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东汉小皇帝那么多都能维持一百多年 曹魏为什么出了一个小皇帝就亡了

东汉小皇帝那么多都能维持一百多年 曹魏为什么出了一个小皇帝就亡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656 更新时间:2024/1/19 19:31:42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东汉和曹魏,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东汉和曹魏,这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两个王朝。就东汉来说,东汉(25年—220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中原王朝,传八世共十四帝,享国一百九十五年,与西汉统称两汉。在东汉历史上,小皇帝可以说是频繁出现了。比如汉殇帝这位皇帝,1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在此之后,汉孝冲帝、汉孝质帝等皇帝,都属于小皇帝的情况。至于东汉末年的汉少帝,汉献帝,即位之初都非常年幼。不过,尽管小皇帝频繁出现,但是,东汉还是维持了190多年的历史。

而就曹魏来说,魏国(220年12月—265年12月)是三国时期割据势力之一,后世史家多称曹魏,由于之后的北魏被称作“后魏”,故曹魏也称为“前魏”或者“先魏”。对于魏国来说,只存在了40多年的历史了。究其原因,显然和高平陵之变存在直接的关系。在高平陵之变中,曹魏之所以大权旁落,显然和曹芳这位小皇帝无法掌权存在直接的关系。那么,问题来了,东汉频出小皇帝还能维持190多年,为何曹魏只出了一个小皇帝,就没落乃至于迅速灭亡了呢?

首先,东汉出了很多位小皇帝,但是,其还能坚持接近200年。但是,曹魏仅仅因为曹芳这一位皇帝,就被司马懿篡夺了大权,最终被司马炎建立的西晋王朝所取代。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虽然我们现在用东汉来称呼刘秀建立的王朝,但是,这只是后世的称呼,实际上东汉就是西汉的延续,也即二者都被称之为汉朝。因此,对于东汉来说,尽管频出小皇帝,可是汉朝数百年的威望还是在的,也即汉室的影响力是比较深厚,这不仅会让乱臣贼子背负较大的压力,也会让更多的文臣武将支持汉朝。

一定程度上,尽管到了四分五裂的东汉末年,汉献帝作为天子的影响力还是在的,至于刘备打出了匡扶汉室的旗号,依然能够聚焦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忠于汉室的力量。而就想要篡汉自立的曹操来说,到死也没有登基称帝。凡此种种,都凸显出汉朝的强大影响力。所以,在东汉还是大一统王朝的时候,这些小皇帝的出现,并没有让天子彻底大权旁落,也即等到有作为的皇帝登基后,还是可以收回大权的。比如到了东汉末年,汉灵帝显然不是一位被架空的傀儡皇帝,这和曹魏历史上的曹芳、曹髦、曹奂等皇帝,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

对于曹魏来说,虽然魏文帝曹丕的皇帝之位,是由汉献帝刘协禅让的。但是,曹魏至始至终,都没能一统天下,彻底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再加上曹魏建立的时间不是太长,威望和影响力都不能和汉朝同日而语。等到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连不少曹氏、夏侯氏等宗室力量都没有反抗,这自然加快了曹魏的灭亡了。也即相对于东汉王朝,曹魏的底蕴还够深厚,面对司马懿这样篡夺大权的大臣,缺乏制约的力量。

另一方面,对于东汉来说,虽然出现了比较多的小皇帝,但是,宦官、外戚、世家大族等多股力量的相互制约,确保了东汉皇帝的地位。汉章帝时期开任用外戚之先河。汉章帝死后,汉和帝刘肇十岁继位,窦太后临朝称制。窦太后倚杖窦氏戚族,导致外戚开始篡夺大权。永元四年,汉和帝联合宦官扫灭窦氏戚族。自此之后,外戚和宦官之间的反复较量,成为东汉王朝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不过,宦官权力最大,也很难威胁到皇帝的位置,而外戚因为在朝堂之上有宦官作为对手,在各个地方还有世家大族形成制约,也很难威胁东汉皇帝的宝座。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大一统的王朝,东汉在没有遇到巨大的内忧外患时,很难发生篡权甚至篡位的情况。众所周知,汉高祖刘邦早在西汉建立之初,就在白马之盟中约定“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并且,权臣不仅难以称王,连公爵都难以获得。在两汉历史上,应该只有王莽、曹操等极个别权臣曾获得了公爵的待遇,这还都发生在朝代的末期。如果是在初期或者中期的话,王莽和曹操都会成为众矢之的,遭到各地势力的讨伐。

而就曹魏来说,则不是一个大一统王朝,毕竟还有蜀汉和东吴这两个对手的存在。于是,相对于东汉,曹魏则更加倚重武将,导致武将逐渐篡夺了大权。在曹魏前中期,还有曹仁、曹真、曹休夏侯惇等宗室武将,以此避免大权旁落的情况出现。不过,在宗室武将走向衰落之后,曹魏因为没有东汉的外戚、宦官等势力,这让司马懿等士族逐渐篡夺了大权,乃至于完成了取代曹魏的过程。对于曹魏来说,虽然吸取了东汉的教训,严格防止外戚和宦官干预朝政,不过,大家都明白过犹不及这个道理。如同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一样,除掉魏忠贤等宦官势力后,只会让文官不断坐大,从而让自己束手无策。

最后,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东汉朝廷根本无力平叛,在黄巾军冲击下,岌岌可危的东汉王朝决定饮鸩止渴,下令各郡自行募兵守备,虽成功平定了黄巾起义,但却使地方州郡长官拥兵自重。公元189年,汉灵帝去世,汉少帝刘辩即位。外戚何进官拜大将军,掌控朝廷,志于铲除宦官势力,但何太后反对,袁绍提出建议,让董卓进京,逼迫何太后答应。结果,经过激烈的较量之后,东汉的外戚和宦官两大势力都告别了历史的大舞台。而这,自然让董卓趁势篡夺了东汉朝廷的大权,并最终将东汉推向灭亡。

