋处死,但他毕竟是开国功臣,朱元璋手底下的一员猛将,所以留下了很多金银财宝和田地。这些财物都暂时寄存在楚王名下,现在他希望拿回这些先祖的遗产。

根据王守仁所言,这些财物光黄金便有六万八千两,白银两百五十万两,庄田八十六处,至于珠宝之类的贵重物品,则不可计数。而且最重要的是从永乐年以来,所有的佃租都是楚王府代收,且一分钱都没给他们这些后人的。

根据他的计算,这些总和起来,一共折合为一千三百万两白银。

王守仁觉得这些财物太多了,自己消受不起,想全部捐给万历,充当修建三大殿的资金。(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自紫禁城建成以来,三殿多次遭遇大火,修缮三殿,花费了明朝大量的钱财)

王守仁这奏折纯粹是胡说八道,但万历那时真的很需要钱。有枣没枣,打他一杆。

万历一听这话,开心的很,毕竟一千多万的白银不拿白不拿。于是他下令派人,联合湖北当地的官府,以及楚王府联合调查此事,看看这一千多万两白银到底能不能悉数捐给朝廷。

可是当楚王朱华奎知道此事后,立即大声喊冤,宣称王弼当年涉及蓝玉案,家产早就被查抄了。而且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太祖怎么可能赐予王弼无数珠宝。而且楚王府这一两百年来,多次遭遇大火,每次重修楚王府都花费了大量钱财。

就算楚王府被称作四大富藩,全部家产也不可能有一千多万。朱华奎宣称此时楚王府库内,只有十八万两白银,这是楚王府全部的资产。甚至朱华奎放下狠话,如果朝廷不信,他愿意举家搬出楚王府,任由朝廷拆掉王府,掘地三尺也无妨,只要查出多余的,愿意以欺君之罪论处。

当然了,楚王这话也是胡说八道,明朝初年百废待兴是对的。但元朝皇宫里的钱都被元顺帝带走了?朱元璋的军队不发军饷?朱元璋不赏赐有功之臣?

万历不可能坐视到手的白银飞了,楚王也不可能无缘无故交出一千多万两白银,那么只能派人去查了,请楚王家眷,暂居别处,开始搜查楚王府。

后续调查显示,楚王朱华奎所说无误,的的确确全部资产只有十八万两白银了。

既然楚王府官吏、武昌当地官吏、万历派的人,三方都认定钱财只有十八万,那么说谎的就是王守仁了。

但楚王府真的没钱吗?

公元1643年,张献忠率领军队攻打武昌,熟知楚王坐享万贯家产,富可敌国的武昌官员,全体跪于楚王府,恳求楚王朱华奎捐献部分家产,以抵御叛军。但朱华奎指着一把外层裹金的椅子说,这是太祖皇帝御赐的椅子,我只剩下这点破东西了,你们把椅子搬走变卖,充当军费吧。

一副已经破产了,没钱了的气势。

可惜城破之后,张献忠从楚王府中,清理出数百车黄金白银,具体金额即便到现在,也没一个定数。近年来找到的张献忠沉江的金银,说不定其中就有楚王府的。

大明楚王一脉,随后在叛军的胁迫下,被迫全族跳入长江,不愿意主动跳的都被扔下去了。首当其冲的就是楚王朱华奎,第一个被扔入长江。

楚王一脉全族,除一年轻后生抓住一块浮板,顺流而下三十里,总算爬上岸逃过一劫以外,楚王一脉全族喂鱼。

就和历史上发生过好几次的长江鱼腹有人指一样,武昌百姓在此之后,有段时间没吃长江的鱼了。

万历年间十八万,武昌城破之日却有数百车金银财宝。要是朱华奎能靠十八万本金,赚取如此庞大的财富,那他不做生意可惜了。

事实就是身为四大富藩之一的楚王,本就是万贯家财,家中金银如山。就算王府多次失火,以及王府内部争权夺势,导致损失惨重,但这些花费对于富裕的楚王来说,不过是一根牛毛。

就算当初让朱华奎交出一千多万白银,他也有钱,可为什么他要给皇帝上缴一千多万白银呢。

朱华奎可是愿意全家搬出王府,不加干涉的任由朝廷搜查,可查出来的结果就是楚王府只有十八万两白银。

崇祯时期的百官,可没这个胆魄,敢如此放心大胆的任由朝廷派人搜查。

这些大臣在大顺李自成时期,被李自成搜出万贯家产。可怎么在崇祯时期,就家家破产、户户没钱呢?

难不成天下的钱财都会隐身术?