与此相对应的是,就曹魏来说,本来指望宗室力量和士族力量可以形成平衡。但是,让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曹丕对于宗室的打压和限制,逐渐让宗室力量走向了衰落,也即司马懿等士族力量逐渐超过了曹魏宗室。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还是有不少比较偶然的因素,比如大将军曹爽的应对措施,司马懿的年龄等。咸熙二年(265年),司马炎篡魏,改国号为晋,曹魏灭亡。对于曹魏来说,存在时间不到60年,这无疑和东汉形成了天壤之别。而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主要还是曹魏内部势力格局的失衡,而不仅仅是曹芳等小皇帝。对此,你怎么看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历史人物

更多文章

  • 郭皇后是宋仁宗的原配妻子,为何后来会被废黜?

    历史人物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郭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提起宋仁宗,很多人对他的印象是宽仁之君,有点老好人的意思。但谁曾想,就是这样一位“老好人”的君王,竟然作出了废后的决定,将自己的原配皇后郭氏废黜,她也是宋代第一位废后。前阵子热播剧《清平乐》中,想必大家对曹皇后已经不陌生了,但在

  • 隋炀帝不惜血本派出113万大军三征高丽,到底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人物

    隋炀帝出兵伐高丽,百万大军为何无功而返,反倒使隋朝二世而亡?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我爱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千年前为了讨伐高丽势力,不惜血本派出113万大军三征高丽的隋炀帝,最终付出了迅速亡国的代价。接下来我们就回顾分析一下这段历史。一、出师百万,只为维护大国威严古朝鲜半岛与历代中原王朝山

  • 司马懿在高平陵之变后,为何没有将权力归还给曹芳?

    历史人物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的司马懿的文章。嘉平元年(249年)正月,曹魏皇帝曹芳离开洛阳去祭拜魏明帝高平陵(今洛阳汝阳县大安乡工茹店村),大将军曹爽、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均从行。对于司马懿来说,终于等到了起兵造反的机会了。于是,在曹爽等人出城之后,司马懿乘机上奏郭太后,请废曹爽兄弟。当时

  • 东汉时期的小皇帝为什么那么多 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人物

    很多人都不了解东汉小皇帝,接下来跟着我爱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在历朝历代中,东汉小皇帝多那是出了名的。根据本人粗略统计,东汉十四位皇帝(包括前后少帝)中,除前少帝刘懿生卒年份不可考外,13位皇帝的即位平均年龄仅为12.3岁,其中即位时不满16岁的多达10位,占东汉皇帝的76.9%,远远低于其他朝代。那

  • 秦琼号称秦王麾下第一勇将,为何没在玄武门之变的记载中?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人物

    公元626年是大唐建国的第九个年头,是李世民虎牢关大捷,扫定中原的第五年后,这一年唐朝终于由战乱开始走进天下初定的和平。这一年的一个夏天,太白经天,这样一个往往预示某种重大事件的天文现象意味着什么,已经开始过上安定生活的长安百姓,并没有多少留意。四天之后的早晨,事情真的发生了。秦王李世民,带着秦王府

  • 孝端皇后王喜姐与明神宗的关系如何?王喜姐有着怎样的无奈?

    历史人物编辑:胖次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孝端皇后王喜姐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1956年时,明朝定陵出土了四顶皇后凤冠,其中“六龙三凤冠”和“九龙九凤冠”的主人,正是明神宗原配皇后——孝端皇后王喜姐。孝端皇后的凤冠,缀以红蓝宝石、珍珠,并运用点翠技法饰以翠鸟羽毛,同时帽上饰有金龙、金凤,可谓是精美

  • 霍光对汉朝中兴有功 霍光最后为什么会被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人物

    对霍光被灭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我爱历史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皇帝一直以来都被尊称为九五之尊,权力大到可以掌控所有人的生死,但是这个皇帝究竟好不好当呢?看完你就知道其实皇帝也有无奈的时候。话说年过六十的汉武帝,知道自己不可能长生不老,他最担心的就是大汉政权的延续。本来,他已经册立了嫡长子刘

  • 王莽都已经杀了刘秀 王莽最后为什么会被刘秀所杀

    历史人物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人物

    今天我爱历史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王莽和刘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西汉末年,汉平帝突然病死,年仅两岁的汉宣帝玄孙刘婴被立为皇太子,朝政为外戚王氏一族所把持,王莽趁机谋朝篡位,逼迫刘婴禅位,改国号为“新”,由此颠覆西汉。王莽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惠民政策,这些政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矛盾,却也没有

  • 宜妃在康熙后宫中的恩宠有多深厚?她得到了哪些厚待?

    历史人物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人物

    下面由我爱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带来宜妃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康熙帝宜妃,应该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位了。在一些影视剧作品中,有过她不少的身影。那么历史上的宜妃是否那般受宠?宜妃郭络罗氏,满洲镶黄旗包衣出身,父亲三官保为包衣佐领。宜妃是在康熙十六年时入宫,以宫女的身份。但没多久,她就得到了宠幸。

  • 刘秀为什么时位面之子 刘秀到底开了什么外挂

    历史人物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人物

    我爱历史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位面之子,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在网络上人们一直将刘秀调侃为位面之子,为什么说刘秀是位面之子呢?位面之子的意思就是形容一个人的运气特别好,集整个世界的运气于一身就是开挂的人生。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刘秀开了哪些挂。我们先来说说刘秀的成名之战,同时