说来说去,还是人心变了,皇帝不是至高无上的皇帝了,大臣也不是忠心大明的大臣了。

他们只忠诚于自己的家产,谁当皇帝不重要。可惜他们没想到,几千年来只杀前朝皇族,不杀前朝大臣的惯例,怎么就在大顺和大清这行不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刘邦和项羽不是死对头吗 项羽死后刘邦为什么三次哭祭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哭项羽,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说到刘邦和项羽,大家都会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死对头,“楚汉相争”,说的就是他们俩的事情。项羽最后在同刘邦的垓下之战中战败,走投无路,自刎于乌江。刘邦素来就把项羽当作自己最大的敌人,只有打败了他,才能建立起自己的天下。可是,明明是对敌的关系,

  • 韩信当初为什么要投奔刘邦 项羽又是怎么看走眼的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韩信和项羽,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秦朝末年朝廷腐败宦官乱政,秦始皇嬴政统一的政权只不过维持了十几年在秦二世的手中就被推翻了。从陈胜吴广揭竿起义到项羽刘邦的楚汉相争,中华大地上到处是战火弥漫。老百姓流连失所生灵涂炭,经过了漫长的战争由刘邦再次统一国家建立汉朝,而刘

  • 刘邦为什么能先入关中 项羽又是怎么被耽误六个月之久的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刘邦入关,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刘邦在西征秦王朝的路上,遇到了郦食其。在得到郦食其的帮助之后,刘邦在陈留打开了局面,之后又率军攻打距离陈留不远的开封。刘邦之所以要攻打开封,是因为开封有大量物资囤积和不少青壮。打下开封,物资和军队的问题都能得到有效改善。但刘邦很快就从开封

  • 当初脱离项羽投奔刘邦的人怎么样了 他们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晴天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刘邦人才,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刘邦夺取天下后,说:我自己没什么能力,之所以击败项羽,都是大家的功劳。带兵横扫强敌,我不如韩信;筹措粮草物资,源远不断地给前线供应粮饷,我不如萧何;坐在帐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张良。项羽呢?有一个范增还不好好用,结果被我打败了

  • 道光帝一脚踢死了自己的长子奕纬,发生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大家好,说起爱新觉罗·奕纬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人常说“虎毒不食子”,更何况是龙子龙孙,然而爱新觉罗·奕纬作为道光帝的长子,却偏偏被自己的亲生父亲给一脚踢死了,这又是为何呢?奕纬虽是道光帝的长子,然而出身却实在不怎么好,本是意外怀孕产物的他始终没能得到父亲的喜爱,等到年近五十的道光不得不将其作

  • 邓艾为何会被满门抄斩?他不是灭蜀第一功臣吗?

    历史人物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人物

    说到邓艾,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263年10月,曹魏名将邓艾率千余精兵强将,偷渡阴平小路,出乎意料地出现在蜀汉当地。在陆续攻破了江油、绵竹以后,蜀汉后主刘禅迫不得已向邓艾认输投降。这时邓艾早已66岁大龄了。他以灭蜀第一元勋的真实身份,总算迈向了成功之路。自然,那时志得意满的邓艾,做梦都意想不到,只是两月

  • 楚汉争霸刘邦在对战项羽的时候 刘邦为什么非要亲自上阵

    历史人物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楚汉争雄,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楚汉争雄时期,我们知道项羽和刘邦之间打了四年的战争。在这四年里出现了很多历史英雄人物,除了刘邦项羽之外,还有个影响楚汉战争结局的关键历史人物那就是韩信。可以说刘邦项羽韩信是楚汉战争的三个主角,我们知道项羽被后代奉为战神,韩信被誉为

  • 作为丞相,曹参是如何治国的?他的治国理念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人物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曹参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丞相作为官员的首领,君王的首辅,治国安邦,制定政策法规的第一政要,既要向上去揣摩皇上的心理,用言语来诱导皇帝向着正确的方向前行,又要向下引领群臣,团结一致,共为江山社稷尽心竭力,施展才华。所以,丞相之职对于一个国家极其重要。

  • 汉初三杰都是天才 刘邦为什么只杀韩信一个

    历史人物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人物

    要想理解这个问题,其实道理也很简单。首先,萧何和刘邦本来就是同乡,尽管说当初萧何很不看好刘邦,但刘邦并不傻,刘邦也是想和萧何做朋友的,所以说,两人在创业之前关系就很不错。萧何不会打仗,但萧何很能搞后勤,刘邦的军需品在萧何帮助下,都能得到充足。在汉朝开国功臣当中,刘邦也是将萧何放在第一位的。对于韩信来

  • 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自己的奶娘?他们是什么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汉武帝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古代,凡是大户人家都会请奶娘,而这些奶娘很多都来自穷苦人家。而在宫里这样的事情更是常见,古代的皇子都会有奶娘。他们出生之后,没过一段时间就会被太监抱走,专门由奶娘照顾,在很多时候,皇子和奶娘的关系很好,毕竟照顾了好几年。在那时候,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